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敏;陈丽
抽搐作为一个症状在急诊室中十分常见,来之较急,需要快速明确的诊断程序,才能给与恰当的治疗,避免延误病情.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通过对45例因抽搐就诊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总结,探索了一套对抽搐较为实用和快速的诊断程序.
作者:甄素平;祁永玲;范书平;赵志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对7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血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HIE患儿血钙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IE病情越重,血钙值越低,脑损害程度与血钙负相关(r=-0.73,P<0.01).提示早期监测HIE的血钙水平,对判断病情及估计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惠萍;李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低血钾症是常见临床急症之一,可多种原因引起,严重低血钾能引起多个系统功能紊乱,并发多种心律失常,若观察不细致,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对低血钾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自2002年-2004年我科收治20例低血钾病人,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风云;闫清华;田秀君;郑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气管切开的患者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甚至缺失,自行排痰形成障碍,再者呼吸道失去保护功能与外界直接形成呼吸通道,外源菌易顺此道直接进入肺部造成呼吸道严重感染,给患者的舱内护理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因此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的舱内外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任红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颅脑外伤病人,在开颅术中容易发生对侧迟发性硬脑膜外血肿(Delayed extradural hematoma,DEDH),使病情加重,术后病人死亡率及致残率升高.显然预防术中发生DEDH,较术中术后发现后再处理更有意义.我们采用病灶对侧颅骨钻洞,结扎硬脑膜中动脉,悬吊硬脑膜,预防术中发生DEDH,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勇;刘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晚期支气管哮喘的慢性肺部疾病.反复感染、气道痉挛、呼吸肌疲劳、痰粘稠不易咳出,是其临床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雾化疗法,可使药物直接吸人支气管、肺部有助于痰液的排出,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量少,见效快、副作用少等优点.
作者:张玉;贺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起搏器植入的影响.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及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起搏器植入原因及溶栓对起博器植入的影响.结果起博器植入原因以Ⅲ度AVB多见.溶栓组129例,7例植入临时起搏器,起博器植入率为5.43%,未溶栓组491例,60例植入临时起博器,起博器植入率为12.22%,两组起搏器植入率有显著差异(P<0.05).未溶栓组有Ⅲ例植入永久心脏起博器,植入率为0.51%.结论溶栓可显著降低起博器植入率.
作者:高运来;江时森;羊镇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3月1日至2004年10月收住院的189例中青年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明确病因者176例(93.12%),病因不清者13例(6.88%),性别上男性高于女性,有多种危险因素的100例(52.91%),危险因素为高血压(61.38%),吸烟/酗酒(40.21%),高脂血症(24.34%),糖尿病(22.22%),肥胖(13.76%),头痛、头晕、劳累、性格急躁、睡眠失调(42.86%).结论中青年脑卒中发病与性别、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头痛、头晕、劳累、性格急躁、睡眼失调有关,应予以干预,并加强宣传教育.
作者:张小丽;王振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赋予了护理更广泛的职能,使护理的性质、内容和任务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整体护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人作为整体的全方位的护理方式.按人的年龄、生理、心理等不同的特点进行组合,以适应护理实践的需要.
作者:沈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Fraxiparine,FRA)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观察105名UAP患者,其中干预组56名,对照组49名.结果干预组在应用FRA干预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亦效果显著(P<0.01).结论FRA治疗UAP有良好疗效,并能改善其血流变学指标.
作者:孙昌明;徐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脑卒中患者中大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劳动丧失,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生活自理并重返社会.我科自2002年7月,对本科收治98例意识清楚的脑卒中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郭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本地区2003年-2004年非发酵菌的菌株分布、年龄结构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美国杜帮公司生产的Microssean WalR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肺部感染者分离出的1172株细菌进行自动鉴定及药敏判断.结果检出非发酵菌206株(检出率17.85%),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8.02%、鲍曼氏不动杆菌占2.56%、荧光假单胞菌1.70%、嗜麦芽假单胞菌1.36%,其余菌种检出率均<1%.青、中、老年组非发酵菌的感染率分别为12.41%、18.75%和19.78%.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结论非发酵菌导致肺部感染菌种虽仍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但出现多种菌种并存,且不断有新苗种出现的势头.中年人群的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与老年人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值得关注.在治疗上,亚胺培南仍为首选药物,既往使用的头胞他定、头胞吡肟、氨曲南、氧哌嗪青霉素等不敏菌株增多,效果不容乐观.
作者:李晓玲;陈洁;湛晓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更为有效的途径.方法将56例经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血压仍高于正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用盐酸苯那普利20mg,口服,每日1次,吲达帕胺2.5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28例,单用盐酸苯那普利40mg,口服,每日1次,共21天.结果显效率治疗组46.5%,对照组17.9%,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部分血液学指标,治疗组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苯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毕研强;王道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对46例确诊病人应用氟西汀治疗,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记录其疼痛程度,采用0~10梯度疼痛强度分级法进行效果分析.结果服药后第16周完全缓解42例,明显缓解2例,轻度缓解2例,未缓解0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昏2例,出汗增多1例,不良反应总例数3例,以上不良反应均能耐受,不需要任何处理.结论氟西汀能有效治疗偏头痛,且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是治疗偏头痛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吉梁;伦国爱;王建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辅助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在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156例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确诊后,在床边快速进行早期辅助血肿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加常规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102例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确诊后,行常规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并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辅助微创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具有创伤少、简便、快速的特点,能够改善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预后.
作者:翟秀云;左君;鲁秀国;周世聪;王家宝;周贤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现将2000年3月-2004年3月住院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急性或采取用脱水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2例患者,男48例,女24例,年龄50岁~85岁,平均68岁;人院时神智清33例.昏迷39例.经治疗好转出院61例,病情加重8例.死亡3例.
作者:杜秀玲;毕洪英;李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的CT表现特点.方法总结分析35例外伤性脑积水病人的CT资料.结果外伤性脑积水的CT表现:脑室系统的扩大,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脑质因脑脊液渗漏出现间质性水肿,表现为对称性的低密度区.脑室系统的扩大程度大于脑池的扩大,脑沟表现正常或变窄.开骨窗病人可见骨窗附近脑组织向骨窗附近移位,甚至部分突出.侧脑室下角的扩大出现较早.结论CT检查是确诊外伤性脑积水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于卫中;杨建秀;周相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日的老龄化,老年病人成了我们人可忽视的群体,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心理护理学已成为现代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在护理过程中,用心理学方法指导病人树立正确认识疾病观,在老年护理中显得尤加重要.
作者:李运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促发因素、临床特点,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分析总结1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症多,如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肾衰,进食不足,进食过饱,腹泻,长期卧床未及时抗凝治疗;输液速度过快,治疗欠妥.症状不典型,以休克、心衰、心律失常等常见.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症多,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作者:杨秀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4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法测定患者血浆OX-LDL及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组(n=72)血浆XO-LDL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n=42),且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OX-LDL水平逐渐增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度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对临床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孙晓宁;张昕;龚开政;曹莉霖;张振刚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