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 CA125及雌激素(HE4)水平对卵巢癌组织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的影响,为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及抗雌激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0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前血清及手术后组织标本,化学发光法检测卵巢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 CA125、HE4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标示卵巢癌组织中 ERα表达状况;并用统计学软件 SSPS19.0,比较卵巢癌组织 ERα阳性与 ERα阴性患者血清中 CA125、HE4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 ERα表达的关系。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 CA125及 HE4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01),且与临床分期有关(P <0.01)。卵巢癌组织 ERα阳性与 ERα阴性患者血清中 CA125水平无明显差异(P =0.360);但 HE4水平存在差异(P =0.02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卵巢癌组织中 ERα阳性率为56%,大多在细胞核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血清 HE4含量呈负相关(r =0.852,P =0.031)。血清 HE4水平相对较低的卵巢癌组织中 ERα表达水平较高;而血清 HE 水平较高的卵巢癌组织中 ERα在细胞核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血清CA125及 HE4含量同时增高对卵巢癌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血清 HE4水平升高可影响 ERα表达,其含量高低可为临床以ERα为靶标进行卵巢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洪彩;石传芹;徐雪;胡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某校在校大学生健康问题及相关行为,为对大学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提供基础和依据。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依据格林模式的思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生态诊断和管理与政策诊断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在校大学生存在抵抗力低、睡眠问题、精神状态欠佳和肠胃疾病等亚健康问题,这与其体育运动量少、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部分学生对该问题认识不足。结论应从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着手,通过恰当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等方式进行纠正,从而规范学生个人的行为养成,建立起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刘堃;宋明洋;翟向明;赵拥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老年人髋部骨折是指在股骨的粗隆间和股骨颈骨处发生骨折,多发病于老年人,临床上将这两处骨折统称为髋部骨折。患者多数因为摔伤直接或间接导致骨折,老年人因为骨质疏松,导致髋部骨骼变得脆弱,而且由于年龄原因,肌肉对骨骼的保护能力也有所下降,跌倒很有可能导致老年人髋部骨折。
作者:田荣娜;王芸;王岩英;尹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的肿瘤,其中约40%的初治患者存在远处转移,超过90%的患者死于远处转移[1]。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已经成为肺癌治疗失败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因此,探寻能够早期诊断并能预测转移、复发的检测方法对于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的分离检测方法,以及在肺癌临床诊治中的意义进行系统阐述。
作者:刘帅(综述);张庆广(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46例,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32名作为对照组。用 Vivid7心脏彩超仪超声测量受试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同时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资料。结果原发性甲减组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TG、TC、LDL-C、Lp(a)、CRP、CK、TPOAb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病程、TSH、BMI、TC、TG、LDL-C、Lp-(a)、CRP、CK、TPOAb 呈正相关(r =0.905,0.989,0.970,0.933,0.817,0.830,0.933,0.991,0.919,0.945,P <0.01),与 FT4、FT3呈负相关(r=-0.993,0.969,P <0.01),与 HDL-C 无相关性(P >0.05);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随着 TSH、TPOAb 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着 FT3、FT4水平的升高而减少。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较健康者显著增加;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作者:王侃侃;刘长梅;赵艳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方案药物化疗,化疗前由责任护士进行一般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调查两组患者干预治疗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症状特点及抑郁、焦虑状态的轻重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健康状况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焦虑抑郁情绪程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对提高患者化疗耐受能力,促进身心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邢绍芝;王玉杰;马小香;梅海燕;赵长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疑似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120例,同时进行超声和 CT 检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同时分析患儿构成和患儿超声表现。结果120例新生儿共检出颅内出血者64例,检出率为53.33%;超声检出率为95.31%,CT 检出率为92.19%(P >0.05);64例患儿中,脑室管膜下出血者39例,伴脑室内出血者15例,伴脑室扩大者5例,脑实质出血者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例,硬脑膜下出血者1例,脑室出血病例明显多于其他部位出血的病例;按照新生儿颅内出血分级标准,其中:I 级者39例,II 级者15例,III 级者5例,Ⅳ级者2例。结论利用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具有检出率高、无辐射、无创伤、经济性以及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在新生儿颅内出血常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董行波;刘新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和 survivin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夹心 ELISA 法分别检测11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28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和 sur-vivin 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肺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和 survivin 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和 survivin 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 >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和分期显著相关(P <0.05),腺癌患者血清中 survivin 的水平明显高于鳞癌患者(P <0.05)。