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郑字
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同期手术治疗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13/26).术后1、3、5年存活率为84.6%(22/26)、57.7%(15/26)、34.6%(9/26).术后随访上消化道出血10例,死亡15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7例,肝功能衰竭2例,上消化道出血6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合理选择个体化术式、联合手术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延长此类患者生存期,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丁印鲁;纪志鹏;周勇;傅勤烨;姜文营;张朋;张建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原发性肝癌合并有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存在,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是肝癌外科治疗的难题,肝脾联合切除治疗肝癌合并睥亢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治疗手段,对这一方法的手术原理、适应证、方式及处理过程等作一详细阐述.
作者:张朋;张建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进行了2次大规模胆石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胆道结石的发生部位与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胆囊结石患病率显著上升,而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数大幅度下降,肝内胆管结石的降低尤其明显.而在胆囊结石中,70%~80%的结石为胆固醇性结石.
作者:王坚;鲁嘉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鼠腹部开放伤海水浸泡后短时间内胃黏膜和血浆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的动态变化.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腹腔浸泡伤1、2、3 h 4组,取相应大鼠的胃黏膜和血浆,采用镉粒还原和比色法测定其中一氧化氮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前列腺素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腹腔浸泡伤大鼠胃黏膜和血浆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升高(P<0.05),并在3 h时达高.结论:海水浸泡伤可引起大鼠胃黏膜和血浆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水平升高,提示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在海水浸泡伤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东华;朱雄伟;李兆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肠癌及切缘正常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与MMP-9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MMP-9阳性率明显高于切缘结肠组织(P<0.01),且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892,P<0.01).结论:检测整合素ανβ6与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可作为结肠癌预后评估指标之一;针对二者进行相关靶向研究可能为治疗结肠癌提供新途径.
作者:刘恩宇;彭程;宋炜;牛卫博;王加勇;赵传宗;贺兆斌;牛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胃组织COX2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的表达及与血中内毒素水平、胃黏膜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健康长白仔猪42头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8、12和24 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模型后,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胃组织中COX2活性;采用显色基质鲎试剂法检测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胃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伤后各组胃黏膜COX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于伤后8 h达高峰;伤后各组胃组织出现逐渐加重的胃黏膜下充血、水肿,12、24 h组出现炎细胞浸润、浆膜下出血.结论: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胃组织中COX2的表达增强,同时胃损伤性变化随时间延长而加重,提示COX2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胃损伤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薛会朝;刘江伟;史衍辉;李泽信;高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在体外构建并筛选出靶向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的有效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用于大鼠整体RNAi实验,观察其对肝组织中目的基因表达的干扰效果.方法:设计4条siRNA序列并合成双链DNAoligo,制备目的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目的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TFAM的表达情况,从而筛选出有效的干扰靶点.构建大鼠活体RNAi动物模型,观察大鼠肝脏中靶基因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提示siRNA序列成功连接入载体中.RT-PCR结果提示3号靶点的干扰效率高,达到了55%左右,Western blot也验证了其干扰的有效性.大鼠活体RNAi结果显示,肝脏中目的基因的表达也明显减少,这种表达减弱具有特异性和靶向性.结论:TFAM靶向RNA干扰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能有效抑制目的细胞中线粒体转录因子A的表达.构建的慢病毒载体在大鼠活体内也具有良好的干扰效果.该研究为下一步利用此慢病毒载体进行活体RNA干扰打下了基础.
作者:林恒;唐春;吴乔;冯春林;张玉君;别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4岁,于2002年8月12日上午首次人我院普外科.患者自述自2002年上半年因上腹疼痛,逐渐消瘦,经当地县医院超声、CT、AFP及血、尿糖检测诊断为肝转移癌,慢性胆囊炎及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随后为进一步求治曾先后去多家医院,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中晚期.
作者:孟照华;米文宁;吴战军;王梦兰;舒义;王振征;董燕;李新民;赵志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MTA1 mRNA与ki6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核酸分子杂交检测乳腺癌组织中MTA1 mRNA的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结果:MTA1 mRNA、ki67蛋白在乳腺癌低分化组的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 MTA1 mR-NA、ki67蛋白在c-erbB2阳性组的表达水平高于c-erbB2阴性组(P<0.01),MTA1 mRNA、ki67蛋白在ER阳性组的表达水平低于ER阴性组(P<0.05).ki67蛋白与MTA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3.结论:MTA1 mRNA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作者:何春兰;陈平;苗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指患者年龄在60岁(美国标准为65岁)以上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对云南禄丰县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39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尹登贵;王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就全球而言,2002年肝细胞癌(1a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所有新诊断恶性肿瘤的6%,其中半数以上发生在我国 [1].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HCC重要的病因.我国主要由HBV感染引起,西方和日本等地区则多由HCV感染所致.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硬化发病率上升,对HCC发病率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吴力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超声定位技术的提高和新-代消融设备、剂型的问世,各种消融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同肝癌的手术治疗、区域治疗一同构成了肝癌的综合治疗体系.但各种消融治疗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掌握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科学地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技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不足,方能提高肝癌疗效.
