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声生教授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精要

魏蓉溪;周强;张声生

关键词:张声生, 胃食管反流病, 辨证治疗, 临床经验
摘要:胃食管反流病为临床多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常反复发作.中医学以辨证施治为原则,统筹兼顾的同时,亦有所侧重,往往取得很好的疗效.张声生教授临证三十余载,对于脾胃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他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主要与逆、热、虚、瘀四种因素密切相关,治疗以从肝论治、从脾胃论治、从痰瘀论治等角度切入,临证灵活运用,疗效显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输卵管卵巢囊肿合并慢性盆腔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输卵管卵巢囊肿合并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因输卵管卵巢囊肿合并慢性盆腔痛而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输卵管卵巢囊肿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依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口服康妇炎胶囊,连续3个月;对照组(36例)不加用康妇炎胶囊.术后第3天以及3、6、12个月随访两组患者盆腔疼痛的主观缓解情况.结果 术后第3天两组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2);3,6个月随访时两组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迅速缓解输卵管卵巢囊肿合并慢性盆腔痛患者的疼痛症状,而术后在抗生素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康妇炎胶囊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月娇;陈友国;侯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气下陷理论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大气下陷是指因大气虚衰、升举无力而出现以下陷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大气下陷证乃多种心肺疾病常见证型之一,大气下陷与现代医学心肺功能下降关系密切.慢性心衰是多种心肺疾病迁延日久的结果,久患心病必将损肺,久患肺病亦损及心,心肺同病,损及宗气,大气无力托举心肺而呈现下降之势甚则下降太过,终必然引起大气下陷,变生一系列证候.益气升陷是治疗慢性心衰之大法,以张锡纯所创升陷汤为其治疗之基础方.在慢性心衰发病过程中,大气下陷包括了虚、陷、散三个病理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可出现瘀血、水饮、痰浊等病理产物,不同阶段正虚、邪实程度不同,并且兼挟不同的病理产物,故在使用益气升陷法时当结合疾病的临床分期和病情缓急,或重补虚、或重升陷、或重收敛,并且注意扶正与祛邪的关系,重视阴阳互化及血水相关.

    作者:崔向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芪龙生血方防治卡铂导致模型小鼠血小板下降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芪龙生血方对卡铂导致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下降的防治效果,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卡铂导致小鼠外周血小板减少模型,以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及其参数、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分类以及白细胞、红细胞为检测指标,观察芪龙生血方不同干预剂量对卡铂导致模型小鼠外周血下降的防治效果.结果 ①与模型组、用药前比较,芪龙生血方能明显提高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压积(PCT)检测值(P<0.05,P<0.01).②巨核细胞分类: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较,芪龙生血方各剂量组巨核细胞总数明显增加(P<0.05),原始巨核细胞减少(P<0.05),颗粒巨核细胞减少(P<0.05),裸核巨核细胞减少(P<0.05).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芪龙生血方各剂量组能提高红细胞数值;对白细胞也有调节效应(P<0.05).结论 芪龙生血方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治疗作用外,对放化疗导致的动物模型外周血象下降也有很好的防治效应.

    作者:戴欣媛;马薇;张恩户;高宠;王佳;陈信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桃蛭通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虚络阻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桃蛭通瘀片对17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79例病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8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维持原有降糖方案,治疗组予桃蛭通瘀片,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To-ronto评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能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及Toronto评分(P<0.05),且治疗组Toronto评分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左侧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右侧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NF-α改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及与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蛭通瘀片可改善DPN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Toronto评分,同时在降低TNF-α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

    作者:屠亦文;郝瑞福;孙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钩藤菊楂茶饮加味对高血压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钩藤菊楂茶饮加味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社区收治高血压性眩晕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组60例,在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缬沙坦胶囊与钩藤菊楂茶饮方加味治疗,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中医证候评分、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主证、兼证、舌苔脉象、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干预组TC、TG、LDL-C、ALT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在高血压性眩晕治疗中,钩藤菊楂茶饮方加味可发挥天麻钩藤饮清火化痰、潜阳息风、养血滋阴、补益肝肾与菊楂饮清热降脂、活血通脉的功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脂水平,且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故值得推广.

