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庆博;张清潭;张玉传
目的:通过观察疤痕平对增生性瘢痕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的机制.方法:选择14例双下肢深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病人,以左下肢为治疗组,外用疤痕平,每日2次,以右下肢为空白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双侧瘢痕进行电镜观察. 结果:治疗组成纤维细胞较少,胞浆内细胞器减少,糖原颗粒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血管数量减少.结论:疤痕平可有效地防治增生性瘢痕.
作者:张锴;苏培茂;李鸿业;刘桐林;崔秀珍;吕增华;刘文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可引起脑血管病变,且主要为脑栓塞,而脑出血较少. 我科近5年来收治糖尿病并发脑出血7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迟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42岁,因反复右下腹隐痛10个月入院.体检:T 38.2 ℃,BP 24/10 kPa,慢性病容,消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右下腹可触及1个6.0 cm×4.0 cm包块,质硬,压痛,较固定,边界尚清;血WBC 12.5×109/L,N 0.86,L 0.1 4,Hb 90 g/L.经B超检查,拟诊为阑尾周围脓肿.
作者:郭天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体红骨髓经皮囊内注射治疗孤立性骨囊肿的疗效.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一枚骨穿针准确刺入骨囊肿内, 抽去囊液后注入从髂骨吸取的红骨髓.平均注入自体红骨髓25 ml(15~40 ml).治疗12例病人,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12.5岁(7~19岁).7例位于肱骨近端,3例位于股骨近端,1例位于胫骨近端.结果:10例病人骨囊腔平均愈合时间为6. 4个月(3~9个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治疗后10个月内X线示大部分囊腔骨化.随访8个月~2年3个月,平均16个月,骨愈合满意.结论:经皮囊腔注射移植自体红骨髓治疗孤立性骨囊肿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一成;杜布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颈丛神经阻滞常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及心肌耗氧量增加,其原因可能与病人在清醒状态下行麻醉操作,精神紧张、焦虑和恐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以及颈部血运丰富对局麻药吸收后的毒性反应有关.笔者采用预注咪唑安定预防颈丛神经阻滞时的心血管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齐美;王建波;史文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不同类型痤疮的疗效 .方法:随机选择门诊轻、中度痤疮患者各50例,重度20例. 三组均给予丹参酮胶囊1 g,3次/d口服,外用复方硫磺霜.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丹参酮对中度痤疮疗效显著,对重度疗效较差,对轻度差,经统计学处理,三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参酮治疗中度痤疮疗效确切,且无耐药性及副作用,便于长期用药,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肝活检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肝内炎症程度和纤维分期可靠、直接的方法,可称为金标准.本文旨在研究临床上(临床与腹部彩超确诊)诊断的乙肝性代偿期肝硬化与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程度.1 资料与方法
作者:伊方善;石玉青;甘天福;王万忠;黄爱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抗生素治疗和抗生素与超短波联合治疗.结果:[ HT5 K〗1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为60%,对照组为0%;2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为80%,对照组为23. 33%.结论: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优选方案.
作者:杨丽;许进秀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6年11月至2001年3月行PTCA和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患者103例.结果:103例冠心病患者150支冠状动脉血管PTCA并支架置入135枚,置入成功率100%,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其中不稳定心绞痛者占52.43%,既往有心肌梗死史者占47.57%.单支病变者占55.34%,双支病变者占32.04% ,3支病变者占12.63%;A型病变者占33.98%,B型病变者占26.21%,C型病变者占39.81 %.PTCA所用的球囊直径平均为(2.48±0.43)mm,平均长度(20.40±2.84) mm,球囊所加压力平均为(6.23±1.81)atm.共置入支架135枚,其直径平均为(30.96±0.38) mm,平均长度为(21.29±6.30)mm,释放支架时球囊所加压力平均为(9.65±3.08) atm.所用支架主要是BX 45枚,占33.33%,NIR 30枚,占22.22%,AVE 27枚,占20.0 0%,MA C 16枚,占11.85%,Jomed和其他共17枚,占12.59%.支架置入LAD内71枚,占52.59 %,RCA 内48枚,占35.55%,LCX和对角支16枚,占11.85%.结论:PTCA和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刘传木;张明哲;田明坤;乔鲁军;陈宝霞;董希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的关系. 方法:将检验组与对照组自动思维问卷(ATQ)的分数进行比较 ,观察有无差异和差异的程度.结果:检验组ATQ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抑郁与负性自动思维有一定关系,治疗过程中纠正抑郁病人的负性自动思维是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黄车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 MC)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损伤有关.