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飞;颜帅;刘佃温;刘世举;杨会举
目的 观察消癌平注射液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动物外周血象、骨髓象以及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诱变剂DMBA复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大鼠模型.观察消癌平注射液对MDS造模大鼠外周血象、骨髓增生程度以及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WBC、RBC、HGB和PLT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消癌平大、中剂量组WBC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0.05),维甲酸组、益血生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RBC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0.05),维甲酸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HGB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0.05),益血生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PLT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0.05).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益血生组胸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维甲酸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骨髓增生程度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维甲酸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骨髓增生程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骨髓病态造血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益血生组、维甲酸组、消癌平大剂量组骨髓病态造血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 消癌平注射液对MDS模型大鼠外周血象降低有提升效果,能调节骨髓增生状态与改善骨髓病态造血,并能增加脾脏指数.
作者:黄晓;张晓波;宋延平;祁宇;张雅月;王冲;孙丽丽;马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源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和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7例颈性眩晕患者,在治疗前按照《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初评,按照中医的理论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分7次治疗,每次10个部位;治疗1个疗程后和半年后各评估1次,得出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结果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经过针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25%,治愈率为91.23%;半年后随访总有效率为92.98%,治愈率为91.23%.治疗后和治疗半年后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及治疗半年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与治疗半年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改善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短期和长期疗效均比较显著,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杨正权;陈领;陈勇;周健红;王亚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回顾性分析高敏教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慢性失眠症的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门诊123例233份电子病历,采取频数分析、频率分析和Hierarchical Cluster聚类分析办法进行分析评价用药规律.结果 有11味药出现频率超过50.00%,有13味药出现频率介于20.00%至50.00%之间,10味药出现频率低于20.00%.34味中药分为7大类.结论 高敏教授在治疗慢性失眠症患者上,主要从肝经论治,以疏肝解郁为治法,根据病机的演化趋势,兼以养血柔肝、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标本兼治,疗效确切.
作者:黄培初;杨舒颖;高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在经结肠次全切术后采用中医药序贯治疗方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治疗资料完整且能回访到的20例ST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联合中药(第1个月以补中益气、健脾止泻为原则,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第2个月以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为原则,方用血府逐瘀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腹部症状积分情况及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患者手术治疗后排便次数普遍较多,便质较稀,腹痛症状较为普遍,中药干预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且第2个月改善情况优于第1个月(P<0.05);患者第12个月的症状积分达到治愈的患者较6个月有所增加(P<0.05),同时整体有效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C患者在结肠次全切术后预防性的给予中医药序贯治疗措施,能减少患者术后腹痛,粪便质稀,排便次数过多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鹏飞;颜帅;刘佃温;刘世举;杨会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肩关节活动度(ROM)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924,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321,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VAS)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承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只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82只小鼠使用TNBS法(三硝基苯磺酸)及环境和饮食干预法构建脾虚湿困型UC模型,选择2只小鼠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剩余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20只,西药组给予美沙拉嗪0.2 g/(kg·d),中药组给予参苓白术散煎剂12 g/(kg·d),联合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美沙拉嗪和参苓白术散煎剂联合治疗,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21 d.取小鼠结肠组织制作病理切片,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杀伤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RT-PCR法检测NF-κB p65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小鼠结肠黏膜形态均好于模型组.模型组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NF-κB p65蛋白表达、血清IL-17、TNF-α、IL-23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组中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NF-κB p65蛋白表达、血清IL-17、TNF-α、IL-23均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NF-κB p65蛋白表达、血清IL-17、TNF-α、IL-23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通过调节NF-κB p65蛋白表达和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促进结肠黏膜修复,改善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症状.
作者:陈烁;龚银银;张德文;汪慧敏;陈璇娟;颜景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针对应用热淋清制剂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5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全数文献中,试验组患者988例,总有效928例,对照组合计981例,总有效737例.所有符合要求的文献均报告了有效率,9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Meta分析显示,热淋清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有效率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合并RR及95%CI为1.23(1.18~1.27),P=0.45,I2=0%];热淋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与单用抗生素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05),说明热淋清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很高.结论 热淋清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热淋清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宫僖浩;李海松;王继升;代恒恒;姚泽宇;李霄;赵琦;王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试验组给予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胃动力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腺体萎缩情况优于对照组,餐前餐后胃动力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检查结果中NK-κB及COX-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有利于胃动力恢复.
作者: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初步评价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30例,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给予口服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4周,观察咳嗽症状积分和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3.3:1,年龄(9.1±1.2)岁,以清嗓样咳为主(76.7%),日间咳多于夜间咳,干咳多于湿咳;患儿多曾诊断为CVA、UACS、咽炎等,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激素雾化吸入、抗过敏等治疗;患儿咳嗽症状总积分、日间咳嗽积分和夜间咳嗽积分和V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01),慢性咳嗽总有效率86.7%.结论 多发性抽动症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欠规范,中药逍遥散加味联合耳穴贴压对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永红;姜之炎;李俊霞;叶飞;李文;张成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痛风安合剂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大鼠踝关节肿胀度、MSU结晶数目及血中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痛风安合剂高、中、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痛风定组7组,每组20只.药物组分别给痛风安合剂药液、痛风定混悬液和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每次4 ml,正常组与模型组均用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5 d.第3天7组大鼠灌胃后1 h开始造模,正常组踝关节腔内注射0.2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0.2 ml尿酸钠溶液.周长法测量踝关节肿胀度,造模后72 h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小大鼠踝关节肿胀度,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并优于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可降低大鼠血中CR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减轻血中CRP表达水平,并优于痛风安合剂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0.05).模型组大鼠可见数目较多的被炎性细胞吞噬的MSU结晶,各药物组被吞噬的MSU结晶数目则不同程度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可减少大鼠踝关节MSU结晶数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大鼠踝关节MSU结晶数目,并优于痛风安合剂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0.05).结论 痛风安合剂可改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减少MSU结晶数目,降低血中C反应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反应.
