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滴双黄连注射液致休克死亡1例

陈志刚

关键词:双黄连, 静脉注射, 休克
摘要: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因发热、咽痛1 d而于2000年8月10日上午10时在当地村卫生室就诊.既往体健.查体:T 37.1℃,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GS 250 ml加入双黄连注射液20 ml静脉点滴.10 min后(液体滴入约50 ml)患者自觉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全身冷汗,继而昏迷.即停止输液,静脉推注氟美松10 mg,肌肉注射异丙嗪25 mg,疗效欠佳,遂于11 时急转入我院.查体:体温不升,脉搏13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测不到, 浅昏迷,呼吸急促.皮肤湿冷,无皮疹.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6例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 ,我科自1997年4月至2000年4月治疗TIA病人46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祁智慧;刘北京;宋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 (附2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置入治疗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能立即排尿,随访4~18个月,大尿流率由术前(1.85±2.80) ml/s增至(10.16±2.23) ml/s,残余尿由术前(70~400) ml减至50 ml以下,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认为利用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是治疗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者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郑汝强;张金学;路继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241个肝脏肿瘤进行了彩色和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HCC)(56例69个肿块)和肝血管瘤(67例89个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97.1%,44.9%).HCC中94.2%显示肿块周边弧形彩色血流包绕征,82.6%显示肿瘤内部片状或条索状彩色血流及肝内动脉扩张,流速加快,而肝血管瘤无以上特点.结论: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作者:庄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静滴双黄连注射液致休克死亡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因发热、咽痛1 d而于2000年8月10日上午10时在当地村卫生室就诊.既往体健.查体:T 37.1℃,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GS 250 ml加入双黄连注射液20 ml静脉点滴.10 min后(液体滴入约50 ml)患者自觉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全身冷汗,继而昏迷.即停止输液,静脉推注氟美松10 mg,肌肉注射异丙嗪25 mg,疗效欠佳,遂于11 时急转入我院.查体:体温不升,脉搏13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测不到, 浅昏迷,呼吸急促.皮肤湿冷,无皮疹.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

    作者:陈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孕妇在妊娠期可罹患各种与肝脏有关的疾病,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急性脂肪肝,妊娠剧吐合并肝损害,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合并肝损害等.其中,有关妊高征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国内外文献早有报道,自1997年10月至1999年2月,作者共诊治随访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广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甲状腺激素异常改变与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异常改变.目前研究较多的有血管紧张素Ⅱ、心钠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近年来,CHF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CHF患者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CHF的疗效观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 ,笔者就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张玉传;李跃荣;王臻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静脉营养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对静脉营养认识的逐步深入,其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已日趋广泛.近年来,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治疗中,在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及静脉补液的基础上,我们常规应用静脉营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长茹;郭淑梅;马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霜斑样病变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霜斑样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检测胃镜诊断的霜斑样病变患者胃窦HP; 把愿意接受胃镜复查者随机给以抑酸(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4周治疗与抗HP(雷尼替丁枸橼酸铋40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1周疗程后以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3周治疗,结束时重复胃镜观察.结果:42例霜斑样病变中HP感染率为92.9%(39/42);其中26例HP感染者治疗4周重复胃镜检查;雷尼替丁组14例HP仍然阳性,抗HP组12例HP转为阴性(P<0.05 );前者5例存在霜斑样病变(其中1例形成溃疡),后者无霜斑样病变及溃疡(P=0. 0425).结论:清除幽门螺杆菌利于霜斑样病变愈合.

    作者:吕其军;周芳;史永军;鲍芳;田永刚;吴凤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500例分娩产妇催产素静脉推注预防产后出血的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能够引起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笔者将1996年1-6月使用催产素静脉推注预防产后出血500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付秋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要点与优点.方法:将有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禁忌证的69 例输尿管结石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切口组与小切口组,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常规切口比较,其切口的平均长度缩短近 1/2,手术所需时间缩短约20 min,术后病人伤口痛较轻,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切口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等优点.术前结石的准确定位是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庄海军;王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

    骨不连是骨折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比较棘手.我院自1990 年2月至1999年12月使用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下简称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病人26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

    作者:王传忠;李光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

    1987年,Sigwart和Puel[1]首先报道了将 Wallstent自扩张冠状动脉内支架用于临床的结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冠脉内支架成功地用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避免了PTCA并发严重内膜撕裂及夹层所引起的急性和亚急性冠脉闭塞,为PTCA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证.1994年以来,支架置入术联合应用噻氯匹定和阿斯匹林以及应用高压扩张技术、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 lar ultrasound,IVUS)指导置入技术,进一步改良了支架置入术,使支架达到理想扩张,从而使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率远低于1%.这表明支架术急性期临床结果优于常规PTCA[2],并且能有效地预防弹性回缩和降低再狭窄率[3,4] ,比常规PTCA省时.因此,冠脉内支架术迅即发展为一项目前在介入心脏病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技术.

    作者:孟猛;马建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抗凝血酶-Ⅲ减少影响激活凝血时间 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4岁,体重13 kg.因室缺、肺动脉高压在体外循环(CBP)下行室缺修补术.化验检查:Hb 129 g/L,红细胞压积(Hct) 0.29,PC 154×109/L, AT-Ⅲ 103 mg/L(正常值200~350 mg/L),Fib 2.85 g/L,P T(病人/对照)12.1/13 s,激活凝血时间(ACT)基础值98 s.CBP前首次肝素 40 mg(3 m g/kg),8 min后测ACT 240 s,追加肝素33 mg(2.5mg/kg)后ACT 371 s,再次追加肝素40 mg(3mg/kg)后ACT 540 s,同时在预充液中加新鲜冰冻血浆200 ml.

