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烁;龚银银;张德文;汪慧敏;陈璇娟;颜景颖
目的 研究与观察健脾益肠方对轻中度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月期间皮肤科门诊64例脾虚型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口服联合甘草油外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健脾益肠方口服联合甘草油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相关血液指标;在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特征评分及SCORAD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及相关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特征评分、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以及过敏相关血液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脾益肠方治疗轻中度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且与口服抗组胺药相比具有停药后不易复发的优势,因此在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钱佳丽;刘久利;马腾飞;何静岩;孙丽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试验组给予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胃动力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腺体萎缩情况优于对照组,餐前餐后胃动力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检查结果中NK-κB及COX-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有利于胃动力恢复.
作者: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中医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一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就中医药同质性不同,分为中药煎剂、中成药分别进行Meta分析.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搜索引擎:Pubmed、Sinomed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EBASE等搜索,时间范围从建库起至2017年8月18日,严遵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估和Meta分析,由RevMan5.3软件执行.终点指标为PFS(无疾病进展期)、生活质量(行为状态KPS评分).结果 纳进23项研究,共1668例患者.根据Cochrane质量评价表,A级0篇,B级13篇,C级10篇.PFS的Meta分析结果: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后未进展患者应用中医药维持治疗可延长PFS.KPS评分Meta分析结果:中医药干预组可改善维持阶段的NSCLC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阶段中应用中医药,具有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林钻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温阳补肾法合并艾灸及西药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痛风病例90例,每组45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温阳补肾法及艾灸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血沉(ES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补肾法合并艾灸及西药治疗虚寒型痛风性关节炎较单纯的西药常规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启有;戴伟春;欧阳东亮;伦演荭;陈福初;黄方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痛风安合剂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大鼠踝关节肿胀度、MSU结晶数目及血中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痛风安合剂高、中、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痛风定组7组,每组20只.药物组分别给痛风安合剂药液、痛风定混悬液和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每次4 ml,正常组与模型组均用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5 d.第3天7组大鼠灌胃后1 h开始造模,正常组踝关节腔内注射0.2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0.2 ml尿酸钠溶液.周长法测量踝关节肿胀度,造模后72 h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小大鼠踝关节肿胀度,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并优于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可降低大鼠血中CR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减轻血中CRP表达水平,并优于痛风安合剂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0.05).模型组大鼠可见数目较多的被炎性细胞吞噬的MSU结晶,各药物组被吞噬的MSU结晶数目则不同程度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可减少大鼠踝关节MSU结晶数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大鼠踝关节MSU结晶数目,并优于痛风安合剂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0.05).结论 痛风安合剂可改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减少MSU结晶数目,降低血中C反应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反应.
作者:刘海云;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针灸(头/体针)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失语患者120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头皮针与体针,观察组患者在此次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连续治疗20 d.治疗结束后采用以下方案进行评定:采取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评定患者的言语功能(言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力、书写文字能力)情况,采用失语商(AQ)评分评定患者的失语症,采用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对其失语情况进行分级,采用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判定法(CFCP)评估患者语言功能能力,治疗后采用北京大学汉语言失语症检查法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灸(头/体针)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郗欧;焦富英;马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回顾性分析高敏教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慢性失眠症的的中医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门诊123例233份电子病历,采取频数分析、频率分析和Hierarchical Cluster聚类分析办法进行分析评价用药规律.结果 有11味药出现频率超过50.00%,有13味药出现频率介于20.00%至50.00%之间,10味药出现频率低于20.00%.34味中药分为7大类.结论 高敏教授在治疗慢性失眠症患者上,主要从肝经论治,以疏肝解郁为治法,根据病机的演化趋势,兼以养血柔肝、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标本兼治,疗效确切.
作者:黄培初;杨舒颖;高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肩关节活动度(ROM)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924,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321,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VAS)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承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金蓝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年大鼠、小鼠急性咽炎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连续感染2次致幼年大鼠急性咽炎模型,金蓝颗粒连续给药3d后,取咽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金蓝颗粒进行预防性给药3 d,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幼年小鼠后,观察感染后7 d内动物的死亡情况.结果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幼年大鼠后,咽部黏膜病变明显,金蓝颗粒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咽部黏膜的病变程度,其中1/2倍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金蓝颗粒3个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具有一定的延长作用,其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3.75%、25%和18.75%.结论 金蓝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幼年大鼠的急性咽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幼年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姗姗;包蕾;栗薇;靳冉;崔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oCA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陆春华;王凯;曾贞;吴正昊;何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清咽化结汤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慢性咽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慢性咽炎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以清咽化结汤+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8+、CD4+、CD4+/CD8+)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CD3+、CD4+/CD8+、CD4+高于对照组,CD8+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96%)与对照组(9.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6.98%)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清咽化结汤配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及复发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甄志贤;刘海宁;王勇;刘瑶;王伟;丁亚辉;张国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丹参素对缺氧/复氧(H/R)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丹参素组(D组).正常组以完全培养基37℃、5%CO2条件下持续培养7 h;模型组、丹参素组更换无糖培养基,转移至缺氧培养箱中培养(5%CO2+95%N2),进行缺氧刺激4 h后,丹参素组更换含有浓度为10μM丹参素的完全培养基;模型组更换不含有丹参素的完全培养基,然后将模型组、丹参素组细胞恢复正常培养3 h(37℃、5%CO2).采用CCK-8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Bcl-2、Bax、LC3、Beclin-1、ATP5 G1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下降,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下调,促进凋亡基因Bax上调,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上调,ATP5 G1基因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丹参素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升高,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上调,促进凋亡基因Bax下调,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下调,ATP5 G1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丹参素具有提升H/R大鼠心肌细胞活力、抑制凋亡的作用,这可能与丹参素调节自噬、下调ATP5 G1的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孙大伟;冯丽莎;高青;索艳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方法 纳入白头翁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的文献运用规范方法进行风险偏倚分析及评价.对纳入文献的临床疗效、佳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安全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RCTs,共涉及141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相较于单用美沙拉嗪治疗,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可以提高UC治疗的有效率[比值比(OR)为4.17,95%可信区间(CI)为(0.66,20.11)]和佳临床结局指标比率[OR为2.28,95%CI为(1.82,2.86)].敏感性分析显示纳入研究的同质性较强,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结论 与单用美沙拉嗪组比较,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提升佳临床指标的比率.
