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杨珏;陈斌;石赟;符伟国
老年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在整个外科急腹症中比例不高,起病初期表现不典型,可能造成误诊.对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如发生漏诊,会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本院3例诊治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徐子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中年人下半面部皮肤松弛整形时,对不同特点的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设计,使面部有明显且理想的改善.方法:通过23例就医者面部的综合设计,采用耳前耳屏切口下半面部SMAS筋膜提紧术,结合下颌吸脂、脂肪移植填充、祛眼袋术及隆鼻术,达到一个理想的面部除皱效果.结果:本组患者23例,年龄28~56岁,女性21例,男性2例,下半面部除皱术结合眼袋手术14例,下半面部除皱术结合下颌吸脂12例,其中有9例行脂肪移植术,下半面部除皱术结合隆鼻4例.通过23例患者面部的综合设计,将面部皮肤提紧术、吸脂术、脂肪移植术、隆鼻术、祛眼袋术结合进行,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对面部松弛的患者,应综合考虑,发现患者的缺陷,精心设计,减少创伤,手术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陈翌农;亓发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加用较大剂量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预后影响.方法:7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双盲对照分组治疗,强化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和较大剂量辛伐他汀,观察治疗后炎性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强化治疗组的CRP及FIB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改善,其他心脏恶性事件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较大剂量辛伐他汀可降低致炎因子浓度,抑制血小板活化,促进斑块稳定,减少心脏恶性事件发生;药物使用安全可靠.
作者:邓中龙;罗海明;符德玉;金露;姚望;姚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均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其中以急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多见,误诊时间为3~30个月.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但如果临床医师有足够的认识及警惕性,便可以对本病做出正确的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作者:裴复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索长期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凝状态、内皮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治疗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72.5±10.1)岁;(2)对照组: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3.9±9.5)岁.治疗组在出院后开始吸入申威8L压缩氧,吸入氧浓度(FIO2)29%,每日12 h计1年.治疗前后常规检查肺功能(FEV1)、动脉血气,肝、肾功能、血沉(ESR)、血凝及血粘状态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N)、血浆及全血粘滞度(高切、低切)、内皮素-1(ET-1)、血β2-微球蛋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aO2及SaO2增高(P<0.01),PCV、D-二聚体、血浆及全血粘度(高切和低切)均明显下降(P<0.01);同时内皮功能也得到改善,ET-1下降.血肌酐降低(P<0.05);血β2-微球蛋白下降.对照组各指标均无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氧疗对改善COPD高凝状态、内皮功能和肾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瑛;秦兴国;肖平;何银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胸腺切除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腺切除治疗59例OMG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部分胸骨劈开切口44例,全胸骨劈开切口2例,电视胸腔镜经右胸前外侧径路13例.所有病例均进行随访和疗效评价.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肌无力危象1例;手术有效率1年内89.8%(53/59),1~3年74.0%(37/50),3~5年86.1%(31/36),5~10年88.9%(24/27),10年以上86.7%(13/15);总缓解率37.3%,有效率为86.4%.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均显示疗效与性别、年龄、病程、手术径路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结论:胸腺切除是OMG的有效治疗方法,切除径路首选电视胸腔镜手术.
