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发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中医针刺、言语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效果

段红莉;张中平;许秀;江潭耀

关键词:初发,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 中医针刺, 言语训练, 电刺激, 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初发脑卒中后构音障碍(PSD)的中医针刺、言语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收治的初发PSD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中医针刺、言语训练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刺激干预,比较2组Frenchay构音障碍分级、干预效果、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Frenchay构音障碍分级明显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Frenchay构音障碍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生命质量量表(WHQQL-100)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WHOQOL-10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刺、言语训练联合电刺激干预可有效改善初发PSD患者构音障碍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干预效果及生命质量,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世界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患者肾功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MsPGN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疲倦乏力、口干、盗汗、浮肿、蛋白尿及血尿等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TNF-α)、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尿蛋白(UAER)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与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治疗MsPGN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肾功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疗效明显.

    作者:董艳华;朱桂栋;王琳琳;王凤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中医证候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肤镜图像特点

    目的:探究皮肤镜在不同中医证候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皮损中的皮肤镜图像特征及在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确诊的且经中医辨证分别属肝肾不足证、血热风燥证及脾胃湿热证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120例,按证型分为3组,每组40例,每组拍摄120张皮肤镜图像,以毛周征、血管征、黄点征、蜂窝征为指标,观察3种证型患者图像的差异.结果:脾胃湿热组黄点征阳性率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肝肾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风燥组血管征阳性率高于肝肾不足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组高于肝肾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不足组蜂窝征阳性率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不足组毛周征数量高于血热风燥组及脾胃湿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毛周征数量与病程正相关(r=0.369,P<0.05).脾胃湿热组及肝肾不足组患者毛周征数量与病程呈正相关(r=0.410,P<0.05;r=0.549,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候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的皮肤镜征象的阳性率及数量具有一定差异,皮肤镜可辅助应用于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医辨证治疗.

    作者:曲舒涵;赵吉平;曲天歌;尹仲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痰热互结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观察小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痰热互结型病毒性心肌炎(VM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反应递质、免疫功能、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VMC患者1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补液、营养心肌等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陷胸汤合丹参饮方剂,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功能、氧自由基、炎性反应递质、免疫功能、心肌酶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清丙二醛(MDA)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肌酸肌酶同功酶(CK-MB)、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L-6、IL-2、TNF-α、INF-γ、CD8+、AST、LDH、CK、CK-MB、ET-1、MDA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CD4+、CD4+/CD8+、CD3+、NO、SOD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7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陷胸汤合丹参饮加减可通过降低血清炎性反应递质水平,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痰热互结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管志伟;陈小松;宋桂华;于素平;张岩;吕伟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中医要素分析以及源于精气理论运用肺岩宁方治疗肺癌

    目的:探讨肺癌的中医症候要素分布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源于精气理论的肺岩宁方对中医要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潍坊市中医院肿收治的肺癌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临床病理学调查方法对118例对象进行阴虚要素、阳虚要素、气虚要素、血虚要素及无虚症要素5种要素类型分型分析,分别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分析各要素与年龄、性别、病程、ECOG评分、治疗方法、病理类型及肿瘤位置的关系,并观察肺岩宁方对各中医要素的影响.结果:肺癌的中医要素以阴虚及气虚要素为主,占总要素的94.07%;阳虚要素与放疗、手术有关(P<0.05);血虚要素与病程、ECOG评分、手术有关(P<0.05);气虚要素与ECOG评分有关(P<0.05);肺岩宁方对阴虚及气虚要素改善明显(P<0.05).结论:阴虚要素及气虚要素在肺癌的中医要素分布上占主导地位,具有显著性;肺岩宁方对改善精气两亏型肺癌患者的症状及生命质量上有显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涛;王广春;蔡新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在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病中的关键技术和挑战

    糖脂代谢病是影响和危害全球公共健康的一类重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糖脂代谢病和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改变密切相关.但是,临床研究很难在人群进行干预试验揭示肠道菌群改变与疾病核心机理的因果关系.因此,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成为揭示中医药等干预策略或临床特征与肠道菌群改变因果关系的关键研究策略之一.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研究方法主要包括4个主要步骤:1)采集观察组和对照人群的的粪便,进行移植菌液制备;2)广谱抗生素诱导的条件性无菌小鼠诱导;3)运用整体菌群或经宏基因组学分析鉴定出的特异性菌属,移植到条件性无菌小鼠后,进行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诱导;4)比较分别接受干预组和对照组人源肠道菌群移植小鼠的糖脂代谢表型.作为肠道菌群研究领域的前沿方法之一,动物模型移植人源肠道菌群为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病提供了新思路和线索.

