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明明;王漫;石学敏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组(A组,n=25)和对照组(B组,n=25).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术后结合针灸疗法.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在麻醉前(T1)、插管时(T2)、拔管时(T3)及术后30min(T4)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的变化及2组患者术毕至完全清醒时各项指标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T2、T3、T4与T1比较,HR和MAP均升高,2组患者在T1、T4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毕至完全清醒时的各项指标,组间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患者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针灸疗法能够保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缩短拔管的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韩旭;张艳军;李昂;范路路;王欣悦;解放军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伴抑郁症的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抑郁症的R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临床疗效根据症状积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变化、内镜下疗效比较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积分及抑郁症积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8周后2组总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伴抑郁症的反流性食管炎见效快,疗效满意,且复发率低.
作者:臧东静;白洁;徐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黄芩苷是黄芩药材的药效组分之一.笔者对黄芩药材中黄芩苷的提取方法、含量测定、药理活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为进一步开发黄芩苷的产品和综合利用、建立黄芩药材及其制剂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相关的分析数据.
作者:李景松;张贵君;张智圆;张雅楠;徐蓓蕾;刘长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TIP联合西药组和西药组,每组35例.西药组于睡前半小时给予艾司唑仑片1~2片,TIP联合西药组在服用艾司唑仑片基础上配合每周两次TIP睡眠调控技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变化,观察周期4周.结果:组内比较,TIP联合西药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PSQI总分、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联合西药组优于西药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值比较,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联合西药组优于西药组.有效率比较,TIP联合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2%,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29%.结论:本研究提示两种干预方法对原发性失眠症的改善程度不同,TIP联合西药组优于单纯艾司唑仑组,这提示在初始治疗阶段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是治疗失眠症更为有效的方案.
作者:李桂侠;洪兰;林颖娜;李涛;黄艳影;刁倩;吕学玉;杜辉;汪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柴芩温胆乌贝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8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例随机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柴芩温胆乌贝汤,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治疗,8周后比较2组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疗效对比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且2组均能降低RE患者血浆TNF-α、NO水平,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芩温胆乌贝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影响TNF-α、NO水平有关.
作者:陈利平;陈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七味药酒联合护理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11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采用压疮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七味药酒外敷,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伤口愈合时间、压疮愈合计分表评分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和PUSH评分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药酒联合护理治疗压疮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艳梅;郑向晖;杜艳萍;吉丽;胡玉霞;罗玲;芦璇;夏远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以升降并举法而拟的处方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名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奥美拉唑对照组,用药8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症状积分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NERD均有明显疗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对烧心、泛酸、胸骨后灼痛、嗳气、上腹胀、上腹痛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对改善反胃和咽喉不适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升降并举法而拟的处方,总体临床疗效与奥美拉唑相似,对个别症状改善有优势,是治疗NERD的另一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嫣;范怀玲;朱凌云;朱远?;宋宏伟;杨芸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对混沌从初始含义到非线性混沌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并概要阐述了非线性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首次尝试用非线性混沌理论探讨了中医心理学的起源和对心理现象的理解.
作者:李桂侠;洪兰;吕学玉;杜辉;李世通;黄艳影;王亚娜;汪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目前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辖区社区居民冠心病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全部冠心病患者,填写调查表,记录性别、年龄、体重、职业、吸烟、饮酒、病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中,男性占67.30%,明显的多于女性(32.70%),男女患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年龄(59.17±10.067)岁;以45~75岁之间多见,占全部患者总数的84.2%,尤其是55~64岁是发病高峰期,但35~44岁的患者也占9.32%,患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男性患者中超重者320人(75.1%),非超重者106人(24.9%);女性患者中超重者165人(79.7%),非超重者42人(20.3%),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职业以工人、农民居多,占总数的87.21%.在男性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高达67.61%;冠心病合并疾病中,高血压多,占56.08%,其次为糖尿病,占18.96%.结论:冠心病为我院辖区心血管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必要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实行定期随访,指导用药,控制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高筱红;金红珍;任春琦;周书文;马立永;魏广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高血压病是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为了更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应加强对血压的管理,重点是对血压的波动进行管理.
