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咏梅;曹伟新;王晔;顾卫琼
目的:初步探讨CD4+T细胞表达的腺苷CD39和CD73在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变化及与叉头蛋白3 (FoxP3) 、GATA结合蛋白3(GATA3)和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 mRNA相关性.方法:选择54例对屋尘螨过敏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间歇状态和轻度持续哮喘组(间歇-轻度组)29例,中重度组25例]和45名健康志愿者,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并比较研究对象外周血CD4+T细胞中CD39 、CD73 、FoxP3 、GATA3和ROR-γtmRNA水平.结果:CD39 mRNA水平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间歇-轻度组(P=0.000),间歇-轻度组明显高于中重度组(P=0.001).CD73 mRNA水平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间歇-轻度组(P=0.001),哮喘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哮喘组CD4+T细胞表达的CD39 mRNA与FoxP3 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607,P=0.000),与GATA3 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505,P=0.000),与ROR-γtmRNA无显著相关性(r=-0.287,P=0.054).哮喘组CD4+T细胞表达的CD73 mRNA与FoxP3和ROR-γtmRN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110,P=0.450;r=-0.227,P=0.138),与GATA3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286,P=0.040).结论:CD4+T细胞表达的CD39和CD73在过敏性哮喘免疫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王林林;王玺;时国朝;万欢英;周敏;侯小霞;潘丽娜;陶连琴;石宝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日常饮食中抗氧化营养素和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对其血糖控制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饮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住院DM患者49例,根据国内判断DM患者血糖控制与否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标准,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G组)和控制不佳组(P组),调查其膳食中抗氧化营养素锌(Zn)、硒(Se)、维生素(Vit)A、VitC和VitE摄入量,检测患者血清HbA1c、抗氧化微营养素及氧化应激标志物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比较2组患者膳食抗氧化营养素摄入量,及其与血清抗氧化营养素水平、氧化应激水平和血糖控制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中仅G组有1例患者5种膳食抗氧化营养素摄入量全部达到参考摄入量,其余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摄入不足.其中抗氧化营养素摄入不足种类≥3种者达34例(69%).P组每日VitC摄入量未达参考摄入量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G组(86%比57%,P=0.025),2型DM(T2DM)显著高于1型DM患者(83%比58%,P=0.049).P组患者血清8-iso-PGF2α水平显著高于G组(P=0.034),T2DM患者中P组亦高于G组(P=0.028).所有49例患者的血清8-iso-PGF2α与HbA1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86,P=0.006),在T2DM患者中亦呈正相关(r=0.446,P=0.013).结论:多数DM患者的膳食抗氧化营养素摄入不足,更多见于血糖控制不佳者和T2DM患者.
作者:蒋咏梅;曹伟新;王晔;顾卫琼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研发适合中国人群的记忆力筛查量表,采用瑞金简易记忆测试(RISMET)量表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检测,评价其效用.方法:分别对57例AD患者和46名正常对照者行RISMET量表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测评,比较2组得分情况;以内部相关系数(ICC)计算重测信度,Cronbach'sα系数评价内部一致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RISMET量表对于筛查AD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①MMSE、RISMET量表及其分项得分(包括定向力、瞬间记忆、逆行性记忆、相似性、画钟测验、计算力、语言流畅性和回忆8项)均AD组<正常组(均P=0.000);②RISMET量表重测信度较好(ICC=0.950),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0,各分项Cronbach's α系数均>0.7;③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ISMET量表与MMSE量表呈正相关(P=0.726,P=0.000),每一分项与总分的相关性均大于2个分项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④以RISMET量表筛查A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9(P=0.000),当取值≤23分时,检出A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89.1%,Youden指数为0.786.结论:RISMET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将评估其在人群中筛查AD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刚;方嵘;汤荟冬;王瑛;邓钰蕾;徐玮;刘晓英;任汝静;陈生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因夜间睡眠中上呼吸道反复阻塞导致间歇性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IH)血症、微觉醒、睡眠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睡眠鼾声、呼吸暂停和(或)低通气及日间嗜睡.研究表明OSAHS常并发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中的1种或多种.IH是OSAHS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本文对OSAHS相关的IH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易华华;李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无吸烟史且肺部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的咳嗽.慢性咳嗽发病率较高,是呼吸科专科门诊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报道,成年人慢性咳嗽的患病率高达9%~33%,每年治疗费用超过10亿美元[1].慢性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均造成严重的影响.
