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创性肝切除治疗严重肝外伤19例

杨广运;潘忠清;张华中

关键词:切除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严重肝外伤, 效果满意, 肝切除术, 分级标准, 复合伤, 协会, 年龄, 美国, 分类, 创伤, 报告
摘要:我院1994年3月~2004年3月采用清创性肝切除术的方法治疗严重肝外伤1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7~73岁.按美国创伤协会分级标准(AAST)分类Ⅲ级7例,Ⅳ级9例,Ⅴ级3例.17例为复合伤.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相关文献
  • CD+68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硬化组织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目的:研究CD+68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癌旁、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数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HCC60例,单纯性肝硬化62例,正常肝组织23例,以免疫组化SP法染色,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CD+68细胞平均数从高到低为:癌旁组织,肝硬化,正常肝,癌组织(P〈0.01);(2)癌组织中CD+68细胞随HCC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少(P〈0.05);(3)癌组织中和癌旁组织中CD+68分布与临床TNM分期无关;(4)肝癌组织中15月内有转移组的CD+68细胞数少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CD+68细胞可成为反映机体抗肿瘤免疫状态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陈罡;罗殿中;郭芳;李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差异的探讨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上的差异.提出各自独立诊断的论据.方法:结合24例乳腺导管扩张症和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对两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腺肿物,主要与乳腺肿物和早期乳腺癌鉴别诊断,手术以局部切除多见,病理表现为导管扩张及导管周围明显炎性改变.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为乳腺肿物和炎性改变,主要与晚期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鉴别诊断,手术切除的范围较大,病理变化以乳腺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多发性脓肿为主.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有明显的差异,应作为这两种疾病独立诊断.

    作者:赵红梅;雷玉涛;侯宽永;裴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破裂再手术12例

    1 资料与方法十二指肠破裂再手术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6~46岁.降部6例,横部4例,升部2例.破口小于1/2周径3例,大于1/2周径8例,横部严重挫伤1例.刀刺伤3例,车祸伤7例,撞击伤2例.单纯十二指肠伤3例,合并伤9例(颅脑、肝、脾、胃、胰).第1次手术漏诊十二指破裂3例,十二指肠破裂修补加引流术后再手术9例.本组病例第1次术后10d内再手术5例,20d内再手术7例.治愈10例,死亡2例.(1)空肠造口加引流:空肠近端造口向远端插入塑胶管45进行术后TEN,两管经侧腹壁引出体外,术后近远端的造口管在体外接通,使十二指肠液输入空肠,避免体液的丢失和电解质的紊乱.(2)十二指肠憩室化:切除胃窦部,闭合十二指肠残端,行胃空肠Roux-y吻合,同时行胆总管T管引流,再从胃空肠吻合口以下15处造口,向空肠远端插入45塑胶管,并将造口管双荷包缝合,固定并埋在肠壁壁道缝合10,再从侧腹壁引出体外,并固定在腹壁上,同时把造口管周围肠壁侧腹膜固定2针,防止造口管脱出,通过此管进行TEN和回输胆汁及十二指肠液.

    作者:韦浩俊;刘世江;胡世堂;葛丽娟;宋立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21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术后胃瘫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21例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采取综合性保守疗法,同时比较肠内营养(13例)与肠外营养(8例),在胃动力恢复时间、疗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的结果.结果:21例均痊愈,其中肠内营养组胃动力恢复时间为13d,疗程16d,住院时间21d;肠外营养组分别为21d,25d和34d.18例随访半年,恢复良好,未见并发症.结论:术后胃瘫综合征经综合性保守治疗均又获得良好疗效,其中营养支持是关键,与肠外营养比较,肠内营养效果更明显.

    作者:刘东滨;任燕苹;史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脾段研究与临床应用

    1 脾段的划分依据1.1 以脾切迹为依据划分脾段脾切迹可见于脾的上缘、下缘和膈面.上缘切迹多见,为79.5%,多位于上缘中、下1/3处,可为1~6个,一般2~3个.下缘切迹的出现率约为1/3,多位于下缘的上1/3部,切迹的延长线向前斜向脾门,多与相对的上缘延长线相连形成叶间或段间的分界.

    作者:李振平;卢宁宁;刘树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双侧卵巢癌术后合并脾脏及盆腔转移癌1例

    患者女,53岁,于2001年4月19日行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双侧卵巢浆液性乳头状腺癌,术后予规律化疗.2004年2月3日因左侧腹痛5d入院.

    作者:索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胰肠吻合方式与胰瘘发生的关系

    总结我院142例胰十二脂肠切除术的资料,对胰肠吻合方式与胰瘘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单因素探讨.1 临床资料 142例中,男85例,女57例,年龄20~71岁,平均53岁.良性病变6例,包括慢性胰腺炎2例,胆总管炎性狭窄1例,壶腹部腺瘤3例;恶性肿瘤136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胰头癌44例,胆总管下段癌5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2例,壶腹癌25例.按胰肠吻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空肠内翻胰腺套入式吻合组74例,胰肠捆绑式吻合组68例.

    作者:徐健;陈洪祥;施宝民;秦成坤;吴亚光;穆庆岭;吴泰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0例

    我国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发病率较低,而且确诊者多为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晚期病例.故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尚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我院1990年7月至2004年8月共收治PHPT20例,手术治疗19例全部治愈.