作者:汪翰英;金甜;周骏;吉新强;韩树堂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而导致的听力减退或丧失的一类疾病.因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复杂,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老年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多见,原因复杂,治疗上较为棘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患病的老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沟通障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感音神经性耳聋长期不治或久治不见好转很容易伴有其他临床并发症,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耳聋严重妨碍老人与外界沟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张熙;段育任;南志勇;余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民政总医院心内科的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3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5例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A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口服,观察B组55例在观察A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组方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用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评价疾病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3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B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硝酸甘油用量小.观察B组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Hcy和hs-CRP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3组患者Hcy和hs-CR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B组患者Hcy和hs-CRP值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中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提高疾病疗效,降低Hcy和hs-CRP水平.
作者:房焕云;文武斌;侯津杰;张国红;李玉霞;付国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只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82只小鼠使用TNBS法(三硝基苯磺酸)及环境和饮食干预法构建脾虚湿困型UC模型,选择2只小鼠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剩余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各20只,西药组给予美沙拉嗪0.2 g/(kg·d),中药组给予参苓白术散煎剂12 g/(kg·d),联合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美沙拉嗪和参苓白术散煎剂联合治疗,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21 d.取小鼠结肠组织制作病理切片,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杀伤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RT-PCR法检测NF-κB p65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 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组小鼠结肠黏膜形态均好于模型组.模型组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NF-κB p65蛋白表达、血清IL-17、TNF-α、IL-23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西药组、中药组和联合组中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NF-κB p65蛋白表达、血清IL-17、TNF-α、IL-23均低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结肠组织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量、NF-κB p65蛋白表达、血清IL-17、TNF-α、IL-23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通过调节NF-κB p65蛋白表达和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促进结肠黏膜修复,改善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症状.
作者:陈烁;龚银银;张德文;汪慧敏;陈璇娟;颜景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当今中医病名的翻译对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以及中医的进一步走出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医病名语言风格古朴晦涩,高度概括,有着很高的信息密度和信息运载力,特别是有些病名看似和西医病名相同,内涵却不尽相同.这些特点都让翻译工作变得复杂,给中医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困难.从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的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中医病名,并将其归类为3类:中西医病名相同且含义相同;中西医病名相同但含义不同;中西医病名不同,内涵有交叉.不同类型的中医病名翻译时采取的相应翻译策略:借用西医病名的直译;兼顾中医文化在西医病名基础上借译;根据中医自身特点进行重创,以期在大限度地保留中医概念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播中医.
作者:李冠颖;刘平;张晓枚;董俭;方廷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源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和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7例颈性眩晕患者,在治疗前按照《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初评,按照中医的理论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分7次治疗,每次10个部位;治疗1个疗程后和半年后各评估1次,得出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结果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经过针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25%,治愈率为91.23%;半年后随访总有效率为92.98%,治愈率为91.23%.治疗后和治疗半年后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及治疗半年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与治疗半年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改善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短期和长期疗效均比较显著,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杨正权;陈领;陈勇;周健红;王亚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8例受试患者,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 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黏膜Baron内镜评分,比较两组治疗UC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74例、对照组74例完成实验,无脱落.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后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镜下结肠黏膜愈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减轻或消除腹泻、腹痛及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对肠黏膜修复起到重要意义,安全且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石罗君;李海元;黄瑞华;王晓明;黄小艺;梁莹莹;汤倩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甘草查尔酮A(LCA)对双氧水(H2 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H2 O2)、LCA低剂量组(10μmol/L)、LCA中剂量组(20μmol/L)、LCA高剂量组(40μmol/L).经LCA给药4 h后,与100μM的H2 O2共孵育24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活性氧自由基(ROS),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同时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LCA对H2O2所致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脂质过氧化MDA,ROS的生成,抑制Na+-K+-ATP酶活性,升高Ca2+-ATP酶活性,上调PPARγ,Nrf2和HO-1 mRNA表达(P<0.05,P<0.01).结论甘草查尔酮A对H2 O2所致心肌细胞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Nrf2/HO-1通路,缓解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凌珅;吴梦玮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