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20例治疗体会

高学军;付景东;张艳荣

关键词:绞窄性肠梗阻, 肠坏死, 胃肠减压, 手术治疗
摘要:1996年10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治疗绞窄性肠梗阻并肠坏死病人20例,均经手术证实,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75岁.临床表现均表现为腹痛腹胀;有手术史者8例,恶心呕吐17例,停止排气排便15例,入院时有中毒性休克2例,压痛、反跳痛14例,仅有轻度压痛6例,体温高于39℃2例,体温不升3例;合并高血压2例,房颤1例,冠心病心肌梗死1例,肠鸣音亢进2例,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3例.X线透视:肠梗阻16例,肠胀气4例.入院后均给予胃肠减压,输液消炎,休克者抗休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颌骨骨折是常见的颌面部损伤之一,以往多采用单颌结扎固定或颌间牵引固定等保守治疗方法,均收到较好效果,但也存在着固定时间长、进食受限、口腔卫生差、固定稳定性差等问题.

    作者:杨佑成;王丽芳;徐慧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HMG、HCG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在育龄妇女中占4%~7%,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是贯穿影响妇女一生的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与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压及血浆脂质代谢异常相关,65%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和20%的瘦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都可能抑制卵泡发育与成熟,解决胰岛素抵抗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关键[1].为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有生育要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我们进行了本研究,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爱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氟康唑眼凝胶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应用研究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的致盲率很高的化脓性角膜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皮质醇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作者:成新莲;王玉;刘秀莲;何秀香;王延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彩色超声对胆总管下段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胆总管下段病变临床常见,以往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X线、化验检查等方法,近年来使用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其诊断符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将224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胆总管下段病变超声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波;张忠波;王瑛;孔令敏;周文姬;郭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剂量茶碱口服联合小剂量激素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小剂量茶碱联合小剂量激素对哮喘患者的疗效.方法 45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茶碱激素组(A组)23例,给予无水缓释茶碱每晚200 mg口服,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每天250 μg吸入.单纯激素组(B组)22例,仅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BDP)每天500 μg吸入及每晚口服安慰剂,疗程13周.结果 治疗前、后的呼气峰流速值(PEF)及其变异率(PEFR):A组分别为(296±96)L/min、(452±149)L/min、(23±8)%、(8.9±3)%,B组分别为(314±123)L/min、(442±151)L/min、(24±8)%、(9±3)%,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气道反应性(B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夜间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A组(1.3±0.8)次,B组(3.8±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剂量茶碱口服联合小剂量激素吸入同单纯大剂量激素吸入对哮喘具有相同的疗效,但减少了夜间β2受体激动剂的使用次数,且避免了因大量使用激素而产生的副作用.

    作者:袁静;李波;刘艳华;高凤菊;徐芳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6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近年来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有10%~30%是由MP感染所致,国外文献报道为9.6%~66.7%[1].

    作者:高振华;孙丽丽;尹立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探讨阿米卡星局部封闭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可行性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局部封闭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方法 选用急性阑尾炎伴腹膜炎的病人216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同法切除阑尾,缝合腹膜后,研究组用阿米卡星(0.4 g)均匀浸润注射在手术切口边缘肌层及皮下层内;对照组碘伏擦洗、甲硝唑冲洗切口.同法逐层缝合切口.结果 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术前临床表现、术后病理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5% vs 9.26%,P<0.05).结论 阿米卡星局部封闭可有效预防阑尾炎伴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扈文涛;杜华英;侯俊岭;王星际;平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维生素E对阿霉素肾毒性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能否抑制阿霉素(doxorubicin, DXR)的肾毒性.方法 用DXR,DXR与VE处理肾小球内皮细胞(CRL-1927),通过碱性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程度.结果 10 μmol/L DXR处理细胞后,彗尾长度明显增加.DXR与VE共同处理细胞后,彗尾长度与DXR处理细胞相比明显变短,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结论 DXR造成了肾小球内皮细胞的DNA损伤,而VE抑制了DXR的肾毒性作用.

    作者:张慧;刁汇玲;高金祥;李清春;李宝玉;崔存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双黄连注射液联用三黄胶囊对腹部术后肠粘连形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双黄连注射液和三黄胶囊的抗炎、促进肠蠕动作用及对肠粘连形成的影响.方法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三黄胶囊或两者联用对山莨菪碱所致小鼠肠蠕动减慢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模型、大鼠肉芽肿模型及大鼠肠粘连模型的作用.结果 三黄胶囊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可显著促进小鼠小肠蠕动(P<0.05 );而双黄连注射液对小肠蠕动无明显影响.双黄连高剂量组、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对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作用(P<0.05);三黄胶囊对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三黄胶囊及双黄连组与模型组比较,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三黄胶囊加双黄连组抑制大鼠肠粘连作用明显(P<0.05 );三黄胶囊单独应用也有一定作用,而双黄连注射液单独应用对粘连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结论 三黄胶囊对小鼠小肠蠕动具有促进作用,双黄连注射液及三黄胶囊均可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及棉球肉芽肿的形成,双黄连注射液与三黄胶囊联合用药可明显抑制肠粘连的形成.

