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靖;李东海
我们应用解毒行气汤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明;王芳;王秀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6世纪初,时值明朝中叶,梅毒传入我国之后,当时已有数位名家记载有关梅毒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据现存古籍医书及有关文献记载,从明清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在梅毒防治及科研方面都有非常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值得将他们的贡献记载于本文中,备后世学者参考.
作者:龙振华;苗钢;邝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们对264例本院皮肤性病门诊确诊的非系统性疾病源性的外阴瘙痒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院皮肤性病门诊2003年2月~2003年11月以外阴瘙痒为主诉并确诊的病例共264例.男160例(60.6%),女104例(39.4%);年龄:男16~50岁,女12~45岁,平均29.4岁;病程:2周~5年,平均2月.无可能引起瘙痒症状的系统性疾病.
作者:成淑闻;孙晓红;王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氢氟酸烧伤虽较少见,但其化学致伤的机制颇具特殊性,高浓度或较大面积氢氟酸烧伤后,对人体皮肤、软组织和骨骼具有高度腐蚀性,并可因氟离子的迅速吸收导致严重低钙血症而危及生命.我科采用大量补钙及早期切、削痂手术治疗氢氟酸烧伤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仁荣;禚莹莹;初晓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Kaposi水痘样疹多在异位性皮炎或其他某种皮肤病损害的基础上突然发生脐窝状水疱性皮疹,多见于3岁以内的幼儿,有单纯疱疹接触史,伴有全身症状.我们遇到1例误诊者,报道如下.
作者:谭艳霞;于军;于维恒;魏淑相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自2002年3~12月,采用火把花根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46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且与雷公藤多甙片作对照,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韩雪峰;牟华光;王林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试用芳香维A酸乙酯(商品名:阿罗神)治疗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立国;杨钧;田中华;陶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资料 60例重型银屑病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71岁,平均年龄54岁,病程1月~26年.红皮病型34例,脓疱型18例,关节病型8例.入院前均经过多种治疗,部分病人存在肝肾功能损害或低蛋白、电解质功能紊乱等.根据病人不同病程、病期及分型,给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等.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健康知识,改变不健康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韩月献;杨丽;张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因左下肢红斑伴萎缩2年就诊.2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下肢内侧有2至5个约1分硬币大小的红斑,不痛不痒,随后红斑缓慢扩大、增多并融合,逐渐变厚、浸润,且向近端发展,部分红斑中央逐渐变薄发皱,色素减退.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疼痛症状.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患.
作者:刘军连;杨新利;张建中;雷鹏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近年来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支原体、衣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主要病原体.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这可能与疗程和剂量不规范有关,我们应用阿奇霉素不同给药方法对16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进行治疗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孙凤霞;王世罡;杨永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芙必叮是氯雷他定在体内有效成分地氯雷他定的商品名,治疗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效果较好,但我们在临床上遇到2例因服芙必叮引起类似光敏性皮炎的病人,介绍如下.
作者:孙新花;杨茂芹;任相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细胞凋亡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在创伤愈合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现象及其调控因素,以及凋亡在皮肤正常创伤愈合和病理性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卢朝晖;王敏;秦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芜湖市是全国性病监测点之一,从1987年起连续几年芜湖市性病疫情出现了大幅下降,现将1998~2003年的性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齐淑贞;成国明;何建刚;杨小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索用改良PUVA疗法治疗慢性斑块性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口服8-MOP0.6 mg/kg后照射UVA和UVB,每周3次,共治疗8周,用PASI积分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开始2~4周后出现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PASI总积分逐渐下降,有效率逐渐提高,在治疗结束时痊愈率达到96.5%,有效率达100%.27例患者(40.3%)出现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轻度,没有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的病例.结论:改良PUVA疗法治疗慢性斑块性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杨海珍;段周英;关欣;朱学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用ELISA法检测19例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与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阐述对辅助T淋巴细胞1/辅助T淋巴细胞2(Th1/Th2)功能平衡状态的影响.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IVIG治疗前血清IL-6水平(178.1±20.5)ng/L,显著高于治疗后(3.5±0.6)ng/L(P<0.05),治疗前IFN-γ水平(632±328)ng/L与治疗后(732±412)ng/L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IL-6、IFN-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IVIG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Th1/Th2细胞功能平衡状态有维持作用,从而使Th2优势活化状态恢复正常.
作者:张明昕;刘淑梅;邱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科于2000年3月~2001年3月采用单纯甘利欣及甘利欣联合山莨菪碱(654-2)治疗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庞晓文;赵广;李铀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麻风畸残的预防并使患者尽量得到康复成为麻风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215例麻风畸残患者自我护理28个月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加能;李廷光;龙恒;周龙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作用于毛囊的生长因子,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该因子在毛囊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周乃慧;范卫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应用欧洲标准抗原系列对100例湿疹/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54例湿疹/皮炎患者(54.0%)斑贴试验阳性.常见的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27.0%)、硫柳汞(9.0%)、重铬酸钾(9.0%)、芳香混合物(6.0%)和对苯二胺(5.0%).其中对1种抗原致敏者37例(68.5%),对2种抗原致敏者13例(24.1%),对3种及以上抗原致敏者4例(7.4%).镍、汞、铬三种金属化合物是本地区外源性湿疹/皮炎患者的主要接触变应原.
作者:陆东庆;黄慧;胡晓艳;董琛;高兴华;陈洪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DR以及植物凝集素(PHA)刺激下的CD3+ CD4+、CD3+ CD8+、CD19+淋巴细胞的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方法: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3+、CD3+ CD4+、CD3+ CD8+淋巴细胞晚期活化标志HLA-DR以及在PHA刺激4h后CD3+ CD4+、CD3+ CD8+、CD19+淋巴细胞的早期活化标志CD69的表达.结果:①PHA刺激4小时后,活动期SLE CD3+ CD4+、CD3+ CD8+细胞CD69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非活动期SLE与正常对照组之间CD69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PHA刺激前SLE活动组CD19+细胞表达CD69较正常对照组和SLE非活动期明显升高(P<0.05),PHA刺激4小时后,活动期SLE CD19+细胞表达CD69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活动期SLE与正常对照组之间CD19+ CD69+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③活动期SLE CD3+ HLA- DR+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非活动期SLE(P<0.01),CD3+ CD4+ HLA- DR+细胞、CD3+ CD8+HLA-DR+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非活动期SLE与正常对照组之间,HLA-D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活动期T、B淋巴细胞存在异常活化,活动期SLE外周血T、B淋巴细胞对刺激早期反应的敏感性降低,这种变化可能是SLE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肖东杰;刘洋;黄平;李晓英;杨博;汪运山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