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子宫足月妊娠双胎1例

陈希宏;杨希华;高文杰

关键词:足月妊娠, 双胎, 子宫畸形
摘要:孕妇25岁,孕2产1,于1999年12月8日孕37周来我院检查.查体 :血压正常,腹部呈横置哑铃状,两侧腹部均触及一胎儿,胎心率分别为140次/min、1 44次/min.临床诊断:37周妊娠,双胎.B超检查:腹腔内探及双子宫,双子宫内均探及一胎儿及其附属物.左宫腔内胎儿:胎位LOP,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8.5 cm,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4 cm;右宫腔内胎儿:胎位RSA,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9.0 cm, 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5 cm.B超诊断:双子宫同时妊娠.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500例分娩产妇催产素静脉推注预防产后出血的体会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能够引起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笔者将1996年1-6月使用催产素静脉推注预防产后出血500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付秋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草药制剂致过敏反应及对策

    中草药及其制剂无论注射、口服还是外用,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随着中草药制剂的品种及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尤其注射剂的普遍应用,过敏反应发生率也日益增高.近年来虽不断有中草药过敏反应的报道,重者甚至导致休克、死亡,但至今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作者:孙宝花;张德勇;刘玉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尿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鉴别血尿来源

    用自动化仪器测量新鲜血尿中平均红细胞容积(MCV)鉴别诊断血尿来源已有较多报道,但结果有较大差异.我们用 Coultor JT-IR血液分析仪对已确诊的肾小球血尿和非肾小球血尿中的MCV进行了检测,旨在进一步探讨尿MCV在鉴别诊断血尿来源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作者:高长杰;高风玉;陈秀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双子宫足月妊娠双胎1例

    孕妇25岁,孕2产1,于1999年12月8日孕37周来我院检查.查体 :血压正常,腹部呈横置哑铃状,两侧腹部均触及一胎儿,胎心率分别为140次/min、1 44次/min.临床诊断:37周妊娠,双胎.B超检查:腹腔内探及双子宫,双子宫内均探及一胎儿及其附属物.左宫腔内胎儿:胎位LOP,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8.5 cm,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4 cm;右宫腔内胎儿:胎位RSA,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9.0 cm, 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5 cm.B超诊断:双子宫同时妊娠.

    作者:陈希宏;杨希华;高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水肿型)42例,在其治疗过程中应用奥美拉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凤荣;朱艳霞;杨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盐酸艾司洛尔对气管内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与给药时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洛尔(ESM)用于预防气管内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胸、腹及下肢择期全麻手术者60例,按先后顺序随机将病例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诱导前静注ESM 1 .5 mg/kg,1 min注完;B组ESM改诱导后静注,注完后立即行气管内插管;C组用同容量生理盐水代替ESM,三组诱导用药相同.结果:A、B 组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除插管后即刻高于(P<0 .05)术前基础值外,插管后1、5、10 min以上各参数与基础值基本接近,而C组SDP 、DBP、MAP及HR插管后即刻明显高于(P<0.01)术前基础值,插管后5 min以上各参数仍高于术前基础值(P<0.05),且插管反应较A、B两组剧烈.A组窦缓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ESM对预防气管内插管的应激反应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不足以完全抑制气管内插管的应激反应.将ESM 诱导后用药能有效地减少窦缓的发生.

    作者:张海山;高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

    1987年,Sigwart和Puel[1]首先报道了将 Wallstent自扩张冠状动脉内支架用于临床的结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冠脉内支架成功地用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避免了PTCA并发严重内膜撕裂及夹层所引起的急性和亚急性冠脉闭塞,为PTCA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证.1994年以来,支架置入术联合应用噻氯匹定和阿斯匹林以及应用高压扩张技术、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 lar ultrasound,IVUS)指导置入技术,进一步改良了支架置入术,使支架达到理想扩张,从而使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率远低于1%.这表明支架术急性期临床结果优于常规PTCA[2],并且能有效地预防弹性回缩和降低再狭窄率[3,4] ,比常规PTCA省时.因此,冠脉内支架术迅即发展为一项目前在介入心脏病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技术.

    作者:孟猛;马建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咪唑安定预防颈丛神经阻滞时的心血管反应

    颈丛神经阻滞常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及心肌耗氧量增加,其原因可能与病人在清醒状态下行麻醉操作,精神紧张、焦虑和恐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以及颈部血运丰富对局麻药吸收后的毒性反应有关.笔者采用预注咪唑安定预防颈丛神经阻滞时的心血管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齐美;王建波;史文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心血管药物的不利相互作用

    心脏病患者经常服用多种心血管药物,如强心剂、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降脂药等.这些药物之间可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可能对患者有利,如增强疗效和(或)减少副作用;也可能对患者不利,如增强毒副作用.临床上常见的相互作用以后者居多,例如,服用地高辛时加服维拉帕米(异搏定)、普罗帕酮(心律平)或胺碘酮,可使血地高辛浓度(SDC)增加50%~100%,诱发洋地黄中毒;服用华法令时加服胺碘酮、硫氧唑酮,可增高血华法令浓度,增加出血并发症;他汀类与贝特类降脂药合用则可能诱发有致命危险的肌病、肌溶解等.诸如此类情况不胜枚举.临床医生对患者采用多种心血管药物治疗时,必须了解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利的相互作用的发生.

