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牛Ⅰ型胶原作为细胞外基质的全层人工皮肤的构建

顾华;金以超;刘玲;何黎;韩跃东

关键词:人工皮肤, 胶原支架, 交联, 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
摘要:目的:构建以牛Ⅰ型胶原为细胞外基质的具有表皮层及真皮层的人工全层皮肤.方法: 常规的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采用-70℃预冻后,真空干燥的方法获得胶原海绵支架,并使用紫外线和戊二醛双重交联胶原支架.分别在支架两侧接种人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培养出全层人工皮肤.结果: 在试验中所构建的真皮,成纤维细胞生长其中,电镜下可见成纤维细胞分泌出丝状物.所得到的具有表皮层和真皮层的全层皮肤,厚约2~3 mm.在表皮层有部分角质形成细胞形成了复层,但有部分仍为单层,在真皮层均质的胶原中可见均匀分布的成纤维细胞.结论: 我们构建出的人工皮肤具有类似于人类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其韧性较好,不易破裂,可以用于后续动物实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局限性多毛症1例

    患儿女,4岁.因腰骶多毛4年就诊.患儿出生1个月后腰部皮肤渐长出褐色毳毛,毛发渐渐增粗,颜色逐渐呈黑色,随着年龄增长,毛发变粗增长.

    作者:颉玉胜;范文成;马爱红;孟全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雷公藤多甙联合胸腺肽治疗多发性斑秃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多发性斑秃4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华;乔少华;耿文军;付吉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壳聚糖凝胶剂对部分皮肤浅表真菌的抗菌活性实验研究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无毒、无刺激性,具有生物降解性、吸附性、溃疡修复作用等优良性能,对有机溶剂稳定性极佳,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

    作者:刘晓;严洲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两种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15~47岁,病程大于4个月.

    作者:刘劲松;王红;刘波;范永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1例

    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1年来反复发生皮下结节,结节有时自行消退,间歇期长短不一,有的结节可自行破溃,流出黄色油样液体,结节发生时伴全身不适、关节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

    作者:王璐瑜;王辉;李云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丹参酮胶囊治疗伴痤疮的雄激素性脱发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5年1月至2007年8月我科毛发疾病专科门诊患者,根据入组标准将诊断伴痤疮的雄激素性脱发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18~38岁,平均(33.57±10.51)岁,病程0.2~5年,平均(3.1±1.9)年.对照组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18~36岁,平均(30.05±10.45)岁,病程0.2~5年,平均(2.9±1.8)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作者:孔庆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清热解毒补肾方治疗SLE肾模型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补肾方治疗SLE肾模型鼠的疗效.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PS)2.5 mg/kg制造SLE模型鼠,3个试验组在造模后24小时分别给予中药清热解毒补肾方(B)、泼尼松(C)、中药+泼尼松(D)灌胃治疗,对照组(A)给予蒸馏水灌胃.15天后观察各组死亡率,24小时尿蛋白含量和抗核抗体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试验组的死亡率、24小时尿蛋白和血清ANA的滴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D组血清ANA的滴度又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中药清热解毒补肾方对SLE有治疗作用.

    作者:周素荣;刘传玉;周翠英;高冬;王福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007年新疆麻风疫情分析

    1 新疆麻风病流行和监测情况1.1 流行情况截止到2007年底,新疆全区累计发现病人3994例,其中多菌型(MB)2180例,少菌型(PB)1814例.

    作者:杨永光;程侠;阿衣古力;张风英;阿衣夏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83例临床分析

    1998年5月至2007年5月,我科共诊治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83例,并对其中的51例作了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文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皮损内注射治疗睑黄瘤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皮损内注射治疗睑黄瘤46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段振忠;陶春玲;董英豪;何德柱;杨灿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1例

    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临床少见,现将我们诊断的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14岁.因右股皮肤凹陷性斑10年,于2007年5月21日来我院就诊.

    作者:杨宝琦;周桂芝;赵天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利用RT-PCR法进行风疹病毒的临床检测及基因序列分析

    对59例疑似风疹患者血液和唾液标本应用RV E1膜蛋白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并应用ELISA检测风疹病毒(RV)IgM抗体,对PCR阳性产物进行纯化及序列测定,应用DNAStar软件对阳性结果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序列进行系统发生树分析.RT-PCR结果:3例(5.08%)为RV阳性.3株RV与基因Ⅰ型代表株RA27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6.9%~97.5%.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3例RV RT-PCR阳性标本均属基因Ⅰ型.RV E1膜蛋白基因较为稳定,可作为RV RT-PCR诊断的代表基因.

    作者:时雪梅;刘晓明;金俐;卫风蕾;周梅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斑秃临床观察

    我们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短程复方甘草酸苷片冲击联合直流电透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制造、深圳市健安医药公司中国总经销)的方法,治疗66例斑秃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亓秀丽;胥胜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银屑病病情的评价方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往对银屑病病情的评价已不能全面反映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近年来应用于银屑病的评价方法发展迅速并取得有意义的成果.目前用于银屑病的测量工具包括客观体征的评价和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但尚无公认理想的方法能准确评价银屑病的病情.

    作者:乔桂芝;张福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男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又称Stein-Ieventhal综合征,以雄激素过多症、高胰岛素血症、向心性肥胖、多囊卵巢和不排卵为特征,其病理生理学尚未完全阐明.近有人提出假说,男性也可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只是没有多囊卵巢,其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对男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非常重要,故建议时多囊卵巢患者的一级亲属不但要检查多囊卵巢的表型,还要寻找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的证据.

    作者:储小燕;范卫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儿童急性荨麻疹伴心肌酶异常60例临床分析

    对我科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心肌酶异常的儿童急性荨麻疹住院患者60例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蕊;钟文俊;段德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丹脂消白饮联合窄谱UVB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将9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丹脂消白饮联合窄谱UVB(NB-UVB)照射治疗;对照1组(30例)单纯NB-UVB照射;对照2组(30例),单用中药丹脂消白饮.3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P<0.05).

    作者:栾红;张梅红;路云环;张晓敏;王英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1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1岁,体型偏胖.背部灰褐色斑疹、鳞屑2年.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数个米粒至黄豆大灰褐色斑疹,无痛痒.

    作者:汪五清;顾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色素性荨麻疹1例

    临床资料 患儿女,2岁1个月.因全身淡褐色斑疹、斑丘疹1年余就诊.患儿1岁时无明显诱因左上肢伸侧出现少量淡褐色斑疹、斑丘疹,绿豆至黄豆大,无明显瘙痒感,未介意,不久皮损逐渐增多、增大,蔓延至躯干及双上肢,为绿豆、黄豆至蚕豆大淡褐色斑疹、斑丘疹,仍无明显瘙痒感,但摩擦皮肤后发红.曾来我院就诊,诊断:色素性荨麻疹,给予酮替芬等抗组胺药治疗,皮损未见消退.

    作者:马爱红;颉玉胜;范文成;贾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维A联合窄谱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分析

    我们于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联合应用阿维A胶囊和NB-UVB治疗43例寻常型银屑病,并与单独应用NB-UVB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欣;王启华;王丽萍;曹广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