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萌;王宗璞;白苓玉;邱文超;单海鑫;张力
目的 测量翼腭窝(PPF)及其各通道和相关孔裂的毗邻结构,为翼腭窝区域的相关外科手术提供详实的解剖学数据.方法 对15例(30侧)成人干性颅骨标本的翼腭窝及其通道(翼上颌裂、蝶腭孔、圆孔)的形状、大小及毗邻结构关系进行观察测量.结果 翼突根部至颧弓下缘中点的距离为(39.67±0.76)mm,蝶腭孔及圆孔到中线的距离分别为(9.04±1.53)mm、(14.63±3.16)mm.结论 本研究所测数据可为翼腭窝部位的外科手术提供一定的解剖学依据,获得相对安全的手术范围.
作者:牛萌;王宗璞;白苓玉;邱文超;单海鑫;张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据病情轻重,将其分为轻症肺炎与重症肺炎.轻症肺炎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症状外,其他系统受累明显,全身中毒症状重,严重者可发生生命危险.
作者:李建厂;贾秀红;杨华琴;朱淑霞;唐慎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害,骨髓造血衰竭及血中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
作者:贾秀红;谢绍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骨髓CD34+细胞比率及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PNH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CD34+细胞比率及外周血中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 结果 PNH患者CD34+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其中增生减低组CD34+细胞比率低于增生活跃、增生明显活跃组(P均<0.05),而后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人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均>95%,其中粒细胞CD59表达稳定性较好;PNH患者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表达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低(P<0.01);粒细胞CD59在不发、偶发、频发组中表达逐渐减低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红细胞CD59表达则在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CD34+造血干细胞减少可能参与PNH发病;外周血粒、红细胞CD59检测是诊断PNH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方法 ,其中粒细胞CD59缺失程度对判断病情严重与否具参考价值.
作者:王学霞;孙建荣;高娜;于文征;张化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肠黏膜中Bax、Bcl-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OJ)组、OJ+能全素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肠黏膜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OJ组大鼠肠黏膜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下降(均P<0.01);OJ+能全素组大鼠Bcl-2表达增加(P<0.05),Bax表达降低(P<0.01),Bcl-2/Bax比值升高(P<0.01).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肠黏膜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应用肠内营养对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与上调肠黏膜Bcl-2蛋白及下调Bax蛋白有关.
作者:胡凤爱;张帆;赵冬梅;张璐萍;刘烨辉;傅廷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对酒精中毒后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活动的影响,探讨其解酒机制.方法 制备家兔十二指肠离体肠段标本, 采用常规离体灌注小肠平滑肌标本活动的实验方法 , 记录用药前后肠段平滑肌自发收缩性活动变化.结果 乙醇使家兔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幅度、频率明显减小,与乙醇单用相比,葛根素使以上两项指标进一步降低,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葛根素加强了乙醇对小肠活动的抑制作用,可能并非通过其对小肠作用达到解酒之功效.
作者:孙晖;田伟;张慧;刘红霞;范倩倩;刁汇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小于6个月和大于12个月患儿与同年龄对照组相比是否存在年龄相关性的不同细胞因子反应.方法 选择60例小于2岁的RSV性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分为小于6个月和大于12个月两组,并设有同年龄的对照组.通过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4、IL-10、IL-13)的浓度来观察对RSV感染的免疫反应.结果 RSV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IFN-γ、IL-10、 IL-13水平在大于12个月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于6个月年龄组 IFN-γ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照组中所有细胞因子均无年龄相关性差异.结论 不同年龄婴儿对RSV感染的免疫反应存在差异.
作者:吴福玲;宋秀凤;李营营;胡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是眼科的急症,若不及时救治,可导致视功能永久性损害,甚至失明[1].其急救措施为尽快降低眼压,挽救视功能,避免房角形成永久性关闭[2].
作者:刘秀莲;武金莲;吴玉梅;张会芝;冯桂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肿瘤样增生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由未成熟粒细胞形成的髓外肿瘤,临床上非常少见.
作者:王振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我们对30例颈内静脉扩张症患者进行了彩色超声诊断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燕;唐燕;毛维;彭莉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T细胞淋巴瘤(T-cell lymphoma,TCL)是一组少见的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其原发部位以淋巴结多见,大部分具有高度侵袭性,部分患者早期即有骨髓侵犯(bone marrow involvement,BMI),但仅以BMI为唯一淋巴结外表现的报道极为罕见,临床易误诊,我院在半年内连续收治3例,报道如下.
作者:叶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以在子宫肌壁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为其病变征,此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临床上往往以子宫增大、痛经和月经过多为其主要症状.
作者:王秀伟;范广忠;靳晓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胸部创伤是胸部外科较为常见的急症,容易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后果,提高严重胸部创伤早期生存率,一直是临床创伤救治中面临的严重挑战.
作者: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常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男女比例约为1:2,两眼常先后或同时发病,如延误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视功能严重损害甚至失明[1].
作者:刘永良;李泽福;刘鹏飞;杜洪澎;邵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组遗传性退行性视网膜疾病,主要影响视杆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
作者:房炳华;雷宁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为观察牙本质粘结剂的临床修复效果,对104例患者174颗牙冠缺损1/2以上,经完善的根管治疗,采用牙本质粘结剂进行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
作者:王兰翠;张丽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术已经为广大妇产科医师掌握.由于麻醉技术提高,各种现代检测方法应用及输血、抗生素的开发应用,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抢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
作者:王梅;李金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种标志物对原发性肺癌治疗后复发的诊断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268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的CEA、CY21-1和NSE浓度变化.结果 肺鳞癌CY21-1增高明显,肺腺癌CEA增加明显,小细胞肺癌NSE增加明显,联检阳性率比单项检查阳性率高.结论 联合检测CEA、CY21-1、NSE对于诊断肺癌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宋向芹;彭新国;周玉明;安新业;赵延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萎胃康颗粒治疗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时对胃黏膜G细胞和D细胞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多重刺激复制大鼠CAG模型,应用大、小剂量萎胃康颗粒进行治疗,并以三九胃泰作为阳性对照药物, 应用计算机图象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给药前后各组胃黏膜G细胞、D细胞的数量和平均光密度变化.结果 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G细胞和D细胞数量和平均光密度明显减少(P<0.01),给药结束后萎胃康颗粒组G、D细胞数量均明显增多(P<0.01).结论 萎胃康颗粒具有改善胃肠激素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而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赵岩;刘同慎;郝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回顾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病变的病例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莉;韩玉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