作者:刘海云;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温阳补肾法合并艾灸及西药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病例90例,每组45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阳补肾法及艾灸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血沉(ES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补肾法合并艾灸及西药治疗虚寒型痛风性关节炎较单纯的西药常规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启有;戴伟春;欧阳东亮;伦演荭;陈福初;黄方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8例受试患者,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 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黏膜Baron内镜评分,比较两组治疗UC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74例、对照组74例完成实验,无脱落.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后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镜下结肠黏膜愈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减轻或消除腹泻、腹痛及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对肠黏膜修复起到重要意义,安全且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石罗君;李海元;黄瑞华;王晓明;黄小艺;梁莹莹;汤倩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当今中医病名的翻译对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以及中医的进一步走出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医病名语言风格古朴晦涩,高度概括,有着很高的信息密度和信息运载力,特别是有些病名看似和西医病名相同,内涵却不尽相同.这些特点都让翻译工作变得复杂,给中医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困难.从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的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中医病名,并将其归类为3类:中西医病名相同且含义相同;中西医病名相同但含义不同;中西医病名不同,内涵有交叉.不同类型的中医病名翻译时采取的相应翻译策略:借用西医病名的直译;兼顾中医文化在西医病名基础上借译;根据中医自身特点进行重创,以期在大限度地保留中医概念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播中医.
作者:李冠颖;刘平;张晓枚;董俭;方廷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3年期放射学评价研究.方法 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筛选31位坚持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的RA患者,其中中药组15例,中西药组16例.中药组用清热活血方药,中西药组在中药组清热活血方药的基础上加甲氨蝶呤治疗.采用修订的Sharp评分系统,对用药治疗3年时双手X光片进行评估.结果 Sharp总分、关节间隙评分和关节侵蚀评分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在3年时点Sharp评分总分、关节间隙评分和关节侵蚀评分上治疗后进展速率均值均小于治疗前.结论 清热活血方药能减缓RA患者远期疗效骨破坏进展速率.
作者:杜羽;王雷;罗成贵;唐晓颇;姜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丹参素对缺氧/复氧(H/R)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丹参素组(D组).正常组以完全培养基37℃、5%CO2条件下持续培养7 h;模型组、丹参素组更换无糖培养基,转移至缺氧培养箱中培养(5%CO2+95%N2),进行缺氧刺激4 h后,丹参素组更换含有浓度为10μM丹参素的完全培养基;模型组更换不含有丹参素的完全培养基,然后将模型组、丹参素组细胞恢复正常培养3 h(37℃、5%CO2).采用CCK-8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Bcl-2、Bax、LC3、Beclin-1、ATP5 G1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下降,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下调,促进凋亡基因Bax上调,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上调,ATP5 G1基因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丹参素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升高,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上调,促进凋亡基因Bax下调,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下调,ATP5 G1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丹参素具有提升H/R大鼠心肌细胞活力、抑制凋亡的作用,这可能与丹参素调节自噬、下调ATP5 G1的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孙大伟;冯丽莎;高青;索艳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针灸(头/体针)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失语患者120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头皮针与体针,观察组患者在此次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连续治疗20 d.治疗结束后采用以下方案进行评定:采取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评定患者的言语功能(言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力、书写文字能力)情况,采用失语商(AQ)评分评定患者的失语症,采用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对其失语情况进行分级,采用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判定法(CFCP)评估患者语言功能能力,治疗后采用北京大学汉语言失语症检查法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灸(头/体针)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郗欧;焦富英;马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与观察健脾益肠方对轻中度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月期间皮肤科门诊64例脾虚型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口服联合甘草油外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健脾益肠方口服联合甘草油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相关血液指标;在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特征评分及SCORAD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及相关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特征评分、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以及过敏相关血液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脾益肠方治疗轻中度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且与口服抗组胺药相比具有停药后不易复发的优势,因此在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钱佳丽;刘久利;马腾飞;何静岩;孙丽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oCA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陆春华;王凯;曾贞;吴正昊;何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 纳入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的文献运用规范方法进行风险偏倚分析及评价.对纳入文献的临床疗效、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安全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RCTs,共涉及14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相较于单用美沙拉嗪治疗,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可以提高UC治疗的有效率[比值比(OR)为4.17,95%可信区间(CI)为(0.66,20.11)]和佳临床结局指标比率[OR为2.28,95%CI为(1.82,2.86)].敏感性分析显示纳入研究的同质性较强,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结论 与单用美沙拉嗪组比较,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提升佳临床指标的比率.
作者:汪翰英;金甜;周骏;吉新强;韩树堂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综合外治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COPD缓解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综合外治疗法,包括拔火罐、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治疗及观察随访共半年.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6 min步行试验及呼吸困难评分.结果 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呼吸困难评分,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6个月FEV1、FEV1%pred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6 min步行试验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外治疗法采用非药物疗法的方式能改善症状、延长缓解期、改善肺功能,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赵丹;吴东丽;史荣荣;盖帅华;刘明;郭洁;武蕾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