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论坛会议纪要

平凡;曾正陪

关键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青年论坛, 会议纪要, 内分泌学, 中青年, 医学会, 哈尔滨市, 委员会, 年会, 论文
摘要: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论坛是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承办的全国内分泌年会,于2008年7月17~20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与会代表1 058人,共收到论文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相关文献
  • 长时间耐力运动期间精氨酸加压素的渗透性和非渗透性调节

    近年发现运动相关性低钠血症(exercise-associatedhyponatremia,EAH)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耐力运动并发症.并发EAH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水相对过多,超出了肾脏排出多余水份的能力;但限制运动期间肾脏大排水能力的机制尚不清楚.

    作者:李果;童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论坛会议纪要

    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论坛是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承办的全国内分泌年会,于2008年7月17~20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与会代表1 058人,共收到论文

    作者:平凡;曾正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美国内分泌学会的临床指南:库欣综合征的诊断

    凡例专家组用统一的短语和符号来表示建议的力度和证据的确凿程度,即用数字1表示强烈推荐,用数字2表示一般推荐;用●○○○、●●○○、●●●○和●●●●,分别表看示极低、低、中等和高度可靠的证据.

    作者:卢琳;曾正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垂体催乳素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催乳素瘤是垂体常见的肿瘤,也是高催乳素血症的病因之一.鉴别诊断有时比较困难,需要胃复安或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结果作参考.垂体催乳素瘤现在首选溴隐亭治疗,在特定情况下,还有其它药物、手术和放射治疗可选择.

    作者:汤正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共识声明: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这是由欧美9个国家、32名在该领域中领衔的内分泌和神经外科专家经二天文献评价和讨论后达成的一份共识.

    作者:汝颖;陈名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单纯性Rathke囊肿患者内分泌功能改变的初步研究

    回顾性分析65例单纯性Rathke囊肿患者手术前后内分泌功能改变,术前存在的垂体激素分泌异常以垂体-性腺激素分泌受损和高催乳素血症多见,常见症状女性为月经紊乱及溢乳、男性为性欲减退及勃起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发生全垂体功能减退甚至危象.手术可以有效改善受损的垂体功能,也可能导致新的损害.

    作者:魏广玉;吕朝晖;窦京涛;母义明;陆菊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胃旁路术与低热量饮食减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肠促胰岛激素水平的影响

    过去十年中,治疗肥胖的手术例数迅速增长.Roux-en-Y胃旁路术(GBP)可使80%患者的体重长期明显下降,且能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GBP术后2型糖尿病的迅速改善常出现于体重明显下降之前,其机制至今未明.

    作者:李平;陈名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胰头部神经内分泌肿瘤所致的异位ACTH综合征

    异位ACTH综合征是非垂体的ACTH肿瘤分泌ACTH样物质,刺激肾上腺而引起皮质醇增多征,约占全部库欣综合征的10%~15%[1].导致该综合征的肿瘤多位于肺部或胸腺,而胰腺肿瘤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较罕见.

    作者:宋昱;贺冶冰;张木勋;余学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单纯性肥胖青少年血清内脂素水平及其与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

    目的 检测单纯性肥胖及正常青少年血清内脂素水平,探讨其与年龄、体重指数(BMI)、脂联素、瘦素、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共148名,其中单纯性肥胖症青少年72例,正常对照76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法测定两组青少年的空腹血清内脂素、脂联素、瘦素、睾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肥胖组青少年均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EISI).结果 肥胖组血清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7.65±18.28 vs 29.35±12.10) μg/L,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人体测量指数及脂质参数之间无任何相关性,而肥胖组血清内脂素与年龄、EISI和Tanner分期呈负相关,与血清HDL-C水平呈正相关.并且在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内脂素水平与年龄及HDL-C水平仍然呈显著相关(g<0.05).结论 在中国青少年人群中,血清内脂素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且可能参与体内HDL-C代谢的调控.

