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黄散促进感染创面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李新英

关键词:感染创面, 愈合, 双黄散
摘要:感染创面常出现皮下积液、积血、皮缘坏死,导致创面难以愈合.自2002年2月-2003年12月,我院对58例感染创面使用双黄散,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一氧化氮在女性生殖器官与胎盘中分布及作用

    一氧化氮(NO)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信使分子,它的生物作用广泛,涉及机体各个系统,介导多种病理现象.近来,关于NO在女性生殖系统分布和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使学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月经、排卵、妊娠、分娩、妊高征等生理、病理现象的机制,本文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王莉;吕耀凤;郭雅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未能早期就诊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急症,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也是各型青光眼中唯一通过早期诊断治疗可达到治愈的疾病[1].而临床上许多患者因对此病认识不足,错过佳治疗时机,导致视功能下降甚至失明.为此,我们对199例AACG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寻找患者未能早期就诊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降低其发生率及致盲率.

    作者:刘秀莲;孙献芳;王秋芹;刘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残角子宫误诊为浆膜下子宫肌瘤1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47岁,因发现下腹包块2个月而入院.以往月经规律(4~7/27天),量中等,无痛经及血块.于2个月前平卧时无意中触及下腹包块,如鸭蛋大小,活动可,并于活动时自觉下腹部坠痛,伴右下肢酸胀不适,无尿频、尿急及小便困难,无月经改变,无经间期阴道流血,无腹泻及脓血便.

    作者:姚丽娟;马贺;杨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非心脏手术病人术后发作急性心肌梗死18例临床分析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上升,患冠心病的同时并发其他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也增加,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创伤、刺激和出血等可诱发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各种严重并发症[1],而手术本身也可增加心脏负担,目前已是外科手术死亡的重要因素.故术前如何明确冠心病的诊断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预防术后发生心肌梗死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院1982年1月-2001年7月收治术后发作心肌梗死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奇志;解华本;孟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同时行美容修复治疗体会

    面部皮肤肿瘤,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且严重影响人们的容貌及心理.1998-2003年,笔者对106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切除肿瘤同时进行了美容修复,一次手术成功10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玉;李国华;董岩;苗小金;杨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动脉高压的新近观点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可由许多不同疾病所引起,近年来有关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都有一些新进展,本文予以重点介绍.

    作者:张文博;徐文香;闫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复方硫酸亚铁控释片预防孕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妊娠期间由于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大,而普通的食物中又不能提供给孕妇足够的铁,因此,缺铁性贫血是孕妇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对孕妇和胎儿可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我们对300例妊娠中期妇女分别给予口服复方硫酸亚铁控释片(商品名福乃得)、硫酸亚铁片及不服任何铁剂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风岭;赵秋兰;王秀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血栓形成的一个过程,易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尽管普通肝素对该病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但其药动学和药理学特性限制了它的使用,而低分子量肝素是从普通肝素中分离提纯出来的一种新抗凝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量效关系明确、副作用少等优点,近年来已取代普通肝素用于抗凝治疗.现将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张风霞;王秀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平喘消炎合剂结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134例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确切疗效的药物.西医治疗首先要避免和消除诱发因素,并应用茶碱类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抗生素和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有一些副作用.笔者自1997-2003年采用自拟平喘消炎合剂加西药治疗该病134例,并与单纯的西药治疗的97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景昀;邓文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是常见的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其病因尚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本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有关[1,2],即存在免疫遗传背景,但有相同HLA者并不一定患病.Lagueruela[3]认为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是与免疫、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的一种疾病.但有关该病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的资料国内报道极少.我们对我院1998年以来治疗并随访的108例INS患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其发病的诱因、居住环境、性别比例、免疫指标及其家族史做了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永珍;刘素萍;张立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骨挫伤的MRI表现(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MRI在骨挫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例骨挫伤患者的MRI资料并总结其MRI表现.结果:T1WI表现为不规则斑片状、斑点状、地图状及长条状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规则高信号(10例)、等信号(2例)、低信号(2例)或混杂信号(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肿胀和关节腔积液.结论:MRI检查是诊断骨挫伤的首选方法.

    作者:薛海波;许昌;秦东京;杨青霖;张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238例临床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本症越来越受到产科工作者的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238例作一分析.

    作者:李连瑛;徐秀燕;张翠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解剖型钢板植骨术治疗股骨下端复杂粉碎性骨折

    目的:总结股骨下端复杂粉碎性骨折解剖型钢板植骨固定的临床特点、效果.方法:20例病人按A0分类,C2型11例,C3型9例,合并髌骨骨折7例.解剖型钢板固定的同时根据骨缺损情况行髂骨、腓骨植骨,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0~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Schatzker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4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结论:解剖型钢板植骨术是治疗股骨下端C2、C3型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马庆文;王铁兵;马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液流变学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和有形成分(主要是RBC)的变形性、粘弹性以及心脏血管粘弹性的一门边缘学科,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领域,为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疾病机制探讨提供了科学、客观的指标.因此,血液流变学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了解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探讨其规律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平;扬长春;刘淑梅;陈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外伤性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病人在颅脑外伤后出现的脑缺血和脑梗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儿童,它的出现直接影响着颅脑外伤病人的预后.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2月收治颅脑损伤病人1527例,其中出现外伤性脑梗死者5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隋德华;李建民;赵学林;李勐;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滨州市1985-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控制策略分析

    全面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大规模的麻疹暴发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其发病率也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乃至终消灭该种传染病,现将滨州市1985-2000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孙丽丽;赵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RP-HPLC法测定颗粒型盐酸伊托必利的人血浆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伊托必利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外标法,血样经乙醚-氢氧化钠混合溶剂提取后,以nucleosil 250 mm×4.6 mm,5 μm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乙腈-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在257 nm波长处定量检测.结果:血药浓度在10.0~16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定量浓度为10.0 ng·ml-1,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低、中、高三个浓度的相对回收率为102.8%~106.3%.检测了20名健康受试者服用盐酸伊托必利后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变化.结论:此方法简便、快速、精确,适用于伊托必利的血药浓度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庆忠;陈芳;李淑翠;栾海云;顾世芬;陈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家兔主要脏器组织内游离毒质含量的研究

    目的:应用家兔中毒模型,探讨有机磷中毒家兔主要脏器组织中残留毒质含量的变化.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TNB酶动力法动态测定主要脏器组织标本中游离毒质(FOP)含量.结果:随中毒时间的延长,主要脏器组织中FOP的含量发生相应变化.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96 h后胆汁中仍可检测到高浓度的FOP,各组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刘长福;安国花;王桂兰;王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解脲支原体全血金标试剂板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评价

    解脲支原体(UU)全血金标试剂板用于快速体外定性测定人血清中抗病毒IgG的抗体,目前在性传播性疾病(STD)门诊已获得广泛应用,它是在酶联免疫结合试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固相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我们对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STD患者,有条件的选择510例,采取分泌物支原体分离培养法作对比实验,对解脲支原体全血金标试剂板进行评价.

    作者:李凤英;郑海滨;崔艳荣;谢昌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营养对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术后营养支持组,B组为对照组(术后非营养支持组),分别测定术前、术后1 d、术后7 d的营养参数,两组间各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术后7 d A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及淋巴细胞计数较B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又以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相差大(0.002<P<0.005).而血清转铁蛋白水平A组较B组为高,但并不存在统计学差异(0.20>P>0.10).②B组的术后非手术本身并发症的发生率(36%)明显高于A组(12%),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少年脊柱侧凸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与术后非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紧密相关,而术后及时进行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术后的营养缺乏,同时还能减少非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胜忠;陈德强;侯铁胜;李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