    作者:吴佳铭;高翔;谢抗;荣向路;叶得伟;郭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糖脂代谢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

    目的:分析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文献的证候分布规律,归纳临床常见证型及证候要素,进一步阐释病因病机.方法:检索CNKI(中国知网)2006—2016年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构成的主要证型分别为气滞痰浊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占所有证型比例的75.33%;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湿、瘀、阴虚、热、气虚、阳虚,占病性证素比例的90.1%;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脾、肾,占病位证素比例的84%,其中与肝相关的证候多,为30%.结论:糖脂代谢相关疾病证候类型以气滞痰浊证多见,其次为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夹杂,主要以气滞、痰、湿、阴虚、热为主;主要病位依次为肝、脾、肾.

    作者:黄婧文;郭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树突状细胞为标靶的哮喘中西医认识及治疗手段

    哮喘是以气道高反应及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终可导致气道重塑等不可逆器质性损害.哮喘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涉及多种炎性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性反应递质等,并受环境因素和表观遗传因子调控.随着近年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树突状细胞(DC)作为一类有众多表型及不同功能亚群的生物系统,被发现是参与哮喘发病的重要细胞,在启动哮喘免疫反应和维持免疫耐受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DC具有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介导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等重要功能,直接影响着哮喘的发生发展.糖皮质激素至今仍被证实是预防哮喘发作的有效药物,但其引发的不良反应备受关注;而中医药多靶点治疗哮喘的机制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DC无疑是探索哮喘发病机制和探索安全有效的免疫疗法及研发天然中药产品的一个重要研究靶点.现从DC的研究概况、DC与哮喘发病的中西医认识及其相关性、主要研究工作等整理论述,以期为今后阐释中医药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提供部分思路.

    作者:明溪;薛征;王俊玉;虞坚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益气活血方联合三联疗法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炎性反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方联合三联疗法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炎性反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CAG患者16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益气活血方,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炎性反应递质、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痞满、脘痛、纳呆、嗳气、乏力、上腹压痛及舌象的总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32(IL-3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CAG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安全有效,并对其机体的炎性反应和血液流变学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国庆;刘红军;梁素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补元聪脑汤联合针灸对老年痴呆(肾虚痰瘀型)患者疗效及MMSE、Hcy、Aβ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元聪脑汤联合针灸对老年痴呆(肾虚痰瘀型)患者疗效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同型半胱氨酸(Hcy)、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肾虚痰瘀型老年痴呆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元聪脑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MMSE、Hcy以及Aβ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76%显著高于对照组69.39%(P<0.05);治疗后2组倦怠乏力、智能减退、肢体困重、言语颠倒、小便失禁、头晕耳鸣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定向力、语言能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记忆力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cy和A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元聪脑汤联合针灸能够有效提高改善肾虚痰瘀型老年痴呆患者Hcy和Aβ水平,提高认知功能和临床疗效.

    作者:高翔;白瑞;景蓉;韩雪萍;臧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复新液防治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康复新液为美洲大蠊的乙醇提取物,主要功效为通利血脉、养阴生肌,具有促进创面修复愈合、抗炎、消肿、镇痛、调节免疫功能、抗菌、抗肿瘤及抗氧化等作用,且其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因此,康复新液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等的防治,现就近5年康复新液在口腔疾病防治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综述,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物质基础与机制,旨在为其临床应用的拓展与合理性、药效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桑文涛;余芳蓉;杨泽越;黎聪;罗学虎;钟未;曾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扶正抗癌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肺癌基因Bcl-2、抑癌基因Bax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对小鼠Lewis肺癌抗转移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C57BL/6小鼠50只,雌雄各半,每只小鼠腋窝下接种肿瘤细胞0.2 mL造模,24 h后,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扶正抗癌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给药21 d后取出完整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ewis肺癌组织Bcl-2和Bax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Lewis肺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WB法)检测Lewis肺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扶正抗癌方药可以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显著升高Lewis肺癌组织中Bax mRNA表达,降低Bcl-2 mRNA、MMP-9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在升高Lewis肺癌组织中Bax mRNA表达、降低Bcl-2 mRNA表达方面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模型组Lewis肺癌组织中VEGF、EGFR表达显著升高,扶正抗癌方药可显著降低Lewis肺癌组织中VEGF、EGFR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顺铂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扶正抗癌方总体上较顺铂作用偏弱,但依然能有效抑制肺癌细胞增殖,抑制肺癌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激活Bax的高表达,下调肺癌细胞中VEGF、EGFR、MMP的表达.

