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30例分析

杨丽;许进秀

关键词:盆腔炎性包块, 超短波, 抗生素,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接受抗生素治疗和抗生素与超短波联合治疗.结果:[ HT5 K〗1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为60%,对照组为0%;2个疗程治疗组治愈率为80%,对照组为23. 33%.结论: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优选方案.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 MC)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损伤有关.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内脂肪酸载体蛋白,分子量小(14~15 kD),心肌含量多,为近年发展起来反映心脏缺血的早期生化指标[1].我们对39例VMC患者和30例健康儿童进行了FABP 、CK-MB的定量检测,观察其水平变化.将FABP、CK-MB水平进行比较,分析FABP在VM C患儿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文东;马庆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上消化道出血致脑梗死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65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0年,诊为胃下垂,胆结石.柏油样大便3 d, 每日1~2次.4 h前因呕吐咖啡样物2次,约1 500 ml,于1998年10月4日急诊入院.查体:血压14/8kPa,精神萎糜.贫血貌,巩膜无黄染.颈软,双肺呼吸音弱.心率88次 /min,律规整,无杂音.腹凹陷,肝脾肋下均未触及,上腹部深压痛,肠鸣音活跃.实验室检查:Hb 59 g/L,WBC 14.4×109/L,N 0.89,L 0.10,PC 132× 109/L,肝功及尿常规正常.给予输液、输血及止血治疗.入院15 h,患者出现神志恍惚,躁动,失语,查血压14.5/7 kPa,右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肌力减低,巴氏征(+).头颅CT示:左额叶深部0.5 cm×0.5cm低密度区,边缘模糊.诊断为脑梗死 ,停用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加用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甲氰咪胍等治疗,10 d后消化道再度大出血死亡.

    作者:单苏民;任俊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心血管药物的不利相互作用

    心脏病患者经常服用多种心血管药物,如强心剂、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降脂药等.这些药物之间可发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可能对患者有利,如增强疗效和(或)减少副作用;也可能对患者不利,如增强毒副作用.临床上常见的相互作用以后者居多,例如,服用地高辛时加服维拉帕米(异搏定)、普罗帕酮(心律平)或胺碘酮,可使血地高辛浓度(SDC)增加50%~100%,诱发洋地黄中毒;服用华法令时加服胺碘酮、硫氧唑酮,可增高血华法令浓度,增加出血并发症;他汀类与贝特类降脂药合用则可能诱发有致命危险的肌病、肌溶解等.诸如此类情况不胜枚举.临床医生对患者采用多种心血管药物治疗时,必须了解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可能减少或避免不利的相互作用的发生.

    作者:张文博;孙吉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腭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寻求翼管神经切断术的佳术式,提高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22例病人的资料.结果:术中寻找翼管顺利,翼管神经切断彻底,仅1例左侧未找到翼管.22例平均随访52.6个月,有效率为90.9%.结论 :经口腔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具有效果肯定、损伤轻、操作简便、一个切口施行两侧手术等优点.

    作者:曹洪玲;蒲章杰;吴玉坤;王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食管癌术后胃壁穿孔1例

    病人,男,45岁.2000年8月因中段食管癌经右胸、腹、左颈三切口行食管癌根治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病人术后第2天无意中将胃管咳出 ,第3天常规拔除右胸腔闭式引流管.第5天病人感胸闷憋喘,经胸透诊断为右侧气胸,右肺压缩90%,即在局麻下经第二肋间锁骨中线行闭式引流术.引流后胸闷、憋喘症状缓解,但从引流管内流出大量的咖啡色液体,考虑为胃壁穿孔.口服76%复方泛影葡胺在X线透视下观察,造影剂在小弯侧进入胸腔,确诊为胃壁穿孔.

