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独活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

高翰;胡心怡;孟祥霄;刘霞

关键词:独活, 无公害种植, 栽培选址, 病虫害综合防治
摘要:目前中药材的生产存在种植管理不规范、农药化肥过度添加、加工环节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为了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数量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无公害生产技术是未来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独活是一类需求量较大的中药材,具有抗炎、镇痛、抗胃溃疡等多种重要作用,应用十分广泛.独活无公害栽培技术内容包括无公害独活的栽培选址、土壤改良、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合理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该技术为高质量独活中药材的生产提供指导,促进独活无公害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目录》的初步构想

    系统总结国内外期刊评价有益经验及做法,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中医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目录》初步构想.拟采用定量与定性多指标综合评价,以及合理运用分类、分栏目、分级评价方法,筛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即年指标”、“web即年下载率”等定量指标,以及“文章质量/作者构成”、“专家或读者使用/阅读情况”、“出版发行状况”、“编校质量”、“社会声誉”、“被国际权威性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等定性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中医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目录》.

    作者:王传池;胡镜清;江丽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评价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是实现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评价的有效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和有效可行的中医药科技评价体系,是保证中医药科技创新方向、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效率、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质量的必要前提.目前,中医药科技评价基本照搬或套用了现代医学等其它学科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未能充分体现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已成为制约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都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科技评价体系,助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迫在眉睫.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药科研机构评价研究

    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高效地促进科学研究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良性竞争科研环境,从而推动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科研机构评价是科研评价体系的重要部分部分,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督查评价指标体系为例,为中医药科研机构的评价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申力;胡镜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证侯疗效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本文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与特色,详细阐述了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古今演变以及中医证侯疗效评价研究的原则和理念,并具体介绍了本团队通过系统复习、采纳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等方法分别在病证结合模式和单一证候模式下研制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构想与结果,同时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冀以为证候类新药疗效评价研究带来更多的启示.

    作者:何浩强;陈光;高嘉良;王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甘草止咳药效与其数字化颜色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色度计对甘草的颜色性状测定,对甘草断面颜色特性与甘草质量评价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运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甘草颜色数字化测量值,并对甘草止咳药效进行评价.将甘草止咳药效与甘草断面颜色数字化测量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阳性对照组、杭锦旗野生、玉门野生甘草大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小鼠咳嗽潜伏期时间延长,2分钟内咳嗽次数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杭锦旗栽培大中小剂量组、玉门栽培大、中剂量组2分钟内咳嗽次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指标值L*、a*和甘草止咳作用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指标值b*和止咳作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b*值越大,药材的感官颜色越黄,甘草止咳效果越好.结论:可以通过颜色数字化信息推断甘草止咳作用的趋势,颜色测量在甘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得到了常用质量评价方法的支持.

    作者:曹光昭;林相龙;俞越童;陈慧荣;闫永红;邹慧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刺加中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高雄血症和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及该联合疗法对患者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西药组、中药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29%,显著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可显著提高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治疗有效率,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高雄血症症状并有调节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此外,可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京;杨改红;安俊丽;贾小红;丁先娥;杨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独活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

    目前中药材的生产存在种植管理不规范、农药化肥过度添加、加工环节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药材的质量.为了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数量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无公害生产技术是未来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独活是一类需求量较大的中药材,具有抗炎、镇痛、抗胃溃疡等多种重要作用,应用十分广泛.独活无公害栽培技术内容包括无公害独活的栽培选址、土壤改良、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合理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该技术为高质量独活中药材的生产提供指导,促进独活无公害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高翰;胡心怡;孟祥霄;刘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极速成像技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象客观化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极速成像技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脉象客观化研究.方法:对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63例健康人(对照组)行颈动脉极速成像技术检测及桡动脉脉象检测.应用法国Supersonic Aixplorer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内置UltraFast极速成像技术检测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包括收缩期起始(beginning of the systole,BS)时及收缩期结束(ending of the systole,ES)时的PWV;应用DDMX-100脉象仪检测桡动脉脉象参数,包括h1、h3、h4、h5、h3/h1、h4/h1、h5/h1、w1、w2、w1/t、w2/t;分析两组数据,并采用Spearman非参数法对两种技术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h1、h3、h3/h1、h4/h1、w2/t增高,h5/h1降低(P<0.05).BS和ES时,高血压组的PW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BS、ES时的PWV与h3/h1、h4/h1呈正相关(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BS、ES时的FWV与h4、h3/h1、h4/h1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象参数与极速成像技术参数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进一步完善了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作者:许轶君;高东雯;肖沪生;徐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国内外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调研分析

