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管理的关系

王鹏;李阳

关键词:
摘要: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根治问题却迟迟未得到有效解决,虽然监管部门的治理使该问题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每年仍有大量的食品不合格、食品中毒等事件频发,因此,分析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和采取有效额管控与防范措施是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大问题.本文通过阐述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以期加深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酶抑制法检测蔬菜农药残留

    随着我国蔬菜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检测蔬菜农药残留具有重大意义,其能够保证人民日常饮食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及时掌握我国蔬菜农药使用情况.酶抑制法作为我国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检测结果快速成型、高灵敏性、高准确性及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农产品实验室检验检测.酶抑制法在当前蔬菜农药检测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分析酶抑制法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灵敏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更好地提升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准确性提供参考.

    作者:温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物联网及互联网+技术在粮食仓储安全中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我国的粮食仓储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为提升粮食仓储质量,保障粮食仓储安全,可以将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粮食仓储安全的采购环节、检测环节以及追溯环节中.从本质角度来讲,这两种技术的应用更好地保障了人们的饮食安全.

    作者:张建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的主要控制因素的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为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的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食品的检验工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只有确保食品检验准确性,才能给人们的安全饮食提供保障.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的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加强食品的质量,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食品检验准确性刻不容缓.然而现阶段我国食品检验工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准确性很难得到控制,导致食品安全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食品检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总结和分析影响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并探究控制策略,提高食品的检验准确性,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饮食环境.

    作者:林铿;徐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火腿肠的差别成对比较检验分析

    成对比较检验法是一种基于食品感官分析与检测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的性质为差别性实验.在实际应用中该种检验法建立在随机顺序基础上,同时检验出两个样品,递交给食品感官评价员.评价员同时对比分析两个产品,经过分析判断出样品某一性征.差别成对比较检验方式属于成对比较检验中的一种,同时也是一种双边检验.

    作者:宫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先进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多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病原性微生物的侵入,这使微生物污染问题成为食品安全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用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能够有效地预防并控制食源性疾病,微生物检测技术具有准确、快捷的特点,能迅速检测出食品中的病原性微生物,及时准确地帮助人们掌握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从根本上达到监管食品卫生的目的.

    作者:王哲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ICP-OES法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

    铝虽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但长期过量食用会在人体内产生富集效应.铝元素在人体内可与多种蛋白质、酶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人体正常功能,使大脑和骨骼受损,终导致神经系统无法正常运转,严重甚至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症状.

    作者:孙晓仲;安思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水产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提取分析

    挥发性风味物质是决定水产品风味的重要因素,研究水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具有重大意义,可以提升水产品的质量评价、为水产品的生产运输加以指导并会促进传统加工工艺的创新.本文列举了几种国内较为常用的水产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提取方法,分析并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水产品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尽绵薄之力.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非挥发性滋味物质是水产品的两大组成部分,挥发性风味物质是指人类嗅觉能感受到的物质,香气、异味、挥发性但无明显气味的物质是其典型代表.水产品中具有繁多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如现在已检测出的醛、醇、酮、酸、酚类和含氮、含硫及杂环化合物.挥发性风味物质会影响水产品的整体风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因此一直是研究中的重点.

    作者:邵梦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应用中医食疗对高血压患者营养膳食进行干预及效果的评估

    本文为了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膳食干预的临床效果,将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的19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99例.对照组行常规膳食干预,实验组则行中医膳食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坐体血压以及体质指数的变化情况.实验组体质指数以及坐体血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85.12±8.5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9.01)分.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可知对高血压患者行中医膳食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体质指数和坐体血压,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家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六个核桃重营销轻研发会不会自食其果?

    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让人记住了六个核桃,其母公司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养元饮品)铺天盖地的宣传起到了切实的作用.近日,养元饮品发布的A股上市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40.31亿元,净利润高达13亿元,占到三成比例.

    作者:中国食品网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鸡胸壳休闲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分析

    目前我国鸡饲养场的数量众多,且宰鸡场也在逐渐增加,鸡肉制作的休闲食品种类不在少数,但关于鸡胸壳的休闲食品的制作种类与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较少.虽然市场上鸡胸壳休闲食品的制作种类很少,但这不影响人们对鸡胸壳的休闲食品的喜欢.当前,市场上对鸡胸壳休闲食品的加工关键技术的不成熟,但鸡胸壳肉物美价廉,不论是肉的鲜美还是价格都非常合适,有着非常好的市场价值,因此对鸡胸壳休闲食品的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具有价值的意义.因此,本文研究鸡胸壳加工的关键技术.

