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钢;郎庆波;凌昌全
目的:确定化消合剂浸提的佳工艺条件参数.方法:以总固体和大黄素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优选.结果:佳提取工艺为茵陈、白术、八角莲、枳壳、郁金先加入2倍量水浸泡1 h,再加2倍量水加热蒸馏,提取挥发油,药渣再用水煎煮;而其余黄芪等十九味药材先加药材2倍量的水浸泡1 h,再加6倍量水煎煮2次,第1次3 h,第2次2 h.加水煎煮,浓缩.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扩大试生产.
作者:黄胜春;刘灿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治疗组66例.对照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剂治疗,治疗组应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结果:对照组44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2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0.0%;治疗组66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3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改善心悸、胸闷、乏力、纳呆、形寒肢冷等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心律失常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永泽;刘小渭;马耿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万全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儿科大家和养生学家,他的儿科思想和养生观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他的妇科学术思想也指导着现代中医妇科的临床,现简述如下.
作者:李成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交锁髓内钉为一种坚固的内固定材料,一般不易断裂,如一旦断裂取出比较困难,一般均需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大.本院从2000年~2006年共收治8例交锁髓内钉断钉患者,并成功用小切口将断钉取出,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龙玉宝;谈志俊;张濒;沈海奇;蒋纯志;桂鉴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康饮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对血清IL-6、IL-10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模型组,肠康饮低、中、高剂量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共6组,每组10只.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同时肠康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肠康饮灌胃,SASP组予以SASP灌胃,乙醇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21 d后处死大鼠,观察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IL-6、IL-10的水平.结果:肠康饮能有效提高大鼠血清IL-10含量,降低IL-6含量,并对损伤的大肠黏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结论:肠康饮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的免疫有关.
作者:刘青梅;韩辅;陈曦;杨世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和治疗组108例,两组患者均按饮食要求,固定每日总热量摄入,并固定运动量,同时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代胰降糖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血脂[甘油 N(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AI).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6%,治疗组为74.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HbAlc,FINS,IAI,TG,TC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均有升高,治疗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代胰降糖方联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郝佳佳;赵莉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武汉马应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含麝香、珍珠、人工牛黄、琥珀、硼砂、冰片、炉甘石等药,辅料凡士林、羊毛脂等,该药应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活血化瘀的功能.
作者:潘少骅;彭小南;洪卫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人体内功能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其他组织中.DC是肿瘤细胞免疫中主导力量T细胞增殖和应答的诱导者,能促进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s)和Th(thelp cells)的生成,一个Dc细胞能诱化100~3 000个T细胞[1].
作者:邵佳;骆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老年颤证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难治病.中医认为本病虚实挟杂,虚多实少.虚以血虚阴亏为主,实以瘀、痰、风、火为主,治当补虚为主兼以祛邪.卢永兵主任医师认为,本病为虚风内动,脑海、筋脉失荣所致.各型颤证,均应结合理血.以活血养血为主,从而促进血运,改善微血循环,使脑海筋脉供血荣养正常而颤渐止,老年颤证早期易愈,拖延难复.并分别附以验案,以验证临床治疗不同证型老年颤证的临床疗效.
作者:卢灿辉;吴春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是每个孕妇都存在的问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亦称之为胰岛素抵抗(IR).正是妊娠期IR的普遍存在,孕妇糖代谢才容易发生障碍.Cata-lano等[1]、Nicholls等[2]学者早证实了妊娠期IR的存在.研究表明,正常妊娠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但孕晚期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较早期明显减弱,孕妇体内处于一种胰岛素的不敏感状态.
作者:马毅;吴效科;侯丽辉;李素平;行俊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性疾病,是不孕症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异常、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它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
作者:齐丹;谈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临床消化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以上腹部疼痛,呕吐,胆汁性呕吐,体重减轻和贫血,以及上消化道出血五大症候群为主,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68例,疗效显著.
