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琳;司懿敏;蔚晓庆;吴海清;苗颖;孔庆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在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时,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概率逐步上升,给社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并予以高度重视.只有做好相应的食品检验工作,才能提升食品的整体质量,从而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对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从根本上提升食品检验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并为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伟;杨燕;谷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本文综合了各个食品检测领域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技巧,并且简单地阐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优点,介绍了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给食品检测工作带来的好处,分别从酿造食品、牛奶制品以及其他食品检测方面进行了应用分析.
作者:杨燕;谷晓霞;张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食品在运输及储藏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变化,如外观、营养成分等方面发生变化,若是存储不当,还有可能导致食品变质、腐烂等情况,为了防止食品变质等情况的发生,需要对食品进行适当的加工.干燥技术是一种较为古老的保障食品长期储存的方式,通过干燥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运用,可以延长食品的存储时间,减少微生物的侵蚀.在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下,食品工业中的干燥技术也在进一步完善,该技术的推出及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食品原有的风味、营养,需要相关人员予以重视.
作者:苍海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乳品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同时也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乳品业发展速度较快,这就需要乳品企业针对影响乳品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来提高乳品质量.
作者:季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前,许多国家已具备了较为完善的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管理体系.本文在阐述欧盟、美国、法国等国家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标准体系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法规和相关体系,并说明了我国管理体系的新趋势.
作者:黄荣;邹宇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中国,以海藻为食的传统由来已久,而在西方国家,海藻的主要用途一直是作为藻胶(海藻酸盐、卡拉胶和琼脂)、增稠剂和胶凝剂的来源.海藻还具有保健作用,本文从海藻的生化组成和营养价值进行论述.
作者:陈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微生物指标是对食品安全进行评价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卫生指标之一,同时也给当前我国政府部门行政执法与致病菌控制和防治等工作提供了支持.微生物指标不仅可用于对终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也是食品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全过程卫生质量控制的监测手段.因此,强化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质量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是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科学性的主要前提.本文主要对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余慧;王彤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Nisin 是由乳酸乳球菌产生的I类细菌素,由于它能有效地抑制或灭活腐败菌和食源性病原菌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本文对Nisin灭菌机制、调控及分离纯化进行简单介绍.Nisin是已知的古老和具特征的硫醚抗生素,于1928首次被发现,并于1969批准用于食品工业.由于它能有效地抑制或灭活腐败菌和食源性病原菌,已有50多个国家被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Nisin由乳酸链球菌产出,是一种具有正电荷的34个氨基酸肽,其线状结构由五个内环和一个灵活的中枢区域组成.
作者:张雪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大豆作为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需求量与日俱增,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渐成熟,转基因大豆的推广以及其所具有的优势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上很快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对于转基因大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六种转基因大豆进行了基础参数、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同时使用电泳的方法分析了转基因大豆的亚基组成,发现转基因大豆在水分含量、脂肪含量方面比普通大豆高,百粒重、蛋白含量方面比普通大豆低.其亚基组成与7S/11S和普通大豆相比差异性明显,不同转基因大豆之间也有差异.转基因大豆脂肪含量高和蛋白亚基7S/11S大的特性决定了其更适合油脂加工,对于我国传统的豆腐加工则不太适宜.
作者:陈俊伸;王琴琴;徐涛;舒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橄榄是潮州的特色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称为果中之珍.本文对潮州橄榄的历史由来及其综合利用和加工技术进行了综述,为橄榄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
作者:梁锐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现今是网络时代,电子商务作为时代的产物在当下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中食品网络经营同样占用重要份额,但是各类商家鱼龙混杂,虚假宣传、夸大食品功效、次品售卖等不法现象众多.下文从国家现行食品标准中分析食品网络经营中的危害性,并寻找因由,结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论述.
作者:张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食品安全检查技术能高效地检查出食品里存在的致病菌,发掘食品中出现的漏洞,从而确保食品安全.伴随我国食品检查规范的逐渐优化,对食品制造、售卖所有流程监控的日渐强化,食品的监控程度也在日渐加深.本文将主要围绕食品中常见病菌的监测技术问题展开分析,并提供具体优化措施.
作者:陈晨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产品,长期食用会对人体的肾造成伤害.因其价格低廉,近年来,某些不良商家为降低成本,牟取更高的利益,在婴儿食用的奶粉中或者其他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从表面上提高蛋白质含量.因此,建立一套准确、有效的,对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不确定度进行测量的数学模式,通过测定结果分析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从而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郭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电化学反应是一种利用电位调整电极表面电子能量,使得电活性的物质与电极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当电子由该物质转移至电极时或该物质失去电子时,称为氧化反应,该电极则称为阳极;反之物质得到电子,则称为还原反应,该电极则称为阴极.电化学反应系统主要是由阴极、阳极和电解质溶液所构成,利用氧化-还原的理论,来量测溶液中的浓度.生物体本身是一个化学受体的集合体,这些化学受体均具有高度的特异性/选择性与灵敏度,而且绝大部分是属于受体蛋白质分子.
作者:程水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古往今来,中国都是一个十分注重饮食的国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企业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会让消费者失去对企业的信任,对食品工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阻碍,这需要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强化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本文首先分析了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治理农产品源头污染、加强食品监测能力、加强加工过程中的监管以及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等应对措施.
作者:魏刚;晋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影响广泛,如果人类以及动物的使用,影响其健康,还制约了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本文浅析了近年来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以此阐明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并简单分析了农产品农药检测技术对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提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作者:贺丽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本文简要综述我国宽皮柑橘目前的保鲜技术进展,初步研究外源硝普钠(SNP)作为一氧化氮供体进行浸泡、天然魔芋葡甘聚糖(KMG)进行表面涂膜后在宽皮柑橘保鲜上的使用效果,探讨SNP、KMG及复合使用对宽皮柑橘后期贮藏保鲜应用的可行性,分析SNP、KMG及复合使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韩晓磊;刘阳;段传胜;肖珂;王龙泉;李高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食品理化检验流程当中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够保证理化检验效率及结果精准性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详细分析整个食品理化检验流程中应当使用到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日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
作者:陈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凉拌菜凉拌菜的特点凉拌菜是一道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菜肴.它不仅价格亲民,而且制作简单,搭配的食材多丰富,味道包括麻、辣、酸、咸,口感富有层次感,口味诱人,质感较爽脆.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凉拌菜成了人们必备的一道下酒菜,特别酸爽.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加上近几年来国内发生了较多的食品安全事故,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而凉拌菜为冷食,曾检出多种食源性致病菌,让人对它又喜欢,又害怕.
作者:黄暑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农药具有预防病虫草害的功效,是增加农产品产量的重要物质,但也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主要因素.倘若未严格按照农药安全生产规定使用,则有可能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消费者死亡,其中为典型的就是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减少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作者:周国振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