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俊博;李宁宁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对雌激素致肝内胆汁淤积症大鼠肝脏水通道蛋白8(AQP8)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50只SD雌性大鼠,体质量180-200 g,随机分为正常组(N,n=10)和模型组(M’,n=40)。M’组大鼠皮下注射17-α乙炔雌二醇5 mg·kg-1·d-1,连续5天,建立肝内胆汁淤积症模型,N组大鼠给予相同体积的丙二醇皮下注射。5天后,M’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n=10)、加味茵陈蒿汤高剂量(Zg,n=10)、中剂量(Zz,n=10)和低剂量组(Zd,n=10),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高、中、低剂量的加味茵陈蒿汤灌胃,连续7天。7天后处死大鼠,留取肝脏组织,置于液氮中保存,分别运用实时定量PCR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QP8 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N)比较,模型组(M)大鼠肝脏组织AQP8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M)比较,高、中和低剂量的加味茵陈蒿汤均可增加大鼠肝脏组织AQP8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P<0.05)。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加味茵陈蒿汤给药剂量的增加,其上调AQP8 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增强。结论:加味茵陈蒿汤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肝脏组织AQP8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实现的。
作者:刘佳;赵宇;侯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患者一般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保持完好,尚未达到AD的诊断标准。由于MCI被认为是AD的前期状态,而AD中晚期疗效不佳,故对MCI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MCI在治疗上大多是沿用对AD治疗的药物,疗效尚不确定,因此研究中医对MCI的认识和治疗更能体现中医特色。本文主要从中医对MCI的认识、辨证分型标准及中医药治疗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进一步掌握MCI的动态,为提高中医药疗效、降低AD的发病率提供参考。
作者:曹慧娟;郁志华;陈久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数据是疗效评价的有效载体,高质量的数据是确保临床研究结论普适性的关键。在医疗数据信息化的背景下,本文从中医药临床科研数据面临的问题入手,阐述了中医药临床数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现有临床科研模式下数据获取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临床数据应用现状,结构化与临床电子病历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利用方法以及不同科研模式对临床数据要求的差异分析,进而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下,中医药临床科研数据的应用如何适应数据多样化、信息化和临床研究模式变化,实现临床与科研数据共享的发展模式。
作者:邵明义;刘保延;谢琪;张润顺;王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通过回顾脾阳虚证模型的造模方法,将其分为模拟传统中医病因的造模方法和现代医学造模方法。目前尚无公认的脾阳虚证造模方法,且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代医学造模方法不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的规律;模型动物的阳虚症状评价不确切;某些造模方法同时可致其他病症;脾虚证模型的名称混乱不统一;脾阳虚证和脾气虚证的造模方法难以区别等。脾阳虚证模型的评价指标种类繁多,但国内尚未形成标准的模型评价体系。目前,模型评价主要存在以下不规范之处:模型动物的宏观症状缺乏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缺乏中医特色的舌象、脉象;反证方剂的选择不统一;相似的证候未排除;微观指标混乱不成体系等。本文将就脾阳虚证动物模型作一综述。
作者:李芹;张会永;吴天石;张哲;杨关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药现代化一直是中医药界多年来关注的焦点。由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以还原论为指导的中药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主导思想。中医系统论的提出,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中医系统论思想为指导,结合“西药中药化”和“化学中药”研究观点,再认识中药现代化研究之路。
作者:郭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指脑卒中后引发的抑郁症,属于继发性抑郁症,表现为情绪抑郁、言语减少、睡眠障碍、食欲不佳、兴趣缺乏、精力不足、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PSD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障碍,还会延缓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增加致残率、病死率。因此,为PSD患者研发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对西医西药、中医中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PS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夏俊博;李宁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塞耳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纳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塞耳方外治联合Epley法复位的为治疗组,单纯采用Epley法复位的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0天、1个月及3个月后的有效率以及眩晕症状积分差异。结果:塞耳方联合Epley法复位治疗组在治疗10天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5),并且治疗组在治疗10天、1月及3月眩晕症状积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塞耳方外治能够减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状,减少复发。