    作者:张文博;孙吉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胃壁穿孔1例

    病人,男,45岁.2000年8月因中段食管癌经右胸、腹、左颈三切口行食管癌根治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病人术后第2天无意中将胃管咳出 ,第3天常规拔除右胸腔闭式引流管.第5天病人感胸闷憋喘,经胸透诊断为右侧气胸,右肺压缩90%,即在局麻下经第二肋间锁骨中线行闭式引流术.引流后胸闷、憋喘症状缓解,但从引流管内流出大量的咖啡色液体,考虑为胃壁穿孔.口服76%复方泛影葡胺在X线透视下观察,造影剂在小弯侧进入胸腔,确诊为胃壁穿孔.

    作者:阎武星;王少猛;李学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糖尿病并发脑出血7例误诊分析

    糖尿病可引起脑血管病变,且主要为脑栓塞,而脑出血较少. 我科近5年来收治糖尿病并发脑出血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迟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益肾汤加大黄治疗慢性肾衰61例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几乎是所有慢性肾病的终结局,临床表现复杂, 治疗也相当困难.虽然透析及肾移植可使部分患者得以生存,但医疗费用高,肾源紧缺,绝大部分患者还没有接受此种治疗的条件.因此,如何保护残存肾单位,延缓慢性肾衰的进程,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成为目前肾病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我院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非透析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病人61例, 疗效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凌;张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腭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寻求翼管神经切断术的佳术式,提高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22例病人的资料.结果:术中寻找翼管顺利,翼管神经切断彻底,仅1例左侧未找到翼管.22例平均随访52.6个月,有效率为90.9%.结论 :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具有效果肯定、损伤轻、操作简便、一个切口施行两侧手术等优点.

    作者:曹洪玲;蒲章杰;吴玉坤;王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巩膜隧道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式切口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对33眼采用巩膜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30眼采用角膜缘阶梯状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变化.结果:巩膜隧道式切口术后5 d平均角膜散光(3.15±1.54)D,术后3个月(1.19±0.48)D;对照组为(5.12±2.13)D和(3.25± 1.5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 d裸眼视力≥0.5者26眼 ,占78.8%;对照组10眼,占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巩膜隧道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好、散光小,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作者:张文波;裴春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致脑梗死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65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0年,诊为胃下垂,胆结石.柏油样大便3 d, 每日1~2次.4 h前因呕吐咖啡样物2次,约1 500 ml,于1998年10月4日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4/8kPa,精神萎糜.贫血貌,巩膜无黄染.颈软,双肺呼吸音弱.心率88次 /min,律规整,无杂音.腹凹陷,肝脾肋下均未触及,上腹部深压痛,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Hb 59 g/L,WBC 14.4×109/L,N 0.89,L 0.10,PC 132× 109/L,肝功及尿常规正常.给予输液、输血及止血治疗.入院15 h,患者出现神志恍惚,躁动,失语,查血压14.5/7 kPa,右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肌力减低,巴氏征(+).头颅CT示:左额叶深部0.5 cm×0.5cm低密度区,边缘模糊.诊断为脑梗死 ,停用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加用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甲氰咪胍等治疗,10 d后消化道再度大出血死亡.

    作者:单苏民;任俊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胃癌急性穿孔23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86年至1998年7月共收治胃癌病人418例,其中23例发生急性穿孔,占同期胃癌病人的5.5%.笔者对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治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公明;孙迪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代偿期乙肝性肝硬化肝活检病理定性 (附31例分析)

    肝活检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肝内炎症程度和纤维分期可靠、直接的方法,可称为金标准.本文旨在研究临床上(临床与腹部彩超确诊)诊断的乙肝性代偿期肝硬化与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程度.1 资料与方法

    作者:伊方善;石玉青;甘天福;王万忠;黄爱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多系统萎缩的MRI、BAEP及EEG分析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类原因未明的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和自主神经等多系统损害的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包括橄榄桥小脑萎缩(O PC A)、Shy-Drager综合征(SDS)和纹状体黑质变性(SND)3个亚型.笔者近来收治1 1例病人,现对其MRI、BAEP、EEG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金波;刘娟;衣香明;苏长海;周晓生;鹿树军;郑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自体红骨髓经皮囊内注射治疗孤立性骨囊肿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经皮囊内注射治疗孤立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一枚骨穿针准确刺入骨囊肿内, 抽去囊液后注入从髂骨吸取的红骨髓.平均注入自体红骨髓25 ml(15~40 ml).治疗12例病人,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12.5岁(7~19岁).7例位于肱骨近端,3例位于股骨近端,1例位于胫骨近端.结果:10例病人骨囊腔平均愈合时间为6. 4个月(3~9个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治疗后10个月内X线示大部分囊腔骨化.随访8个月~2年3个月,平均16个月,骨愈合满意.结论:经皮囊腔注射移植自体红骨髓治疗孤立性骨囊肿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一成;杜布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IL -6和TNF-α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的不同时间IL-6和TNF-α的变化,探索细胞因子在肾脏I-R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大鼠肾脏I-R损伤模型,分别在缺血和再灌注1、4和24 h时取血和肾组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缺血组及再灌注4 h(R4h)和24 h(R24h)组IL-6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而再灌注1 h组与对照组相当,但显著高于缺血组(P<0.01).IL-6含量的动态变化在肾组织和血液中呈直线正相关(P<0.05).肾组织中TNF-α含量在缺血和再灌注1 h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TNF-α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肾脏I-R时肾组织和血液中IL-6含量随时间的推迟而降低 ,而肾组织中TNF-α含量在早期增加.

    作者:于小玲;刘凤;石增立;石磊;董晓青;王宝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