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蓉溪;周强;张声生
目的 研究丹蒌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心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小于50%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入组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常规药物治疗加丹蒌片治疗,对照组仅为常规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根据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EF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01),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患者自评运动耐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01),VSAQ问卷评估患者运动耐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方证对应治疗症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蒌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范例;汤政德;许左隽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芪龙生血方对卡铂导致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下降的防治效果,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卡铂导致小鼠外周血小板减少模型,以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及其参数、骨髓巨核细胞形态分类以及白细胞、红细胞为检测指标,观察芪龙生血方不同干预剂量对卡铂导致模型小鼠外周血下降的防治效果.结果 ①与模型组、用药前比较,芪龙生血方能明显提高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压积(PCT)检测值(P<0.05,P<0.01).②巨核细胞分类: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较,芪龙生血方各剂量组巨核细胞总数明显增加(P<0.05),原始巨核细胞减少(P<0.05),颗粒巨核细胞减少(P<0.05),裸核巨核细胞减少(P<0.05).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芪龙生血方各剂量组能提高红细胞数值;对白细胞也有调节效应(P<0.05).结论 芪龙生血方除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有治疗作用外,对放化疗导致的动物模型外周血象下降也有很好的防治效应.
作者:戴欣媛;马薇;张恩户;高宠;王佳;陈信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院校教学体系中的一门重点学科,历来备受重视,这门学科在学生后期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类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是具有诊治疾病能力的临床医师,因此,《中医内科学》教学的目的也是围绕于此而设计和实践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熟练掌握和运用《中医内科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探索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通过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具体措施以及存在的实际困难,以资各位从事《中医内科学》教学实践的同行借鉴.
作者:郝晶;胡文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萆薢消肿丸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肢体周径差及综合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钠及萆薢消肿丸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两组均3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肢体周径差变化,评价综合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浆D-二聚体、肢体周径差变化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萆薢消肿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确切.
作者:滕林;郭伟光;回雪颖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应用心血通颗粒治疗后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效果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心内科诊治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87例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9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血通颗粒,以治疗6个月为观察期,采用心动超声检查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室舒张末径(LVEDD);以ELISA检测法检测患者的外周血VEGF、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血清一氧化氮(NO)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同时统计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心脏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LVEF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D和LVEDD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和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1和TXB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血通颗粒与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对血管内皮功能有积极的影响,且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桂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文章阐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理机制,并且从肝胃相关理论方面,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相关理论;从脂代谢与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的肝胃相关论,探索性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发病机制联系.通过对两者中医病因理论、发病机制及关联性进行综合分析,探讨肝胃同治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功能性消化不良、非酒精性脂肪肝及两者合病症的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依据和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孔令玉;路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以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气郁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证实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辨证为气郁痰阻证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的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值(TSH)及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两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TSH和TG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对于甲状腺癌术后证属气郁痰阻证疗效显著.
作者:邵灿灿;吕久省;潘研;燕树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联合紫草油纱条在肛裂术后换药中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紫草油纱条换药,对照组单纯采用紫草油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术后第2、7、15天的创面分泌物、肉芽生长、疼痛、水肿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第2天,两组的创面分泌物、肉芽生长、疼痛、水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两组的各项评分较术后第2天有所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两组的各项评分均较术后第2天有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紫草油纱能有效地促进肛裂术后创面的愈合.
作者:龙庆;李俊;闻永;岳朝驰;杜位良;万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当归四逆汤联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34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1%,与对照组的88.06%对比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S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MNCV与SNCV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观察组上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结论 当归四逆汤联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DPN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确切.
作者:常月辉;张强;赵香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幽门螺旋杆菌(Hp)被证实与胃炎的发生息息相关,根除Hp可以使患者胃黏膜炎症减轻或消退,所以有关根除Hp治疗方法的文献逐年增多.近年来临床上对于Hp感染多采用传统的三联或四联疗法进行治疗.面对目前Hp高耐药率的情况,第4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提出一些尚在探索中的治疗措施: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中药、胃黏膜保护剂、口腔Hp根除,以期待可以改善目前高耐药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复发率的现状.