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素-2和 survivin 显著相关(P <0.05)。结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和 survivin 可作为肺癌转移和判断分期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翟乃亮;刘金苹;高福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论文中统计学符号应按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 x ;(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 ;(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 x ;(4)t 检验用英文小写 t ;(5)F 检验用英文大写 F ;(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9)概率用英文大写 P (P 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 值、χ2值、q 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现代都市中生活的人们已经越来越注重养生之道了,而养生亦分为很多种类。葡萄酒作为一种酒精饮料除了在西方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以外,它带给人们的养生保健功效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并日益受到重视。纵观中国历史,唐朝的王翰曾经留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千古名句,这说明我国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开始饮用葡萄酒了。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葡萄久贮,亦自成酒,芳甘酷烈,此真葡萄酒也。”同时,他对葡萄酒的功效是这样描述的:“主治暖腰肾,驻颜色,耐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葡萄酒已经在中国得到渐渐地普及和流行,它已经发展成为新时代大众所喜爱的时尚饮品,葡萄酒的养生保健功能也日益得到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刘树琪教授所著的《葡萄酒产业密码》一书,提出了葡萄酒产业课题研究的新思路、新观点、新内容,弥补了相关研究的缺失,读后令人颇受启发。
作者:武沐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 TP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142例胃癌患者的新鲜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 RT-PCR、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组织中 TPX2 mRNA 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TPX2在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 TPX2的 mRNA 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0.1317±0.0183、0.0567±0.0108,P <0.01);②胃癌组织中 TPX2蛋白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织的表达(0.6158±0.2041、0.2463±0.0816,P <0.05);③肿瘤分期越晚,TPX2表达量越多,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逐渐增加(0.2945±0.0729、0.4324±0.0333、0.6902±0.0771、0.8895±0.0595,P <0.05);④TPX2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转移的胃癌组织(0.3557±0.0849、0.7250±0.1248,P <0.05)。结论TPX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 TPX2可能与胃癌的预后相关。
作者:段长胜;李玉明;张明凯;王凯;苏庆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新发子宫内膜癌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另以6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 BMI、空腹血糖(fasting glucose,F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及炎性因子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earson 相关分析BMI、IR 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BMI、IR 及炎性因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 BMI、HOMA-IR、CRP、TNF-α、IL-6及 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不同分期时,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 BMI、IR 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Ⅰ期时均显著增加(P 均<0.05)。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MI 与 CRP 呈正相关(r=1.72,P =0.033),而与其他炎性因子未见明显相关性;IR 与 CRP、TNF-α、IL-6和 IFN-γ均呈正性相关(P 均<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BMI、IR、CRP、TNF-α、IL-6及 IFN-γ水平均为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 均<0.05)。结论代谢及炎症等因素导致机体出现 IR,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影响子宫内膜癌的进展和预后。
作者:邓明;柯玮琳;李法升;董洁;王欣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公立综合医院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医院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认知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市两所二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随机抽取医院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利用 Epi-Data、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 卡方检验等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公立综合医院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性质、特点等方面了解较少,不同职称、不同岗位类别的职工,对首诊负责制的了解及双向转诊参与度均存在差异。结论大多数公立综合医院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性质、居民健康档案的了解较多,但是对社区卫生服务实行部分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了解程度不够。职称、岗位类别、学历均是影响职工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小敏;赵拥军;丛建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前护理专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实践技能和护理理论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因此,护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驾齐驱,尤其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当代教育形势下,实践教学的优劣成为护生能力提高的关键一环。但目前实践教学尤其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过分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强化,缺乏临床真实性,导致学生单项技能操作熟练,缺乏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人文关爱不够等[1];护生单项操作间缺乏横向联系,护理技能临床应用能力差的现象,即高分低能现象[2]。所以为根本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改变现有实验教学模式,从技术培训发展为突出能力的培养。我院护理技能实训中心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四大护理实训平台与三大护理实验教学模块,以期更好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
