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姜永红;姜之炎;李俊霞;叶飞;李文;张成旭

关键词:慢性咳嗽, 多发性抽动症, 中药, 耳穴贴压
摘要:目的 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初步评价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30例,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给予口服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4周,观察咳嗽症状积分和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3.3:1,年龄(9.1±1.2)岁,以清嗓样咳为主(76.7%),日间咳多于夜间咳,干咳多于湿咳;患儿多曾诊断为CVA、UACS、咽炎等,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激素雾化吸入、抗过敏等治疗;患儿咳嗽症状总积分、日间咳嗽积分和夜间咳嗽积分和V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01),慢性咳嗽总有效率86.7%.结论 多发性抽动症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欠规范,中药逍遥散加味联合耳穴贴压对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IL-10、TGF-β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百会穴透曲鬓穴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IL-10、TGF-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4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模型组(简称针刺组),每组按1 d、3 d、7 d分为3个亚组,每组6只.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百会穴透曲鬓穴针刺干预,在1d、3d、7d3个时间点采用Longa评分法对脑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免疫组化法检测血肿组织IL-10、TGF-β的表达.结果神经行为学: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各时间点针刺组大鼠与同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相比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轻(P<0.05).免疫组化结果:在各时间点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可见少量IL-10、TGF-β蛋白表达;模型组在各时间点IL-10、TGF-β蛋白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在3 d、7 d IL-10、TGF-β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调(P<0.05).结论 针刺百会穴透曲鬓穴可以抑制IL-10、TGF-β蛋白的表达,降低血肿组织中炎症因子IL-10、TGF-β的含量,减轻脑出血后炎性损伤,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陈秋欣;朱路文;孙忠人;张瑜;戴晓红;于薇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消癌平注射液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动物骨髓病态造血研究

    目的 观察消癌平注射液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模型动物外周血象、骨髓象以及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诱变剂DMBA复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大鼠模型.观察消癌平注射液对MDS造模大鼠外周血象、骨髓增生程度以及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WBC、RBC、HGB和PLT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消癌平大、中剂量组WBC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0.05),维甲酸组、益血生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RBC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0.05),维甲酸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HGB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0.05),益血生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PLT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0.05).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5),益血生组胸腺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维甲酸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脾脏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骨髓增生程度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维甲酸组、消癌平大、中剂量组骨髓增生程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骨髓病态造血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益血生组、维甲酸组、消癌平大剂量组骨髓病态造血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 消癌平注射液对MDS模型大鼠外周血象降低有提升效果,能调节骨髓增生状态与改善骨髓病态造血,并能增加脾脏指数.

    作者:黄晓;张晓波;宋延平;祁宇;张雅月;王冲;孙丽丽;马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为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河北省民政总医院心内科的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3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5例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观察A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口服,观察B组55例在观察A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组方治疗,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用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评价疾病的疗效.结果 3组患者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3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B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硝酸甘油用量小.观察B组疾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Hcy和hs-CRP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3组患者Hcy和hs-CR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B组患者Hcy和hs-CRP值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中药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性心绞痛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提高疾病疗效,降低Hcy和hs-CRP水平.