作者: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赵云平;马铮;周景海;龚太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Angio-Seal血管闭合装置是一种新型的止血装置.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装置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2003年5月~2004年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共对129例(男性99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3.2±11.5岁)行冠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使用了Angio-Seal血管闭合装置进行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止血,观察使用该装置所需的止血时间、患者的下肢制动时间以及止血即刻至术后7 d内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29例患者中,128例即刻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9.2%.失败的1例为胶原栓经鞘管送入后未能充分打开,撤出输送鞘管时被一并拉出.成功止血的128例患者的止血时间为0.5~3 min(平均1.1±0.6 min);术后下肢平均制动时间为7.1±3.4 h,其中112例患者在4~6 h可以下床活动,16例患者因局部渗血而延长下肢制动时间至10~24 h;止血过程中和止血后无1例患者发生显著迷走反应;术后随访7 d,发生皮下血肿(直径≥3 cm)5例,假性动脉瘤1例,局部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69%,无1例需行外科血管修复术.结论:在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Angio-Seal血管闭合装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动脉止血装置,它可以缩短止血时间和术后肢体制动时间,并有助于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峰;钱菊英;葛均波;樊冰;王齐兵;葛雷;严卫;颜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大鼠骨代谢及其调控激素的改变.方法:20只大鼠分为2组,一组以四氯化碳肌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2组的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m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总蛋白(serum total protein,TP)、白蛋白/球蛋白(A/G)、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γ-GT)];股骨和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代谢指标及其调控激素[血清钙、尿钙、25羟基维生素D3[25(OH)VitD3]、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尿吡啶酚/肌酐(urinary pyridinoline/creatinine,Pyd/Cr)].结果:肝纤维化大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股骨和腰椎骨密度下降,但无显著差异[0.149±0.014 vs0.151±0.006 g/cm2,P>0.05;0.139±0.012 vs 0.146±0.007 g/cm2,P>0.05];血清25(OH)VitD3无显著差异[18.97±1.52 vs18.20±1.03ng/ml,P>0.05];尿Pyd/Cr则显著升高[0.13±0.04 vs 0.08±0.02 nm/μmol,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腰椎骨密度与血清A/G呈正相关(r=0.586,P<0.01),而与尿Pyd/Cr呈负相关(r=-0.512,P<0.05).结论:肝纤维化大鼠骨吸收加强.
作者:俞华芳;朱金水;余小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佳外科治疗方案.方法:1例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病例,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及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确诊,创新采用外支撑架治疗方法,结合近年来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病人症状获得完全缓解,尿检正常,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可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结合临床表现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对年龄小、症状轻的病人,可采用保守治疗;外支撑架的手术治疗方法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景熙;陈福真;李滨;许东辉;李志民;苏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寻求手部小管状骨折,特别开放骨折及掌、指骨头部粉碎性骨折的更为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自1998年10月~2004年6月,应用自行设计的手部外固定器,在电视X光机透视下,经皮固定手掌、指骨骨折112例,其中开放骨折21例,掌、指骨头部粉碎骨折41例.结果:随访92例,随访时间3~12个月.骨折愈合86例,不愈合1例,骨髓炎2例,畸形愈合1例.骨折愈合时间4~10周.其中粉碎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愈合时间6~10周.手功能恢复:按照TAM标准评价,优良率85.8%.结论:手部外固定器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固定掌、指骨稳固,特别对开放骨折及掌、指骨头部粉碎性骨折是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阳;王利;刘磊;梁江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雌激素和克罗米酚对海人酸(kainic acid,KA)致痫大鼠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给去势的雌性大鼠添加雌激素治疗,或添加雌激素和克罗米酚治疗,比较各组大鼠致痫后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脑电图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给雌激素治疗的大鼠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和到达4级或5级(4/5级)的时间均较KA组明显缩短,而同时给雌激素和克罗米酚治疗组的潜伏期比单纯给雌激素治疗组明显延长.脑电图的变化与行为学的改变基本一致.致痫后的大鼠海马均可见到明显的细胞损伤,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和时间相一致.结论:高水平的雌激素可促进癫痫发作,给克罗米酚治疗具有一定的抗癫痫作用.
作者:彭伟锋;汪昕;马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脑出血治疗重要而复杂.我院子2001年12月~2003年4月应用10%甘油果糖对脑出血的治疗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设;白乐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增强、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术(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orta,CTA)诊断肺隔离症和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例经CTA确诊并经介入治疗的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我院1例经CTA证实有异常增粗的迷走血管,栓塞其异常血管,随访6个月症状无复发.国内自1954~2004年共有31篇文献,报道了肺隔离症304例,其中195例为手术后确诊,13例经血管造影确诊,47例CT增强扫描确诊,34例CTA确诊,其它经CT、MRI等确诊.本病诊断的关键是证实来自体循环的异常供血动脉,本文探讨了CT增强、CTA诊断肺隔离症的优势,提供了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自1954年至今,共195例经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创伤大,易造成大出血,危及生命.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栓塞治疗肺隔离症成为一种可能,它有微创的明显优势.结论:CTA可检查出异常供血动脉的阳性率高,应成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经异常供血动脉栓塞治疗肺隔离症安全,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娟;邓星奇;高育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的多态性与PTCA合并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1~2003年入我院治疗,成功实施PTCA合并支架植入手术的华东地区冠心病患者共197例,并作为期半年的追踪随访,按照二次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术后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然后运用PCR技术对这197例患者样本进行ACE基因分型,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判断ACE基因多态性是否与支架内再狭窄具有相关性.结果:197例患者中再狭窄组为58例,ACE基因型DD、DⅠ、Ⅱ的频率分别为25.9%、39.6%、34.5%;未狭窄组为139例,ACE基因型DD、DⅠ、Ⅱ的频率分别为33.8%、43.9%、22.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x2=3.250,P>0.05).再狭窄组和未狭窄组的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2.6%和55.8%,亦无显著差异(x2=3.326,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支架术后再狭窄无相关性.
