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视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凌奇荷;卿笃信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 人均年饮酒量, 酒精性肝纤维化, 消耗量, 人民生活水平, 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肝硬化, 相关性疾病, 酒精性肝炎, 一般人群, 流行病学, 国外研究, 调查结果, 饮酒率, 死亡率, 发病率, 医学, 男女, 课题, 肝脏
摘要:长期、大量饮酒常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纤维化,甚至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国外研究表明,肝脏相关性疾病的死亡率与酒精的消耗量有直接关系.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经全国四大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一般人群的饮酒率为59.5%,其中,男女各占84.6%及29.4%,人均年饮酒量为3.6 L纯酒精,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酒精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与饮酒有关的问题将成为我国医学、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酒精性肝病的防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华消化杂志相关文献
  • 肝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于肝脏供源的有限和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本身的复杂性,使一种简便有效且对机体影响较小的技术--肝细胞移植(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HCT)在近年得到很大发展.HCT较LT具有以下优点:①一个供体可以给多个受体提供细胞;②移植技术简单;③即使移植失败,对受体的影响也十分微小.因此,HCT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作者:蒋业贵;王宇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转化生长因子-3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关系的实验研究

    转化生长因子(TGF)β属结构相关蛋白的异二聚体多肽.有五种同分异构体,哺乳动物体内只有TGF-βⅠ、TGF-βⅡ、TGF-βⅢ存在.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黏附、迁移、刺激细胞外基质形成、诱导细胞凋亡及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为探讨其在胃癌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化和DNA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对正常胃黏膜、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TGFβⅠ、TGF βⅡ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有关指标进行了形态学观察.

    作者:张川;江佛湖;戴强;赵力民;张银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法对胶体次枸橼酸铋吸收及代谢的影响

    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三联、四联方案为常用,铋剂被广泛用于各种联合方案中,铋剂须在酸性环境中才能起作用[1].而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胃酸,与铋剂合用在提高Hp根除率的同时是否影响铋的吸和代谢,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通过监测单一及四联用药时的血铋浓度及停药后重要脏器(心、脑、肾、肝)中铋的蓄积量,明确四联用药是否影响铋的吸收.

    作者:张澍田;张松华;于中麟;王永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肠多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伴出血、穿孔一例

    患者女,45岁,因咳嗽、咳痰伴头昏、乏力及反复黑便于2001年1月10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咳嗽、咳痰、无发热,服抗感冒药后感头昏、乏力、纳差、中上腹痛及心悸等.入院前20 d发现大便黑色,1次/d,成形;当时大便隐血阳性,血红蛋白66 g/L.采用止血药物后,大便仍发黑.10 d前排柏油样不成形大便,但无晕厥、呕血等;当时血红蛋白47 g/L,大便隐血阳性.给予补液、止血及止酸等,大便色泽转黄.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伴局部糜烂.由于病情未见好转,并有发热38℃,为明确诊断而转入我院.

    作者:宗春华;陆汉明;张仲德;李定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疾病活动指数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类l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困难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作出准确而全面评价,因此各国专家制定出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以判断疾病活动性,指导治疗、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但各家选用指标不同,标准详略不一,难以在临床上规范应用.本研究,旨在复习近30年来文献中应用的DAI,比较其优、缺点,以便为临床或科研推荐恰当的DAI.