    作者:沈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气郁痰阻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以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气郁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辨证为气郁痰阻证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的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值(TSH)及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TSH和TG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对于甲状腺癌术后证属气郁痰阻证疗效显著.

    作者:邵灿灿;吕久省;潘研;燕树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临床确诊的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单纯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时段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1,P<0.05);治疗后头疼发作次数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P<0.01,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联合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确切,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杜静静;孟朋民;屈亚云;李鑫;朱红霞;苏心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化痰逐瘀消瘤汤对脑膜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化痰逐瘀消瘤汤对脑膜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膜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逐瘀消瘤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而KPS评分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反应.结论 对脑膜瘤手术患者采用化痰逐瘀消瘤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优势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彬;徐成婷;夏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益气扶正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益气扶正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增效减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扶正中药治疗,28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测定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免疫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扶正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蜂花前清茶(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45例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蜂花前清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共纳入96例,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蜂花前清方冲服,2袋/次,早晚服用;对照组给予马沙尼口服,睡前服用1片.8周为1个疗程,停药随访2周,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完成45例,脱落3例;对照组完成45例,脱落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其中显效率为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其中显效率为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方面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改善BPH患者I-PSS、QoL、Qmax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I-PSS单项积分中,治疗组在改善间断性排尿、尿线变细现象、用力及使劲才能开始排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停药2周后I-PSS变化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蜂花前清方可明显改善BPH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具有一定的停药稳定性,同时治疗BPH较为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作者:李海松;刘清尧;韩亮;王彬;孙松;周洪;赵冰;莫旭威;陈朝晖;马宝乐;周文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治疗方剂组方分析及新方发现

    目的 对近30多年来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文献进行挖掘分析,寻求中医药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筛选并纳入有关中医药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的文献,应用中医辅助传承系统(TCMISS)2.5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数据挖掘.结果 共筛选出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方剂211首,对其进行分析,方剂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前十的药物分别为黄芪、丹参、山药、生地黄、山茱萸、茯苓、当归、太子参、泽泻.挖掘出高频药对及核心组合各23个,新处方8个.结论 通过对药物之间关联性的定量分析,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隐形经验并发现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治疗的中医新处方,为研发相关中药新药提供新的线索.

    作者:赵玲;曾慧妍;张锦明;肖颖馥;杨彩凤;邢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清热化湿方外洗对慢性乙肝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进一步验证清热化湿法(经验方)外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1:1比例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化湿方外洗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予抗病毒治疗,治疗24周,随访期24周,随访期两组均继续抗病毒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存质量:SF-36简明健康量表、CLQD慢性肝病量表;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前4周内AL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SF-36健康量表与CLDQ慢性肝病量表检测中,治疗组能有效改善PF、RP、BP、GH、VT、SF、RE、MH、AS、FA、SS各维度的评分,且治疗组在PF、RP、BP、GH、RE、MH、AS、FA、SS 7个维度方面,治疗后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热化湿方外洗能有效地改善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近期生化功能(ALT复常率).

    作者:薛建华;吴香香;成扬;杜秀萍;潘黎清;胡晓凤;龚亚华;朱敏芳;陈建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何庆勇运用半夏泻心汤的经验

    经方者,方义理渊深,配伍精妙,若方证相应,其效若神.本文较详细介绍了何师运用半夏泻心汤的经验,主要包括:方证辨证,凡是见到胃脘胀满,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之寒热错杂证,均可用之;强调遵循经方原比例;注重类方思想加减和古法加减;临床上兼见其他症状可酌情叠用其他经方,以扩大临床治疗范围;注重煎服法,强调去滓再煎等.