作者:王辉;唐永云;张晓丽;沙凯辉;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我院2014年01月—2014年04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影像学检查等评定方法,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硬脊膜撕裂和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80~105 min,平均(92±6)min,术后卧床时间1 d,随访时间3个月,手术前、后 VA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及术后 ODI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出血少等优点。
作者:任佳彬;任强;孙兆忠;房清敏;韩雪馨;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复康合剂联合地塞米松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40只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博来霉素造模)、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肺复康组(肺复康合剂)、肺复康+地塞米松组(肺复康合剂+地塞米松),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复制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于给药后第28天,各组体重变化、肺系数变化情况,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 型胶原(CIV)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体重明显降低,肺系数、血清 LN、HA、CIV 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肺复康组、肺复康+地塞米松组体重明显增加,肺系数、血清LN、HA、CIV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与地塞米松组组相比,肺复康+地塞米松组各项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 <0.05。结论肺复康合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大鼠肺纤维化。
作者:赵敏;李炯;宋晓冬;吕长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既往体健,因“高处坠落伤后头痛4 h”入院,入院后诊断为“①硬脑膜下血肿;②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③脑疝形成;④左侧多发肋骨骨折;⑤左侧血气胸;⑥吸入性肺炎”,在全麻下行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并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之后因患者痰液较多、咳痰困难行气管切开术,手术顺利,术后10余天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拔管后给予蝶形胶布拉拢闭合颈前瘘口,3 d 后瘘口顺利闭合,患者自动出院,当时仍有“左肺部分肺不张、左侧胸腔积液、双侧肺炎”,咳嗽、咳痰较多,无明显呼吸困难。术后2月患者气管切开颈前瘘口疤痕处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伴周围皮肤软组织红肿触痛,伴右侧颈部略肿胀及活动受限,无呼吸、吞咽困难,无发热。患者到我科门诊就诊,建议其输液抗炎、局部消毒处理。患者在当地门诊给予静滴抗生素(具体药名不详)治疗1周,颈前皮肤软组织红肿逐渐缓解,但瘘口处仍间断性溢出少量脓性分泌物,且颈前偏右侧可触及一质硬包块,故患者于2周后再次到我科门诊就诊。体检:颈前正中距胸骨上窝两横指处见一类圆形皮肤瘘口疤痕,疤痕被暗红色肉芽组织填充,挤压疤痕无明显分泌物溢出;瘘口周围皮肤呈暗红色,右侧胸锁乳突肌前平气管切开瘘口约1 cm 处可触及一大小约2.5 cm×3.0 cm 的包块,质硬无波动感,无触压痛,不随吞咽上下移动。根据病史及体检,考虑:①气管切开术后瘘口感染?②气管切开术中填塞油纱条残留?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作者:郑娟;伊纪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多年来,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主要向城市大中型医院集中,患者需求和医院资源配置的“倒三角”状况失调,我国原有的三级医疗机构间服务功能越位、缺位与错位现象日益显现。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建立分级诊疗模式不仅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基本医疗服务递送新格局的改革取向。本研究针对我国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分工协作机制尚不健全,亟待完善的问题,从医疗服务供需双方及相关管理部门角度出发,综合探讨建立我国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分级诊疗的机制与模式,对提升医疗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以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陈步凤;纪象芹;孙长华;任瑞;张志龙;苏婷婷;王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变化,探讨乌司他丁对炎症介质的干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6月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存活>48 h 的1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9例)和乌司他丁组(67例)。常规治疗组为洗胃、导泻、早期血液灌流、抗氧化、免疫抑制剂冲击及对症支持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乌司他丁。以体检中心30例查体的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于48 h 抽取外周血测定 NF-κB 的活性,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观察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发生率,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测定 NF-κB 的活性,IL-6、TNF-α的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外周血测定 NF-κB 的活性,IL-6、TNF-α的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治疗组 MODS 的发生率为56.65%,乌司他丁组 MODS 的发生率为3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1,P =0.031)。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中毒后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金英;郭立莎;纪洪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不同剂量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肝衰竭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54例肝衰竭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50、100、150 mg 静脉滴注,同时所有病例均依据肝衰竭诊疗指南给予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及调节肠道微生态治疗。通过4周的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的存活率、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同时记录各组出现的低钾血症、血压上升,腹水增加等不良反应。结果随着剂量增大,异甘草酸镁的保肝抗炎作用明显上升,而不良反应仅轻度增加,且易通过氯化钾片、螺内酯等补钾利尿处理消除。结论增加异甘草酸镁用量能显著增强疗效、降低死亡率,而不良反应随之增加相对较轻。
作者:周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