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政;刘登堂;江开达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SAS)临床疗效.方法:用BiPAP呼吸机治疗42例COPD合并SAS患者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总睡眠时间(TST)、呼吸紊乱指数(RDI)、夜间低氧饱和度(SaO2Low)、pH、PaO2和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总睡眠时间(TST)、呼吸紊乱指数(RDI)、夜间低氧饱和度(SaO2Low)、pH、PaO2分别为(371.29±57.80)min,(9.44±6.78),(79±15.72)%,(7.28±0.05),(6.21±1.32)kPa;治疗后TST,RDI,SaO2Low,pH,PaO2分别为:(400.57±62.13)min,(7.31±4.26),(87±7.37)%,(7.38±0.04),(8.67±1.26)kPa,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Bi-PAP呼吸机在提高患者的总睡眠时间、SaO2、PaO2,降低呼吸紊乱指数方面疗效显著,是无创性治疗COPD合并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有效措施.
作者:郏琴;林建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5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拉力螺钉1/3管状钢板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随访1~3年,优17例,良4例,可4例,其中3例患者复诊时拉力螺钉断裂,但功能均优.结论:拉力螺钉1/3管状钢板固定牢固,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张才龙;陶昊;李长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辅助放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辅助放疗24例,未行术后放疗22例)临床资料.24例术后放疗病例中,15例行全尿路放疗,9例行输尿管局部放疗.结果:术后局部放疗和全尿路放疗的局控率分别为22.22%和80%,有显著差异(P<0.05).全尿路放疗和单纯手术组的局控率分别为80%和45.45%,亦有显著差异(P=0.036).两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应给予辅助放疗.术后辅助放疗应采用全尿路放疗.
作者:陈兵;王国民;张立;曾昭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用药的优势.方法:全麻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组氯胺酮应用组;Ⅱ组丙泊酚应用组;Ⅲ组氯胺酮、丙泊酚联合应用组.观察给药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比较组间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差异.结果:Ⅰ、Ⅱ组给药后3 min血压变化显著(P<0.05),心率也有变化.Ⅲ组给药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应用在药理学上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可克服彼此之间的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从而在麻醉诱导中维持循环稳定.
作者:吕克重;穆殿超;李铁成;李德生;谷淼;汪向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腺囊实性肿瘤(CSTP)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4例CSTP常规作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结果:4例患者手术后均无复发.肿瘤较大,平均直径6.25 cm,有包膜,由囊性与实性区混合组成.镜检: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排列成假乳头突起为其特征,细胞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相罕见.免疫组化:4例AACT(+),3例AAT(+),3例NSE(+),2例Vimentin(+),2例PR(+),1例Keratin局灶(+),Des、ER、S-100蛋白、Syn均(一).结论:胰腺囊实性肿瘤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较高的手术治愈率;应视为交界性肿瘤.
作者:孙希印;高虹;吕德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利用Symmetry近端吻合器进行静脉移植物与升主动脉吻合的动物实验,评价其吻合时间、吻合口血流量和通畅率,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犬作为实验对象,取自体股静脉作为移植血管,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主动脉至右冠状动脉的冠状动脉旁路手术(OPCABG).以Symmetry近端吻合器完成的近端吻合口作为实验组(N=9),以5-0 Prolene缝线手工缝合的近端吻合口作为对照组(N=5).测量、比较两组的吻合时间.术中应用多谱勒血流量仪测量吻合口的血流量.静脉内注射新福林提高血压,观察不同压力下吻合口的渗漏.结果:实验组吻合时间为101.33±10.46s,对照组为208.20±22.61s,P<0.01.实验吻合口的血流量平均为11.48±0.88ml/min,对照组为11.84±0.59ml/min,P>0.05.实验组所能承受的大血压平均为182.7±4.7 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71.0±8.9mmHg,P<0.01.结论:Symmetry近端吻合器是一种简易、有效、快速和可靠的冠状动脉近端吻合装置.可避免钳夹主动脉,减少神经系统并发症,并在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易嘉勇;赵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19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收治的19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鼻窦CT检查和鼻内镜检查,并行相应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鼻窦发病,其中病变单纯累及上颌窦者12例、单纯累及筛窦者2例、单纯累及蝶窦者1例,有3例同时累及上颌窦和筛窦,有1例同时累及上颌窦、筛窦和蝶窦.有15例(78.9%)窦腔软组织团块影中可见斑点状钙化灶,5例窦腔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吸收和破坏.术后随访2年,有3例复发.结论:真菌性鼻窦炎好发于上颌窦,多为单侧鼻窦发病,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手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羚;冯益进;徐永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近2年来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根治的肝门部胆管癌8例的临床资料、手术难点对策与分析.结果:8例均行根治性切除,其中配合行肝方叶切除3例,左外叶切除1例,尾叶切除1例.8例中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于术后8个月,7例健康存活.结论:提高手术者的操作技巧,可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及病例数量的积累.