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脂肪酸载体蛋白,分子量小(14~15 kD),心肌含量多,为近年发展起来反映心脏缺血的早期生化指标[1].我们对39例VMC患者和30例健康儿童进行了FABP 、CK-MB的定量检测,观察其水平变化.将FABP、CK-M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FABP在VM C患儿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文东;马庆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用自动化仪器测量新鲜血尿中平均红细胞容积(MCV)鉴别诊断血尿来源已有较多报道,但结果有较大差异.我们用 Coultor JT-IR血液分析仪对已确诊的肾小球血尿和非肾小球血尿中的MCV进行了检测,旨在进一步探讨尿MCV在鉴别诊断血尿来源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作者:高长杰;高风玉;陈秀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且病死率较高.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水肿型)42例,在其治疗过程中应用奥美拉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凤荣;朱艳霞;杨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5年11月共收治持续低温烧伤病人1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0.1岁;烧伤面积0.5%~1. 5%,平均0.9%;深Ⅱ度3例,Ⅲ度8例;小腿4例,足5例,骶、髋部各1例;热源接触时间 1~6 h,平均4.1 h.其中有糖尿病神经病变者4例,偏瘫患者3例,麻醉或醉酒后未苏醒者4例;伤后住院时间5~17 d,平均13.4 d;病程28~57 d,平均45.7 d .全部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中厚植皮3例,邮票植皮6例,皮瓣转移修复2例,1例糖尿病患者因烧伤较深且并发骨髓炎行截趾术,术后恢复满意.
作者:吴旭东;张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类原因未明的少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和自主神经等多系统损害的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包括橄榄桥小脑萎缩(O PC A)、Shy-Drager综合征(SDS)和纹状体黑质变性(SND)3个亚型.笔者近来收治1 1例病人,现对其MRI、BAEP、EEG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金波;刘娟;衣香明;苏长海;周晓生;鹿树军;郑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心脏病患者经常服用多种心血管药物,如强心剂、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降脂药等.这些药物之间可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可能对患者有利,如增强疗效和(或)减少副作用;也可能对患者不利,如增强毒副作用.临床上常见的相互作用以后者居多,例如,服用地高辛时加服维拉帕米(异搏定)、普罗帕酮(心律平)或胺碘酮,可使血地高辛浓度(SDC)增加50%~100%,诱发洋地黄中毒;服用华法令时加服胺碘酮、硫氧唑酮,可增高血华法令浓度,增加出血并发症;他汀类与贝特类降脂药合用则可能诱发有致命危险的肌病、肌溶解等.诸如此类情况不胜枚举.临床医生对患者采用多种心血管药物治疗时,必须了解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利的相互作用的发生.
作者:张文博;孙吉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对育龄期妇女放置子宫内节育器后月经失调一证进行了辨证分型治疗,可使患者继续留置宫内节育器而发挥节育作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经量过多
作者:郑瑞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孕妇25岁,孕2产1,于1999年12月8日孕37周来我院检查.查体 :血压正常,腹部呈横置哑铃状,两侧腹部均触及一胎儿,胎心率分别为140次/min、1 44次/min.临床诊断:37周妊娠,双胎.B超检查:腹腔内探及双子宫,双子宫内均探及一胎儿及其附属物.左宫腔内胎儿:胎位LOP,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8.5 cm,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4 cm;右宫腔内胎儿:胎位RSA,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9.0 cm, 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5 cm.B超诊断:双子宫同时妊娠.
作者:陈希宏;杨希华;高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方法:对241个肝脏肿瘤进行了彩色和能量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HCC)(56例69个肿块)和肝血管瘤(67例89个肿块)的血流信号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97.1%,44.9%).HCC中94.2%显示肿块周边弧形彩色血流包绕征,82.6%显示肿瘤内部片状或条索状彩色血流及肝内动脉扩张,流速加快,而肝血管瘤无以上特点.结论: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作者:庄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ET)及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6-keto-PGF1α在稳定性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浆中浓度变化,探讨其在UAP、AMI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检测了28例SAP、48例UAP、23例AMI及26例健康人血浆ET、6-keto-PG F1α浓度,分析各组间差异.结果:冠心病病人血浆ET增高的同时,血6-keto-PGF1α下降,尤以AMI第1天和UAP患者为明显.结论:冠心病病人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其分泌的ET与PGI2失衡,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促发了UAP和AMI的发生.
作者:曹庆博;张清潭;张玉传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