    作者:阎武星;王少猛;李学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安定中毒31例治疗分析

    酒精和安定均为低毒类药物,二者合用时毒性作用增强[1] .笔者曾遇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安定中毒病人31例,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晓云;高宏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代偿期乙肝性肝硬化肝活检病理定性 (附31例分析)

    肝活检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肝内炎症程度和纤维分期可靠、直接的方法,可称为金标准.本文旨在研究临床上(临床与腹部彩超确诊)诊断的乙肝性代偿期肝硬化与肝活检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程度.1 资料与方法

    作者:伊方善;石玉青;甘天福;王万忠;黄爱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持续低温烧伤11例治疗体会

    1995年11月共收治持续低温烧伤病人1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0.1岁;烧伤面积0.5%~1. 5%,平均0.9%;深Ⅱ度3例,Ⅲ度8例;小腿4例,足5例,骶、髋部各1例;热源接触时间 1~6 h,平均4.1 h.其中有糖尿病神经病变者4例,偏瘫患者3例,麻醉或醉酒后未苏醒者4例;伤后住院时间5~17 d,平均13.4 d;病程28~57 d,平均45.7 d .全部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中厚植皮3例,邮票植皮6例,皮瓣转移修复2例,1例糖尿病患者因烧伤较深且并发骨髓炎行截趾术,术后恢复满意.

    作者:吴旭东;张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霜斑样病变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霜斑样病变转归的影响.方法:检测胃镜诊断的霜斑样病变患者胃窦HP; 把愿意接受胃镜复查者随机给以抑酸(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4周治疗与抗HP(雷尼替丁枸橼酸铋40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400 mg,每日2次)1周疗程后以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3周治疗,结束时重复胃镜观察.结果:42例霜斑样病变中HP感染率为92.9%(39/42);其中26例HP感染者治疗4周重复胃镜检查;雷尼替丁组14例HP仍然阳性,抗HP组12例HP转为阴性(P<0.05 );前者5例存在霜斑样病变(其中1例形成溃疡),后者无霜斑样病变及溃疡(P=0. 0425).结论:清除幽门螺杆菌利于霜斑样病变愈合.

    作者:吕其军;周芳;史永军;鲍芳;田永刚;吴凤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双子宫足月妊娠双胎1例

    孕妇25岁,孕2产1,于1999年12月8日孕37周来我院检查.查体 :血压正常,腹部呈横置哑铃状,两侧腹部均触及一胎儿,胎心率分别为140次/min、1 44次/min.临床诊断:37周妊娠,双胎.B超检查:腹腔内探及双子宫,双子宫内均探及一胎儿及其附属物.左宫腔内胎儿:胎位LOP,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8.5 cm,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4 cm;右宫腔内胎儿:胎位RSA,胎心胎动可及,双顶径9.0 cm, 后壁胎盘,羊水指数15 cm.B超诊断:双子宫同时妊娠.

    作者:陈希宏;杨希华;高文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疤痕平对增生性瘢痕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疤痕平对增生性瘢痕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抗瘢痕的机制.方法:选择14例双下肢深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病人,以左下肢为治疗组,外用疤痕平,每日2次,以右下肢为空白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双侧瘢痕进行电镜观察. 结果:治疗组成纤维细胞较少,胞浆内细胞器减少,糖原颗粒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血管数量减少.结论:疤痕平可有效地防治增生性瘢痕.

    作者:张锴;苏培茂;李鸿业;刘桐林;崔秀珍;吕增华;刘文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巩膜隧道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式切口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对33眼采用巩膜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30眼采用角膜缘阶梯状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变化.结果:巩膜隧道式切口术后5 d平均角膜散光(3.15±1.54)D,术后3个月(1.19±0.48)D;对照组为(5.12±2.13)D和(3.25± 1.5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 d裸眼视力≥0.5者26眼 ,占78.8%;对照组10眼,占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巩膜隧道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好、散光小,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作者:张文波;裴春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9-2000年收治的8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①丘脑出血、脑桥出血、脑室出血及壳核出血有中线移位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5%、66.7%、55.6%、66.1%,与脑叶出血(16.7%)、壳核出血无中线移位(22.7%)患者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前者肾功能损害程度也较后者重,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血压及伴发合并症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71.4%和59.4%.结论:脑出血患者肾功能损害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密切相关,与高血压及伴发合并症也相关.

