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娜
健康教育处方以文字形式开展,教育形式具体化,能从疗养员的具体状况及优先需求出发,共同制订自我护理目标,协助寻找实现目标的措施,激发疗养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宿晓卿;姚海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环境气温骤降对人体血压和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测量由有供暖地到无供暖地18名飞行员的血压、血常规,并于1周后复查.结果 血压由(120.54±12.22)/(76.08±5.29)mmHg(1 mmHg=0.133 kPa)改变为(115.15±12.43)/(68.38±7.91)mmHg,红细胞计数由(5.391±1.095)×1012/L改变为(4.733±0.984)×1012/L,血红蛋白由(170.88±16.89)g/L改变为(146.69±14.26)g/L,白细胞计数由(6.833±1.273)×109/L改变为(5.917±1.032)×109/L.上述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境气温骤降会使人体血液浓缩,增加血液的黏滞度和血流阻力,应注意相应条件下对循环机能欠佳人员的保健措施,预防因此而导致的心血管事件.
作者:邓晗;吴家林;唐慧明;刘佩玉;金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物理治疗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超短波组,超短波+红外线组,超声波+磁疗组进行物理治疗并评估3组的物理因子的疗效.结果 3组物理治疗对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均有效,经统计学处理各组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物理治疗是综合性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采用的各组物理因子的疗效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物理因子组合较单用超短波效果好,两种物理因子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是5岁以下幼儿肘部常见的外伤,通常幼儿在走路跌倒时,由于幼儿手腕部恰恰被成人握持而肘部突然受到强大的牵拉力所致.我科2008-2009年以来,共收治18位桡骨头半脱位的幼儿,就诊时患儿患肢手肘部呈现半屈状,旋前垂于身体前,不能牵手,拒绝拿取食物及玩具,并拒绝大人碰触,肘部略有肿胀,外形无明显变化,桡骨头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通过我科的整复手法,均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疗养院在心脏康复方面存在的优势.方法 通过对疗养院的性质、地理环境、工作内容及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心脏康复的有利因素.结果 在疗养院疗养,可以控制危险因素,稳定和逆转动脉硬化的过程,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更好地达到心脏康复的目的.结论 疗养院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在心脏康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江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为提升疗养院护士身心健康水平,引入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并及时总结经验和效果.方法 我院现有的军人护士、非现役护士、聘用制护士共60名,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试验组根据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对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之后比较教育前后两组护士身心健康的情况.结果 全方位健康教育前两组护士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方位健康教育实施1个月后,两组护士的身心健康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疗养院护士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李艳平;张颖;陈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一线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特殊,工人长期暴露在较高浓度的粉尘里容易诱发多种咽喉部的疾患.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一线煤矿工人咽喉部的健康状况及与其工作环境的相关性.
作者:范业忠;胡朝晖;孙海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测定98例CRF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tHcy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清tHcy浓度CRF患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Ⅴ期患者显著高于Ⅳ期患者(P<0.01),Ⅳ期患者显著高于Ⅲ期患者(P<0.01).结论 CRF患者血清tHcy浓度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tHcy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检测血清tHcy浓度对了解CRF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罡;季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文职人员是新形势下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和军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产物,是我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护理岗位80%为文职人员,近3年来,共有19名文职人员离职,其中18人为主动离职,文职人员队伍的不稳定事关军队的全面建设与发展,分析原因探讨解决的办法,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王春梅;康雪莱;彭桂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旅游成为节假日休闲放松的不二之选,同时对旅游疗养地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良好的服务,旅游环境再优美,设施再齐全,也无法使来旅游疗养的人们心情舒畅.
作者:朱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正常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高血压、高血脂、血糖控制水平、血管炎症反应等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之间在糖尿病病程、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与高血压关系密切,r=0.70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糖尿病病程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r=0.00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罗建平;高丽萍;张国成;杨轶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中为关键的步骤,在疗养员疗养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估计不正确,将导致护理诊断和计划的错误以及预期目标失败.评估是有计划、有目的 、系统地收集资料的过程.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对疗养员和相关事物作出大概推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基本依据.我院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疗养护理评估单已基本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于凤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文就本医院训练队学员就业意向、就业需求、就业准备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结果发现学员们存在对就业环境认识不明确,自我定位误差较大,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就业压力比较大等问题.对此,训练队调整具体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员们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自我定位,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学员们顺利就业.
作者:刘亚东;赵骥飞;菅强;贾保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腰三横突综合征的外治疗法.方法 将临床收治的60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采用针刀配合药物渗透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60例中仅7例行2次松解术,2次治疗间隔为7 d,余均只行1次治疗.其中42例临床治愈,16例症状改善,2例无效,有效率97%,治愈率70%.结论 采取针刀配合药物渗透是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有效疗法.
作者:王泽林;葛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药物过敏反应在临床上属常见现象,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遇见过不少,本文对1999-2002年本院发生的11例过敏性休克病例从临床护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经验教训,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勉.
作者:郭志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呈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年轻化人群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血糖等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我院体检的34例年龄在20~40岁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观察其血脂、血糖的异常率.结果 冠心病组在血脂、血糖等方面比正常组明显增高.结论 血脂、血糖升高是冠心病年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林刚;陈星;肖志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在总部首长的大力关怀下,武警部队疗养事业发展建设很快.随着各种软硬件设备的倾斜性投入,疗养保健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军队、地方同类疗养院相比,我们还存在着起步建设较晚,技术基础薄弱,人才力量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如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拓展疗养服务渠道,如何培养专业人才已成为影响武警疗养院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赵适;田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对照分析X线、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诊断为颈性眩晕患者的颈椎正侧位、过伸过曲位、张口位X线片,颈椎横断CT扫描及双侧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影像.结果 46例患者中寰椎两侧块与枢椎齿突间隙不等宽5例,横突孔狭窄、变形7例,钩椎关节增生28例,椎间隙狭窄并椎间盘膨或突出11例,生理曲度异常36例,颈椎失稳18例,颈椎侧弯或旋转移位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走行异常34例,内径异常11例,血流速度减慢37例.结论 X线平片、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3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较全面地反映出老年人颈性眩晕的致病原因.
作者:郭旭;李中华;雷玉峰;陈维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10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我院在接到抗洪抢险医疗保障任务后,认真准备,积极备战;在抗洪抢险医疗保障中,严格执行各项预案,积极救治抗洪官兵和群众3 000余人,受到上级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赞扬,被上级单位评为抗洪先进集体.现将我院的具体做法汇报如下,以供商榷.
作者:闫彩;熊万喜;王丽;宋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简化手术过程,减少手术植入部位的损伤和大包块的形成,提高纳曲酮(NTX)缓释剂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 89例海洛因依赖者NTX缓释剂植入手术采用改进式为观察组,56例患者采用传统式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总结并讨论.结果 观察组病人NTX植入部位无凸起大包块形成,可操守时间(9.82±2.84)个月;对照组病人NTX植入部位有18例出现3 cm×4 cm大小凸起坚硬包块,可操守时间(6.86±1.27)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传统式NTX植入手术损伤大,渗出物多,药物被包裹成大包块,不利于药物释放.改进式NTX植入术损伤小,药物条状排列与组织接触紧密,利于药物释放,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卢金山;吴峰;张咏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