    作者:唐金凤;杨颖;姜博仁;金华;陆文丽;王伟;周丽斌;李凤英;陈名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黄芪多糖降糖作用及其对蛋白激酶B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

    运用黄芪多糖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检测其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蛋白激酶B(PKB/Akt)活性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的变化.结果 显示,黄芪多糖有降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PKB/Akt活性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有关.

    作者:张敬芳;吴勇;欧阳静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沉痛悼念梁荩忠教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第一、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内分泌代谢病学专家梁荩忠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9月1日与世长逝,享年90岁.

    作者:中国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内分泌代谢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Graves病患者血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变化

    目的 研究Graves病(GD)甲亢患者血清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GD患者269例,其中初发患者90例.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和NT-proBNP水平.结果 血清NT-pmBNP与FT3(r=0.260,P<0.01)、FT4(r=0.297,P<0.01)和心率正相关(r=0.251,P<0.05);与超敏TSH(sTSH)负相关(r=-0.157,P<0.01).校正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后,血清NT-pmBNP仍与FT3、FT4和TRAb正相关(均P<0.01).校正血清FT3,FT4、sTSH、TRAb、年龄、性别、BMI后,初发组和治疗组的血清NT-proBNP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FT4对NT-pwBNP有显著影响(P<0.01),NT-proBNP水平的升高在甲亢已经控制的患者中同样存在.结论 GD患者血清NT-pwBNP水平随着FT4的升高而明显上升,不受性别、年龄和BMI的影响.监测血清NT-pmBNP有助于了解GD患者的血管僵硬度和容量变化,为早期防治甲亢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顾丽群;朱巍;刘建民;李凤英;赵琳;姜涛;张旻佳;刘赟;宁光;赵咏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黄酸改善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敏感性并增强肝脏PPARγ和GLUT-2的表达

    目的 探讨大黄酸改善高脂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肝脏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5)和糖尿病组(DM,n=40).NC组以基础饲料喂养,DM组以高脂饲料喂养5周后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30ms/kg),其中30只成模大鼠再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C)和糖尿病大黄酸治疗组(DM-T),后者即开始大黄酸灌胃(100 mg·kg-1·d-1),灌胃11周后处死动物,收集标本,记录体重、肝重,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等生化指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浓度(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组织中PPARγ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表达.结果 实验结束时,测得DM-C组FBG[(22.57±3.23 vs 7.11±1.44)mmoL/L,P<0.01]、TG[(0.89±0.29 vs 0.58±0.17)mmoL/L,P<0.01]、HbA1C[(12.49±1.96 138 8.36±0.84)%,P<0.01]、GSP[(57.29±4.14 vs13.43±2.70)μmol/L,P<0.0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365±0.133 vs 1.233±0.159)μg/L,P<0.05]较NC组均显著升高.DM-C组肝重指数亦明显高于NC组(0.032±0.004 vs 0.024±0.002,P<0.01),FINS与NC组无明显差别,ISI较NC组下降明显[In(ISI),-5.46±0.61 vs -4.81±0.75,P<0.05],HOMA-IR较NC组升高[In(HOMA-IR),2.34±0.64 vs 1.70±0.78,P<0.05].DM-C组肝脏PPARγ [11 131.7(5 723.1-18 979.4) vs 48 782.1(21 576.7-108 829.5),P<0.01]和GLUT-2(0.98±0.35vs 1.29±0.27,P<0.05)表达较NC组有明显下降趋势.而DM-T组大鼠的FBG[(15.94±3.16)mmol/L]、HbA1C[(10.51±1.74)%]和GSP[(47.31±6.09)μmol/L]、In(HOMA-IR)(1.86±0.30)等较DM-C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In(ISI)(-4.97±0.29)较DM-C组升高明显(P<0.05).肝脏PPARγ/[35 156.3(24 554.3-86 660.9)],GLUT-2(1.55±0.55)蛋白表达水平较DM-C组明显增强(P<0.05或P<0.01).结论 大黄酸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HbA1C及GSP、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强PPARγ、GLUT-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金苗苗;迟铖;母义明;汪保安;马晓莉;贾贺堂;杨丽娟;窦京涛;陆菊明;潘长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五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分析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PSIS)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7年来收治的5例PSIS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5例PSIS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临床特征是:(1)生长发育迟缓;(2)出生时臀位分娩率高;(3)身高159~165 cm,下部量大于上部量,指间距小于身长;(4)骨龄落后3~8岁不等;(5)智力基本正常,但学习成绩逐渐下降;(6)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和实验室检查;(7)垂体后叶功能正常;(8)垂体MRI增强扫描:垂体柄未见,垂体小,后叶异位.PSIS的发病机制不详.垂体前叶激素替代治疗是唯一有效的疗方式,但要把握治疗时机.结论 PSIS发病率低临床特征不同于单纯性垂体侏儒和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临床应提高认识,把握治疗时机.

