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头癣13例

邵永山;任虹;解春桃;余展国

关键词:特比萘芬, 治疗, 儿童头癣, 制药厂, 发病率, 齐鲁
摘要:近年来头癣的发病率有所增加,我们用齐鲁制药厂研制的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头癣,取得满意效果,现将13例总结如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相关文献
  • 泉州市新发现66例麻风分析

    我们统计了1997年以来泉州市发现的麻风病共66例,其中1997年20例,1998年16例,1999年14例,2000年16例,均来自于皮肤科门诊.66例都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4~82岁;儿童麻风2例;多菌型34例,少菌型32例;查菌阳性39例,占59%;畸残20例,占30%.

    作者:王少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国产药物联合治疗MB麻风的远期疗效

    我国治疗麻风药物均系WHO援助进口产品,国内已有不少关于MDT治疗MB麻风近期疗效报告[1-3],以国产药物三联治疗MB麻风近期和远期疗效报告者少见,甚至未见.宝兴县在1986~1993年开展的联合化疗(MDT)时,所有病例均用国产药物,现将部分完成2年治疗并监测5~12年资料完整的30例病例供分析.

    作者:陈启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得宝松局部封闭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观察

    我们于1997~2000年期间用得宝松治疗瘢痕疙瘩,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魏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磨削结合表皮移植治疗较大面积白癜风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6年始,对白斑区采用磨削结合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6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艺明;吴建东;廖燕清;李琼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威海市1988~1999年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为探讨淋病的流行特点及流行规律,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将1988~1999年我市淋病监测资料分析如下.资料来源资料来自于各市区性病疫情监测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

    作者:林向利;李作宁;丛勉杰;李瑞英;邵正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线状银屑病1例

    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病,但线状银屑病系一少见的特殊类型的银屑病.国内文献近年报道甚少,现将我们所见1例报告如下.

    作者:乔民;朱莺丽;于美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4例红皮症的护理体会

    红皮症(剥脱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危重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约为5%~20%,病死者多为继发感染,如皮肤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也是致死原因[1].通过对24例病人的护理我们体会到除合理的治疗外,精心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本病的预后、转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允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皮肤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1例

    患者,男,63岁,因全身出现结节1年,加重1月人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粟粒大小结节,散在分布,无明显自觉症状.近1月来,皮损泛发全身,下肢皮损融合成斑块,呈紫红色,双踝部斑块中央破溃,形成核桃大溃疡,面部亦出现类似溃疡灶,表面覆以黑色痂皮,遂来我院就诊,以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收住院.

    作者:刘淑梅;赵奉英;邱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白癜灵冲剂治疗白癜风91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们于1999年6月~2000年12月应用自拟中药复方白癜灵冲剂治疗白癜风91例收到了较好而肯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正田;刘国艳;刘洪泉;徐文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尿中表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30例病人血清及尿液中EGF含量.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EGF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EGF可能在银屑病的初次发病及复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忠永;邱会芬;谭升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红皮病型银屑病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报告

    患者,男,58岁,教师.既往有寻常型银屑病史36年,每年反复发作,秋冬季明显,夏季好转.曾用多种药物治疗.

    作者:商永明;张加水;王广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万乃洛韦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观察

    1998年8月~1999年8月我们采用口服万乃洛韦联合乌体林斯注射液(草分枝杆菌F.U.36)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百芳;赵新;曹兰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

    患者,男,19岁,面部红斑丘疹半年就诊.患者于半年前开始在面部出现小的丘疹、丘疱疹,散在,以颞部为主,无任何自觉症状,未曾治疗.查体:患者发育正常,营养好,查体合作;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双侧颞部、前额可见散在的数个暗红色丘疱疹,中央棕褐色,未见白头及黑头,用玻片压诊,见中央棕褐色小点,面部可见有凹陷性小瘢痕(图1),全身其它部位未见明显的类似皮损.

    作者:任相录;孙新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抗真菌研究进展

    随着免疫缺陷或抑制患者的迅速增多,真菌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危害很大,然而行之有效的抗真菌药物相对较少,而且有些药物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或易发生耐药,因此寻找安全性好、抗菌谱广、疗效高且价格低的抗真菌药物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从药用植物中提取筛选抗真菌活性成分,进而开发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近年来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骆志成;刘子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头孢三嗪治疗早期梅毒疗效观察

    我们用头孢三嗪治疗青霉素皮试阳性的早期梅毒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传珍;周迎;杨延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多功能治疗机治疗尖锐湿疣126例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 12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74例,女52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5天~2年,平均18个月.发病部位以阴茎包皮龟头部、阴唇、阴道口、阴茎体、阴蒂、宫颈、阴道壁、阴囊、会阴部、腹股沟、肛门及肛周等处均可见.

    作者:曾海;刘瑞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女性性传播疾病中阴道念珠菌带菌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女性性病患者阴道念珠菌的带菌情况.方法:对422例女性性病患者作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检查念珠菌,并同时检查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结果:女性性病患者的阴道念珠菌带菌率为35.1%.在混合感染中,念珠菌合并UU感染率为13.7%,合并NG、MH、CT的总感染率为7.8%.结论:女性性病患者的阴道念珠菌带菌率高于健康育龄妇女,并以合并UU感染常见.

    作者:许庆芳;王侠生;翁智胜;陈志和;梁瑞珍;彭洁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伊曲康唑治疗男性真菌性尿道炎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伊曲康唑(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34例男性真菌性尿道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于珈;胡萍;刘美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5121例传染性软疣发病情况分析

    临床资料5 121例病例全部来自1997年6月~2000年5月门诊就诊的病人.一般资料详见表1.

    作者:曹爱华;胡亚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研究

    目的:检测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的水平.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5岁以上的34例女性痤疮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进行了测定,并以32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结果:患者组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E2和L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RL和FSH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性激素异常可能是女性痤疮迟发和持久不退的主要原因.

    作者:赵晓秋;康立久;张雁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