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儿卡介苗接种后腋窝淋巴结炎的外科治疗

张兰;张文同;刘希杰;郑步峰;刘纪君;田文超;傅廷亮

关键词:淋巴结炎, BCG疫苗, 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处理, 婴儿
摘要:探讨婴儿卡介苗接种后腋窝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和围术期处理经验.对2005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卡介苗接种后腋窝淋巴结炎并脓肿形成患儿行手术治疗,清除病变淋巴结和脓肿.13例患儿术后出现创腔内积液,予以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3个月,均未见复发.手术治疗婴儿卡介苗接种后腋窝淋巴结炎并脓肿形成,安全有效,治疗时间缩短.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相关文献
  • CD68和CD163在结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探讨结肠肿瘤组织中CD68+和CD163+2种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用CD68和CD163分别标记巨噬细胞,光镜下计数染色阳性细胞数,分别统计并比较两者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度差异.2种标记的臣噬细胞在结肠癌组织中均有较多浸润,且前者多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浸润数量均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数量呈正相关,但CD163+巨噬细胞的相关性更大.巨噬细胞在结肠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其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密切相关,CD 163+巨噬细胞的浸润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更为密切.

    作者:亓玉琴;司君利;马红;崔京远;白明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单人操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282例报告)

    本研究总结单人操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回顾性分析282例行单人操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55 min,平均术中出血20 mL.平均16h胃肠功能恢复,均无手术切口感染.单人操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仅具有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康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手术切口隐蔽等特点,而且操作简单、安全易行,节约人力资源.

    作者:肖诗铭;刘禹;黄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纳米银粒子生物安全性及医学应用

    纳米银具有众所周知的抗菌特性,纳米银粒子合成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环保、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随之而来的纳米银粒子的生物安全性,也被人们重视.就各种关于纳米银粒子生物安全性的前沿实验研究及目前医学中纳米银粒子临床应用及合成材料的制备作一综述,以期提供前沿的纳米银粒子临床应用研究资料,为进一步评价纳米银粒子生物安全性及临床诊疗中广泛纳米银粒子及相关合成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帅;夏明峰;田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乳晕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55例临床观察

    探讨经乳晕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的55例经乳晕单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研究组),同期58例行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患者(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和术后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引流量明显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发生术后疼痛和出现并发症的比率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则显著提升(P<0.05).结果表明,采用经乳晕单孔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较传统手术安全、可靠、切口小、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

    作者:王德光;谭春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胃癌患者中hTERT启动子及外显子区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rs2853676和rs2853677位点单核营酸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297例胃癌患者、1 0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402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病理学诊断和13C尿素酶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rs2853676位点胃癌组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2% vs 6.5%),AA基因型携带者患胃癌风险增加2.47倍(95%Cl 1.46-4.16);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HP感染率分别为40.3%、64.8%、56.9%,与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Hp感染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OR值分别为2.73(95%Cl 1.74-4.26)、1.96 (95%Cl 1.44-2.6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感染与基因突变无明显交互作用;rs2853677位点CC、TC、TT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T基因rs2853676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有关,其增加胃癌风险与Hp感染可能无关.

    作者:崔京远;王方杰;马红;马文慧;崔伟丽;亓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胃液α1-抗胰蛋白酶、CEA、Ca199和Ca724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探讨胃液中α 1-抗胰蛋白酶、CEA、Ca199、Ca724的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选取201 1年2月-2013年4月行胃镜检查的6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43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胃良性疾病组)和25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3组患者胃液中的α1-抗胰蛋白酶、CEA、Ca199、Ca724的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胃癌组胃液中α 1-抗胰蛋白酶、CEA、Ca199、Ca724的浓度显著高于胃部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检测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2.5%、89.7%和91.1%,均明显高于CEA、Ca199、Ca724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P<0.05)o与胃液CEA、Ca199、Ca724测定相比,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是诊断胃癌敏感且特异的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作者:史向军;黄新余;汪昱;郑起;冯昌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胆总管结石微创治疗

    胆总管结石治疗方法以外科治疗为主,传统方法是开腹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随着内窥镜、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广泛应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形成了独特的微创胆道外科技术,使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案趋向于多样化,包括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内镜下机械碎石术以及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T管外引流术和一期缝合术)等,无论是传统治疗方法还是内镜或腹腔镜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现就目前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尹飞飞;孙世波;李志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改良PPH术对Ⅲ~Ⅳ期混合痔的疗效