    作者:谢艳;魏兵;欧阳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上海市消化内镜调查报告

    目的通过消化内镜开展情况调查,为今后制定上海市内镜质量控制标准打下基础.方法对上海市各级医院发放调查表,统计内镜工作量、开展项目、内镜室设置、内镜数量及消毒情况.结果在开展胃镜检查的医院中,约2/3也进行肠镜检查,1/2医院开展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治疗内镜中,开展多的是止血治疗,其次是狭窄扩张,开展乳头切开取石者仅占7.2%;多数医院存在胃镜室面积过小、胃镜数量不足、消毒不严等问题.结论制订内镜室设施基本标准、内镜消毒规范和培训内镜医师及护士是提高内镜检查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许国铭;方裕强;李兆申;田青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肿瘤生长因子β1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对肝窦内皮细胞整合素α631及黏着斑激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肿瘤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大鼠肝窦内皮细胞(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EC)整合素α6β1表达及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胶原酶原位灌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SEC,并进行体外培养.采用细胞-ELISA和免疫沉淀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活性测定法,分别观察TGFβ1及PDGF对SEC表面整合素α6β1表达及FAK活性的影响.结果经TGFβ1及PDGF作用24 h后,α6β1蛋白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至48 h,表达继续增强,细胞中FAK的活性也明显增高(P<0.05),虽于48 h后回落,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TGFβ1及PDGF可促进SEC表面整合素α6β1的表达及FAK活性增高,可能是它们参与肝纤维化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小菁;吴红斌;傅华;黄明慧;任;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活性与相关胃肠疾病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Hp)在发展中国家人群中的感染率高,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Hp vacA基因表达产物为能使上皮细胞产生空泡变性的毒蛋白,称为空泡毒素(VacA).1995年Altherton等[1]发现,vacA基因有不同的基因表型.我们曾分析中国(上海)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表型以S1a/m2为主,与相关胃肠疾病无明显相关性[2].本研究,进一步通过体外细胞毒试验分析不同型VacA的空泡毒活性,探讨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作者:侯鹏;许国铭;李兆申;屠振兴;龚艳芳;纪徐淮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粪便p53突变检测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粪便p53检测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收集连续就诊的62例胰腺癌、19例壶腹癌及胆管癌、7例结肠癌及6例胃癌患者的粪便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方法检测粪便p53外显子5~8的突变情况;同时按性别、年龄配对选择慢性胰腺炎21例、良性上消化道疾病18例及正常人55例作对照.结果粪便p53突变率在胰腺癌患者为37.1%(23/62例),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是46.9%(15/32例);对照组中,良性消化道疾病为12.8%(5/39例),正常人为5.5%(3/55例).消化系肿瘤的突变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良性病变组.结论粪便p53突变检测是一种潜在的无创性消化系良、恶性病变鉴别手段.

    作者:温小恒;鲁重美;徐彤;伍东升;陆星华;钱家鸣;陈原稼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原发胃癌中p16基因及其甲基化状态、表达异常的研究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16基因及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p16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选择p16基因及启动子区域,用PCR-SSCP、MSP(甲基化特异的PCR)法、测序和免疫组化等方法对10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71%的病例p16表达阴性,54%的病例具有p16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50%的病例同时有p16表达阴性和p16基因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无突变和纯合缺失检出.结论提示p16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是胃癌中p16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

    作者:孔祥东;张思仲;胡建坤;肖翠英;孙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重组人白介素一2痘苗病毒对MKN45胃癌细胞感染性及白介素-2蛋白表达

    目的体外研究表达人白介素-2(hIL-2)的重组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W)对MKN45胃癌细胞的作用.方法应用分子病毒学同源重组技术构建能表达hIL-2的重组VV(VMJ601hIL-2).用DNA杂交技术鉴定VMJ601hIL-2,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VMJ601hIL-2基因产物.用VMJ601hIL-2体外感染MKN45胃癌细胞株,探讨其对体外胃癌细胞的作用.结果VMJ601hIL-2对体外MKN45胃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感染性,VMJ601hIL-2感染的MKN45胃癌细胞能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hIL-2蛋白.结论 VMJ601hIL-2的构建与鉴定,进一步为胃癌的免疫基因治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郜恒骏;朱红音;童菊芳;顾伟齐;任卫平;萧树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重视对酒精性肝病的研究

    长期、大量饮酒常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纤维化,甚至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国外研究表明,肝脏相关性疾病的死亡率与酒精的消耗量有直接关系.近年来,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迅速增加,经全国四大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一般人群的饮酒率为59.5%,其中,男女各占84.6%及29.4%,人均年饮酒量为3.6 L纯酒精,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酒精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与饮酒有关的问题将成为我国医学、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酒精性肝病的防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凌奇荷;卿笃信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以结肠破裂为首发表现的因子X缺乏症一例

    患者男,52岁,因腹痛30 h入院.患者于住院前30 h,无诱因出现全腹疼痛、恶心、呕吐,无发热、呕血及黑便.入院前9 h腹痛变为右中腹部明显,剧烈并持续性加重.既往健康,无出血性疾病、无外伤及抗凝药物应用史,无遗传性疾病史.体检:体温:36 9℃,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肺未见异常.腹部稍膨隆,全腹肌紧张,右中腹有明显压痛和反跳痛,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血常规:白细胞14 5×109/L,中性81%,血红蛋白121 g/L,血小板183×109/L,出血时间2 min,凝血时间2 min.

