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王树德
目的:探讨RF器械加椎体间融合术或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2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彻底的神经减压,用RF器械对滑椎复位固定,自髂嵴后部取圆柱状骨块嵌入椎间植骨,或行TFC椎体间融合,或行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6年5个月,平均3年9个月,按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腰痛改善率为93%,滑脱复位率84%~100%.短时神经根功能障碍1例,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结论:RF器械复位、固定加椎体间融合术或后外侧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椎体间隔合术与后外侧融合术各有其适应证.
作者:张丙磊;于洪波;张强;陈西民;余枫;林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对39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TVP).术后早期拔除导尿管,收到有效防止膀胱痉挛和出血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天亭;李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鼻中隔形成术的优越性.方法:施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时行鼻中隔成形术108例.结果:鼻中隔偏曲治愈率为98.15%,有效率为100%.结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同期行鼻中隔成形术具有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治疗效果、便于术后复查、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亭彦;彭华光;蒲章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rinary Trypsin Inhibitor,简称UTI)和丹参两种药物对大鼠肝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肝动脉阻断性手术保护肝脏再灌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①采用2×2析因设计的双盲实验研究方法,并采用空白对照.②检测静脉血中血管内皮素(ET)、透明质酸酶(HA)、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五项指标.③应用SASv6.1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各实验组的各项指标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TI和丹参两种药物均有减轻大鼠肝脏再灌注后损害的作用(P<0.01).两药合用虽然其检测数据的均数值都有下降趋势,但是,除ET项目外,其他项目无统计学意义,两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TI和丹参两种药物均有减轻大鼠肝脏动脉阻断再灌注后肝功能损害的作用.
作者:李志华;刘霞;郭玉霞;扬广运;陈汝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因原发不孕来我所诊治.拟给绒促性素肌肉注射以促排卵.询问患者无任何药物过敏史.患者一年前曾用过此药.
作者:孙超英;王智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有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近几年已迅速成为世界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其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冠心病人HP的测定,探讨HP感染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祝桂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显像在临床各科领域中显示了越来越高的重要性.有关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超声显像的应用价值迄今报道很少[1].自1997年以来,我院开始应用超声显像配合腹腔镜切除胆囊8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董玉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复发性唇疱疹成人多见,诱使复发的刺激因子很多.我们自1997年以来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局部治疗复发性唇疱疹,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信维;姜书成;王仁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血脂异常与老年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无血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DM2)患者102例,根据是否并发冠心病进一步分为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及糖尿病非冠心病组.健康对照组52例,均无血缘关系,无糖尿病、冠心病史.记录受试者空腹血糖(FBG)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脂质代谢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据Freidewaild公式计算(LDLC=TC-HDLC-TG/2.2).用SPSS9.0软件处理,检验水平α±0.05.结果:糖尿病组TC、TG、LDLC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均值显著低于糖尿病非冠心病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示TC、LDLC进入回归方程.结论:DM2患者伴有明显的脂代谢紊乱;TC、LDLC为老年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晓红;王德全;张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1ecule-1,sICAM-1)、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1asma thrombomodulin,PTM)水平变化的特点,探讨检测患者sICAM-1、PT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58例T2DM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sICAM-1、PTM水平.结果:T2DM患者各组sICAM、PTM检测结果(单位μg/L):T2DM组为220.0±32.8,33.9±13.7;有并发症组为277.9±25.6,36.9±8.6;无并发症组为204.7±18.1,28.1±9.1.对照组为188.6±16.9,20.1±7.8.T2DM患者sICAM-1、PTM水平变化特点:①T2DM患者血sICAM-1、P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T2DM有并发症患者sICAM-1、PTM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1);③无并发症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性(P<0.01).结论:T2DM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患者体内存在sICAM-1、PTM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sICAM-1、PTM可能是T2DM发生并发症的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陈明;张会芝;邢月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应用血脂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病人高脂血症,观察血脂康的降脂疗效.方法:随机将腹膜透析病人分成血脂康组与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观察血脂康治疗后的变化幅度.结果:治疗前二组各项生化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膜透析病人加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可改善各项血脂指标,对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阻止肾衰竭进展有益.
作者:王学彬;刘玉夏;成兆强;赵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巨幼细胞贫血是较常见的贫血类型之一,病因是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胃炎,对叶酸和维生素B12吸收产生影响.为了寻找巨幼细胞贫血新的致病因素,我们观察了43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与HP感染的关系,目的在于探讨HP感染对巨幼细胞贫血的影响.
作者:李琪;李元堂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肱二头肌长头键鞘炎临床颇为常见,其病理变化是结节间沟的肌腱及腱鞘充血、水肿,肥厚、粘连,导致功能障碍.治疗方法繁多,但以针灸刀为主配合鞘内注药及手法推拿三联疗法未见报道,笔者采用三联法治疗7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曰新;蔡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根管治疗术是除去全部牙髓的治疗方法,效果肯定.但由于磨牙根管较多,根管细且有时弯曲,去除全部牙髓有一定困难,目前大多用于前牙治疗,用于后牙治疗的较少.我们抽取1997年行后牙根管治疗的374例进行随访观察,并抽取行后牙干髓治疗的312例作为对照组,经复查统计结果如下.
作者:吴春梅;姜书成;刘炳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42b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脑出血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72h内)及治疗1周后血小板CD62p和CD42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小板CD62p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01),CD42b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01);脑出血患者治疗1周后与发病早期比较,血小板CD62p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CD42b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现血小板活化现象,治疗后血小板活化程度增加,提示脑出血患者应适当应用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
作者:刘庆新;张苏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理科的外检标本数量多且大小不一,不可能根据组织的不同性质分别脱水、透明、侵蜡,而通常是由组织自动脱水机按相同的程序和时间批量进行处理.这样,某些质硬、质脆或钙化组织由于处理不好很难切出完整的切片.我们利用石蜡的微弱透水性,对组织蜡块分别进行处理,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徐志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在IGT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20名IGT患者和96名糖耐量正常(NGT)对照者的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胰岛素及餐后2 h血糖,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相对胰岛素敏感指数(RISI)、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合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IGT组及NGT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斑块面积与RISI呈负相关(r=-0.45,P<0.01),与餐后2 h血糖(r=0.39,P<0.01)、BMI(r=0.48,P<0.01)及WHR(r=0.41,P<0.01)呈正相关,而与TG、FBG、TC、FINS无相关性(P>0.05).IGT组患者有斑块和无斑块者之间RISI、WHR、BMI、餐后2 h血糖、TG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是IGT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原因.
作者:宋守君;张颖;王琳;朱玉琴;邢绍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HFRS伴ARF病人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HFRS伴ARF疗效满意.
作者:刘卫民;劳方元;宋爱华;黎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了解齐鲁石化公司近年来职工家属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情况,笔者对1992-2002年全部住院病人的资料(不含孕产妇),采用百分比及构成比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兆灿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自1998年4月至2002年4月间,对66例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术的患者,行Ⅰ期和Ⅱ期羟基磷灰石眼座眼窝内植入术,以矫正眼窝凹陷.追踪观察6个月~3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环;初宪华;刘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