    探讨改良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对Ⅲ-Ⅳ期混合痔的治疗效果.将1 20例Ⅲ-Ⅳ期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国产吻合器改良PPH术(改良PPH组)和Milligan-Morgan术(MMH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出血情况等指标;术前3天和术后1周采用肛管直肠测压法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ARP)、肛管大收缩压(AMSP)及直肠排便收缩压(ASP),评佶两组患者肛门排便功能.结果显示,改良PPH组切除标本上下径为(2.5±0.90)cm,吻合口距齿状线位置为(2.1±1.13)cm.改良PPH组和MMH组的显愈率分别为96.7%和91.7%.与MMH组相比,改良PPH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疼痛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改良PPH组和MMH组的术后ARP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MMH组术后AMSP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并显著高于改良PPH组的术后AMSP,但改良PPH组的术前、术后AMSP未发生明显改变.结果表明,改良PPH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既能保证手术悬吊肛垫效果,又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并保护肛垫精细排便功能.

    作者:邹文俊;季茹;陈建发;傅明;曾小聪;朱文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海藻酸钙敷料的细胞毒性体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海藻酸钙敷料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初步评价该材料的细胞毒性作用并探讨对细胞增殖影响低的条件.方法:第一步: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0、50%和100%)敷料浸提液的吸光度,分别计算各浓度下成纤维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初步评价其细胞毒性.第二步:根据上述结果,继续采用MTT法检测细分浓度(0、10%、20%、30%、40%和50%)敷料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增长率影响,测出对细胞增殖无影响的材料溶液浓度.结果:各浓度浸提液均出现较高相对细胞增殖率,其细胞毒性均为0或1级,无毒性.精检MTT结果提示,相对浸提液浓度低于10%海藻酸盐敷料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无任何影响,浓度高于20%的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开始产生影响,但仍未到毒性标准.结论:海藻酸钙敷料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满足人体植入材料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要求,可作为安全的伤口敷料使用.

    作者:汪涛;赵珺;张震;张健;顾其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全胃切除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胃癌23例

    探讨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在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对2008年8月-2013年5月经病理确诊的23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23例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吻合瘘、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经钡餐检查,口服钡剂30、60、120 min后分别有40%、60%、90%由代胃肠袢排出;Cuschieri分级Ⅰ级9例,Ⅱ级14例.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行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沈治祥;张学春;阚玉敏;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Maspin表达在结直肠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Maspin是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相对分子质量为42×103蛋白,是serpin超家族成员maspin基因serpin 5,位于染色体18q21.3~q23.maspin基因是用消减杂交(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技术对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进行比较时发现的,证实其为serpin的成员,命名为maspin (mammary-serpin),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激活抑制剂1和2及α1-抗胰蛋白酶抑制剂一样,都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超家族的成员[1].maspin初在正常乳腺和前列腺组织中被发现,其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减少或缺失,maspin显示出肿瘤抑制作用,其表达与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及血管化有关.Maspin在不同的组织器官及不同的亚细胞结构表达不同,在乳腺[2]、胃[3]、前列腺[4]、黑色素瘤[5]中呈现表达下调,而在结直肠、胆囊、甲状腺、胰腺表达上调[5-7].

    作者:宋树祥;周宇;陈平;石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联合血管切除及重建在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切除中的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

    目的:研究联合血管切除(VR)及重建(RM)在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HC)切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3年1月确诊为HC的50例患者,经HC根治术联合VR及RM方案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55例同期肝部体检的健康入作为对照组.对HC实施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研究不同病理分期HC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胆总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囊切除、胆道蛔虫病、肝吸虫病、肝血吸虫病等方面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共有6个因素为危险因素,主要为胆总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囊切除、胆道蛔虫病和肝血吸虫疾病等.随访5年,失访1例,剩余49例均获随访.Ⅳ型HC患者1年存活率为88.9% (8/9);3年存活率为55.6%(5/9);5年存活率为33.3%(3/9).Ⅲ型HC患者1年存活率为97.6%(40/41);3年存活率为82.9% (34/41);5年存活率为70.7% (29/41).结论:HC根治术联合VR及RM方案治疗进展期HC,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王鹤令;周品一;刘鹏;张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胰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及临床分析(附264例报告)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总结264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统计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各种检查方法的阳性例数.首发症状以上腹痛、上腹不适、黄疸多见,出现病例数分别为1 53例(58.O%)、44例(16.7%)、51例(19.3%).影像学检查阳性率为BUS 80.7%、CT 84.8%、MRI 78.6%、ERCP 89.5%、EUS 79.4%、胃肠造影39.1%、DSA 90.O%.CA19-9、CA242的阳性率为83.9%、61.4%.上腹痛、上腹不适是胰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对诊断早期胰腺癌的价值不大,CA19-9、CA242对胰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US检查是首选的佳检查方法;对临床上怀疑胰腺癌的患者,均应行CT或MRI检查;加强健康教育,重视患者首发症状,筛查临床胰腺癌高危人群患者,选用合理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率.