作者:王时俊;葛均波;孙爱军;袁治国;张红旗;王克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111例(116个)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案.方法:1959~2004年间,上海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收治111例颈动脉体瘤患者,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35.7岁.作动脉造影或彩超、CTA以及MRA无创检查,明确诊断后,全部行手术治疗.结果:3例手术死亡;4例发生脑栓塞;32例发生术后神经并发症;4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通过多普勒超声、CT或MRA检查,在术前明确颈动脉体瘤的血供来源,便于术中及早控制供血动脉;而必要时行术前行动脉造影,行瘤体动脉栓塞缩小瘤体,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并能减少术后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欣;杨珏;陈斌;石赟;符伟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分析1980~2004年收治的112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者96例(85.7%),105例接受尿VMA检查,阳性者90例(85.7%).B超,CT,MRI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5%,100%.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良性100例(90%),恶性12例(10%),肿瘤位于肾上腺者91例(86%),异位嗜铬细胞瘤11例(14%).结论:术前必须充分准备,手术切除肿瘤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平;林宗明;张豪杰;孙立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45例食管癌标本,6例不典型增生的食管粘膜和12例正常食管粘膜中的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45例食管癌中,FAS表达阴性的有6例,表达弱阳性的有4例,表达阳性的有23例,表达强阳性的有9例,表达极强阳性的有3例,阳性率78%;6例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食管粘膜中,1例表达阴性,2例表达弱阳性,2例表达阳性,1例表达强阳性,阳性率50%;而12例正常食管粘膜中,FAS表达阴性的有10例,弱阳性的有2例.食管癌中FAS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脂肪酸合成酶在食管鳞型细胞的癌变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脂肪酸合成酶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的分布可能对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靶位.
作者:阮征;郑健;胡宏慧;黄海龙;彭寿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反(牙合)伴有偏合((牙合))畸形对患者美观、发音、咀嚼功能和心理均有不良影响[1].对此类患者单独使用活动矫治器或固定矫治器效果都不太理想,我们采用方丝弓矫治器结合后牙(牙合)垫进行颌间不对称牵引治疗了18例反(牙合)伴有偏(牙合)畸形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曲美他嗪治疗组(治疗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心功能分级、LVEF值及LVDd的影响.结果:曲美他嗪治疗组临床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LVEF值显著提高、LVDd显著减小,而血压、心率则无影响.结论:曲美他嗪能明显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慎文;金烈;徐育红;潘轶斌;许洁伟;杜永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29例重复异位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29例重复异位妊娠占同期452例异位妊娠中的6.42%,其中19例(占65.52%)发生在对侧输卵管,10例(占34.48%)发生在同侧输卵管.首次异位妊娠行一侧输卵管切除术20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对侧18例(占90.00%),发生在同侧2例(占10.00%).首次异位妊娠行保守性手术及药物治疗9例,重复异位妊娠发生在同侧8例(占88.89%),发生在对侧1例(占11.11%).本组病例15例手术后病理示合并慢性输卵管炎,占51.72%.首次异位妊娠后未避孕及无规律避孕21例,占72.41%.结论:输卵管炎、首次异位妊娠的治疗方式及无避孕措施或不严格避孕是重复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治疗输卵管炎症,从首次异位妊娠的防治开始来降低重复异位妊娠的发病率.
作者:文秋平;唐秋英;张红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