学术投稿

特殊临床表现的AMI(附4例报告)

孙九玲

关键词:
摘要:AMI是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急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急性期病死率极高,约40%的病人在住院前死亡.发病一周内死亡者占总数的90%,尤其在发病后24小时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约占死亡人数的1/3,所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有机磷中毒与阿托品化时限的再认识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对阿托品的反应迟缓,极易发生阿托品化时限延长或无时限表现.本文从我院近三年收治的85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资料,对阿托品化时限做回顾性总结并加以再认识.

    作者:俞鸿轼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

    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hypotension,PIH)是一种与腰穿后头痛相似的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眩晕,直立时症状加重,平卧后缓解,脑脊液压力在70mmH2O以上,不伴外伤、腰穿或其他导致脑脊液生成减少、吸收增加或脑脊液漏等情况.由于比较少见,一般书籍中不提及本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作简要介绍.

    作者:石义亭;郝清华;石义英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125例复发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分析

    1临床资料1.1资料来源我科自1989年1月~1993年12月,共收治脑梗塞患者278例,其中复发125例占44.97%,男性86例,女性39例,发病年龄45~90岁,45~59岁26例占20.8%,60~90岁99例占79.2%.

    作者:张建英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席汉氏综合征23例误诊分析

    1987~1993年期间,我院共收治席汉氏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23例患者被院内外误诊,现回顾并分析如下.

    作者:闫培泉;于风泉;林立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特殊临床表现的AMI(附4例报告)

    AMI是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急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急性期病死率极高,约40%的病人在住院前死亡.发病一周内死亡者占总数的90%,尤其在发病后24小时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约占死亡人数的1/3,所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孙九玲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粪便排病毒的动态观察

    有关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粪便排病毒规律的动态观察,国内外报告甚少.从1992年10月起,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法,对在本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44例,住院期间连续采集粪便标本274份,进行了粪便中轮状病毒的动态检测.现报告结果如下:

    作者:吴斌;赵子庆;黄荣彬;王素月;陈锦生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误诊7例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系指瘤细胞浸润及其产生的大量异常免疫球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引起的肾脏病变.症状以蛋白尿为主,易误诊.将我院1985年~1992年收治的7例病人报导如下:

    作者:王华明;付丽琳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胸部CT对肺炎诊断价值的评价

    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患者临床有明显的急性感染症状,加上典型的X线表现,诊断往往是容易成立的.然而,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大叶分布的肺泡性肺炎已不多见[1].

    作者:胡家英;黄绍光;刘惠珍;万欢英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60例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临床分析

    作者自1990年1月~1993年12月收治确诊为老年钙化性心瓣膜病60例.本文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诊断,侵犯部位等分析如下.

    作者:沈维宾;姜晓英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缺血时内源性腺苷的心脏保护作用

    腺苷(Adenosine,Ad0)是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它具有生物活性,参与调节人体一些重要的生理机能,对心血管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拟对急性心肌缺血时腺苷的心脏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朱立平;闫承军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纳洛酮在抢救急重症病人中的应用

    我们应用纳洛酮治疗急重症病人83例,获得满意疗效,证明纳洛酮是抢救重危病人新的有效药物,为纳洛酮在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邓先容;马福林;李正双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新概念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常见而危害严重,近年来国内外从心衰分子生物学及心衰病人血中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就新型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心衰的价值,进一步阐明了洋地黄等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和疗效间的关系以及科学的投药方法的基本理论,实践证明,洋地黄并非唯一,又不可缺少的心衰治疗主要药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应用日益广泛,获得满意疗效,被认为是治疗CHF的新进展.

    作者:李随胜;苏树斌;晋朝英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结核性风湿病32例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结核性风湿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表现与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有类似之处,极易误诊.我院近4年来收治结核性风湿病32例,入院前均曾误诊误治,现对其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王超;孙德谦;吴效平;许方玲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ptf-V1值在常见心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由于Ptf-V1值测算方法简便,具有实用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其在常见心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现将我院1989年3月至1992年11月收治确诊的高心病50例,冠心病72例,肺心病79例,扩张型心肌病50例,风心病55例及正常人50例的心电图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顾慕仁;范可好;李同玉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妊高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妊高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妊娠疾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有很大的影响.并严重地威胁着母儿的生命安全.本病病因至今不太清楚.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是一种综合性因素所致,故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本病,对降低其发病率,减少对母儿的危害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桂英;许翔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老年伤寒的临床特点

    老年伤寒病例临床报道不多,我们自1985年1月~1993年12月共收治入院926例伤寒患者,从资料完整的病历中发现有58例60岁以上的老年伤寒,并随机抽出同期58例青壮年作对照组,以探讨老年伤寒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新平;丁於婷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室性早搏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影响

    有关高血压和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浆心钠素(ANF)测定已有不少报道,但高血压合并室性早搏(以下简称室早)时ANF变化的报告甚少.本文对52例高血压合并室早患者和45例无室早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浆ANF测定并对比观察,以探讨室早对高血压患者血浆ANF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玉柱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影响AMI恢复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估计急性心肌梗塞(AMI)恢复后预后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它取决于患者临床病程中的各种情况.本文对39例AMI恢复后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对临床资料中的多项指标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影响预后的三个主要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明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用法方向--小剂量给药法

    1989年美国新英格兰医学学报第32卷发表的CAST[1]研究的初步报告对欧美各国心脏病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CAST使人们对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关注,CAST结果表明室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需要新方案,也启示抗心律失常药物必须使用小剂量维持法或负荷小剂量维持法.

    作者:周美健 刊期: 1995年第07期

  • 糖尿病Ⅱ型与脂质代谢异常关系探讨

    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Ⅱ型(NIDDM)病人存在脂质代谢紊乱,且血糖的高低,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极大地影响着机体的脂蛋白的代谢.本文测定40例NIDDM病人用磺酰胺类治疗前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旨在揭示糖尿病Ⅱ型病人血糖的变化和脂质代谢异常的关系,从而对糖尿病治疗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邓新桃 刊期: 1995年第07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