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

李熠萌;蔡淦

关键词: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 实验研究
摘要:综述了10年来中医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干预方法、观察指标、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1999~2008年CBM数据库中医基础理论文献计量分析

    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1999~2008年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得出国内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在近10年内高生产力的地区、机构的分布;再对文献关键词分布进行分析,后对高频关键词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共词分析.

    作者:于琦;崔蒙;李园白;董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质量评估模式与指标体系框架研究

    本文以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质量的评估研究为基础,阐明了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质量评估的目的、意义以及评估指标的制定原则,提出了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建设质量评估的模式与三级指标体系框架,从资源建设质量、共享标准符合性、平台建设质量,项目管理水平4个方面引导当前阶段科学数据共享工作的发展方向.

    作者:李海燕;崔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文献·理论·信息——试论中医古籍语言系统构建的三个重要维度

    本文从文献、理论、信息3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构建中医古籍语言系统的重要维度,提出文献是基础,理论决定深度,信息是关键的论点,认为在语言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虽不能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撑,但对文献中概念内涵的准确把握、对中医理论的深刻理解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作者:朱玲;崔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试论期刊文献中药名称规范

    本文简要介绍了期刊文献中的中药名称不规范的现状,从别名、错别字、省略字、炮制名称4个角度探讨了中药名称规范的方法,同时探讨中医药名称规范软件的编写特点.

    作者:李园白;崔蒙;杨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症状中的感觉症状

    中医症状没有公认的界定标准.本文基于人体感受器提出了比中医症状更基础的概念-感觉症状.一个完整的感觉症状由观察者、观察工具、观察对象、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5个基本要素组成.通过制定感觉症状的确认方法.发现在51186条历代医案中出现频次大于10的感觉症状有1195个.可望有利于中医症状的内涵界定和中医、西医学在症状体征上的统一.

    作者:张启明;王义国;刘保延;王永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药组分配伍方案的研究

    目的:基于丰富的中医药文献数据,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药化学组分配伍方案的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文献出发,以证候、方剂、中药、化学组分和药理作用为要素,筛选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同证候的以某一核心方为中心的一类方剂的化学组分,再结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所用药物具有的药理作用,后从文献报道的化学组分组合中提出组分配伍方案.结果:根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郁证的除弊汤为核心的一组方剂,提出了6个组分配伍方案.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文献的组分配伍方案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作者:雷蕾;崔蒙;尹爱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病毒性心肌炎主题词和副主题词关联规则分析

    利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算法,对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1984~2007年病毒性心肌炎文献涉及的主题词和副主题词进行分析,抽取隐含规律,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疗及科研提供思路.

    作者:徐慧;崔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工神经网络在中医脉象识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本文就近10余年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开展中医脉象识别分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脉象识别分类,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中医脉象分类模型建立和基于不同神经网络算法识别中医脉象的比较研究.文章提出进一步研究应结合中医脉象的特点选取有效的特征值值及设计不同的分类器,应以实现临床常见脉象类别的准确识别为终目标,根据分类识别的结果开展脉象形成机制研究,并将研究结果推广应用到临床.

    作者:燕海霞;王忆勤;宫爱民;付晶晶;钱鹏;员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及方法探讨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制剂工艺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思路与方法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中药制剂工艺的合理性与临床疗效.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的特点,探索性的提出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赵晓莉;张新庄;狄留庆;汪受传;蔡宝昌;杜秋;单进军;毕肖林;文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关于中药质量生物检定的几点商榷

    中药质量生物检定已逐步成为中药学和生药学特别是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就生物检定在中药质量控制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1)虽然药物质控模式发展历程是先有生物检定后有化学检定,但生物检定并不代表落后或要被淘汰;(2)在中药质量控制体系中,生物检定是不可或缺的;(3)生物检定不是取代现有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只是现有方法的有益补充;(4)中药质量生物检定不等于中药药理实验,它既要符合定量药理学又要满足药检分析的要求;(5)中药质量生物检定尚处于探索阶段,不应求全责备,无论是检测指标的专属性还是方法学质量,不应以化学检定的要求来苛求生物检定.中药质量生物检定任重而道不远.