    作者:王金;徐祗顺;姜先洲;陈军;亓天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TNP-470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TNP-470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SGC-7901细胞分为TNP-470组及对照组,应用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Transwell小室检测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变化,体外管状形成试验检测管道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TNP-470对SGC-7901细胞增殖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显著降低SGC-7901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抑制体外管道形成.结论:TNP-470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作者:吴清;孙启龙;丁印鲁;李兆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脾脏占位病变25例

    脾脏占位性病变在临床上不常见,我们1993年9月至2004年9月B超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25例,其中20例手术,5例行B超引导下脾脏穿刺做病理检查,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董波;傅淑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60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广泛开展,手术方案不断完善和成熟,手术技巧的提高,使手术适应症在不断变化.今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共施行LC1260例,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LC1260例,男412,女848,年龄12~76岁(平均53岁).急诊手术68例,择期手术1192例.胆囊炎、胆囊结石962例,胆囊息肉298例,其中胆囊结石并胆管扩张38例,占胆囊结石3.95%(38/962).

    作者:刘勇峰;呼延清;高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机制

    应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可在局麻下进行,具有不遗留手术瘢痕,恢复时间较短,并发症少,兼具美容效果等优点[1~3].本文就EVLT的治疗机制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卢明书;王豪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6年《肿瘤防治杂志》开办国家级Ⅱ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通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双吻合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98例

    我院1996年3月~2002年3月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结合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Dixon)9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98例中男62例,女36例,年龄27~84岁,平均57.6岁.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6cm 25例,7~8cm 41例,9~10cm 32例.病理类型:高、中分化腺癌52例,低分化腺癌15例,粘液腺癌18例,未分化癌6例,印戒细胞癌4例,绒毛状腺瘤恶变3例.Dukes分期:A期47例,B期29例,C期22例.术后病理检查切缘均为阴性.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去甲万古霉素载药涤纶血管材料体外抗菌活性测定

    目的:评价去甲万古霉素(NV)载药涤纶血管材料体外抗菌活性.方法:血管材料剪成直径6mm圆形,分别制成空白涤纶材料和载药(NV)涤纶材料,分别于0,7,14,28d取样观察体外缓释性能.选用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作为试验菌,分别观察空白和载药涤纶血管材料0,7,14,28d和快慢相的抗菌效果.结果:两种细菌0,7,14,28d载药涤纶材料-细菌混合培养液的菌落数显著少于空白涤纶材料-细菌混合培养液(P均<0.001).结论:体外试验证实载NV涤纶材料MRSE和MRSA具有抗菌作用,且可持续维持28d,提示该载药材料具有持久抗菌活性,可用于制备抗感染血管移植物.

    作者:余维平;景在平;包俊敏;赵志青;赵珺;冯翔;陆清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大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研究

    为开展甲状旁腺细胞、组织移植的研究,我们进行了甲状旁腺低下模型建立的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雌性Wister大鼠60只(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动物室提供),体重180~230g,随机分为试验组A、试验组B和对照组C,每组各20只.

    作者:翟博;武林枫;胡凤丽;刘颖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自体静脉移植再狭窄与MMP-1、MMP-2及TIMP-2的表达

    目的:通过测定自体静脉移植术后移植静脉管腔狭窄度、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MMP-2,金属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2(TIMP-2)的表达,探讨自体静脉移植术后再狭窄与金属蛋白酶家族(MMPs)及其特异性抑制剂(TIMPs)的关系.方法:60只Wister大鼠均行颈静脉腹主动脉移植术,在术后28d后取出移植静脉行病理学检查测量移植静脉管腔狭窄度,根据移植静脉管腔狭窄程度,分成正常、轻、中、重4组,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行MMP-1,MMP-2及TIMP-2的检测.结果:静脉移植后,移植静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在狭窄的移植静脉,MMP-1、MMP-2和TIMP-2高水平表达;静脉狭窄程度越重,MMP-1、MMP-2和TIMP-2表达强度越高,MMP-1、MMP-2的升高幅度高于TIMP-2的升高幅度.结论:自体静脉移植术后移植血管再狭窄的发生和发展与MMPs及TIMPs的表达失衡密切相关.

    作者:郝建;孙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球部低分化腺癌1例

    患者男,58岁.间歇性腹痛及黑便1年,加重2月,出现贫血,胃镜及活检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低分化腺癌,占肠腔2/3,CT示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和胆总管轻度扩张.HGB 5.4g/L.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PTEN和p27表达的相关研究

    目的:研究PTEN和p27两种抑癌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和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份肝硬化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的正常肝脏组织进行PTEN和p27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原发性肝癌组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41.9%(18/43),比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原发性肝癌组p27的阳性表达率为86.0%,比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TEN的表达与肿瘤数目、分化高低、有无血管侵犯有关;p27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癌的大小、肿瘤数目、分化高低、有无血管侵犯有关.PTEN蛋白和p27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无相关关系.结论:PTEN作为抑癌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发挥作用,p27有其组织特异性,PTEN和p27表达在原发性肝癌中无相关性.

    作者:靖昌庆;吴泰璜;卢俊;吴亚光;常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清创性肝切除治疗严重肝外伤19例

    我院1994年3月~2004年3月采用清创性肝切除术的方法治疗严重肝外伤1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17~73岁.按美国创伤协会分级标准(AAST)分类Ⅲ级7例,Ⅳ级9例,Ⅴ级3例.17例为复合伤.

    作者:杨广运;潘忠清;张华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