    作者:周婷婷;茆俊卿;张传名;陈永昶;张蕾;陈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硫化氢(H2 S)、神经营养因子(NGF)与脑血管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100例,单纯依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98例.比较与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NSE、H2S、NGF与脑血管动力学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SE(12.36±6.35)μg/L,H2S(52.19±3.77)μmol/L,NGF(152.94±32.67)pg/mL.对照组治疗后NSE(16.28±7.45)μg/L,H2S(36.67±6.95)μmol/L,NGF(129.81±33.02)pg/mL.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度平均值(Vmean)(26.45±3.79)cm/s,血流量(Qmean)(18.52±3.32)cm3/s,外周阻力(RV)(82.37±22.39)kPa·s/m,舒张压与临界压差值(DP)(0.45±0.08)kPa.s/m,动态阻力(DR)(32.36±10.08)kPa.对照组治疗后Vmean(19.86±3.73)cm/s,Qmean(14.79±2.72)cm3/s,RV(95.31±30.45)kPa·s/m,DP(0.63±0.14)kPa·s/m,DR(42.37±9.67)kPa.观察组治疗前FMA评分为(38.41±7.52)分,治疗后FMA评分为(54.61±5.34)分,改善值(16.22±6.46)分.MBI指数治疗前为(36.75±6.87),治疗后为(60.33±12.73),改善值为(23.58±9.34).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16.52±0.68)和治疗后(4.60±0.22).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16.95±0.83)分和治疗后(8.72±0.27)分.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帮助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恢复神经功能,加速脑血管血流速度,减少压强阻力,从而达到治疗患者上肢及手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

    作者:焦卉朵;黄潭;吴群强;廖春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银屑灵片对银屑病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动态表达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银屑灵片对寻常型银屑病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动态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男性银屑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银屑灵片,连续用药2个月.观察2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后1、2个月评价中医证候积分、皮损程度及体重指数(BMI),以及血清瘦素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3.3%,较对照组的73.3%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1、2个月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MI与皮损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治疗2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BMI与皮损PA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组间比较以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组间比较以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银屑灵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BMI,减轻银屑病皮损斑块的严重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瘦素水平以调节机体的代谢状态,通过调节瘦素水平从而降低IFN-γ水平,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作者:邓家侵;何伟;危建安;刘全知;伍慧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脾固肾化瘀组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临床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及肾脏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固肾化瘀组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肾脏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及病房的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20 mg/次,口服,3次/d)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固肾化瘀组方,1次/d,2组患者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2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肌酐(Scr)、胱抑素C(CysC)、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CⅣ)指标以及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尿蛋白、Scr、CysC、TIMP-1、TGF-β1、CⅣ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固肾组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降低尿蛋白,还可以有效改善血清肾功能指标与肾脏纤维化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吕树泉;宋慧丽;韩中千;张淑芳;苏秀海;王元松;于文霞;刘爱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肠管状腺瘤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结肠管状腺瘤患者中医体质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结肠管状腺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辨识易发体质类型.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结肠管状腺瘤患者449例进行中医体质调查问卷,同时统计被调查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肠管状腺瘤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结肠管状腺瘤患者中,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管状腺瘤检出发病年龄高峰段在51~60岁,占36.75%,男女在结肠管状腺瘤检出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体质为结肠管状腺瘤患者易患体质类型,其次为湿热质、痰湿质,不同年龄调查对象的阳虚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在湿热质、痰湿质、血瘀质和气郁质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不吸烟结肠管状腺瘤患者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以及气郁质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是结肠管状腺瘤的易患体质类型.

