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义;李淳德;朱天岳;卢宏章;李军
急性Ⅲ°喉阻塞多见于小儿急性喉炎,喉外伤等.病情危重,如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传统认为需及时行气管切开改善通气.但气管切开增加了病人痛苦,并存在一定的危险及并发症.事实上,很多Ⅲ°喉阻塞患者经及时、全面的药物治疗均可治愈.我院自1994年1月~2000年8月共收治急性Ⅲ°喉阻塞27例,经药物治疗1~3h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无1例行气管切开.现就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杨国宁;王建中;李培基;罗兴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其中Ⅰ E期10例、ⅡE期4例、ⅢE期3例、Ⅳ期7例.结果:术前确诊仅6例(25%),手术切除率87%(20/23),随访23例(95.8%),随访期1~21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8.6%和39.2%.手术切除20例的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7%和50.3%.结论: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术前诊断困难,主要原因是其X线征象与大肠癌酷似和内镜下病理活检阳性率较低.治疗上选择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联合术后化疗和(或)放疗的方案为合理.
作者:凌跃新;黄德骧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监测,供临床用药借鉴.方法:对1999年7月~2000年7月期间我院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920株肺炎克雷伯菌,186株大肠埃希菌,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检测ESBLs,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结果:92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239株,检出率为25.98%,186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31株,检出率为16.67%;除亚胺培南外,产ESBLs菌对其它9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P<0.01);亚胺培南对产ESBLs菌全部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检出率高,且为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由ESBLs菌引起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作者:褚海青;李惠萍;何国钧;瞿介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息者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心钠素系统(ERAANPS)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AMI患者血浆内皮素(ET)、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心钠素(ANP)的浓度并与梗死部位、范围及心功能状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血浆ET、PRA、AⅡ、ANP明显升高(P<0.001);不同部位[前和(或)间壁、下和(或)后壁]梗死及透壁与非透壁性梗死时ERAANPS变化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大面积与小面积梗死时其差别显著(P<0.05);Killip心功能分级中ERAANPs变化随心功能减退呈上升趋势.结论:AMI后ER-AANPS活性明显增高并与梗死范围、心功能状态明显相关.
作者:刘贵京;张军丽;张禄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表现,肝活检病理以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肝损害的异同.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AIH及20例SLE肝损害患者的临床及肝活检病理.结果:AIH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高球蛋白、高γ球蛋白血症,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以慢性肝炎为特点;SLE肝损常表现在初发患者一过性ALT、AST、球蛋白、球蛋白升高,病理为非特异性肝损.球蛋白、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在AIH中极显著高于SLE的肝损(P<0.001),抗双链DNA抗体(ds-DNA)在SLE肝损病人极显著高于AIH(P<0.001).结论:AIH肝病损严重,肝外病变多样,有多系统损害倾向,是完全有别于SLE肝损的独立疾病.
作者:於强;王吉耀;姜林娣;张锦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磁共振功能成像是90年代以来兴起一种研究脑功能的方法,其利用神经元活动期间脑部磁共振图像上的变化较为精确的标示出脑功能活动区的位置与范围,具有很高的空间与时间分辨率[1].1990年Ogawa首先将MRI应用于脑功能的研究[2,4].此后随着1.5T以上磁共振成像仪及回波平面成像(echo planarimaging,EPI)技术使用的普及,磁共振功能成像在神经外科中的运用有了进一步发展.
作者:江泓;胡锦清;沈建康;孙清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外耳道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笔者自1995年2月~2000年1月,用皮康霜(广东顺峰药厂产)治疗外耳道真菌病266例(328耳),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兰聪;郭敬福;黄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住院心脏病病种变化趋势.方法:对1990~1999年上海的综合性医院中山医院内科住院心脏病患者病种构成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共11004例,并与1948~1989年4个年代的研究结果比较.结果:(1)20世纪50~90年代心脏病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在内科住院病例中所占的比例80年代高,90年代较80年代轻微下降.5个年代依次为9.89%,15.69%,20.91%,29.40%和27.66%.(2)各种心脏病病种构成呈持续渐进变化,90年代各种心脏病病种构成比与过去4个年代相比显著的特点是冠心病继续增加,成为住院心脏病中的首位病因,占住院心脏病总数的33.57%;其次是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占19.95%;风湿性心脏病构成比顺位继续下降,列第三位,占11.76%.(3)其它特点: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变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呈上升趋势;先天性心脏病明显下降.(4)住院心脏病病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5个年代依次为17.91%,11.51%,14.07%,6.14%和2.5%.结论:上世纪后50年,上海地区住院心脏病病种的构成显著改变,冠心病等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的心脏病增多,是本世纪心血管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金雪娟;王健生;陈灏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并分析端粒酶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Hyb以及PCR/SSCP法检测乳腺肿块中端粒酶的活性和P53基因突变.结果:乳腺癌标本端粒酶的阳性率88.1%,乳腺良性病变标本端粒酶的阳性率5.7%,两者差异显著(P<0.005).端粒酶表达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53基因突变率在乳腺癌标本中为85.7%,在乳腺良性病变标本中为2.9%,两者差异显著(P<0.005).结论: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组织中可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其与P53基因突变有关,推测P53基因突变可能是导致端粒酶被激活的原因之一.