作者:徐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1世纪初,肿瘤仍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严重的一类疾病.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对肿瘤本质和作用机制方面的阐述,中药抗癌的研究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并展示出了广阔的前景.其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改善症状与体征,以及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中药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鹏;钟振国;韦小青;黄金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藿胆丸对鼻炎-鼻窦炎的抗炎作用,探讨藿胆丸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藿胆丸含药血清对鼻炎相关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效应;采用小鼠鼻炎模型研究藿胆丸对局部炎症组织中炎症化学介质组胺和前列腺素的影响.结果:藿胆丸含药血清对鼻炎相关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无显著影响;藿胆丸高、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组胺荧光值和前列腺素OD值.结论:藿胆丸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作用可能并非通过抑制相关细菌实现;藿胆丸通过抑制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组织中组胺、前列腺素的含量发挥抗炎作用.
作者:胡丽萍;李健;齐珊珊;杜佳林;李显华;康廷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暴发,痛势剧烈,反复发作,发作间期无症状,痛解如常人,患者极其痛苦.应用西药治疗多可一时获效,但长期疗效欠佳.2001年~2006年我院采用中药自拟方通窍止痛汤治疗偏头痛患者34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剑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研究表明,肾脏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炎症介导、血液高凝状态、高血脂等因素有重要关系.中药虫类药多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虫类药多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凝、降脂作用,可减轻肾小球的病理改变,消除部分免疫复合物或加强其吸收作用.
作者:岳胜利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解郁方应用于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的雌性抑郁症大鼠的影响,研究大鼠的行为学、性激素、脑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将敞箱实验得分结果在符合标准范围内的7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共4组,每组18只.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大鼠进行慢性不可预见应激造模,同时西药组服用帕罗西汀,中药组服用疏肝益肾解郁方治疗,运用行为学测定和糖水消耗实验,观察疗效对比,并测定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素(PRL)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抑郁大鼠抑郁行为改变明显,Open-Field评分及糖水消耗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西药组与中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与抑郁相关的指标E2、5-HT、DA含量显著提高.结论:疏肝益肾解郁方对抑郁雌鼠雌激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作者:丁朝荣;薛凤华;闫鑫;王伊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20岁,既往无癔症病史,无精神疾病家族史.4例患者发作时间均于术后3~10 h,突然出现胸闷、多汗、双目紧闭、呼吸急促,精神淡漠、反应迟钝、四肢抽搐、全身肌肉僵硬.经查体及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符合癔症诊断标准.
作者:王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初诊患者的证候特点,探讨肝癌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通过回顾性临床流调,分析294例原发性肝癌初发患者证候情况.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多见于中年阶段,男性居多,初发症状以肝胆系统及消化道表现居多.29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无证可辨69例(23.5%);湿证117例(39.8%);血瘀证81例(27.6%),气滞证69例(23.5%);气虚证69例(23.5%);血虚证34例(11.6%);热证12例(4.1%);阳虚证2例(0.7%);阴虚证1例(0.3%).不同年龄阶段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基本证候的分布比例基本相同.证候组合形式,无证可辨69例(23.5%),单一证候111例(37.8%),2个证型组合76例(25.9%),3个证型组合31例(10.5%),4个证型组合6例(2%),5个证型组合1例(0.3%).结论:原发性肝癌初发以实证居多,且不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正虚邪积是肝癌发生后的病理变化和病理属性,并不是肝癌产生的根本原因.
作者:赵钢;郎庆波;凌昌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维奥欣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在AS中是否存在抗炎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阿斯匹林组、维奥欣小剂量组、维奥欣大剂量组,每组12只,各组予以相应药物治疗.3个月后,处死动物,留取标本,测定血脂,并进行颈总动脉血管病理学观察及CRP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维奥欣大剂量组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阿斯匹林组(P<0.05).维奥欣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局部有斑块形成,W/L明显增大(P<0.01).维奥欣大、小剂量组W/L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P<0.05),维奥欣大剂量组低于阿斯匹林组(P<0.05),维奥欣小剂量组与阿斯匹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维奥欣大、小剂量组CRP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5),维奥欣大剂量组明显低于阿斯匹林组(P<0.05),而维奥欣小剂量组与阿斯匹林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奥欣可通过降脂、抗炎等作用减缓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内膜增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作者:陈金水;吴天敏;陈成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