    作者:胡燕华;史文文;王建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9-2000年收治的8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丘脑出血、脑桥出血、脑室出血及壳核出血有中线移位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5%、66.7%、55.6%、66.1%,与脑叶出血(16.7%)、壳核出血无中线移位(22.7%)患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前者肾功能损害程度也较后者重,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及伴发合并症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71.4%和59.4%.结论: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损害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密切相关,与高血压及伴发合并症也相关.

    作者:鹿树军;马学英;周晓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下颌前突畸形的外科矫治

    目的:应用粗裂钻和薄刃锐利骨凿施下颌骨升支垂直截骨术和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下颌骨前突畸形.方法:术前正畸治疗;X 线头影测量分析;模型外科;制作牙合板;手术选用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和矢状劈开截骨术;术后颌间固定6~8周.结果:下颌骨升支垂直截骨术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治疗下颌骨前突畸形,经8个月~3年的随访,畸形无复发,牙合关系恢复正常,咬合功能良好,面容效果满意.结论:下颌骨升支垂直截骨术和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可有效地矫正下颌骨前突畸形.

    作者:杨佑成;曲延刚;李海洋;王丽芳;孙乐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促宫颈成熟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如何减轻术中病人疼痛,减少人工流产引起的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每一个妇产科医生工作中所追求的事情.近年来,部分药物流产取代了人工流产,但因药物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或流产不全行再次刮宫机会增加,使病人的身心健康又受到了创伤.在多年工作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点经验,即在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3 d再来施术者宫颈松弛,吸宫顺利,减少了术中及术后许多并发症的发生,互补了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的弊端.初应用于一些小宫颈,即直径<2 cm、5号扩张器不能进入宫颈者,后来逐渐用于正常宫颈的早孕患者.临床实践证明,术前服用米非司酮者比不服药者效果好.

    作者:邢俊香;孙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晚期贲门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晚期贲门癌经导管血管内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晚期贲门癌患者进了胃左动脉插管灌注药物化疗 .结果:38例患者的吞咽困难、上腹不适等症状得到缓解,其中1年生存率为52.4%,2年生存率为19.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胃左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对治疗晚期贲门癌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作者:孙殿敬;赵明东;郝国峰;翟峰;冯秀栓;薛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髂骨骨囊肿1例

    患者,女,51岁,已婚,工人.右髂部疼痛半年余 ,既往无外伤史.骨科查体:躯干、骨盆及双下肢无异常,局部无肿胀和静脉曲张,右髂骨轻压痛及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碱性磷酸酶等均无异常. X线片示:右侧髂骨体及髂骨翼部较大范围(11 cm×6 cm)骨质破坏,其边界较清楚,边缘不规则.近髂骨前下缘似见密度较淡薄的骨质硬化,其余边缘未见明确的骨质硬化.其内可见不典型、不规则骨嵴,未见明显膨胀性改变.

    作者:丁立祥;张冠宏;李胜;胡守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致脑梗死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65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0年,诊为胃下垂,胆结石.柏油样大便3 d, 每日1~2次.4 h前因呕吐咖啡样物2次,约1 500 ml,于1998年10月4日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4/8kPa,精神萎糜.贫血貌,巩膜无黄染.颈软,双肺呼吸音弱.心率88次 /min,律规整,无杂音.腹凹陷,肝脾肋下均未触及,上腹部深压痛,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Hb 59 g/L,WBC 14.4×109/L,N 0.89,L 0.10,PC 132× 109/L,肝功及尿常规正常.给予输液、输血及止血治疗.入院15 h,患者出现神志恍惚,躁动,失语,查血压14.5/7 kPa,右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肌力减低,巴氏征(+).头颅CT示:左额叶深部0.5 cm×0.5cm低密度区,边缘模糊.诊断为脑梗死 ,停用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加用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甲氰咪胍等治疗,10 d后消化道再度大出血死亡.

    作者:单苏民;任俊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6年11月至2001年3月行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03例.结果:103例冠心病患者150支冠状动脉血管PTCA并支架置入135枚,置入成功率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其中不稳定心绞痛者占52.43%,既往有心肌梗死史者占47.57%.单支病变者占55.34%,双支病变者占32.04% ,3支病变者占12.63%;A型病变者占33.98%,B型病变者占26.21%,C型病变者占39.81 %.PTCA所用的球囊直径平均为(2.48±0.43)mm,平均长度(20.40±2.84) mm,球囊所加压力平均为(6.23±1.81)atm.共置入支架135枚,其直径平均为(30.96±0.38) mm,平均长度为(21.29±6.30)mm,释放支架时球囊所加压力平均为(9.65±3.08) atm.所用支架主要是BX 45枚,占33.33%,NIR 30枚,占22.22%,AVE 27枚,占20.0 0%,MA C 16枚,占11.85%,Jomed和其他共17枚,占12.59%.支架置入LAD内71枚,占52.59 %,RCA 内48枚,占35.55%,LCX和对角支16枚,占11.85%.结论:PTCA和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刘传木;张明哲;田明坤;乔鲁军;陈宝霞;董希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