    作者:郭清华;陆菊明;窦京涛;吕朝晖;母义明;杨丽娟;周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两例妊娠暂时性甲亢和文献复习

    例1,女性,29岁,停经35 d出现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妊娠12周时出现心悸,消瘦,体重减少15 kg,无甲状腺疾病既往史和家族史.体检:甲状腺丰满、质软、未闻血管杂音,心率100次/min,律齐,皮肤微潮,手颤(一),von Graefe(一),Moebius(一).

    作者:戴为信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女性生殖与内分泌研究进展

    生殖是一个将亲代遗传物质成功传递给子代的过程,女性生殖周期主要经历胎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生育期及绝经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女性生殖的新进展和趋势.这些进展可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于女性生殖生理的理解,并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作者:纪冬梅;冯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脂素基因过表达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血浆FGF-2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内脂素基因过表达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影响.方法 构建大鼠内脂素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将该质粒转染大鼠.在转染前后采用正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变化,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FGF-21浓度.结果 在质粒注射后3 d大鼠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1.49±0.06 vs 0.99±0.04,P<0.01);葡萄糖输注率(GIR)[(35.3±1.4 vs 27.6±1.7)mg·kg-1·min-1,P<0.01]较注射前明显升高;基础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14.5±3.7 vs 24.4±6.2)mU/L,P<0.05];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1.31±0.10 vs1.76±0.22)mmol/L和(0.59±0.04 vs 0.95±0.15)mmol/L,均P<0.05];血浆FGF-21也降低[(2.25±0.19 vs 2.59±0.23) μg/L,P<0.05];在转染前后基础血糖和血浆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内脂素质粒转染使大鼠血浆vsfatin水平升高和FGF-21水平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

    作者:李仁哲;孙勤;杨刚毅;李伶;李钶;齐晓娅;朱伟;孙逊;唐毅;刘桦;Guenther Boden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间充质干细胞胰岛样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成体多种器官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多胚层分化能力.近年研究发现在体内体外特定微环境作用下,它可以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并且具有降血糖的功能.这一技术可以同时解决胰岛移植中供体紧缺及免疫排斥反应两大难题,为临床糖尿病细胞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谢秋萍;吴育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肥胖对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观察肥胖和非肥胖葡萄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敏感性、β细胞功能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显示肥胖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存在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受损和hs-CRP水平升高,且胰岛素抵抗、hs-CRP与腰围正相关.

    作者:陈小琳;李竞;文重远;孙永林;王颖;蔡小俐;周波;李珍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因素

    检测2型糖尿病家系成员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各时间点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和餐后皮质醇水平均明显高于一级亲属和正常对照者,家系成员空腹皮质醇水平与空腹血糖正相关,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

    作者:万小莉;任伟;张素华;梁松;龚莉琳;白晓苏;郑瑞枝;汪茂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