作者:罗地来;傅华群;王刚;邹书兵;黄明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地氟醚预处理对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例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用吸入麻醉药,地氟醚预处理组在气管插管后至体外循环转流前吸入地氟醚,使地氟醚呼气末浓度达到1MAC左右,累积维持时间不少于30 min.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30 min及1 h抽取抗凝动脉血,测定PMN表面CD11b的表达、血浆sICAM-1浓度、MDA、SOD浓度.结果:(1)主动脉阻断前,组间比较血浆sICAM-1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开放后30 min、60 min血浆sICAM-1浓度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2)主动脉阻断前,组间比较PMN表面CD11b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地氟醚预处理组开放后30 min、60minCD11b的表达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PMN表面CD11b的表达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主动脉开放后30 min地氟醚预处理组CD11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3)体外循环前,组间比较血浆SOD、MD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30 min、60 min,MDA的血浆浓度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SOD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降低(P<0.05).地氟醚预处理组,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SOD有升高趋势;MD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氟醚预处理可降低心肺旁路术后早期MDA的释放,增加SOD活性的趋势,与再灌注早期地氟醚预处理可降低PMN表面CD11b有关,地氟醚预处理在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与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无关系.
作者:朱彪;薛张纲;蒋豪;缪长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腕尺管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7年3个月,尺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80%.结论:临床上对有症状患者应仔细检查,确诊后应及早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杨立民;李秀华;张基仁;齐勇;肖强;周宏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抗蛇毒血清和机械通气对神经毒毒蛇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应用机械通气和抗蛇毒血清救治26例神经毒毒蛇咬伤致呼吸衰竭患者.结果:神经毒毒蛇咬伤患者出现眼睑下垂,呼吸节律改变或呼吸困难时,及早予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和应用抗蛇毒血清,能有效地抢救蛇伤致呼吸衰竭患者生命.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抗蛇毒血清是救治神经毒毒蛇咬伤致呼吸衰竭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宁;卓名;李志文;李春华;陈翠珍;杨箭;王春荣;黄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脂联素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检测肥胖组(O)53例和正常对照组(C)24例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测定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和脂联素(adiponectin).采用稳态模式(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O组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体内脂肪含量(BF)、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FINS和HOMA-IR高于C组(P<0.05),脂联素明显低于C组(P<0.05).脂联素与性别(男=1,女=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4、0.438,P值分别为0.027、0.005);与体重、腰围(W)、甘油三酯(TG)、WHR、FINS和HOMA-IR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8、-0.359、-0.449、-0.375、-0.363、-0.319,P值分别为0.025、0.025、0.004、0.019、0.027、0.0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和BF是影响脂联素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肥胖患者脂联素降低,并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作者:刘军;陈影;查英;许火根;郭瑜林;陈钦达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CD4+、CD8+细胞亚群平衡的改变,以及与活化T细胞之间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4例难治性贫血患者(RA)和1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患者(RAEB)的外周血,在PMA、Ionomycin、Monensin存在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进行细胞膜表面抗原和细胞内因子染色,并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外周血表达CD3+CD8-IFN-γ+细胞(Th1)、CD3+CD8-IL-4+细胞(Th2)、CD3+CD8+IFN-γ+细胞(Tc1)、CD3+CD8+IL-4+细胞(Tc2)的百分率.结果与活化T细胞之间关系做相关性分析.结果:MDS组患者Th1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体内的Th细胞向Th1细胞漂移,产生过多的造血抑制因子如IFN-γ,TNF-β等.Th2,Tc1,Tc2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CD4+CD45RO+细胞的百分率和Th1细胞的百分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573(P<0.05),CD4+CD45RA+细胞的百分率和Th1细胞的百分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509(P=0.05),而和Th2,Tc1,Tc2的百分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MDS患者存在有Th1/Th2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以及过多的造血抑制因子,且这些因子主要来源于T淋巴细胞.