    作者:肖小河;鄢丹;王伽伯;金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全国不同产地续断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全国23个不同产地续断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溴甲酚绿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16nm处测定续断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续断样品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在0.0106%~0.1212%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续断的质量评价及质量控制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卫莹芳;刘永;王化东;郭山山;闫婕;谢达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半夏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采用半夏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半夏-玉米间作和半夏-大豆间作5种种植模式,考查整个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生产资料投入、劳动力投入及产值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差异很大,半夏-玉米间作比半夏单作增收13.1%,比玉米单作增收821.6%,半夏-大豆间作比半夏单作增收17.0%,比大豆单作增收280.0%.合理的间套作模式是中药材生产中值得推广的增益形式.

    作者:李花;张明生;彭斯文;徐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石榴叶鞣质对高血脂小鼠糖代谢影响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小鼠糖代谢的影响以及降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并高血糖小鼠,灌胃石榴叶鞣质,观察小鼠血清糖脂的变化,肝糖元含量;通过体外HeptG2细胞实验观察石榴叶鞣质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其胞内糖元含量变化.结果:灌胃石榴叶鞣质8周后,高脂小鼠外周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均有明显降低,肝糖元升高;体外实验石榴叶鞣质可以明显促进HepG2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胞内糖元含量.结论:石榴叶鞣质对高脂合并的高血糖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肝内糖元转化有关.

    作者:花雷;张晓娜;雷帆;谢伟东;邢东明;杜力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五味偏嗜、汤药口感与方证对应关系刍议

    临床观察发现,患者的五味偏嗜、汤药口感与方证对应程度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根据其五味偏嗜情况可以问接判断方证,根据汤药口感情况可以判断方证对应程度.汤药口感较好可能提示方证对应,汤药口感从好变差时可能提示方证从对应变为不对应,汤药口感差可能提示方证不对应.

    作者:熊兴江;王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国内外现行期刊评价与检索体系收录中医药期刊情况分析

    本文对新版国内外期刊评价与检索体系收录中医药期刊的现状开展调研分析,以期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者:潘艳丽;崔蒙;刘保延;范为宇;柳长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道地药材管理制度的政策取向及构建

    本文深入分析了道地药材当前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认为构建基于知识产权制度的道地药材综合行政管制体制是契合其特点的政策取向,对进一步建立道地药材综合管理机构和分阶段推进道地药材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并分析预测了未来道地药材知识产权管理体制发展趋势.

    作者:李昶;黄璐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国经络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经络研究文章大量涌现,说明经络研究逐渐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已经成为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意义的科学命题.从论文发表的期刊来看,中国仍然是开展经络研究的主要国家,但是没有形成具有广泛影响的科研成果,所以中国经络研究的总体科研环境和研究氛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笔者认为经络研究应包括中医学领域的经络研究、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经络研究以及生物学领域的经络研究.当务之急是根据学科的不同,理清研究内容的归属.

    作者:王广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了10年来中医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方法,从研究对象、干预方法、观察指标、实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

    作者:李熠萌;蔡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大黄素、小檗碱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大黄素、小檗碱对HepG2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用MTT法筛选大黄素、小檗碱作用于HepG2细胞的实验浓度,然后用软脂酸诱导HeptG2细胞,同时分别加入大黄素、小檗碱干预,并设正常组、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蒽酮法、RT-PCR法,观察大黄素、小檗碱对HepG2细胞上糖代谢及瘦素长型受体、短型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成为具有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且细胞上瘦素长型及短型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1);而大黄素、小檗碱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细胞内糖原含量以及细胞上瘦素长型及短型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大黄素、小檗碱均能预防HepG2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这一作用与它们影响HepGt 2细胞上糖代谢及瘦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王琦;尹春梅;王慧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和NOS蛋白共存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模型三叉神经脊柬核c-fos和NOS蛋白共存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为4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舒马普坦组、中药组.皮下注射NTG注射剂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经药物干预后在4h、6h两个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染色法测定三叉神经脊束核细胞癌基因fos(celluar oncogene,c-fos)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及其共存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c-fos阳性细胞数和NOS阳性细胞数增多,4h多于6h,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组和舒马普坦组c-fos阳性细胞数和NOS阳性细胞数减少,两个时间点的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芎芷地龙汤可以减少由硝酸甘油诱导的致痛物质c-fos、NOS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减少三叉神经脊束核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止痛觉信息的传递.

    作者:赵永烈;王玉来;高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主管: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主办: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