    作者:吕琨;杜文章;脱璐尧;徐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脾生血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索健脾生血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同济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贫血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给予健脾生血片治疗,3片/次,3次/d,疗程3个月;对照组给予生血宝合剂治疗,15 mL/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调素(Hepcidin)、血清IL-1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和不良事件.并随访2组心血管事件次数,住院次数与全因死亡率.结果:观察组72例患者完成了前3个月的治疗,随访期间脱失2例;对照组治疗期间1例患者退出研究,随访期间脱失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贫血有效率98.6%,对照组有效率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计数和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β、血清TNF-α、血清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6 min步行距离、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异常,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观察组心血管事件人均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2组住院次数和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片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伴贫血,减少心血管发生次数,并且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机制与提供准确足量铁元素、抑制铁调素表达,抑制慢性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李贵平;欧阳慧;杨晓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北京市隆福医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2组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围手术期基本预防措施,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活血舒筋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比较2组术前、术后3 d、14 d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统计2组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观察术前及术后2组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 d 2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明显降低,术后14 d观察组D-二聚体、Fib水平明显降低,PT、APTT明显升高(P<0.05),且2组术后3~14 d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显著升高,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法(VAS)显著降低,且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降低DVT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周海涛;闫志刚;李永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调肝补肾消积分期疗法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调肝补肾消积分期疗法对稳定期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免疫功能、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队列设计的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一线化疗结束后病情稳定的晚期乳腺癌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调肝补肾消积分期疗法.分析比较2组治疗后卡氏评分(Kanofsky Score,KPS)、生命质量评分(EORTC-QLQ-C3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中医证候积分、外周血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水平、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结果:观察组KPS评分好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生命质量(EORTC-QLQ-C30)评分中躯体、角色、情绪功能及总体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证候总分、情志抑郁、不寐、心烦易怒、自汗盗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口干舌燥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水平、CD4+水平、CD4+/CD8+比值、NK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FS、M-PFS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中医调肝补肾消积分期疗法能缓解稳定期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及抑郁状态,提高生命质量,改善免疫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孙学然;杨克;吕玲玲;陈敬贤;郭元彪;阮铭;应海峰;沈小珩;郑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临床文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目的:基于临床文献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证型、证素及舌脉分布特征,深入分析其病因病机,为NAFLD的中医药辨证施治提供循证支持.方法:检索3大中文数据平台(CNKI、WANGFANG DATA、VIP)2006—2017年(共12年)发表的NAFLD中医药临床研究文献共2297篇,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77篇文献,并对其从发表时间、地域、文献质量、证型、病性和病位证素多维度进行评价.结果:1)近年来NAFLD证候相关发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以沿海地区发文数多;NAFLD中医证候类文献类型以描述性研究(57.14%)和病例对照研究(31.16%)为主,随机对照(9.10%)和队列研究(2.60%)较少,文献质量参差不齐;2)剔除低质量文献(9篇),对中高质量文献(68篇)进行统计分析,NAFLD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22.37%)、湿热蕴结证(21.96%)、痰瘀互结证(12.73%)、痰湿内阻(8.85%)、湿浊内停(7.87%)和肝肾不足(5.80%);3)主要的病性证素依次为湿(24.32%)、气滞(15.38%)、气虚(14.81%)和痰(14.22%);主要病位证素依次为肝(48.12%)、脾(39.03%)、肾(12.43%)、胆(0.32%)和胃(0.10%);舌脉以淡红舌、白腻苔、脉弦为主.结论:1)NAFLD证型随疾病的进展变化阶段呈现不同,初期以实证为主,中期呈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为多见,虚实间常相互转化.病变脏腑主责之肝,与脾、肾等有一定相关性.湿、气滞、气虚、痰是NAFLD关键病性证素.2)NAFLD高水平和高质量研究不足,需开展多区域、多中心、大样本中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以期为NAFLD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李敏谦;林育;项磊;朴胜华;郭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反应递质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反应递质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4例,依据随机对照试验(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疗效,主要症状体征评分、炎性反应递质及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咯痰、喘息、咳嗽、哮鸣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炎性反应递质和肺功能.

    作者:朱建军;张远军;朱建华;张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世界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