作者:齐明;张根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有关因素,为解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几年相关文献进行疏理,从中分析找出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结果: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于中药注射剂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中.结论:将几个环节的问题逐一分析,通过加大各环节的监管力度,方能避免或减少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秀明;姚峥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谢晶日教授是黑龙江省名中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主任,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谢教授业医近40载,学验丰硕,活用经方和时方,擅长运用中医药对各种疑难杂病的诊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有独到之处.余有幸侍诊于侧,获益颇多,现将谢师运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和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林晋濠;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在临床上中医外治疗法广泛用于治疗腰痛,对近十年来中医外治疗法如针刺、灸法、推拿、刮痧、拔罐、外敷、小针刀、埋线等疗法治疗腰痛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腰痛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在临床研究上仍然存在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较少等情况.今后临床研究应采用严谨的实验设计方法,进行规范化研究,使疗效客观化,从而推广中医外治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王亮;王莹莹;杨金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帕病1号方对强直少动型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帕病1号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美多芭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帕病1号方和美多芭均可改善早期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P<0.01),且疗效相仿(P>0.05);帕病1号方和美多芭均可改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P<0.01),但帕病1号方疗效优于美多芭(P<0.05).结论:帕病1号方治疗强直少动型早期帕金森病在改善运动症状上疗效与美多芭相仿,在改善生活质量上则优于美多芭.
作者:赵彩燕;雒晓东;林明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阳陵泉、痛点刺络拔罐,对照组采用针刺肩三针的方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康明明;王漫;石学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主要论述了阴虚在睡眠障碍性疾病发病中的意义,从古代文献整理和现代临床研究两个角度举例阐述了阴虚失眠、阴虚盗汗和阴虚梦遗的机制和相关临床研究.
作者:闫雪;汪卫东;洪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养正消积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本病35例,并设3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实体瘤近期有效率(CR+PR)、中医症候总改善率分别为48.57%、31.43%和85.71%、54.2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在乏力、咳嗽、痰稠、咯血、胸闷气急、胸痛、纳呆、发热、腰膝酸软等症候方面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自汗、心悸等方面的改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生活质量(KPS评分)、免疫指标(NK细胞、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Ⅱ(IL-Ⅱ)、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改善及临床获益率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及肝肾功能损害、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正消积胶囊能有效地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改善临床症候和生活质量,提高免疫指标,上调IL-Ⅱ和TNF水平,并减少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束家和;周荣耀;吴丽英;钟薏;王文海;刘宏杰;张怡;刘慧;付晓伶;张彦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温胆宁心3个备选处方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明确有效药味.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原方组、核心方组及核心方加减组,每组30例.疗程4周,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3个备选处方在PSQI量表总分的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处方有效率依次为原方55.56%,核心方57.14%,核心加减方61.54%,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个处方都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且其作用基本相当;核心加减方有效率在3组中高,可作为优化处方备选之一.
作者:李涛;杜辉;洪兰;林颖娜;张锦花;汪卫东;高荣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安徽省不同产区和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集安徽省6个产区不同品种银杏叶,分别测定其中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区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内酯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可为安徽不同地区合理栽培银杏提供参考.
作者:周正华;杜安全;王先荣;王德群;刘守金;梁益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胶补血软胶囊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眼底后静脉丛放血法,造成失血性贫血动物模型,观察给药后各组小鼠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和游泳时间,并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结果:小鼠造成失血性贫血模型以后,体能明显下降,负重游泳时间缩短,RBC数目和Hb含量明显降低,EPO反馈性相对增加.阿胶补血软胶囊在提高动物体能的同时,其RBC和Hb异常明显改善,并可使血清EPO进一步升高.结论:本实验条件下,阿胶补血软胶囊具有抗贫血功能,能提高小鼠的体力,增加失血性贫血小鼠的RBC数目和Hb含量,这些作用可能与其增加血中EPO含量有关.
作者:朱路平;赵宜红;孙曼;杨景华;周甜;赵新年;张雁冰;李寅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