    作者:房焕云;文武斌;侯津杰;张国红;李玉霞;付国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金蓝颗粒对细菌感染致幼年动物急性咽炎模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金蓝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幼年大鼠、小鼠急性咽炎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连续感染2次致幼年大鼠急性咽炎模型,金蓝颗粒连续给药3d后,取咽部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金蓝颗粒进行预防性给药3 d,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幼年小鼠后,观察感染后7 d内动物的死亡情况.结果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幼年大鼠后,咽部黏膜病变明显,金蓝颗粒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咽部黏膜的病变程度,其中1/2倍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金蓝颗粒3个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具有一定的延长作用,其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3.75%、25%和18.75%.结论 金蓝颗粒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幼年大鼠的急性咽炎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幼年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姗姗;包蕾;栗薇;靳冉;崔晓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48例受试患者,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1 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黏膜Baron内镜评分,比较两组治疗UC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74例、对照组74例完成实验,无脱落.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后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镜下结肠黏膜愈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壮医药物灌肠疗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减轻或消除腹泻、腹痛及脓血便等主要临床症状,对肠黏膜修复起到重要意义,安全且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石罗君;李海元;黄瑞华;王晓明;黄小艺;梁莹莹;汤倩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药维持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中医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一种治疗手段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就中医药同质性不同,分为中药煎剂、中成药分别进行Meta分析.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搜索引擎:Pubmed、Sinomed数据库、CNKI数据库、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EBASE等搜索,时间范围从建库起至2017年8月18日,严遵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估和Meta分析,由RevMan5.3软件执行.终点指标为PFS(无疾病进展期)、生活质量(行为状态KPS评分).结果 纳进23项研究,共1668例患者.根据Cochrane质量评价表,A级0篇,B级13篇,C级10篇.PFS的Meta分析结果: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后未进展患者应用中医药维持治疗可延长PFS.KPS评分Meta分析结果:中医药干预组可改善维持阶段的NSCLC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阶段中应用中医药,具有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作者:林钻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于自噬基因Beclin-1与LC3探讨丹参素对H/R大鼠心肌细胞ATP5G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参素对缺氧/复氧(H/R)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丹参素组(D组).正常组以完全培养基37℃、5%CO2条件下持续培养7 h;模型组、丹参素组更换无糖培养基,转移至缺氧培养箱中培养(5%CO2+95%N2),进行缺氧刺激4 h后,丹参素组更换含有浓度为10μM丹参素的完全培养基;模型组更换不含有丹参素的完全培养基,然后将模型组、丹参素组细胞恢复正常培养3 h(37℃、5%CO2).采用CCK-8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活力;采用RT-PCR法检测Bcl-2、Bax、LC3、Beclin-1、ATP5 G1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下降,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下调,促进凋亡基因Bax上调,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上调,ATP5 G1基因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丹参素组大鼠心肌细胞活力升高,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mRNA表达上调,促进凋亡基因Bax下调,自噬基因LC3、Beclin-1表达下调,ATP5 G1基因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丹参素具有提升H/R大鼠心肌细胞活力、抑制凋亡的作用,这可能与丹参素调节自噬、下调ATP5 G1的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孙大伟;冯丽莎;高青;索艳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年期放射学评价研究

    目的 观察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3年期放射学评价研究.方法 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筛选31位坚持清热活血方药治疗的RA患者,其中中药组15例,中西药组16例.中药组用清热活血方药,中西药组在中药组清热活血方药的基础上加甲氨蝶呤治疗.采用修订的Sharp评分系统,对用药治疗3年时双手X光片进行评估.结果 Sharp总分、关节间隙评分和关节侵蚀评分中药组和中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在3年时点Sharp评分总分、关节间隙评分和关节侵蚀评分上治疗后进展速率均值均小于治疗前.结论 清热活血方药能减缓RA患者远期疗效骨破坏进展速率.

    作者:杜羽;王雷;罗成贵;唐晓颇;姜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肩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8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肩关节活动度(ROM)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924,P=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Z=-2.321,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VAS)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ES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前屈、外展、后伸、内旋、外旋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拔罐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承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健脾益肠方治疗轻中度脾虚型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与观察健脾益肠方对轻中度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月期间皮肤科门诊64例脾虚型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依巴斯汀片口服联合甘草油外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健脾益肠方口服联合甘草油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相关血液指标;在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特征评分及SCORAD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及相关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特征评分、瘙痒及影响睡眠评分以及过敏相关血液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脾益肠方治疗轻中度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且与口服抗组胺药相比具有停药后不易复发的优势,因此在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钱佳丽;刘久利;马腾飞;何静岩;孙丽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针刀治疗颈性眩晕57例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收集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源于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和山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7例颈性眩晕患者,在治疗前按照《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初评,按照中医的理论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分7次治疗,每次10个部位;治疗1个疗程后和半年后各评估1次,得出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结果 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经过针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25%,治愈率为91.23%;半年后随访总有效率为92.98%,治愈率为91.23%.治疗后和治疗半年后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及治疗半年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与治疗半年后症状与功能评分及改善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短期和长期疗效均比较显著,值得在基层推广.

    作者:杨正权;陈领;陈勇;周健红;王亚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结肠次全切联合中医药序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在经结肠次全切术后采用中医药序贯治疗方案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术治疗资料完整且能回访到的20例STC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联合中药(第1个月以补中益气、健脾止泻为原则,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第2个月以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为原则,方用血府逐瘀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排便次数,粪便性状,腹部症状积分情况及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患者手术治疗后排便次数普遍较多,便质较稀,腹痛症状较为普遍,中药干预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且第2个月改善情况优于第1个月(P<0.05);患者第12个月的症状积分达到治愈的患者较6个月有所增加(P<0.05),同时整体有效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C患者在结肠次全切术后预防性的给予中医药序贯治疗措施,能减少患者术后腹痛,粪便质稀,排便次数过多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鹏飞;颜帅;刘佃温;刘世举;杨会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对胃动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6年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试验组给予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胃动力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腺体萎缩情况优于对照组,餐前餐后胃动力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检查结果中NK-κB及COX-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枳苓化浊解毒汤配合穴位敷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有利于胃动力恢复.