    作者:王树钢;于巍巍;费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胃腺癌合并胃间质瘤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3岁,因“上腹部不适1周”于2013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上腹部间歇性隐痛发作,稍感腹胀.自发病来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无呕血及便血,大小便无异常,无消瘦.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腹部压痛阴性,无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呜音3~5次/min,无气过水声.直肠指检未及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均无明显异常,血CEA、CA-199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腹部CT:食管下段贲门软组织增厚,胃窦壁增厚.电子胃镜:贲门癌,病理示:腺癌.术前诊断为贲门腺癌.于2013年11月27日行腹腔镜贲门癌根治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贲门入口下方小弯侧,约4 cm×4cm大小,侵犯浆膜,侵及胰腺包膜及食管下段,肝胃韧带、胃大弯、肝总动脉旁及胃左动脉旁可见局部肿大淋巴结.

    作者:周宇;陈平;石磊;王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33例临床分析

    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正确诊断及术式选择.以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院2003年12月-201 3年1 2月收治的33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33例患者术前确诊26例,确诊率为78.79%;误诊7例,误诊率为21.21%,4例误诊为肝脾破裂、1例误诊为空回肠破裂、2例误诊为腹膜后血肿.治愈29例,治愈率87.88%;死亡4例,死亡率12.12%.1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4.55%.临床中发现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应考虑并警惕发生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可能,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关键是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对临床上可疑但不能确诊的,应早期进行剖腹探查;选择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降低十二指肠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保证.

    作者:李永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23例外科诊治分析

    探讨成人巨结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 2月收治的23例成人巨结肠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7例,中位年龄41.6岁.择期手术8例,急诊手术15例;一期根治手术12例,分期手术9例,永久造口2例;吻合口瘘2例.根据病史、辅助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切除肠管范围及手术方案须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

    作者:周立新;王茂林;严辉弟;张国伟;刘佳慧;孙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婴儿卡介苗接种后腋窝淋巴结炎的外科治疗

    探讨婴儿卡介苗接种后腋窝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外科手术和围术期处理经验.对2005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卡介苗接种后腋窝淋巴结炎并脓肿形成患儿行手术治疗,清除病变淋巴结和脓肿.13例患儿术后出现创腔内积液,予以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3个月,均未见复发.手术治疗婴儿卡介苗接种后腋窝淋巴结炎并脓肿形成,安全有效,治疗时间缩短.

    作者:张兰;张文同;刘希杰;郑步峰;刘纪君;田文超;傅廷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阑尾切除术80例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愿意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常规LA需要超声刀、Endo-GIA等特殊器械,2011年1月-2014年3月我院利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LA 80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中男17例,女63例,年龄12~80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2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4例,慢性阑尾炎24例.1.2 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位,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孔下做0.5 cm纵切口,建立气腹,穿刺5 mm Trocar.首先探查整个腹腔,取头低足高10.、左倾30.体位,尽可能使肠管和网膜移向左上方.于右髂窝寻找阑尾,在腔镜定位下于阑尾根部腹壁投影处做1 cm横切口,穿刺1 cm Trocar.用无损伤钳钳夹阑尾头部,放尽腹腔内气体,将阑尾与Trocar-同拖出腹壁外,于切口外直视下分离、结扎阑尾系膜.结扎并切断阑尾根部,残端常规处理后荷包包埋,还纳腹腔.于脐孔再次充气进镜检查回肓部,观察残端情况及系膜有无出血,视情况冲洗腹腔后缝合伤口.

    作者:黄永刚;顾卯林;郭吕;朱景元;王恒杰;顾喜明;王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细胞凋亡与血管重塑的关系

    细胞凋亡存在于正常血管壁的代谢中,且贯穿于病变动静脉血管重塑的全过程.在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细胞凋亡对其影响有所不同,并在动静脉血管重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就细胞凋亡的机制及细胞凋亡与动静脉重塑的关系作-综述.

    作者:褚海波;王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进展

    过去肝转移被视为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禁忌证,患者未接受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仅6.9个月,5年存活率更是近于0[1],随着诊断水平的发展,近20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生存率有显著提升[2],目前的治疗手段以手术治疗为核心,可选择性结合化疗、介入治疗、物理消融、靶向治疗等,就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作者:秦晓辉;赵忠良;李智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