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林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病人50例,其中25例采用常规治疗,另25例采用奥美拉唑联用阿莫西林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赵培艳;扈营吉;王红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可引起脑血管病变,且主要为脑栓塞,而脑出血较少. 我科近5年来收治糖尿病并发脑出血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迟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突然意识障碍伴言语不能1 h入院.1 h前服用中药约200 ml.服后约10 min自述头晕,继之出现意识模糊,并伴言语不能,急来我院就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查体:BP17.0/13.3 kPa,神志模糊,言语不能.双瞳孔等大,直径约5 mm,对光反射迟钝,视物欠佳.双上肢不自主活动,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阳性.ECG、颅脑CT未见异常.诊为脑梗死,给予改善脑功能、促进脑代谢药物治疗5 h,症状无好转.患者烦躁,饮水呛咳,皮肤干燥,排尿困难.追问所服中药成分为曼陀罗枝叶,诊为曼陀罗中毒.予以毒扁豆碱3 mg静脉缓慢注射,安定10 m g肌注以对症治疗,病情好转,继续巩固治疗于第3日痊愈出院.
作者:李光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能够引起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笔者将1996年1-6月使用催产素静脉推注预防产后出血500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付秋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近5年共行乳腺癌手术213例,其中24例发生皮瓣坏死,现将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步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疤痕平对增生性瘢痕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的机制.方法:选择14例双下肢深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病人,以左下肢为治疗组,外用疤痕平,每日2次,以右下肢为空白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双侧瘢痕进行电镜观察. 结果:治疗组成纤维细胞较少,胞浆内细胞器减少,糖原颗粒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血管数量减少.结论:疤痕平可有效地防治增生性瘢痕.
作者:张锴;苏培茂;李鸿业;刘桐林;崔秀珍;吕增华;刘文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属少见病,目前认为系机体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反应,易引起腹膜后多脏器损害.我院影像中心共遇到3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作者:吴立德;王瑞英;赵湘;马吉伟;刘玉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51岁,已婚,工人.右髂部疼痛半年余 ,既往无外伤史.骨科查体:躯干、骨盆及双下肢无异常,局部无肿胀和静脉曲张,右髂骨轻压痛及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碱性磷酸酶等均无异常. X线片示:右侧髂骨体及髂骨翼部较大范围(11 cm×6 cm)骨质破坏,其边界较清楚,边缘不规则.近髂骨前下缘似见密度较淡薄的骨质硬化,其余边缘未见明确的骨质硬化.其内可见不典型、不规则骨嵴,未见明显膨胀性改变.
作者:丁立祥;张冠宏;李胜;胡守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类原因未明的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和自主神经等多系统损害的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包括橄榄桥小脑萎缩(O PC A)、Shy-Drager综合征(SDS)和纹状体黑质变性(SND)3个亚型.笔者近来收治1 1例病人,现对其MRI、BAEP、EEG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金波;刘娟;衣香明;苏长海;周晓生;鹿树军;郑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慢性宫颈炎、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治疗方法有多种,均有一定的疗效.为了探讨新药物的疗效,我院自1999年1月以来,单独试用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玉清抗宫炎片治疗妇科炎症393例,总有效率达90.6%,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迪;孙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例1.男,65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0年,诊为胃下垂,胆结石.柏油样大便3 d, 每日1~2次.4 h前因呕吐咖啡样物2次,约1 500 ml,于1998年10月4日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4/8kPa,精神萎糜.贫血貌,巩膜无黄染.颈软,双肺呼吸音弱.心率88次 /min,律规整,无杂音.腹凹陷,肝脾肋下均未触及,上腹部深压痛,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Hb 59 g/L,WBC 14.4×109/L,N 0.89,L 0.10,PC 132× 109/L,肝功及尿常规正常.给予输液、输血及止血治疗.入院15 h,患者出现神志恍惚,躁动,失语,查血压14.5/7 kPa,右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肌力减低,巴氏征(+).头颅CT示:左额叶深部0.5 cm×0.5cm低密度区,边缘模糊.诊断为脑梗死 ,停用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加用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甲氰咪胍等治疗,10 d后消化道再度大出血死亡.
