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军;付景东;张艳荣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2002年8月-2006年4月对我院12例(19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血Cr>443 μmol/L)急诊行输尿管镜探查,气压弹道碎石.到达结石处后,使用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并取出结石,对于较大或碎石困难的结石,不求取净结石,快速打通输尿管腔,留置双J管引流.结果 12例19侧均一次性打通输尿管腔,留置双J管.9例16侧输尿管结石一次取净;3例3侧肾盂残留少量结石,其中2例口服排石药后自行排出,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自行排出.12例未出现输尿管撕脱、断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2例血Cr术后3~7 d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术后1~4 d消失.12例术后3~7 d,平均5 d出院.双J管术后1~2 个月拔除.10例随访2~30个月,平均14个月,血Cr正常,彩超或KUB平片无泌尿系结石复发.结论 对于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急诊输尿管镜下碎石,疗效确切,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
作者:迟玉友;张冰;刘少青;尹洪山;李庆元;李刚;苏庆国;梅延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造成的食管黏膜损害,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本文对我院近6年356例肝硬化患者和随机选取同时期588例非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和病理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
作者:牛琼;胡营滨;史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颈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7例,男51例,女46例;年龄25~69岁,平均45.5岁.病程10 d~5年,发病半年以内者43例.97例患者共计148个椎间盘突出:中央型43例,外侧型30例,混合型24例.
作者:陈桂华;邓玲;李光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能否抑制阿霉素(doxorubicin, DXR)的肾毒性.方法 用DXR,DXR与VE处理肾小球内皮细胞(CRL-1927),通过碱性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程度.结果 10 μmol/L DXR处理细胞后,彗尾长度明显增加.DXR与VE共同处理细胞后,彗尾长度与DXR处理细胞相比明显变短,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 DXR造成了肾小球内皮细胞的DNA损伤,而VE抑制了DXR的肾毒性作用.
作者:张慧;刁汇玲;高金祥;李清春;李宝玉;崔存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咽部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对鼻咽部淋巴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17例鼻咽部淋巴瘤病例的CT表现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及侧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其中6例病灶局限,境界清楚,11例呈浸润生长,病变范围较大;CT见病灶密度相对均匀,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相邻咽后壁头长肌及颅底骨质受侵少,多伴有多发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密度、信号均匀,中心坏死少.结论 鼻咽部淋巴瘤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扫描能清楚显示鼻咽部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助与鼻咽癌、鼻咽腺样体增生的鉴别.
作者:陈开平;颜勇;杨文;刘万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我们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采用电脑肛肠综合治疗仪(HCPT)手术治疗各类痔100例,并与传统手术治疗各类痔10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依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1],临床资料见表1,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郝圣生;徐学华;金学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恶心、呕吐伴高血压3年入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在本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后血肌酐一直平稳下降.术后第20天出现血肌酐升高,伴肝酶升高,考虑可能与环孢菌素有关,减低其用量,提高骁悉用量,并加强保肝治疗.
作者:王建新;杨建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双黄连注射液和三黄胶囊的抗炎、促进肠蠕动作用及对肠粘连形成的影响.方法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三黄胶囊或两者联用对山莨菪碱所致小鼠肠蠕动减慢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模型、大鼠肉芽肿模型及大鼠肠粘连模型的作用.结果 三黄胶囊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可显著促进小鼠小肠蠕动(P<0.05 );而双黄连注射液对小肠蠕动无明显影响.双黄连高剂量组、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对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作用(P<0.05);三黄胶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三黄胶囊及双黄连组与模型组比较,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三黄胶囊加双黄连组抑制大鼠肠粘连作用明显(P<0.05 );三黄胶囊单独应用也有一定作用,而双黄连注射液单独应用对粘连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结论 三黄胶囊对小鼠小肠蠕动具有促进作用,双黄连注射液及三黄胶囊均可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及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双黄连注射液与三黄胶囊联合用药可明显抑制肠粘连的形成.