    作者:代爽;王辉;何庆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数据及关联规则研究

    目的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我院风湿病科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病科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22.0和IBMSPSS Modeler14.2软件Aprior模块分析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共1139例活动期RA患者,频率大于4.5%药物为茯苓、薏苡仁、蒲公英、丹参、陈皮、红花、威灵仙,以健脾化湿药为主.两组治疗后RF、Hs-CRP、ESR、α1-AGP、CCP-AB、IgG、Ig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3、C4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治疗后PLT较治疗前降低,Apo-A1、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α1-AGP、PLT、IgG、IgA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治疗组治疗后SOD、C3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芙蓉膏外敷联合清热解毒药与C3升高,IgA、IgG、ESR降低存在明显关联关系,置信度达60%以上.芙蓉膏外敷联合健脾化湿药和活血通络药与血清学指标RF、CCP-AB降低存在明显关联关系,置信度达70%以上.芙蓉膏外敷联合清热解毒药、健脾化湿药与 α1-AGP降低存在明显关联关系,置信度达85%以上.结论 芙蓉膏联合中药内服能明显改善活动期RA患者免疫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状态、脂质代谢紊乱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锦晨;刘健;何丽云;忻凌;周巧;黄旦;宋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当归四逆汤联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当归四逆汤联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4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1%,与对照组的88.06%对比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MNCV与SNCV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上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 当归四逆汤联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DPN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

    作者:常月辉;张强;赵香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人中透刺龈交穴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人中透刺龈交穴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中透刺龈交穴治疗方法.治疗7 d后观察临床症状、血氨水平、苏醒时间、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智力检测及SF-36量表评分,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77.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清醒时间及扑翼样震颤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NCT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中透刺龈交穴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明显缩短肝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改善血氨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治疗肝性脑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常玉坤;刘亚爽;石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加减泻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加减泻黄汤联合西药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其中对常规组患者单纯采取西药治疗,对试验组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与78.43%;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1年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与76.47%;试验组与常规组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7.84%与58.82%;试验组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采取加减泻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改善远期预后,帮助患者进一步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冯叶传;孙国峰;祝桂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黄芪-莪术配伍对Lewis肺癌生长转移及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黄芪-莪术配伍对Lewis肺癌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通过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成模型组、顺铂组、低中高剂量黄芪-莪术配伍组,自接种后第2天起低、中、高剂量黄芪-莪术配伍组分别予4,8,16 g/(kg·d)生药灌胃1 d,连续15 d;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2 mg/kg,1/2 d,共8次.于接种后第16天处死小鼠,称瘤重计算抑瘤率并计数肺转移灶,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 各中药配伍组均可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低、中、高剂量黄芪-莪术配伍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0.9%、37.70%、40.42%,且瘤重和肺转移灶计数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中药组瘤组织的MVD平均计数和VEGF蛋白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且高剂量黄芪-莪术配伍组降低为显著.结论 黄芪-莪术配伍应用可降低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抑制瘤组织VEGF表达,发挥抑肿瘤生长及转移的作用.

    作者:许成勇;徐冉;王毓国;冯剑;窦永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联合紫草油纱条在肛裂术后换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联合紫草油纱条在肛裂术后换药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紫草油纱条换药,对照组单纯采用紫草油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术后第2、7、15天的创面分泌物、肉芽生长、疼痛、水肿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第2天,两组的创面分泌物、肉芽生长、疼痛、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的各项评分较术后第2天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两组的各项评分均较术后第2天有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紫草油纱能有效地促进肛裂术后创面的愈合.

    作者:龙庆;李俊;闻永;岳朝驰;杜位良;万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萆薢消肿丸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萆薢消肿丸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肢体周径差及综合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钠及萆薢消肿丸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两组均3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肢体周径差变化,评价综合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浆D-二聚体、肢体周径差变化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萆薢消肿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

    作者:滕林;郭伟光;回雪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