    作者:魏景利;刘灵芝;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添加剂的应用分析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是改变食品的色香味和品质,同时兼具防腐的作用.目前食品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添加剂包括乙酰磺氨酸钾、苯甲酸、脱氢乙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等,但超量添加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因此,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食品中各类常见添加剂的含量进行测定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作者:孔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对策分析

    随着雾霾天气增多,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食品安全受到了威胁,同时,在市场交换原则和竞争的影响下,部分商家产生投机心理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导致食品质量不保,弄虚作假现象严重,市场上的有害食品不断增多,造成了市场监管不利.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力度,聚焦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提升了食品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奠定了确保广大群众食品消费安全的基础.但从全国来看,城乡市场监管不平衡,各地市场监管质量也不相同,食药安监部门对食品店、小超市、食品小摊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管程度各不相同.本文研究食品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积极建议.

    作者:吴漫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牛奶中霉菌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牛奶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保证牛奶的质量就是保证人们的健康.因此,在牛奶生产过程中,高效准确地监测牛奶中的霉菌毒素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主要探讨监测牛奶中霉菌毒素的常用方法,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牛奶中主要霉菌毒素的危害霉菌毒素是一种由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通常产生于生长繁殖过程中.霉菌毒素属于强致癌物质,目前约有200余种,广泛存在于奶牛的日粮中,通过奶牛的进食可转到牛奶中,直接降低牛奶的品质,同时也会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高效准确地监测牛奶中霉菌毒素的含量,对牛奶中的霉菌毒素进行风险监测评估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刘荣荣;陈思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姜制吴茱萸炮制中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在我国分布广泛.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主要有效成分为吴茱萸碱、柠檬苦素和吴茱萸次碱.中药吴茱萸入药均是炮制品,姜制吴茱萸是民间常用的方法.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在姜用量、炮制温度和炮制时间不同条件下,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功效成分含量在不同的炮制条件下有明显差异,并且有规律可循.姜制吴茱萸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与其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作者:马青青;许文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建立起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蔬菜中50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主要从检测的试验过程、检测结果的分析、讨论3方面进行阐述,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汪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葡萄酒产地对酒的味道等感官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是其组成部分之一.论及酒文化,探讨葡萄酒产地对酒的味道等感官的影响至关重要.在详细地分析葡萄酒产地时,有一些仪器必不可少,并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主要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等一系列感受分析,其中包括对葡萄酒的香味、澄清度、颜色、风格个性等的评价,从而了解到葡萄酒产地对酒的味道等器官的影响.

    作者:张荣;王巧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下兵团农产品市场风险分析

    农产品市场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现象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市场风险.本文结合兵团农产品交易的实际情况,分析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成因和对兵团农产品交易造成的危害,并提出降低兵团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策略.

    作者:陆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领域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是食品加工的灵魂所在.食品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但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着人体的健康.现如今食品添加剂种类不断增加,并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中,在食品工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基础,同时也是食品生产中具有很强的创造力的一个因素.因此,必须要十分重视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技术和培养学生从事食品研发、检测及生产的综合能力.

    作者:盛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槟榔安全性简析

    槟榔是我国海南省第一大热作经济产物,可以食用亦可药用.几年来,对槟榔的安全性有很多不同说法,因此,笔者介绍了槟榔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流行病学调查、作用机制及槟榔急性毒性研究,以期全方位解读槟榔安全性问题,并为进一步研发槟榔产品奠定基础.

    作者:张岩松;许启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探究

    食品安全、质量和营养价值是人们密切重视的问题,微生物污染是食品安全问题中涉及面广、出现问题多、影响较大的一种污染.加强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和质量控制管理,是现代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但在食品检验过程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检验时间相对较长,步骤较为繁琐,对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检测技术和质量管控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检测人员应积极探索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正确处理和控制好检测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作者:结莉;陈玲;王晓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