作者: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及无水乙醇注射(PEI)序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不能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治疗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联合组(13例)和对照组(21例);联合组行丁ACE+RFA+PEI序贯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2~3次.观察患者肿瘤坏死程度、复发率和6、12、18、24个月存活率.结果:联合组肿瘤完全坏死率及6、12、18、24个月存活率分别为84.6%(11/13)及92.3%(12/13)、76.9%(1 0/13)、69.2%(9/13)、53.8%(7/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0%(4/21)及85.7%(18/21)、57.1%(12/21)、38.1%(8/21)、28.6%(6/21).联合组肿瘤复发率为15.4%(2/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0%(17/21).结论:TACE联合RFA及PEI序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穆振国;李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自从1990年Fowler和Jacoba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以来,大部分直肠手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 [1-2].但在我国,此项技术目前集中在有超声刀、ligasure及辅助吻合设备的大型医院,而基层医院的开展受到明显的限制.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使用腹腔镜电钩辅助完成直肠癌根治术44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交;张浩;孙自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供受体ABO血型不同肝移植的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BO血型不同肝移植临床资料.血型相容的6例采用常规治疗.血型不相容的9例均于术中显微镜下吻合肝动脉和胆道,术后采用四联免疫治疗方案及抗凝治疗,其中1例术前行血浆置换,5例术中切除脾脏.结果:血型相容的6例无并发症出现.血型不相容的9例中,4例患者顺利恢复,无并发症;其余5例中,3例出现急性排异反应,4例出现胆道非吻合口狭窄,3例死亡.结论:ABO血型不同但相容的供肝肝移植效果良好,血型不相容的供肝肝移植并发症多.当供体缺乏而受者病情不能等待时,可以选择性进行,但应该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凤东;吴风云;陈新国;臧运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胃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任明;端木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门腔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肿瘤医院2007年3月-2008年5月实施手术治疗的78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中,伴门腔间隙淋巴结转移者10例,转移率为12.8%,其中术前及术中诊断4例,占40%(4/10);术后诊断6例,占60%(6/10),术后3个月发现1例,4~6个月发现2例,>6个月发现3例.术前及术中诊断为门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中行淋巴结清除,术后发现门腔间隙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行立体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应用靶向治疗药物.门腔淋巴结缩小明显;甲胎蛋白均不同程度下降,随访至今未见复发.结论:肝细胞癌伴门腔间隙淋巴结转移并非少见;术中应常规探查门腔间隙,清除门腔间隙淋巴结可避免大多数淋巴结转移的漏诊;立体放射治疗结合靶向药物是治疗肝细胞癌术后门腔间隙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石学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十二指肠外瘘多为外伤及上腹部手术后并发症,属高位、高流量瘘和外科危重症,临床处理困难,病死率在20%左右 [1].我院1998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十二指肠外瘘28例,报道如下.
作者:麻晓;杨海堂;王玉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评估腹腔冲洗细胞学检查和CEA mRNA检测对胃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及对:照(胃良性疾病)组患者的腹腔冲洗液标本,进行腹水细胞病理学和CEA巢式RT-PCR检测,并评价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腹水肿瘤细胞检测阳性率为30.3%,CEA巢式RT-PCR检测阳性率为48.5%,其结果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对照组腹水肿瘤细胞和CEA检测阳性率均为0.结论: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EA mRNA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侵袭转移、术后复发情况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安杰;刘伟;耿建英;刘艳丽;张文;李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旰细咆癌伴胆管癌栓临床少见,肝炎、肝硬化病史、甲胎蛋白的升高以及肝癌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但术前漏诊、误诊率高,误诊原因多是片面强调影像学检查结果,忽视了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并非晚期表现,胆管癌栓并没有增加手术的风险,也没有明显降低术后存活率,因此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行合理术式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肝移植作为一种极端的手术方式值得探讨.
作者:卢俊;于光圣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