    作者:李淑红;刘华一;唐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痛风安合剂对急性痛风大鼠踝关节肿胀度、MSU结晶数目及血中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痛风安合剂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大鼠踝关节肿胀度、MSU结晶数目及血中C反应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正常组,痛风安合剂高、中、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痛风定组7组,每组20只.药物组分别给痛风安合剂药液、痛风定混悬液和秋水仙碱混悬液灌胃,每次4 ml,正常组与模型组均用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5 d.第3天7组大鼠灌胃后1 h开始造模,正常组踝关节腔内注射0.2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0.2 ml尿酸钠溶液.周长法测量踝关节肿胀度,造模后72 h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小大鼠踝关节肿胀度,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并优于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可降低大鼠血中CRP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减轻血中CRP表达水平,并优于痛风安合剂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0.05).模型组大鼠可见数目较多的被炎性细胞吞噬的MSU结晶,各药物组被吞噬的MSU结晶数目则不同程度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可减少大鼠踝关节MSU结晶数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痛风安合剂高剂量组明显减少大鼠踝关节MSU结晶数目,并优于痛风安合剂中、低剂量组和痛风定组(P<0.05).结论 痛风安合剂可改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减少MSU结晶数目,降低血中C反应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反应.

    作者:刘海云;王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热淋清制剂治疗单纯尿路感染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 针对应用热淋清制剂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3.5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全数文献中,试验组患者988例,总有效928例,对照组合计981例,总有效737例.所有符合要求的文献均报告了有效率,9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Meta分析显示,热淋清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有效率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合并RR及95%CI为1.23(1.18~1.27),P=0.45,I2=0%];热淋清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与单用抗生素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05),说明热淋清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很高.结论 热淋清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用抗生素,热淋清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宫僖浩;李海松;王继升;代恒恒;姚泽宇;李霄;赵琦;王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目的 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初步评价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30例,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给予口服中药配合耳穴贴压,治疗4周,观察咳嗽症状积分和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3.3:1,年龄(9.1±1.2)岁,以清嗓样咳为主(76.7%),日间咳多于夜间咳,干咳多于湿咳;患儿多曾诊断为CVA、UACS、咽炎等,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激素雾化吸入、抗过敏等治疗;患儿咳嗽症状总积分、日间咳嗽积分和夜间咳嗽积分和V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P<0.001),慢性咳嗽总有效率86.7%.结论 多发性抽动症是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目前临床治疗欠规范,中药逍遥散加味联合耳穴贴压对治疗以慢性咳嗽为主症的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姜永红;姜之炎;李俊霞;叶飞;李文;张成旭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功能对等理论关照下的中医病名翻译

    当今中医病名的翻译对于中医文化的传播以及中医的进一步走出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医病名语言风格古朴晦涩,高度概括,有着很高的信息密度和信息运载力,特别是有些病名看似和西医病名相同,内涵却不尽相同.这些特点都让翻译工作变得复杂,给中医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困难.从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的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中医病名,并将其归类为3类:中西医病名相同且含义相同;中西医病名相同但含义不同;中西医病名不同,内涵有交叉.不同类型的中医病名翻译时采取的相应翻译策略:借用西医病名的直译;兼顾中医文化在西医病名基础上借译;根据中医自身特点进行重创,以期在大限度地保留中医概念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播中医.

    作者:李冠颖;刘平;张晓枚;董俭;方廷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甘草查尔酮A对H2O2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甘草查尔酮A(LCA)对双氧水(H2 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H2 O2)、LCA低剂量组(10μmol/L)、LCA中剂量组(20μmol/L)、LCA高剂量组(40μmol/L).经LCA给药4 h后,与100μM的H2 O2共孵育24 h后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活性氧自由基(ROS),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同时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LCA对H2O2所致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可抑制脂质过氧化MDA,ROS的生成,抑制Na+-K+-ATP酶活性,升高Ca2+-ATP酶活性,上调PPARγ,Nrf2和HO-1 mRNA表达(P<0.05,P<0.01).结论甘草查尔酮A对H2 O2所致心肌细胞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Nrf2/HO-1通路,缓解线粒体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凌珅;吴梦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MoCA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上、下肢FMA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虚拟情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陆春华;王凯;曾贞;吴正昊;何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老年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干预进展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而导致的听力减退或丧失的一类疾病.因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复杂,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老年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多见,原因复杂,治疗上较为棘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患病的老年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沟通障碍,甚至导致心理障碍.感音神经性耳聋长期不治或久治不见好转很容易伴有其他临床并发症,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耳聋严重妨碍老人与外界沟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张熙;段育任;南志勇;余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