作者:索有军;龚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3CB531700),由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杨关林教授任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共同合作承担。该项目运行2年以来,如期完成任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973项目管理办公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托法是中医外科内治三大法则之一,广泛运用于外科浅部化脓性疾病、内脏化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明确其作用机理是我们后学将托法发扬光大,更好服务临床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托法作用机理研究文献的回顾与归纳,重点阐述了托法抗化脓性感染、抗肿瘤、抗胃溃疡作用及组方药物药理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总结了托法机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即实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参考资料甚少,明显滞后于临床应用。后对未来中医托法作用机理的研究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包括是否具有抑杀菌作用,促进固有免疫细胞的增殖与活性,调节体液组织因素中多种杀伤或抑菌物质以及调节特异性免疫;是否能够提高血中其他生长因子或另外因素,促进局部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生长等。
作者:石志强;肖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为进一步增进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中国政府一直不断加大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合作的力度。医疗卫生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介绍了10年来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政府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培训项目的概况与经验。从援外项目培训的招生概况、实施方案制定、培训回访等方面,概述了国家传统医学援外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着重阐述了培训班的师资力量组织、专业教材编写、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情况。历年的培训项目理念明确、目标设定准确,对国家援外工作传统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王晶;王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皮质线粒体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糖尿病组(DM),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ZBPYR1)和滋补脾阴方药预防组(ZBPYR2)。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皮质线粒体超微结构、数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yto C表达。结果:①DM组较Con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ZBPYR1组学习记忆能力较DM组改善(P<0.05),ZBPYR2组较DM组改善较为明显(P<0.01)。②DM组皮质线粒体数量较Con组减少(P<0.05),线粒体形态发生肿胀、变形、嵴走向紊乱、模糊甚至溶解;ZBPYR干预后上述结果得到改善,且ZBPYR2组较DM组线粒体数量增多(P<0.05)。③DM组胞浆中Cyto C较Con组增强(P<0.01), ZBPYR干预后Cyto C表达减弱。结论:ZBPYR调节皮质区线粒体形态、数量的变化,阻止线粒体中Cyto C向胞浆中释放,提高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
作者:孙铮;战丽彬;孙晓昕;郑路平;解伟;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针对目前中医和西医信息资源集成整合的难题,本文在研究分布式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基于SOA架构的Web 服务技术,将相同疾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案相关联,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技术的中西医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并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解决了专业中医或西医医生较难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难题,实现了中西医信息资源的集成性、重用性和扩展性,为现代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娜;卜令瑞;刘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观察关节镜清理术配合术后口服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TX-Ⅱ、COMP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先行关节有限清理术,观察并记录关节内关节软骨退变程度、滑膜增生及炎性程度,术前采集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CTX-Ⅱ和COMP含量,术后治疗组行手术治疗+术后口服补肾活血中药,对照组行手术治疗+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WOMAC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并测定术后血清CTX-Ⅱ和COMP含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WOMAC评分在疼痛、僵直、活动难度评分及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TX-Ⅱ、CO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X-Ⅱ和COMP与软骨的退变及滑膜增生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有限清理配合补肾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有协同治疗作用,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血清CTX-Ⅱ、COMP含量较前降低明显;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软骨退变、滑膜增生与细胞因子CTX-Ⅱ和COMP有内在密切的联系;细胞因子CTX-Ⅱ和COMP水平对软骨退变、滑膜增生程度的估计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叶阮炷;韩清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体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与病证密切相关,尤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根据体质的特点,体质调控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是个体化康复治疗的内在根据。中医康复提倡以功能康复为主要治疗目的,促使精气流通,更重视康复对象的心理素质,以利于提高中医康复理论指导下康复治疗的疗效。体质评估分类较多,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体质调理对病理体质的康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体质评估用于指导康复治疗,可以丰富中医康复评估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中医体质评估体系以应用于临床,满足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作者:姚丽君;胡春蓉;师晶丽;程吉英;汪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应用近红外光谱学(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获取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以及相关信息量化辨识气虚的方法,讨论量化气虚对于中医临床的价值。