作者:单苏民;任俊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脾切除术同时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但也存在再出血率较高的问题.我们自1990至1998年采用贲门周围离断加近端胃壁全层缝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病人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继刚;徐振敏;吴旭东;万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因发热、咽痛1 d而于2000年8月10日上午10时在当地村卫生室就诊.既往体健.查体:T 37.1℃,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5%GS 250 ml加入双黄连注射液20 ml静脉点滴.10 min后(液体滴入约50 ml)患者自觉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全身冷汗,继而昏迷.即停止输液,静脉推注氟美松10 mg,肌肉注射异丙嗪25 mg,疗效欠佳,遂于11 时急转入我院.查体:体温不升,脉搏13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测不到, 浅昏迷,呼吸急促.皮肤湿冷,无皮疹.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
作者:陈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脏病患者经常服用多种心血管药物,如强心剂、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降脂药等.这些药物之间可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可能对患者有利,如增强疗效和(或)减少副作用;也可能对患者不利,如增强毒副作用.临床上常见的相互作用以后者居多,例如,服用地高辛时加服维拉帕米(异搏定)、普罗帕酮(心律平)或胺碘酮,可使血地高辛浓度(SDC)增加50%~100%,诱发洋地黄中毒;服用华法令时加服胺碘酮、硫氧唑酮,可增高血华法令浓度,增加出血并发症;他汀类与贝特类降脂药合用则可能诱发有致命危险的肌病、肌溶解等.诸如此类情况不胜枚举.临床医生对患者采用多种心血管药物治疗时,必须了解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利的相互作用的发生.
作者:张文博;孙吉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用自动化仪器测量新鲜血尿中平均红细胞容积(MCV)鉴别诊断血尿来源已有较多报道,但结果有较大差异.我们用 Coultor JT-IR血液分析仪对已确诊的肾小球血尿和非肾小球血尿中的MCV进行了检测,旨在进一步探讨尿MCV在鉴别诊断血尿来源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作者:高长杰;高风玉;陈秀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寻求翼管神经切断术的佳术式,提高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22例病人的资料.结果:术中寻找翼管顺利,翼管神经切断彻底,仅1例左侧未找到翼管.22例平均随访52.6个月,有效率为90.9%.结论 :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具有效果肯定、损伤轻、操作简便、一个切口施行两侧手术等优点.
作者:曹洪玲;蒲章杰;吴玉坤;王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孕妇25岁,孕2产1,于1999年12月8日孕37周来我院检查.查体 :血压正常,腹部呈横置哑铃状,两侧腹部均触及一胎儿,胎心率分别为140次/min、1 44次/min.临床诊断:37周妊娠,双胎.B超检查:腹腔内探及双子宫,双子宫内均探及一胎儿及其附属物.左宫腔内胎儿:胎位LOP,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8.5 cm,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4 cm;右宫腔内胎儿:胎位RSA,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9.0 cm, 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5 cm.B超诊断:双子宫同时妊娠.
作者:陈希宏;杨希华;高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酒精和安定均为低毒类药物,二者合用时毒性作用增强[1] .笔者曾遇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安定中毒病人31例,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晓云;高宏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草药及其制剂无论注射、口服还是外用,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随着中草药制剂的品种及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尤其注射剂的普遍应用,过敏反应发生率也日益增高.近年来虽不断有中草药过敏反应的报道,重者甚至导致休克、死亡,但至今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作者:孙宝花;张德勇;刘玉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241个肝脏肿瘤进行了彩色和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HCC)(56例69个肿块)和肝血管瘤(67例89个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97.1%,44.9%).HCC中94.2%显示肿块周边弧形彩色血流包绕征,82.6%显示肿瘤内部片状或条索状彩色血流及肝内动脉扩张,流速加快,而肝血管瘤无以上特点.结论: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作者:庄蓓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