作者:朱琪;冯煜;梁妙潜;袁亚;朱晴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的改良Dewar手术方法.方法:采用改良Dewar手术方法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7例.结果:27例,经6个月~7年随访,肩锁关节畸形纠正,肩锁关节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本手术方法解决了Dewar手术存在的喙突截骨块易碎裂及固定不太稳定的问题,是治疗Ⅲ度肩锁关节脱位较好的一种方法.
作者:王兵;程添栋;薛双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成人胆管囊肿及其并发症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1个成人胆管囊肿的CT资料,对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其病因、病理及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胆管囊肿型Ⅰ型19例,Ⅱ型3例,Ⅳ型4例,Ⅴ型5例,胆管囊肿Ⅰ型常见.成人胆管囊肿合并胆管癌7例,胆囊癌2例,胰腺癌1例,合并结石14例,并发胆管炎7例,胰腺炎3例.7个胆管癌病例,以肿块为主要表现者3例,胆管壁增厚4例,出现特征性延迟相强化者6例.CT诊断成人胆管囊肿及并发症的准确性87.09%(27/31).结论:采用合适的检查技术,诊断成人胆管囊肿及并发症,CT是一种准确的,无损伤的手段.
作者:彭卫军;张蓓;周康荣;何国祥;陈克敏;顾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肿瘤可累及脑实质(半球,小脑),软脑膜,颅底,内听道,脊髓,海绵窦,脊神经,眼球等.收集1993年8月~2000年5月我院收住的15例PCNSL,现报告如下.
作者:印美韵;彭湘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肝胆管残留结石为手术中结石未能取尽,术后短期内又出现术前症状,术后造影示有结石者.肝胆管残留结石当今仍是外科治疗的难题.综合文献报告,近年残留结石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0%左右.如何降低残留结石的发生率和预防结石复发是当今胆道外科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周义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低钾血症伴危象者临床表现复杂、病死率高,多以呼吸肌麻痹及心律失常而死亡.现就1998年4月~1999年3月收治的32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性28例,女性4例,年龄19~56岁,平均33.5岁.以发病至病情严重的入院时间为1~24h.其病因为:感染14例,其中病毒性感染9例,急性胃肠炎5例;甲亢9例;周期麻痹4例;肾小管酸中毒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注射干扰素合并输液反应各1例.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见附表.
作者:苟安栓;郝桂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1临床资料1.1病史患者女性,52岁.下肢浮肿1个月,腹胀伴呕吐、便秘3周.患者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浮肿,晨轻晚重,经卧床休息浮肿有所消退.3周前无诱因下出现腹胀,以下腹为主,进食后即感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并反复便秘,2~3d解便1次.病程中患者时感乏力,体重减轻5kg,无发热、腹痛、腹泻.既往有白癜风史,服用中成药(白胶丸)1个月余.
作者:寿涓;周月明;张丽杨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为提高对肺栓塞(PE)诊治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24例PE患者,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结果:50岁以上患者占70.85%;呼吸困难症状多见,占70.85%;心电图典型的SⅠQⅢTⅢ表现仅为33.3%,而胸前导联一过性ST-T改变占87.5%;心肌酶变化不明显;低氧血症占91.67%;病因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多见,占37.8%,慢性心肺疾病次之;误诊率为75%,死亡率达29.1%.结论:PE以中、老年多见,症状非特异性,DVT、慢性心肺疾病是PE的主要病因.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D-二聚体测定等有助于PE的筛查.溶栓、抗凝是PE的重要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作者:刘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体检发现蛋白尿和(或)血尿患者的肾脏临床和病理情况.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53例患者中,有蛋白尿者48例(90.6%),其中单纯蛋白尿者占25%,24h尿蛋白定量>1.5g者占14.6%;有血尿者41例(77.4%),其中单纯血尿者占12.2%,红细胞形态异常≥70%者占51.2%;同时有蛋白尿和血尿者36例(67.9%);伴高血压者21例(39.6%);内生肌酐清除率<80ml/min者14例(26.4%).病理类型多样,其中31例(58.5%)为IgA肾病;部分病例病理表现严重,有明显活动性病变者占22.6%,经治疗大多肾功能有显著改善.结论:在人群中开展尿常规普查,能早期筛选出可疑肾脏疾病患者,并可望改善预后.
作者:沈沛成;宦金星;滕杰;钟一红;袁敏;丁小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肝包囊虫病是西藏地区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细粒棘球绦虫的蚴是造成肝包囊虫的原因,被感染的病人可能在许多年无症状,并且初并未感痛苦.而手术是治愈此病的唯一较完善的方法,手术质量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现将我院1993年以来收治的80例肝包囊虫手术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次仁达瓦;胡根德;陈浩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体表心电图的指标预测特发性阵发性房颤(IPAF).方法:对确诊IPAF病例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人各40例,测量体表心电图12导联大P波时限及P波离散度.结果: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在IPAF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P波时限110ms和P波离散度40ms作为区别IPAF和正常健康人,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85%和82.5%、85%.结论:大P波时限和P波离散度是预测IPAF的一种有用的心电图指标.
作者:周国宝;夏燮均;林佑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晚期卵巢癌疗效的方法.方法:对我院1993年8月~1999年7月收治的18例估计首次手术无法切净或不能达到理想减瘤术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采用新辅助化疗方法治疗,随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予含铂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结果:14例新辅助化疗有效(77.8%),11例达到理想的减瘤术标准(61.1%),术后辅以正规化疗,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晚期卵巢癌减瘤术的成功率,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作者:浦红;何成章;丁宝瑛;吕蓓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