作者:杨隽;王椿;谢匡成;颜式可;高彦荣;蔡琦;秦尤文;万理萍;蔡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成人型肾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成人型肾母细胞瘤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二维超声表现为囊实性或实质回声光团;3例彩超显示2例为肿块内丰富血流,内为高速高阻动脉频谱;4例CT显示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动脉期不均匀强化;1例MRI显示T1加权稍高信号,T2加权明显高信号.结论: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结合有利于成人肾母细胞瘤的术前诊断.
作者:袁海霞;黄备建;周易;王文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末端游离缺损义齿(牙合)支托设计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在末端游离缺损义齿的有限元模型上作远中、近中(牙合)支托设计,分别在人工牙及修复后的牙列(包括义齿及基牙)上作垂直向加载,测试基牙及基托下软组织的位移及应力值,通过测试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1)在同一加载条件下,近中(牙合)支托设计与远中(牙合)支托设计相比,基牙及基托下软组织的应力和位移值减小;基托下软组织的应力和位移值大于基牙;2)基牙及义齿整体加载时,各基牙应力分布规律与人工牙加载相同,但应力值增大;3)近中(牙合)支托设计使基牙受力更趋于轴向.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为(牙合)力分配和(牙合)支托设计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论证了近中(牙合)支托的优越性.
作者:解春;俞立英;张富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中,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操作简单、迅速、安全、创伤小,为危重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和机会.我科在气切包不足的紧急情况下,使用深静脉穿刺包材料于PDT中,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艳;李苓;李慧静;姜祥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肠闭锁患儿产前诊断组(antenatal diagnosis,AND)与生后诊断组(postnatal diagnosis,PND)的预后,评估产前诊断对小肠闭锁患儿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0例空回肠闭锁患儿,分为AND组和PND组,比较两组不同预后.结果:肠闭锁产前诊断率35%(21/60);空肠闭锁产前诊断率46.7%(14/30)高于回肠闭锁23.3%(7/30);AND组就诊时间和手术时间早于PND组;AND组平均住院天数、死亡率、术后大于7 dTPN使用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PND组,后两个参数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ND肠闭锁患儿以空肠闭锁更为多见,虽其就诊时间和手术时间较PND组早,但其术后对TPN的依赖增加,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增多,AND组肠闭锁患儿预后差于PND组.
作者:沈淳;郑珊;吕志葆;周以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VATS 7例,VAMT 12例.结果:手术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9 d,胸腔置管平均3.5 d.无手术切口感染及再次开胸手术.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
作者:陈季北;火旭东;王文才;仇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5年~2004年12例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行手术治疗,2例行保守治疗.结果:10例手术治疗患者顺利恢复,2例行保守治疗患者病情稳定.结论:B超和CT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较好检查方法,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以及确定出血的范围.对于肿瘤向肾外破裂形成肾周或腹膜后血肿临床上表现为突发疼痛或低血压者应积极治疗.
作者:陈海蛟;张立;张永康;王国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移植肝胆管并发症超声、CT、MRI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98例移植肝患者超声、CT、MRI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行超声检查,超声诊断胆管扩张25例,胆管壁回声增强7例,胆漏5例,胆管结石3例,胆泥5例.15例行MRI检查,MRI诊断胆管扩张9例,胆泥1例,肝内胆漏1例.39例行CT检查,CT诊断胆管扩张15例,胆漏4例,结石2例.超声与CT、MRI相比,诊断结果无显著差别.结论:超声、CT、MRI诊断移植肝胆管并发症效果相当,超声适合肝移植术后定期随访,CT、MRI对肝外胆管病变诊断优于超声,介入超声有助于胆漏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作者:刘利民;黄备建;张晖;张韵华;丁红;齐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