    作者:侯月智;赵敏;赵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例诊治体会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因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往往被延误诊断,大多数病例是在开腹探查时才获得确诊[1,2].我们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柳峰;王兴东;陈俊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瘦素测定在肺结核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着人类生命质量和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开展有关肺结核病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临床意义.瘦素(leptin)是瘦素基因即肥胖基因的产物,具有降低脂肪沉积和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作用脂肪组织,调节物质代谢等[1].

    作者:杨传锋;岳金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B超诊断胎儿先天性截肢缺陷2例

    1 病例资料例1.孕妇26岁,孕1产0,来我院例行产前检查.B超所见:胎位ROA,胎儿脊柱排列整齐,内脏未见异常,沿脊柱向头端检查未见正常颅骨光环,仅见大小约31.1 mm×29.9 mm的不规则偏强回声团块.

    作者:周桂花;陈秀平;宫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2002年8月-2006年4月对我院12例(19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血Cr>443 μmol/L)急诊行输尿管镜探查,气压弹道碎石.到达结石处后,使用瑞士EMS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并取出结石,对于较大或碎石困难的结石,不求取净结石,快速打通输尿管腔,留置双J管引流.结果 12例19侧均一次性打通输尿管腔,留置双J管.9例16侧输尿管结石一次取净;3例3侧肾盂残留少量结石,其中2例口服排石药后自行排出,1例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自行排出.12例未出现输尿管撕脱、断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2例血Cr术后3~7 d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术后1~4 d消失.12例术后3~7 d,平均5 d出院.双J管术后1~2 个月拔除.10例随访2~30个月,平均14个月,血Cr正常,彩超或KUB平片无泌尿系结石复发.结论 对于上尿路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急诊输尿管镜下碎石,疗效确切,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结石.

    作者:迟玉友;张冰;刘少青;尹洪山;李庆元;李刚;苏庆国;梅延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输注冰冻机采血小板的临床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输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对血小板需求不断增加.机采血小板因含有较高浓度的血小板(每单位治疗量>2.5×1011/L)而成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宋星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7例临床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颈肩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自2003年以来,我科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7例,男51例,女46例;年龄25~69岁,平均45.5岁.病程10 d~5年,发病半年以内者43例.97例患者共计148个椎间盘突出:中央型43例,外侧型30例,混合型24例.

    作者:陈桂华;邓玲;李光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QT离散度的影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归宿,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985年,Campbell和Day等首先提出QT离散度(QTd)的概念,认为QTd反映了心室复极时间和空间的异质性.

    作者:刘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老年人睡眠障碍

    在社区居住的老年人50%以上、长期护理机构中的居民超过65%有睡眠障碍.社区中的老年人有50%应用处方或非处方催眠药.睡眠有2个时相,即非快动眼睡眠(NREM),也称慢波睡眠(SWS),以及快动眼睡眠(REM),也称快波睡眠(FWS)或异相睡眠(PS).

    作者:周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121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叶酸(Fol)、维生素B12(Vit B12)等指标,并与43名健康对照者相比.结果 ①脑梗死组的血浆HCY水平和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ol 及Vit B12 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②血浆HCY水平增高组发生脑梗死的相对危险度为5.706,95%CI为2.35~11.54.③与脑梗死有关的因素分别为HCY、Fol、Vit B12、TG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发现HCY、TG、DBP和SBP为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④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血Fol、Vit B12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⑤男女患者之间血浆HCY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雌激素水平影响血浆HCY水平.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致病因素.

    作者:葛汝丽;苏长海;韩笑峰;周晓生;郑麒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大鼠青光眼模型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法形成150 cm H2O(14.63 kPa)高眼压,诱导大鼠视网膜缺血60 min,建立急性青光眼模型.模型加药组:在青光眼模型的基础上腹腔注射6%灯盏细辛液1次,剂量150 mg/kg;加药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急性高眼压60 min,分别在3、5、7 d观察视网膜节细胞数及视网膜各层厚度.结果 模型加药组节细胞数及IPL、INL厚度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增多或增厚.结论 灯盏细辛对实验性青光眼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晖;李清春;李有杰;张慧;李淑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病毒唑配伍利多卡因封闭治疗寻常疣86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2003年4月-2005年4月采用病毒唑配伍利多卡因封闭治疗寻常疣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寻常疣患者86例,男40例,女46例;年龄4~64岁,平均42岁;夫妻共患18例,母子共患23例.

    作者:尹春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