    作者:高彦荣;颜式可;王椿;郑毅;金涛;金锡璋;王鸿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69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厌食,腹胀,嗳气,无反酸.在当地医院行抗炎、补液及中药治疗,病情无缓解,并出现下腹隐痛,腹泻,为黄色稀便,每日达10余次.病以来体重减轻15 kg.无胃肠道息肉病家族史.体检: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10.7kPa(1 kPa=7.5 mm Hg).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脱发,指甲萎缩,皮肤色素沉着,腹软,肝脾未及,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8 g/L,大便常规正常、隐血阴性;血沉:37 mm/h;肝功能:白蛋白29 g/L,球蛋白30.5 g/L,余正常;肾功能正常.

    作者:李宝杰;张学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56例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结核病有抬头趋势,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较前亦有所增加.结核性腹膜炎一般分为腹水、黏连、干酪三型,而以腹水型多见.以下总结我院1994~2000年收治的56例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探讨其临床诊断、治疗和转归.

    作者:夏兴洲;闫国亭;阮红;薛光运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L-精氨酸对离体灌流大鼠肝内血管阻力的调节作用

    我们通过离体肝灌流系统,在体外状态下应用一氧化氮(NO)合成前体--L-精氨酸灌流,观察其对门脉灌流压的影响,并结合灌流液中NO2-/NO3含量、肝内一氧化氮合酶(NOS)蛋白的表达,了解NO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肝内血管阻力的调节作用.

    作者:冯志杰;姚希贤;杨林;王弘刚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M2自身抗原及其三联体的克隆表达和初步鉴定

    目的克隆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特异性抗体M2的三个靶抗原:支链2-氧酸脱氢酶(BCOADC)、丙酮酸脱氢酶(PDC)及2-氧戊二酸脱氢酶(OGDC)的部分基因片段.表达BCOADC、PDC、OGDC的抗原多肽片段,并将其连接形成三联体(BPO),用于PBC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方法针对三个靶抗原表位设计引物,通过反转录PCR方法,从正常人的淋巴细胞中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克隆入表达载体pQE-30,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QE-30/BCOADC、pQE-30/PDC、pQE-30/OGDC、pQE-30/BPO,测定序列,转化大肠杆菌M15(prep4)后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SDS-PAGE、Western-blot鉴定.结果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了四种重组工程菌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Western-blot等证实四种抗原多肽片段获得表达,能与PBC病人起特异性反应.结论获得PBC的特异性靶抗原多肽片段,并成功构建三联体,为PBC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断提供有力工具.

    作者:姜小华;仲人前;范列英;王皓;胡寅;朱烨;陈军;孔宪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老年脾梗死一例

    患者女,79岁.持续性左上腹疼痛,呼吸困难1 d.1 d前,患者在活动时突感左上腹持续剧痛,向左侧腰背部放射,弯腰及深呼吸时加重,伴呼吸困难、咳嗽,无咯血、心悸、腹泻、呕吐、呕血、黑便、血尿、尿频、尿痛及发热.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慢性支气管炎史3年.体检:体温36.8℃,脉搏80次/min,节律不整.呼吸20次/min,血压16/12 kPa(1kPa=7 5 mm Hg).神清,呼吸急促,平卧位,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及黄染,口唇无紫绀,无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运动减弱,肺底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作者:王琳;刘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脾结核的CT影像评价

    脾结核临床少见,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易误诊.我们对1984~1999年间收集的经病理诊断的7例脾结核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对脾结核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作进一步探讨. 临床资料

    作者:余日胜;晁明;宋震亚;蒋定尧;李蓉芬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胰腺病学》杂志于今年创刊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