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烹调过程中杂环胺类化合物的产生与控制

张明

关键词:
摘要:杂环胺类化合物的发现历史杂环胺类化合物是富含氨基酸和蛋白质鱼肉、畜禽肉等肉类食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与自由基机制生成,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的杂环芳香族化合物.1939年,Widmark将烤马肉涂布在小鼠的背上增加诱发乳腺肿瘤的风险.20世纪70年代,日本科学家Nagao和Sigimura等首次研究发现烤鱼和烤牛肉在Ames试验中检测出的杂环胺具有强烈的致突变性.这些发现激起科学家研究杂环胺化合物的兴趣.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营养需求及膳食对策

    科学合理的膳食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食物营养需求,降低因营养不良引发的各种疾病,增强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和生活质量,对老年人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并为老年人提出科学合理的膳食对策.

    作者:高明;霍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及检验质量控制的强化

    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同时国家在相关方面所辖的力度也相对较大.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也使国家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以及打击力度.通过建立食品检验实验室,可以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对加强现阶段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和介绍当前我国食品检验现状,并提出未来食品检验实验室管理以及提高检验质量的具体对策,以期为相关的食品检测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也希望可以真正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作者:李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快速检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本文以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现状为背景,首先从定义和特征两个方面对快速检测加以概述,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列举了食品安全监管中快速检测较为常见的应用方向,后归纳食品安全监管中快速检测的应用意义,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王啸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超高压杀菌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食品超高压杀菌技术属于人类针对食品研究的新技术,它将研究重心放在对压力的控制方面,希望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超高压杀菌对食品的影响作用,如压力的大小、加压时间、方式、温度、对微生物种类特性、pH值包括食品本身组成添加、水分活度与灭菌控制的影响作用等.本文探讨食品超高压杀菌技术中这些要素的优化研究进展过程,以期获得食品的佳杀菌效果.

    作者:钱其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由于缺乏有效地监管,近年来食品安全行业乱象频出,食品生产企业也因此受到舆论讨伐,举步维艰.本文以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并提出自己的控制、管理方案,以期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保证质量安全.

    作者:刘新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食源性疾病以及食品中微生物含量不合格等问题更加关注和重视.食品中微生物危害是造成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必须寻求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控制,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率,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作者:吴月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非遗视角下的淮扬菜传承人资源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和外来菜系冲击严重的今天,淮扬菜虽然有对刀工的极致追求和对火候的苛刻要求,但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追求对淮扬菜传承人资源的保护就成为了一种十分必要的行为.本文基于国家鼓励地方传统技艺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前提下,详细分析淮扬菜传承人资源陷入困境的原因和对传承人资源保护的方法.

    作者:张佳卿;孟祥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也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所以设立一种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的方法就显得迫在眉睫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以其分析速度快、无损、预处理简单、易于实现在线检测等特点,已发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及质量控制的快速分析新手段.近红外光谱技术主要作用于肉制品、乳制品、果蔬粮食等方面,本文就近红外光谱技术为例,对其应用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作者:潘振朝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分光光度法在食品防腐剂检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食品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的腐烂变质,一般会在食品中加入防腐剂.但防腐剂对人体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使用量不能超标.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和质量,需要检测食品中的防腐剂.分光光度法在食品防腐剂检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广度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因此,本文阐述分光光度法在食品防腐剂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倪嘉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QS现场审查把握的重点

    食品与食品包装安全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吃做为人们日常生活之中非常重要的板块,能够全面的保证人们的食品包装安全,就需要在现场审查之中多进行注意.在本文之中将会对于:硬件资源配件的检查、生产过程是否受控的检查、文件是否具有指向性和实用性的检查、自检能力以及工作能力的检查做出剖析,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启发.

    作者:刘美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紫苏粉对紫苏面包储藏稳定性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面包在我国的消费量逐年攀升.近年来,营养、健康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全麦面包、杂粮面包等新型面包产品研发面世,且销售火爆,传统的面包加工企业和研究机构应积极研发各类新产品.因此,紫苏面包也就应势而生.

    作者:张传智;田海娟;胡征宇;郭宇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食品质量检验对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与健康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目前在质检工作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质检管理制度不健全、质检部门力量薄弱以及质检手段匮乏等原因,其工作质量及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要想有效发挥出食品质检工作的价值,就应该建立健全食品质量检验监管机制,加强食品质量检验部门建设,引进先进的食品质量检验手段.

    作者:张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检测发展方向的理性思考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国都关注的大问题.目前,世界上的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已经将食品安全看作是国家的公共安全.食品安全不仅直接关系人们的健康水平,也对社会发展有严重的影响.食品安全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系统的一个工作,农作物以及蔬菜等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过程中,不管是哪个环节出错,都会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初级农产品有严重的污染,食品流通和经营环节杂乱无章,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等,这些问题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本文简单阐述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并对食品检测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能对改善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

    作者:于建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实时荧光PCR检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的方法,本文根据羊特异性线粒体DNA片段,设计合成引物,通过检测引物的特异性及方法灵敏性,建立肉制品中羊源性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作者:舒静;孙丽君;樊成;严烨;王瑛;郑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包装安全的绿色壁垒及对策

    食品安全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包装作为直接接触食品的因素,更应该被引起重视.很多国家已经对食品安全作出了相关规定,并且大量限制食品包装的材质,对于迁移物质在包装中的含量也作了限量要求,控制其在包装中的浓度.包装的安全性必须要在各个生产中注意把握操作的规范性.我国是出口大国,但如果仔细观察近年来的食品出口,不难发现我国的食品以及类似与人体有直接接触的商品,一直都受国外的绿色安全壁垒限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曾经出口到美国的PVC材料的玩具威胁儿童健康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加大对食品包装安全绿色壁垒落实相关法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食品安全的渗透迁移性,并进一步探讨我国采取的相关措施.

    作者:刘孟莹;田警文;张海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胡麻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胡麻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方法:样品经甲酯化后用GC-MS法分析,对比37种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总离子流,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色谱柱为DB-5MSUI,60 m×0.25 mm×0.25μm;进样口温度230℃;程序升温.结果:建立的α-亚麻酸在0.2~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3%,RSD为0.14%.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胡麻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

    作者:孟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就要注重食品的检测.食品检测中常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应用该技术有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本文主要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主要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相关概述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作者:董浩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涉及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国之大事、民之大事.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行为是国家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的重要保证.食品安全监管的行政执法工作在国家法制化建设进程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一线食品安全执法人员不仅要承担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还要组织查处各类重大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和协调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随着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入,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在进行的市县一级的食品安全体制改革模式综合执法模式即三局合一模式(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合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履行三局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虽然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设和能力建设还没有跟上,绝大部分一线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来自于基层工商管理所,从未系统学习过食品安全专业理论,实际监管经验也相对不足.如何快速进入角色,履行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目前急需加强的工作.

    作者:韩晓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与有效 性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申请实施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这个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自我验证是关键环节,能够帮助食品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改进.因此,本文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有效性问题展开研究.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相关消费者的关注.基于频发的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有关部门需要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来进行全方位控制食品安全,加强对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

    作者:林龙雄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疆奶疙瘩的成分分析及工艺优化

    根据不同因素对奶疙瘩成品质量的影响,对新疆奶疙瘩进行工艺优化,为新疆奶疙瘩的实际生产提供参考.本文以鲜牛乳为原料,模拟新疆奶疙瘩的制作工艺,从发酵剂、发酵温度两个方面来改善新疆奶疙瘩的品质.实验结果表明,3%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为42℃时,得到的新疆奶疙瘩品质佳,为综合发展和利用奶疙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瑞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