    作者:鹿树军;马学英;周晓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IL -6和TNF-α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的不同时间IL-6和TNF-α的变化,探索细胞因子在肾脏I-R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大鼠肾脏I-R损伤模型,分别在缺血和再灌注1、4和24 h时取血和肾组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缺血组及再灌注4 h(R4h)和24 h(R24h)组IL-6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 而再灌注1 h组与对照组相当,但显著高于缺血组(P<0.01).IL-6含量的动态变化在肾组织和血液中呈直线正相关(P<0.05).肾组织中TNF-α含量在缺血和再灌注1 h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TNF-α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肾脏I-R时肾组织和血液中IL-6含量随时间的推迟而降低 ,而肾组织中TNF-α含量在早期增加.

    作者:于小玲;刘凤;石增立;石磊;董晓青;王宝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盐酸艾司洛尔对气管内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与给药时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盐酸艾司洛尔(ESM)用于预防气管内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胸、腹及下肢择期全麻手术者60例,按先后顺序随机将病例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A组诱导前静注ESM 1 .5 mg/kg,1 min注完;B组ESM改诱导后静注,注完后立即行气管内插管;C组用同容量生理盐水代替ESM,三组诱导用药相同.结果:A、B 组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除插管后即刻高于(P<0 .05)术前基础值外,插管后1、5、10 min以上各参数与基础值基本接近,而C组SDP 、DBP、MAP及HR插管后即刻明显高于(P<0.01)术前基础值,插管后5 min以上各参数仍高于术前基础值(P<0.05),且插管反应较A、B两组剧烈.A组窦缓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ESM对预防气管内插管的应激反应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不足以完全抑制气管内插管的应激反应.将ESM 诱导后用药能有效地减少窦缓的发生.

    作者:张海山;高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

    1987年,Sigwart和Puel[1]首先报道了将 Wallstent自扩张冠状动脉内支架用于临床的结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冠脉内支架成功地用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避免了PTCA并发严重内膜撕裂及夹层所引起的急性和亚急性冠脉闭塞,为PTCA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证.1994年以来,支架置入术联合应用噻氯匹定和阿斯匹林以及应用高压扩张技术、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 lar ultrasound,IVUS)指导置入技术,进一步改良了支架置入术,使支架达到理想扩张,从而使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率远低于1%.这表明支架术急性期临床结果优于常规PTCA[2],并且能有效地预防弹性回缩和降低再狭窄率[3,4] ,比常规PTCA省时.因此,冠脉内支架术迅即发展为一项目前在介入心脏病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技术.

    作者:孟猛;马建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静脉营养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对静脉营养认识的逐步深入,其在儿科临床的应用已日趋广泛.近年来,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治疗中,在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及静脉补液的基础上,我们常规应用静脉营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长茹;郭淑梅;马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育龄妇女放环后月经失调的中医治疗

    笔者对育龄期妇女放置子宫内节育器后月经失调一证进行了辨证分型治疗,可使患者继续留置宫内节育器而发挥节育作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经量过多

    作者:郑瑞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抗凝血酶-Ⅲ减少影响激活凝血时间 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4岁,体重13 kg.因室缺、肺动脉高压在体外循环(CBP)下行室缺修补术.化验检查:Hb 129 g/L,红细胞压积(Hct) 0.29,PC 154×109/L, AT-Ⅲ 103 mg/L(正常值200~350 mg/L),Fib 2.85 g/L,P T(病人/对照)12.1/13 s,激活凝血时间(ACT)基础值98 s.CBP前首次肝素 40 mg(3 m g/kg),8 min后测ACT 240 s,追加肝素33 mg(2.5mg/kg)后ACT 371 s,再次追加肝素40 mg(3mg/kg)后ACT 540 s,同时在预充液中加新鲜冰冻血浆200 ml.

    作者:胡燕华;史文文;王建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

    骨不连是骨折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比较棘手.我院自1990 年2月至1999年12月使用单侧三维多功能外固定架(下简称外固定架)治疗骨不连病人26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

    作者:王传忠;李光桐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