方法:通过总结NIRS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探索缺氧与气虚以及典型症候之间的关联,依据文献中易于引起SaO2值降低的各种疾病以及相关症状特征,比较气虚的典型症状,探索SaO2与气虚典型症候之间的相关性,讨论NIRS获取SaO2以及相关信息量化气虚的途径与方法。应用精确获取的SaO2测量值,将SaO2值与主观感受的强度进行关联,尝试量化评价气虚相关主观感受的强度。结果:依据已有数据归纳出不同海拔、年龄下对应的正常值以及气虚程度,主观不适感程度。在协助中医医师快速量化评估气虚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空间。结论:SaO2可以作为量化辅助气虚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芦煜;牛婷立;杨学智;朱庆文;李海燕;张健;牛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参方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改善心梗模型大鼠心室重构的相关机制。方法:结扎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加参方3 g组、加参方6 g组、氯沙坦组、模型组,另设假手术组。药物干预组在心梗发生24 h后灌胃给药,其中加参方3 g组和6 g组给药剂量分别为3 g生药·kg-1·d-1和6 g生药·kg-1·d-1;氯沙坦组给药剂量为10 mg·kg-1·d-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蒸馏水灌胃。4周后观察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和左室重量指数(LVWI);胶原蛋白的分布和含量;血浆脑钠肽(BNP)、心肌组织匀浆中AngⅡ的含量等指标变化。结果:大鼠心梗后4周,与模型组相比,加参方6 g剂量组能够明显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显著降低LVWI,明显抑制LVEDD和LVESD的扩大,提高LVEF和LVFS(P<0.05);在缺血危险区,与模型组比较,加参方能明显降低胶原蛋白的含量(P<0.05),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血浆BNP、心肌组织匀浆中AngⅡ含量也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加参方能改善心梗模型大鼠心室重构,其相关机制与抑制AngⅡ、改善心梗后早期左室形态学的重构、改善心肌纤维化和心脏的收缩功能有关。
作者:高原;谢世阳;王幼平;李彬;朱明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肝气逆证辨证的规范研究,从而解决传统四诊合参难以采集患者主观感受为主诉的病症中所包含的全面辩证信息的问题。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进行调查,根据病例特征的多维指标,建立合适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修订。结果:“信息采集医生用表”结构方程结果:情绪维度、躯体症状维度、机体状态维度载荷系数分别为0.715、0.574、0.904,“信息采集患者用表”情绪维度、躯体症状维度、机体状态维度载荷系数分别为0.705、0.945、0.848,各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结合中医理论,确定PMS肝气逆证辨证规范为:以烦躁易怒为主症,以头痛、乳房胀痛、小腹及胃脘胀痛为次症,亦可伴随疲乏、失眠多梦、肢体浮肿、工作理家能力降低、思想不集中等症状。结论:采用医患双方采集辨证信息的方法,建立了较为全面的信息采集体系。首次建立了PMS肝气逆证辨证规范,以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为深入开展PMS证候及其亚型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魏盛;李倩;王海军;乔明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学验俱丰,善治妇科疾病,对经、带、胎、产及妇科杂病的诊治均有独到见解。女性阴痿隶属妇科杂病,《黄帝内经》中便有相关记载,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医对女性阴痿的研究远不及男性阳痿的多,班秀文教授的《妇科奇难病论治》中对该病有专门论述,他认为引起女性阴痿的原因主要有禀赋不足,阳虚宫寒;七情所伤,肝失生发;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痰湿郁滞,气机不畅四个方面。本文通过整理研究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治疗女性阴痿的病案记录,从女性阴痿的病因病机分析、辨证施治以及治疗女性阴痿的经验进行简要阐述。并举2例女性阴痿的病案,详细分析其中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治疗经验。两个病案的疗效显著,是中医临床医师学习治疗女性阴痿的重要资料。
作者:彭红华;员晓云;戴铭;刘玉筠;张淑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下背痛是指下背部的疼痛,通常是指背部肋骨下缘以下的部分,由于好发于第四和第五腰椎或第五腰椎和第一腰椎间,也有不少人称之为“腰痛”。有关下背痛的的治疗效果一直缺乏有效和客观的测量方法,基于脊柱肌肉功能和结构特征,本文将重点讨论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的提出,核心肌群的确定与分类,核心稳定肌群与下背痛的联系,并探讨训练运动疗法在提高核心力量方面的特点、作用。人体核心主要的区域是由腰、骨盆、髋关节3部分围构而成,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稳固脊柱并起到传递力量作用。如何通过训练提高核心力量继而减轻腰背疼痛,同时针对其疗效进行有效的评价的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作者:乔梁;李晨光;王拥军;舒冰;刘书芬;张利;王利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通补三升汤对晚期肺鳞癌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及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3例晚期肺鳞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治疗组接受化疗的同时服用中药通补三升汤。评价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及近期疗效,记录患者PF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粒细胞水平降低无差异(P=0.115),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亦无差异(P=0.081);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及血小板水平降低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37、P=0.040),治疗组患者的PFS较对照组患者延长(4.31±0.24 VS 3.78±0.16月,P=0.043)。结论:中药通补三升汤不能改善肺鳞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粒细胞水平降低程度,也不能提高近期有效率(Response Rate RR),但能延长PFS,并对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小板水平降低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志光;林丽珠;王三虎;范先基;邢晓娟;张定进;杨子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