作者:王蓓;姚莎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作为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以反复发生的夜间上呼吸道阻塞为主要特点,表现为夜间慢性间歇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睡眠片段化以及白天嗜睡等特征,可引发包括心律失常、高血压、脑卒中、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多种并发症.OSAHS对中枢神经系统认知功能具有广泛的损伤作用,认知功能损伤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以及生产、交通事故率增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安全.
作者:陈锐;王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人群患病率为2%~4%,但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者只是“冰山一角”.究其原因,除人群对该疾病的认知依然不足之外,现有诊断手段的复杂性和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的依从性差也是影响因素.于是,研究者探索与OSAHS发病及多系统损伤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以期找出用于筛查、诊断、进展和疗效判断的便捷指标.
作者:李庆云;张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门脉高压)均可产生食管和(或)胃静脉曲张,其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35%~80%,病死率高达50%.首次出血存活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1年复发率达50%~80%,积极处理后再出血的概率仍高达30%[1].胃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低于食管静脉曲张,见于5%~33%的门脉高压患者,其中10.0%~36.0%的患者会在数年内发生破裂出血[2].
作者:张梦茵;朱燕华;吴云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成人患病率高达4%,而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20%~40%.OSAHS的病理生理特征是在睡眠中由于气道塌陷增加导致上气道部分或全部阻塞,引起反复的低氧、二氧化碳潴留、睡眠片断化,进而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衡、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微循环异常等变化,终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对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1].
作者:王建丽;张立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人参健脾丸辅助治疗脾肺气虚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6例脾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OPD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予人参健脾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生存质量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肺功能、BODE指数.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中药组治疗后清蛋白、前清蛋白及胆固醇较常规组明显增高(P<0.05).中药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6MW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SGRQ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CD3、CD4及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改良呼吸困难量表(mMRC)、6MWD 2个维度和BODE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BODE指数与常规组治疗后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参健脾丸辅助治疗脾肺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麦静愔;卫波;季晶俊;庞辉群;陈晓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检测间歇低氧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凋亡率、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的水平,探讨不同间歇低氧暴露时间对HUVECs损伤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HUVECs间歇低氧刺激(1%O25 min; 21%O210 min)及常氧(对照组)处理.在不同的间歇低氧暴露时间点应用膜联蛋白(annexin)Ⅴ-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碘化丙啶(PI)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IL)-6和IL-8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上清液中丙二醛(MDA)水平.结果:间歇低氧处理12、16、20和24 h的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间歇低氧处理的细胞上清液中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4、8、12、16h各时间点逐渐升高,并于16h达到高峰[(251.40±49.45) ng/L].间歇低氧处理8、12、16、20和24 h的细胞上清液内的IL-8和MD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分别于20 h和16 h达到峰值[IL-8:(737.70±31.08)ng/L;MDA:(2.55±0.04)卜μmol/L].结论:间歇低氧刺激可导致HUVECs凋亡增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在间歇低氧刺激一定时间后达到高峰.
作者:蓝孝斐;许华俊;李庆云;张秀娟;李敏;周丽娜;张凌;魏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由于睡眠时频繁发生呼吸暂停和呼吸变浅,出现间歇低氧或伴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可导致多系统损害.OSAHS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在我国均属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两者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受到关注.
作者:李敏;顾晨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临床上常见并具有严重潜在危险性的疾病,睡眠中反复发生的间歇低氧和睡眠结构紊乱是导致患者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基础.无论是正常机体还是OSAHS患者,呼吸活动均受到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的调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OSAHS其实是一种环境适应性病理生理过程,其独特的慢性间歇低氧可诱导呼吸长时程易化(long-term facilitation,LTF).本文就LTF与OSAHS的关系作一介绍.