    系统梳理国内外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概况,剖析存在的问题.英美两国是期刊评价理论发源和实践的先行者,尤以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贡献为突出,我国则以吸收总结国外经验为主,同时保持多元化发展.在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颇多,可供科研管理部门更多选择,同时也存在评价体系之间未统一;过分依赖定量评价方法和结果;评价时滞长;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此外,几乎每个单一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均存在局限性,而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指标的权重问题也一直是期刊评价的难点和重点.亟需在吸收总结国内外期刊评价中有益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分析与专家咨询论证,建立以学术价值为核心,以创新性为基石的,更为科学、公正、合理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王传池;胡镜清;江丽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响应面法优化制黄精高压蒸制工艺研究

    目的:对制黄精的高压蒸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单因素实验作为基础,以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制黄精中总皂苷、5-HMF和多糖含量、结合醇浸出物和饮片外观性状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炮制压力、闷润时间、炮制时间、黑豆用量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实验研究,优化制黄精高压蒸制工艺.结果:高压蒸制制黄精的响应面法得出佳工艺条件为炮制压力0.17 Mpa,闷润时间1.5 h,炮制时间50 min,黑豆用量9%,总皂苷、5-HMF、多糖、浸出物含量和外观评分分别为3.85%、0.024%、4.49%、72.91%、92.结论:优选得到的制黄精炮制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为制黄精饮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宋艺君;郭涛;马存德;彭秀娟;刘世军;王志彦;孙静;王昌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罗汉果无公害栽培体系的探讨

    本文概述了罗汉果无公害栽培的关键环节:罗汉果产地环境、基于合理轮作和土壤消毒的罗汉果综合土壤改良技术、新品种选育、栽培期间的综合农艺管理技术及安全、低毒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合理轮作模式、新品种的选育、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为罗汉果无公害生产提供保障.

    作者:许亚茹;李孟芝;尉广飞;李刚;董林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无公害桔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析

    桔梗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发生造成桔梗减产、品质下降,传统的病害防治导致农残及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危害人体健康及桔梗产业.无公害桔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保障其产量和品质的有效策略.文章综述了桔梗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其发病规律、防治方法,综述了无公害桔梗的病虫害防治原则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依据桔梗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将农业综合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方法相结合,减少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依照无公害中药材的质量标准,建立桔梗无公害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保障桔梗药材安全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作者:王欢欢;王瑀;李孟芝;李刚;董林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无公害太子参栽培技术探索

    太子参是一味滋补类中药材,近年来人们对其需求量逐渐增多,然而太子参栽培过程中一直存在种源混乱、连作障碍、病虫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太子参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无公害栽培是促进太子参种植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探讨了无公害太子参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宜产区选择、优良品种选育、无公害规范种植、科学的田间管理方法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通过优化太子参无公害栽培技术,以促进其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达到减少农残、重金属含量,生产优质中药材的目的.

    作者:王磊;赵锋;沈亮;梁从莲;张永清;徐江;李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Apriori算法探讨姚梅龄教授诊治哮喘发作期病案的辨证规律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姚梅龄运用六经辨证体系辨证哮喘发作期的病因、病机及其证候类型的特征.方法:运用Apriori算法对姚梅龄教授哮喘诊疗医案中病因、病所、病机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病所以手太阴肺经为主;病因均涉及痰饮,主要合并热邪、风邪;主导证型有手太阴肺风湿饮郁热证7种证候类型.结论:姚梅龄教授辨治哮喘发作期时注重辨别痰、饮之邪,分清六经表里,认为哮喘发作期病所主要在手太阴肺之表里;证候类型以痰饮病因为核心,共有手太阴肺风湿饮郁热证等7种.

