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交替性文氏周期

张念智;张慧艳;赵伟

关键词:心电图, 文氏周期, 交替性文氏周期
摘要:交替性文氏周期(Alternating Wenckebach periodicity)是以房室间2∶1传导为基础,下传的激动呈文氏周期的心电图表现.交替性文氏周期于1973年由Halpern正式提出,同年Kosowky等[1]提出交替性文氏周期A型和B型,国内1978年孙瑞龙[2]报道交替性文氏周期A型2例,其后陆续有少量病例报道,1999年张念智等[3]提出并报道交替性文氏周期C型.今报告病例并分析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食管破裂5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胸科急症,由于病人多以上腹痛就诊,其误诊率高达74%~85%[1],病死率高达25%~100%[2],我院自1992-2003年共收治此类病人5例,现将其诊断、治疗总结如下.

    作者:王浩;解兴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4号环状综合征1例

    患儿,男,2个月,因咳嗽5~6 d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

    作者:赵国英;马莲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局部注射曲安缩松治疗慢性湿疹208例疗效观察

    慢性湿疹皮损以苔癣样变为特征,由于慢性湿疹病因复杂,患者瘙痒明显,易反复发作,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科自1998年8月开始采用曲安缩松局部注射治疗慢性湿疹患者苔藓样皮损208例,疗效确切,介绍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无菌间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效果及监测

    医院供应室无菌间是储存和提供无菌物品的场所,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环节.1999年以来我院供应室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与三氧消毒杀菌机对无菌间空气消毒,并逐日对无菌间进行一次消毒前、后空气采样监测,现将两种消毒法的使用及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芳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纳洛酮在内科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纳洛酮早年主要用于全麻手术后催醒,我院近3年来应用纳洛酮抢救内科急危重患者62例,经临床证实,此药不仅能拮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而且对非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中毒、休克、急性呼吸衰竭等也有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蓉;张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锁骨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59例诊治体会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之一,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6%.既往常作保守治疗,皆因复位容易,固定困难,影响了疗效.我院自1995年5月-2002年3月对59例锁骨骨折进行了手术治疗和随访,体会如下.

    作者:张志坚;陈凯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新生儿红皮病型鱼鳞病1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男,生后1 d,因全身皮肤皲裂、脱皮10 h入院.患儿出生后4 h,家人发现患儿眼睑上翻,全身皮肤开始皲裂,并逐渐出现大片状脱皮,未做处理,急来我院儿科诊治.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600 g.家族史:患儿祖父、父亲和叔父均患有轻型鱼磷病,母亲健康,均务农,父母非近亲结婚.

    作者:李金霞;张鑫雨;黄伟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低氯血症的治疗和分析

    颈脊髓损伤可并发低钠低氯血症,据我们临床统计发现,该并发症发病率高,占同期住院病人的78.30%,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易引起误诊、误治,若处理不当,易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2年5月收治颈脊髓损伤病人106例,其中83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钠低氯血症,并对此进行了治疗,现将观察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高迎吉;薛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茶薪菇多糖延缓离体骨骼肌疲劳的研究

    目的:探讨茶薪菇多糖改善疲劳状态下肌力减退的作用.方法:采用脉冲式电流直接刺激离体腓肠肌作为疲劳模型,对比茶薪菇多糖和任氏液分别对同一蟾蜍两离体腓肠肌疲劳的影响.结果:茶薪菇多糖在浓度为0.01 mg/mL、0.05 mg/mL、0.1 mg/mL时,离体腓肠肌达到大收缩幅度10%的时间明显长于在任氏液作用下的离体腓肠肌(P<0.05或P<0.01).结论:在浓度0.01 mg/mL、0.05 mg/mL、0.1 mg/mL下的茶薪菇多糖具有延缓肌肉疲劳的作用.

    作者:李宁宁;辛晓林;孙洪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在腹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支持对维持或改善手术创伤后病人营养状态影响.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需行营养支持的64例病人,通过空肠造瘘及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自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至术后第7天,观察病人术后消化道症状和术后并发症及其他不适反应;监测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体重,血、尿、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结果:体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体重有轻度下降.白蛋白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前蛋白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血ALT、AST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血尿素氮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但血肌酐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血糖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肠内营养对腹部手术后病人的营养支持有利,对血液系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不利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荣堂;刘保田;屈红卫;高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呼吸泻法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2例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曾用呼吸泻法针刺治愈2例顽固性呃逆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贝复济喷雾用于外科伤口换药的临床效果观察

    近年来,贝复济喷雾用于伤口换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与常规换药方法相比,具有疗效明显,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笔者对160例伤口换药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姣婷;黄秀芝;栾树荣;曹晓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MMPs,TIMPs,nm23在肺癌病人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MMP1-3,TIMP1-2,nm23蛋白及mRNA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原位杂交.结果:TIMP1-2在Ⅲ、Ⅳ期肿瘤中强阳性表达的强度明显高于Ⅰ、Ⅱ期肿瘤(P<0.05),NSCLC术后存活1年以下和存活1~4年者其MMP1,MMP2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4年以上存活者(P<0.05)nm23高表达的患者术后2年和3年生存率较nm23低水平表达者明显增高(P<0.05和P<0.01).结论:MMP1-3,TIMP1-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肺癌病人预后相关.

    作者:张连国;马云;李伟;刘洪建;张庆广;张祥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良阴道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55例临床观察

    我院于1998年6月-2002年12月,行改良阴道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55例,经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证实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效果好、住院费用低、体力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路丽;卢克新;刘艳;李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派瑞松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84例

    笔者自1999年以来,应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派瑞松(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8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培茂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干细胞的研究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干细胞是一群较原始的细胞,他们具有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项分化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干细胞即可对称分裂为二个新的子代干细胞或二个功能细胞,也可不对称分裂为一个子代干细胞和一个功能细胞,从而使组织和器官保持生长和衰退的动态平衡.

    作者:刘庆新;苏长海;张苏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

    我们对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并有完整心电图记录的192例患者急性期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与18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鞠晓华;孙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掌背动脉逆行皮瓣治疗手外伤

    掌背动脉为知名细小动脉,无法吻合,不宜做游离皮瓣,1990年路来金报道以掌背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掌小面积及手指多种损伤,颜色及质地均佳,手背供区可直接闭合或植皮.

    作者:朱晓东;尚义美;张桂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心脏外伤性破裂抢救成功6例报告

    心脏外伤破裂病情危重,常因急性心包填塞和大失血抢救不及威胁患者生命.我院自1995年2月至2003年5月抢救心脏外伤破裂患者6例,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建林;薛金县;乐静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上颌总义齿纵裂原因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上颌总义齿纵裂,而且反复纵裂.作者经过反复观察发现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系.

    作者:张云涛;高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