作者:李引;陈小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哮喘氧化应激模型大鼠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IFN-γ的表达,及地塞米松、温通方高、中、低剂量对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通方高、中、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组6组,每组10只.使用卵蛋白与氢氧化铝混合液致敏大鼠后再行卵蛋白激发的方法,复制出支气管哮喘模型,各组均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14 d.观察大鼠一般状态,并检测TGF-β、IFN-γ在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IFN-γ含量可见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给药治疗后,上述因子水平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效果尤为突出.在改善肺组织IFN-γ含量方面,中剂量组效果较好;高剂量组、低剂量组IFN-γ含量升高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通方高、中剂量组能够不同程度的调节肺组织及灌洗液中TGF-β、IFN-γ含量,以减低哮喘大鼠炎症反应,缓解症状,从而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作者:阎玥;孔艳华;姚婷;龙泓竹;包海鹏;高龙霞;李友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益气扶正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增效减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扶正中药治疗,28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反应,测定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免疫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扶正中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石榴健胃片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附子理中丸组),石榴健胃片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31 d.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摄食量、排便情况,末次给药后测定胃内残留率和肠推进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以及结肠组织匀浆5-羟色胺(5-HT)、血浆和结肠组织匀浆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果 石榴健胃片各组,大鼠摄食量增加,固体粒状粪便增多,以高、中剂量组较明显.大鼠胃残留率和肠推进率减小.石榴健胃片各组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匀浆5-HT水平下降,血浆VIP、SP水平升高,以高剂量组明显.结论 石榴健胃片可能是调节脑肠轴5-HT、SP和VIP的异常分泌进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作者:皮林君;马春林;孙浩哲;曾庆涛;吴国泰;吴红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蜂花前清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共纳入96例,其中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蜂花前清方冲服,2袋/次,早晚服用;对照组给予马沙尼口服,睡前服用1片.8周为1个疗程,停药随访2周,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完成45例,脱落3例;对照组完成45例,脱落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其中显效率为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其中显效率为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方面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体积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改善BPH患者I-PSS、QoL、Qmax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I-PSS单项积分中,治疗组在改善间断性排尿、尿线变细现象、用力及使劲才能开始排尿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停药2周后I-PSS变化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蜂花前清方可明显改善BPH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具有一定的停药稳定性,同时治疗BPH较为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作者:李海松;刘清尧;韩亮;王彬;孙松;周洪;赵冰;莫旭威;陈朝晖;马宝乐;周文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经方者,方义理渊深,配伍精妙,若方证相应,其效若神.本文较详细介绍了何师运用半夏泻心汤的经验,主要包括:方证辨证,凡是见到胃脘胀满,舌红苔白或舌淡苔黄之寒热错杂证,均可用之;强调遵循经方原比例;注重类方思想加减和古法加减;临床上兼见其他症状可酌情叠用其他经方,以扩大临床治疗范围;注重煎服法,强调去滓再煎等.
作者:代爽;王辉;何庆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胰岛素抵抗(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生发展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机制尚不明确.构建适宜的动物模型有利于研究PCOS IR的机制及探索临床治疗的新方法.目前国内外PCOS IR动物模型主要有转基因模型、外源性雄激素诱导模型、孕激素联合HCG诱导模型、芳香化酶抑制剂联合高脂饮食诱导模型、胰岛素诱导模型、高脂饮食诱导模型、D-半乳糖诱导模型等.
作者:陈如枫;刘新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化痰逐瘀消瘤汤对脑膜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膜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研究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逐瘀消瘤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NIHSS评分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而KPS评分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反应.结论 对脑膜瘤手术患者采用化痰逐瘀消瘤汤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优势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彬;徐成婷;夏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补肾强筋胶囊结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口服补肾强筋胶囊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采用口服补肾强筋胶囊结合直腿抬高股四头肌肌力训练.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治疗结束后从VAS评分、WOMAC评分、伸屈肌群峰值力矩多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及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强筋胶囊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明显减轻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缪忠绿;刘文刚;陈能;赵传喜;陈国材;许光明;卢岩;郑乙;邱博凡;许学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新安医家王任之治疗胃脘痛的处方用药特色.方法 从《王任之医案》中选取治疗胃脘痛医案89例,提取方药信息,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整理归纳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应用IBMSPSS Modeler 14.1及SPSS 22.0予以性味归经、用药类别、证型、聚类、关联规则等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药物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总结出和胃降逆药、活血化瘀药、疏肝理气药位居前三位,以辛苦之味佐甘温之药;以归属脾胃经药物为主,直达病所,兼顾肝肾;聚类分析显示可归为8类药物:行气补脾药、理气消食药、通阳散结药、理气健脾药、行气温胃药、化瘀通络药、清泻肝火药、补气活血药;关联规则提取出瓜蒌、薤白,川芎、苍术,吴茱萸、黄连,五灵脂、九香虫等常用药对及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配伍佛手、香附、枳壳等常用的配伍组合.结论 王氏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枳壳为基本方,通阳泄浊、行气散结,调畅脾胃气机.临证多用辛苦之味,少佐甘平之类、寒温之性,寒温平调,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品,通阳泄浊,理气散结,畅达气机,恢复胃腑和顺通降之性,奏脾胃升降相因之功.调和气血,畅通气机,痰热、食积自解,痛亦自已.
作者:高兵;郭锦晨;程悦;黄辉;张佩文;齐卓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加减泻黄汤联合西药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其中对常规组患者单纯采取西药治疗,对试验组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治疗7 d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与78.43%;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1年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6%与76.47%;试验组与常规组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7.84%与58.82%;试验组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采取加减泻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改善远期预后,帮助患者进一步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作者:冯叶传;孙国峰;祝桂祥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