作者:侯月智;赵敏;赵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局部封闭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方法 选用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的病人216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同法切除阑尾,缝合腹膜后,研究组用阿米卡星(0.4 g)均匀浸润注射在手术切口边缘肌层及皮下层内;对照组碘伏擦洗、甲硝唑冲洗切口.同法逐层缝合切口.结果 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术前临床表现、术后病理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5% vs 9.26%,P<0.05).结论 阿米卡星局部封闭可有效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扈文涛;杜华英;侯俊岭;王星际;平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因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往往被延误诊断,大多数病例是在开腹探查时才获得确诊[1,2].我们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峰;王兴东;陈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的致盲率很高的化脓性角膜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皮质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作者:成新莲;王玉;刘秀莲;何秀香;王延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nephritis,HBV-GN)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主要为膜性肾病(mebranous nephropathy,MN),男性儿童多见.
作者:贾秀红;王宝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在社区居住的老年人50%以上、长期护理机构中的居民超过65%有睡眠障碍.社区中的老年人有50%应用处方或非处方催眠药.睡眠有2个时相,即非快动眼睡眠(NREM),也称慢波睡眠(SWS),以及快动眼睡眠(REM),也称快波睡眠(FWS)或异相睡眠(PS).
作者:周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病例资料例1.孕妇26岁,孕1产0,来我院例行产前检查.B超所见:胎位ROA,胎儿脊柱排列整齐,内脏未见异常,沿脊柱向头端检查未见正常颅骨光环,仅见大小约31.1 mm×29.9 mm的不规则偏强回声团块.
作者:周桂花;陈秀平;宫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突发性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耳科疾病,这种耳聋大多为感音神经性,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低点,少数病人可在3 d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
作者:李风泽;王延飞;牛克峰;蒲章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着人类生命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开展有关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临床意义.瘦素(leptin)是瘦素基因即肥胖基因的产物,具有降低脂肪沉积和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作用脂肪组织,调节物质代谢等[1].
作者:杨传锋;岳金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小剂量茶碱联合小剂量激素对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 45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茶碱激素组(A组)23例,给予无水缓释茶碱每晚200 mg口服,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每天250 μg吸入.单纯激素组(B组)22例,仅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每天500 μg吸入及每晚口服安慰剂,疗程13周.结果 治疗前、后的呼气峰流速值(PEF)及其变异率(PEFR):A组分别为(296±96)L/min、(452±149)L/min、(23±8)%、(8.9±3)%,B组分别为(314±123)L/min、(442±151)L/min、(24±8)%、(9±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气道反应性(B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夜间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A组(1.3±0.8)次,B组(3.8±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茶碱口服联合小剂量激素吸入同单纯大剂量激素吸入对哮喘具有相同的疗效,但减少了夜间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次数,且避免了因大量使用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
作者:袁静;李波;刘艳华;高凤菊;徐芳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Dieulafoy病多见于男性中老年患者,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消化道大出血原因之一.临床少见,易致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救治,预后极差.我们收集了我院2000-2006年住院病人1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鹏;刘杰;杨灵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996年10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治疗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病人20例,均经手术证实,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75岁.临床表现均表现为腹痛腹胀;有手术史者8例,恶心呕吐17例,停止排气排便15例,入院时有中毒性休克2例,压痛、反跳痛14例,仅有轻度压痛6例,体温高于39℃2例,体温不升3例;合并高血压2例,房颤1例,冠心病心肌梗死1例,肠鸣音亢进2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3例.X线透视:肠梗阻16例,肠胀气4例.入院后均给予胃肠减压,输液消炎,休克者抗休克.
作者:高学军;付景东;张艳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继发于不同疾病的2个或2个以上的器官同时在短时间内先后发生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达70%[1],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3例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姜秀清;郭庆枝;王莉;王庚;张蓓蓓;张磊磊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