    作者:陈聪;谌松霖;王永华;陈孝红;石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舌苔菌群结构特点及不同舌苔的菌群结构研究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的舌苔微生物组16S rRNA,了解冠心病舌苔菌群结构,探讨冠心病不同类型舌苔菌群结构的差异.方法:收集冠心病患者共70例,其中薄白苔15例,黄厚苔33例,很黄厚苔22例,及健康对照组28例.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分析对象的舌苔菌群结构.利用R语言软件进行treeplot构建,分析菌群差异.结果:共得到10506个不同的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样本间有显著差异的OTU有1068个(P<0.05).将OTU与已知物种的16S数据库比对并物种注释,在门水平有16个物种,纲水平有31个物种,目水平有51个物种,科水平有86个物种,属水平有84个物种.两组样品菌群聚类为4大类,每个group均有其优势菌,group1以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主,group2以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为主,group3以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为主,group4以奈瑟菌属(Neisseria)为主.以group1为参照,group2、3、4患冠心病的风险递增(OR值分别为3.00、3.75、4.64),与患薄白、黄厚、很黄厚舌苔递增相关(generalized odds分别为0.29、0.19、0.18).冗余分析(RDA)提示group3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指标较其他类型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结论:舌苔菌群结构与患冠心病风险可能相关,并影响着舌苔变化.

    作者:陈炜玮;林新富;杨笑;黄昉萌;骆杰伟;吴永希;魏世超;郑星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国际科技评估体系与实践研究综述

    通过整理国际科技评价体系的研究文献,梳理欧、美、日等发达地区或国家的科技评价制度和体系建设,了解国际科技评价现况,总结提炼国际科技评价现况的发展特点和经验,对我国中医药科技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研究显示,这些国家的科技评价制度非常完善,有相应的专门管理机构,有完整的法律体系,可以更好地规范科技评估的实施.

    作者:张逸雯;江丽杰;胡镜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药应用SCI期刊分区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拟解决办法

    结合中医药学术期刊“读者/受众少”、“传播范围有限”、“理论创新类论文发表时滞、出版周期以及被引半衰期较长”、“影响力难以评价”等特点,探析SCI期刊分区方法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解决办法.如坚持“同类相聚,同级相比”基本原则,放弃以大类学科为单位进行期刊分区的做法,至少在二级学科分类基础上进行分区;个别领域根据“20种期刊分区原则”进行单独划分;根据不同学科文献类型的实际特点,采用适宜的科学计量学指标进行期刊评价;根据不同学科期刊数量,适当调整分区比例等.

    作者:王传池;胡镜清;江丽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麻黄无公害栽培技术体系和发展战略

    麻黄是传统的药材,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的干燥草质茎,麻黄具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麻黄主要依赖于野生资源,由于近年来过度采挖导致麻黄野生资源严重匮乏,质量急剧下降.无公害生产是未来麻黄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多年栽种麻黄研究数据及产区调研结果,该文制订了麻黄无公害农田栽培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麻黄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确定、农田栽培用地、无公害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规范依托推广单位自有基地多年来麻黄生产数据为主,兼顾其它单位生产和科研情况,适用于麻黄无公害基地生产,旨在促进独活无公害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韩宗贤;吴田泽;孟祥霄;鹿江南;刘霞;陈士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菌落形态、显微特征、DNA条形码三种策略鉴定僵蚕表面真菌

    目的:检测北京市零售药店僵蚕饮片表面所含真菌的种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培养僵蚕表面真菌,进行纯化,获得单一菌株.结合真菌菌落形态、显微结构特征、DNA条形码三种方法鉴定僵蚕表面真菌.结果:从僵蚕饮片表面共获得真菌227株,共计10种.其中的8种真菌得到准确鉴定结果,2种真菌为未知菌株.结论:初步了解北京市零售药店僵蚕表面真菌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红霞;徐清;张帆;罗雪梅;芦海生;刘春生;杨瑶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郁金本草考证及其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通过查阅本草著作及相关文献,本文对郁金品种、药用部位、道地产区等进行了考证,为郁金栽培选址、品种选育、加工方法及药用部位选择提供参考.明末清初之前,郁金来源于原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此后,其药用部位由根茎转变为块根,四川、广西、江西等地为郁金主要产区.目前,受长期连作和无性繁殖等因素影响,郁金病虫害种类逐年增加,种质资源退化,大量化学农药使用导致其农残超标,加剧了水土污染,严重影响了郁金安全性及品质,同时也限制了郁金出口及国际竞争力.本研究对郁金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病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保障无公害郁金的生产.此外,本文还对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对无公害郁金产业的潜在推动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蕾;梁从莲;徐江;沈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