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珊珊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抽样是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食品外包装普遍存在模糊食品属性、误导消费导向、标签标识不全或没有的现象.在食品安全抽样工作中,依据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有关规定,在查看食品标签判别食品的真实属性和分类,以及借鉴和参照该标准完善食品标签的标志标识和抽样封条信息两个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并探讨GB 7718标准在以上这两方面的应用与新的有效工作方法.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双歧杆菌在肠道中造成低PH环境,抑制肠道中有害菌和致病菌的生长,调节菌群的平衡,激活吞噬细胞的活力,消除自由基及腐败菌产生的有害物质,因而有益于健康.双歧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高,活性保持困难,因此用不同的选择性培养基,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平板倾注法优于涂布法.
作者:肖萌;冯雷;马雪涛;祝红昆;李波;普荣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加碘食盐碘含量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碘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则关系到加碘食盐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实际的检测中碘含量检测准确性容易受到影响,造成了对加碘食盐合格性判断的失误.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影响加碘食盐碘含量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及改进措施,首先分析了加碘食盐碘含量测定取样方法,同时通过试验的方法对加碘食盐碘含量实施检测,其次对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重点就直接滴定法中影响碘含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后论述了提高加碘食盐含量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改进措施.
作者:蒋森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召回制度作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保证食品安全起关键作用.我国食品召回制度起步较晚,新《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食品召回问题作了详细的规定,但该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有效落实食品召回制度,不仅要完善法律法规,而且还要加快建设相关配套制度,加大企业的违法成本和违法责任,加强社会监督的透明度.
作者:任佳瑜;高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蔬菜和水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据国际物质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VC的90%、VA的60%来自蔬菜和水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目前果蔬中的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与发现.
作者:邹大维;张建炀;杨坤;吴凯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为了准确、快速、高效检测芝麻油掺伪,本文以市售纯芝麻香油及模拟掺伪试样为样品,分别通过波多因法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与比较,并提出了芝麻油品质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作者:张大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央厨房的发展促进了餐饮的标准化、规模化,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需求.真空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清洁的冷却技术,成为中央厨房冷链系统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央厨房食物的冷却标准要求,以及真空冷却技术在中央厨房冷链系统的应用情况.针对技术应用上的不足,目前也有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良方式.
作者:张晓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添加剂在各个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肉制品行业也不例外,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肉制品行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科学合理,不仅能够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问题,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同时还能起到改善口味和提高营养价值的作用.为了促进肉制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肉食加工行业将更多的应用食品添加剂.
作者:李玉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天然矿泉水品种繁多,但品质参差不齐,很多所谓的矿泉水并非取自地下深层水源和山泉,而只是在地表水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微生物含量超标严重,长期饮用危害消费者健康.因此,天然矿泉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是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它反映出水体受微生物污染的情况,关系矿泉水的水质能够达到直接饮用的标准.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周期长,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和质量检测部门的要求.所以,有必要探究天然矿泉水微生物检测新技术.
作者:廖佳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是人类基本热量和动力来源,直接与人的身体健康相关,所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我国现阶段的发酵食品生产技术已得到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我国发酵食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的健康.对于发酵食品来说,内部的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主要问题.因此,分析发酵食品微生物的多样性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作者:龙尾;潘志恒;高芦宝;苑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食品安全重于天,当前我国不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努力为人民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频发,尤其是食品包装用复合膜、袋的卫生性能依然引人热议,如塑料的性能不高、包装上的印刷对身体有害等.其实,食品包装的安全涉及很多方面,而且其之所以屡禁不止,与我国的监管体制不到位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维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彻底解决食品包装安全问题,有必要仔细研究,认真探索,才能够确保食品安全性,维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
作者:李毅;陈诚;杨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受到了国家政府和公民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如瘦肉精、地沟油、三鹿奶粉事件、假酒等事件,让人们不得不正视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人类已研究出食品检测的方法,经过多次改革与发展,形成现在的气相检测项目.在气相检测项目中,应用广泛、发展成熟的是气相色谱技术.虽然我国的气象色谱技术发展较为完善,但距离国外水平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作者:李之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ATP生物荧光检测技术是一种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和实时检测等优点在众多行业微生物检测方面有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首先阐述ATP荧光检测技术的原理,并简单阐述其在几项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尹祎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蜡样芽孢杆菌为需氧型革兰阳性杆菌,在土壤、水、淀粉、乳制品等中分布广泛,人类误食引起食物中毒.一般由蜡样芽孢杆菌(Bc)引起的食物中毒通常症状较温和且可自愈,但随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深入,发现少数Bc食物中毒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致死.本文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2月蕲春县136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案例为研究内容,分析如下.
作者:谢来球;瞿丽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微波技术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项物理应用技术,家庭中常用的微波炉就是运用微波技术加热、加工食品的好应用.微波食品加工具有很多优势,如加热速度快、均匀性好、热效率高和易于控制与操作等特点.基于以上优点,在粮食和蔬菜等食品领域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微波加工食品的逐渐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对食品工业规模化生产和提高食品加工效率、产值和科技含量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微波技术毕竟是一项新型技术,微波加工食品的安全性又与人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和分析食品微波加工问题十分必要,不仅可以打消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顾虑,还可以提高食品企业对微波加工的认知,进而规范食品行业微波加工程序和方法,大限度地保护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作者: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各种食品的需求也不断提升.食品的安全问题与大众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但近些年食品的安全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与生命安全.本文主要讨论目前食品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在食品检验过程中提高其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硼砂的性质硼砂也称之为四硼酸钠,分子式为Na2B4O7·10H2O,是含硼矿物以硼化合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呈白色粉末状的无色晶体,遇水就很容易化解.硼砂可用于制作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还可以用用来制取其他硼化合物、配置缓冲溶液等,用途十分广泛.
作者:褚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化工业的逐渐发展,农作物的药物生长作用成为我国农业辅助发展的主要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作物的农药残留比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因此,从农药残留检验的角度出发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作者:张忠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冷冻食品在存放过程中会受微生物、酶、氧气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不良变化,大大降低食品的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缩短了冷冻食品的保鲜时间,食用已变质的食物后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现象.虽然冷冻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有效贮存食物的方法,通过低温抑制很多霉菌的滋生,从而大限度保存食物的新鲜程度,但冷冻并不能完全抑制化学反应,很多质变反应在低温条件下仍然以较低的速度进行.因此,在冷冻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减缓腐败是常用的方式.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用天然物质防止食物变质的研究越来越多.
作者:樊振江;孟楠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