作者:胡克;姜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衍生物HAO472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体外以抗小鼠CD3/CD28磁珠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并加入不同浓度HAO472与淋巴细胞共培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HAO472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以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48 h 0.5 μg/mL和1.0 μg/mL HAO472对CD4+T细胞增殖的作用,FCM检测48 h 0.5 μg/mL和1.0μg/mL HAO472作用后CD4+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2、IL-17的变化.结果:0.5、1.0、1.5、2.0 μg/mL的HAO472能明显抑制抗CD3/CD28磁珠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P<0.05),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淋巴细胞存活率说明0.5 μg/mL和1.0μg/mL的HAO472对小鼠淋巴细胞无较大毒性作用.0.5 μg/mL和1.0 μg/mL的HAO472可降低CD4+T细胞的增殖指数(P<0.05).抗CD3/CD28磁珠刺激的CD4+T细胞中,IL-17+CD4+T细胞和IFN-γ+CD4+T细胞比例为2.177%±0.229%、6.190%±0.806%.0.5 μg/mL和1.0μg/mL HAO472作用后,IL-17+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1.156%±0.419%、0.806%±0.317%,IFN-γ+CD4+T细胞比例为3.964%±0.900% 、2.684%±0.839%; HAO472明显抑制了CD4+T细胞分泌IL-17、IFN-γ的水平(P<0.05).结论:水溶性冬凌草甲素衍生物HAO472可显著抑制抗CD3/CD28磁珠刺激下的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
作者:王海郦;王舒蓓;徐莹;陈柯;王颖;孙蕴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拔管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可否减少患者气道狭窄及再插管的发生率.方法:研究纳入有创机械通气时间>36 h且气囊漏气容量<25%潮气量的患者共162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拔管前不使用激素治疗的对照组53例、拔管前24 h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1次组52例、拔管前24 h每12 h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2次组57例.比较3组患者拔管后气囊漏气容量、气道喘鸣及再次插管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地塞米松干预组患者气囊漏气容量明显增加(P<0.05).拔管前24 h内1次和2次地塞米松注射组患者拔管后气道喘鸣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11.5%、8.8%比30.2%,均P<0.001),但该2组间无差异(P>0.05).3组患者拔管后再次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8%、3.5%和3.5%,P=0.995).结论:拔管前1次或多次推注地塞米松均可以减少高危患者拔管后气道狭窄发生率.
作者:余跃天;朱琤;毛恩强;殷荣;李昱洁;杭燕南;皋源;曹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钠肽前体(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66名正常健康人与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 h内pro-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患者血pro-BNP和CRP水平显著升高[(48.72±13.44) ng/L比(267.03±131.83) ng/L,(4.14±5.27) mg/L比(30.96±24.53) mg/L,均P<0.01].pro-BNP水平与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相关(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pro-BNP水平随收缩压及CRP的增加而增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5.291和1.052,均P<0.01).结论:pro-BN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病显著相关,CRP和收缩压是影响pro-BNP水平的独立因素.
作者:周伟君;王仁颖;陈敏;盛慧球;邵建伟;陆一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分枝杆菌属内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的统称,其中部分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NTM毒力和致病性较低,属机会性致病菌.致病性NTM可引起全身组织器官感染而致病,90%侵犯肺部引起NTM肺病.我国已报道的NTM病也以肺病居多.NTM肺病多继发于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矽肺和肺结核等,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并发症[1].近年来,由于AIDS的流行及实验室检测手段的提高,NTM病呈快速增多趋势,并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4].
作者:葛燕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与高压氧治疗后对睡眠、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共129例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3组.nCPAP组43例(完成21例),高压氧治疗组44例(完成33例),另42例患者为对照组.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测及认知、心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nCPAP治疗12周后,nCPAP治疗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百分比等PSG参数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P<0.01);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总评分及记忆、语言项目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P<0.01);复述项目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高压氧治疗组的欧洲脑卒中量表评分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P<0.01),并较对照组在MMSE量表总评分及记忆、语言项目明显改善(P<0.01).nCPAP治疗组及高压氧治疗组在Barthel指数(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经nCPAP治疗12周后,其睡眠、认知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高压氧治疗组在神经功能方面较其他2组明显改善;nCPAP治疗组及高压氧治疗组在心理、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
作者:任蕾;何国霞;杜井波;翁秋霖;王年;施凡;李庆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间歇低氧对小鼠糖代谢的影响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间歇空气组(对照组)和间歇低氧组,每天给予8h的间歇空气或间歇低氧处理.造模7周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空腹胰岛素,并行经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糖耐量.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小鼠肝脏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关键激酶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间歇低氧组小鼠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空腹血清胰岛素无显著差异(P=0.637).葡萄糖耐量试验表现为间歇低氧组糖耐量受损.间歇低氧组肝脏中炎症激酶JN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5.24±8.95比8.98±1.71,P<0.01),而Akt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46.93±4.25比66.92±11.49,P<0.01).结论:间歇低氧可导致小鼠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肝脏中炎症信号通路被激活,JNK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信号转导受到抑制,通路中重要激酶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JNK的激活可能在间歇低氧所致的糖代谢异常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杜娟;顾晨鹃;李敏;张志国;李庆云;易华华;周俊;冯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