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圆锥角膜合并先天性白内障1例

张廷霞;南欣欣;李杰

关键词:圆锥角膜, 白内障, 先天性
摘要:患者,女,28岁,农民,因右眼疼痛,畏光,流泪6 d,伴视物不见来我院就诊.查体右眼视力光感(+),左眼手动/眼前,双眼压Tn,右眼睫状充血,巩膜瓷白色,角膜菲薄向前突出如圆锥,其顶部有一4 mm×3 mm溃疡面,深达基质层,前房深约6 mm,房水清,虹膜无缺损,纹理清,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晶体后囊混浊,眼底窥不进,左眼角膜如圆锥透明,前房深约6 mm,虹膜纹理清,瞳孔直径3 cm,对光反射灵敏,晶体后囊混浊,中央一月牙形裂隙.镜片矫正+11.00DS=0.02.眼球水平震颤.双眼闭合可.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给予庆大霉素4万u球结膜下注射,静滴青霉素、维生素C,口服鱼肝油丸、维生素B2,角膜宁眼水、氧氟沙星眼水点眼.讲明病情.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心源性猝死的电生理预测和防治对策

    心源性猝死(SCD)是由原发性心脏疾病或通过心脏的发病机制引起的迅速并且未能预料的死亡.由于多数死者生前无任何先兆症状和体征,往往失去治疗时机.作者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临床研究结果,对于心源性猝死的电生理预测指标和防治的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李以敏;李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肌注维生素K1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2822例分析

    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我们对本院产科出生的2 822例新生儿进行肌注维生素K1以预防维生素K缺乏症的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1997年1月-1999年7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活产儿2 822例均予维生素K1 5~10 mg肌注,1次/d,共用3 d.对照组2 306例(同期院外新生儿)不用药.观察内容:两组均连续观察从出生至4个月.包括婴儿出生时情况、喂养情况、肌注维生素K情况、患病情况及出血情况.对观察期内出现的出血详细记录与出血有关的因素及诊断治疗情况.

    作者:王小俊;于翠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拔牙后牙槽窝立即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预防牙槽嵴吸收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对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60例患者拔牙后牙槽窝内立即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骨,术后1周、1个月、4个月分别复诊,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结果:60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未见并发症;同术前相比,牙槽骨高度降低不明显.结论: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可有效地预防拔牙后牙槽骨的吸收,可为义齿修复及种植牙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张庆元;温映萍;朱美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小儿速效感冒灵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小儿速效感冒灵是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等组成的中、西复方制剂,是治疗小儿感冒的常用药物,现质量标准采用外指示剂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操作费时,且受干扰,我们试用HPLC法测定本品内的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史保荣;吴军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肺大疱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的外科治疗

    目的:对肺大疱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的外科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1987-2001年收治的28例肺大疱破裂致自发性血气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病人均经外科手术治疗痊愈出院,无死亡及并发症,随访8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肺大疱破裂所致自发性血气胸应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李英亮;王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方法较多,但术后易复发,有报道复发率高达20%~30%[1].我院自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开展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共118例147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鲍秀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50例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出现,脑梗死已成为老年人致残的重要疾病,已引起临床重视.我院自2001年2月-2002年8月应用奥扎格雷治疗脑梗死50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淮;张丙奎;李树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子宫穿孔的防治(附12例报告)

    子宫穿孔是在人工流产、放环、取环以及诊断性刮宫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后果相当严重.现将我院20年来发生的子宫穿孔12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伟华;崔玉英;李金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46例治疗分析

    小儿自身保护能力差,伤后病情多较重.由于小儿生理、解剖、病理上有其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其受伤后性质、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与成人也有所差异.我院自1998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小儿重型颅脑损伤46例,占同期收治颅脑损伤病人的11.6%,经积极抢救45例存活,1例死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云东;孙德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无环鸟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无环鸟苷与泼尼松联合治疗面神经炎,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单用泼尼松治疗.现将我们观察的93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3例患者均为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1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10~64岁,平均年龄39.2岁.对照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9~66岁,平均年龄38.5岁.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既往史、病程、面瘫程度、治疗时机及疗效观察时间上均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作者:王润理;刘新华;周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会师牵引术治疗后尿道损伤的体会(附148例报告)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48例均为男性,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岁.均骨盆骨折所致后尿道完全断裂;其诊断诊据:尿道口有溢血、阴囊及会阴部青紫肿胀,肛诊前列腺上移,试探性导尿插管困难.致伤原因:车祸121例,占81.7%;塌方砸伤27例,占18.3%.合并休克35例、膀胱破裂12例、血气胸5例、肠破裂8例.

    作者:徐新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进展

    1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成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发生机制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低的骨峰值;其二是绝经后或老年性骨丢失速度快.许多病人同时有此二者[1].破骨细胞吸收过多或成骨细胞骨形成不足引起骨结构平衡失调的终结果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细结构的变化,就会形成骨质疏松.一切影响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因素,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2].

    作者:于苏国;孙吉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肝素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自1996年以来,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肝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0例,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10月至2001年3月,我院收治新生儿硬肿症共78例,男41例,女37例;早产儿59例,足月儿19例;日龄1~10 d;体重1 000~3 000 g,其中<2 500 g者41例.

    作者:牛焕彬;孟庆美;祝成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40例临床观察

    分娩镇痛已广泛用于临床,探索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地分娩镇痛方法,使产妇在清醒、无痛苦状态下分娩是医生和孕妇的共同心愿.我院自2001年试用笑气吸入分娩镇痛,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会;代兰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传统抗心衰药物联合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观察

    我们采用传统抗心力衰竭药物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36例,并与传统抗心衰药物治疗28例进行比较,以探讨两种治疗方法对慢性CHF患者临床症状及左室功能改善等方面的疗效.

    作者:牟效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应激大鼠室旁核神经元c-fos的表达

    目的:为下丘脑室旁核参与应激反应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以铃声刺激大鼠为应激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即早基因c-fos的表达.结果:铃声刺激使鼠室旁核神经元,尤其是小细胞亚核神经元c-fos表达显著增加.结论: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元在铃声刺激下处于活动状态,参与应激反应.

    作者:宋海英;朱玉红;马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放射介入输卵管插管持续灌注氨甲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35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放射介入输卵管插管持续灌注氨甲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输卵管妊娠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放射介入输卵管插管持续灌注氨甲蝶呤,另一组为肌肉注射氨甲蝶呤,观察研究各组的症状、体征、血β-HCG、病灶大小的变化、疗效、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的保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副反应小、疗程短.结论:放射介入输卵管插管持续灌注氨甲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解孝实;赵春荣;郝俊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氟康唑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自1990年2月-2002年6月我院用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7例,女5例,均为农民;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2岁;右眼8例,左眼4例.发病前均有明显的农业植物性外伤史.

    作者:顾艳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以腹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21例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癜表现典型者诊断不难,但个别病人紫癜发生前以腹部症状及肾损害等症状为首发表现,常不能及时进行诊断,很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们遇见的以腹部症状为首发表现而未能及时进行诊断的21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张丙奎;迟作华;张荣淮;李树堂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腘动脉损伤15例诊治体会

    动脉损伤为下肢损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四肢主要动脉结扎,按肢体坏死率来看,动脉为危险,肢体坏死率可达72.5%[1].因此,动脉损伤的早期处理无论平时或战时都是外科医生、特别是基层接诊医生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现将1990年以来遇到的15例动脉损伤的早期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廷安;李中华;张新军;孔庆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