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群
目的:探讨感染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ELISA)法测定50例感染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ICAM-1的含量,并与30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感染合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sICAM-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感染合并脑梗死时sICAM-1的表达明显升高,sICAM-1水平的增高加重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
作者:王洪新;杨忠;鹿树军;周晓生;衣香明;郑麒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前常用的胃癌FAM化疗方案中阿霉素对心脏有一定毒性,易引起心肌损伤.我们对32例胃癌化疗患者同时服用六君子汤,以探讨六君子汤对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
作者:李辉;赵登贤;毛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RI对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变性的MRI表现.结果:本组病例脊髓内出现异常信号104处,异常信号可分四型.Ⅰ型:T1WI为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共76处;Ⅱ型: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信号不均,共20处;Ⅲ型: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共5处; Ⅳ型: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共3处.结论:MRI是颈椎间盘突出并脊髓变性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秦东京;张培功;马爱武;赵明东;孙殿敬;张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农民.因头痛半年,伴颈项痛1个月,左上肢活动不灵10d,于2000年9月10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症状时轻时重,重时服去痛片治疗.
作者:张英丽;王传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临床表现较复杂,但以呼吸深大、鼻出血为首诊症状者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兰;王丽静;王爱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广谱抗生素,品种很多,常用者有30多种,其主要特点是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过敏反应少,对酶比较稳定,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不合理应用现象也经常出现.笔者根据各代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体内分布、联合用药等方面给予分析,旨在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作者:刘呈华;王树诚;丁长玲;李玉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D44s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s在5例正常乳腺组织和64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①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CD44s呈阴性表达,而在肌上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②CD44s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有关(P<0.05),随着乳腺癌的发展,CD44s表达呈下降趋势,而与病人年龄、月经状态、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预后无关.结论:CD44s可能在乳腺癌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但它的表达不能作为预后指标.
作者:杨振林;曹明智;张加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氯胺酮过敏反应临床上极少发生,严惩过敏反应更为罕见,我院近来发生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文文;盖荣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肌抽搐样收缩为特点的局部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属临床常见病,病因未明,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自1980年Scott首先应用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斜视成功后,该疗法亦逐渐应用于面肌痉挛,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我科近年来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58例面肌痉挛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鹿树军;周晓生;马学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MP)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58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300例,在胎儿娩出后含服MP 600 μg;对照组280例,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催产素20 IU,观察产后2 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后2 h内的出血量分别为196.16 ml和256.56 ml,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MP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其给药方法简便,便于推广.
作者:包立华;綦丽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从1958年Pdtersafar发明了口对口吹气法抢救呼吸衰竭和呼吸骤停的病人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四十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它是一种首选、简便、及时而有效的肺功能复苏方法.用这种方法挽救了难以数计的急危病人的生命,但是由于医患双方是口对口的直接接触,容易引起医患之间的的交叉感染,尤其对一些特殊病人的抢救也确有难尽人意之处,如某些急慢性传染性疾病、有机磷中毒等引起的呼吸衰竭的肺复苏术.
作者:李俱顺;胡海平;吴代章;迟华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许多强大生物学效应的内源性多肽.近研究发现,某些炎症性细胞因子有促进心室重构和负性肌力作用,影响心肌代谢,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1,2].笔者测定了6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并与临床心功能参数作相关分析,探讨其在CHF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于光禄;李跃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初次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β射线照射对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翼状胬肉初次手术的82例病人8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切除翼状胬肉后行自体结膜移植覆盖裸露的巩膜.43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0.03%,180 s),39眼给予β射线照射(总量20.5Gy).平均随访时间(24.6±16.8)个月(1~68个月).复发定义为纤维血管组织再生跨过角巩膜缘线.结果:丝裂霉素C和β射线照射复发率分别为9.3%(4/43)和23.1%(9/39)(平均随访时间为20.3个月和29.8个月).K-M生存分析表明,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者,其结果明显优于β射线照射(Mantel-Cox log rank检验,P<0.05).复发的平均间隔时间两组间无明显差别.随访期间两组病人皆无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中应用0.03%的丝裂霉素C作为翼状胬肉手术的辅助疗法比辅助β射线照射更有效.
作者:张晶;周玉梅;高凤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哮喘患者应用卡提素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总IgE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该药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健康人、50例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OKT3、OKT4、OKT8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结果:用药后哮喘患者OKT4细胞减少,OKT8细胞增多,致使T4/T8比值降低,P<0.05.健康人血清总IgE(302.1±33.2)IU/ml,哮喘患者治疗前(866.8±89.6)IU/mL,治疗后(784.3±80.2)IU/ml,经t检验,哮喘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提素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辅助细胞增强T抑制细胞功能来产生作用的.
作者:孙英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观察69例冠状动脉至少单支狭窄≥60%的CHD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者的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CRP浓度的高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CHD患者的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R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CRP浓度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李国平;张文芳;王竹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8年8月,我们在电子胃镜下用沙氏扩张探条扩张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病人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光明;郭丙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降低伤口的感染率,我院自1998年5月-2001年2月在清创术中加用碘伏液处理伤口100例,并与同期常规处理的100例进行对比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200例,男162例,女38例;年龄1~65岁,平均年龄36.3岁.其中上肢损伤108例,下肢损伤53例,面部损伤9例,面部合并上肢损伤10例,面部合并下肢损伤4例,上肢合并下肢损伤14例,面部及上下肢同时损伤2例.200例中合并肌腱断裂64例,合并四肢骨骨折36例,均为污染伤口.将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年龄、性别、一般情况、伤情、损伤部位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因素,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作者:王希水;韩艳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83-1994年我们用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近万例,对重度宫颈糜烂一次治愈率仅为74%.1995年开始,随机选取101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CO2激光并药物和单用CO2激光进行对比观察,经复查和随访3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耀坤;鞠胜芝;赵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9年12月到2000年5月,我院妇产科采用一种新方法用于人工流产,达到了无痛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玉珍;曹思鼎;李莲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于1999年8月在我院行经左胸、左颈二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术后3个月因左季肋部疼痛、肿胀再次来诊,诊断为食管癌术后左侧化脓性肋软骨炎,遂经原切口行病灶清除术.近半月于右季肋部再次出现疼痛,伴左胸部切口破溃流脓,第三次住院治疗.查体:T36.6℃,左胸廓略塌陷,见手术疤痕,胸骨左前方切口处有一瘘口,右肋弓部肿胀、压痛,瘘口有黄色粘稠脓性分泌物,该分泌物细胞培养无细菌生长.
作者:耿凤阳;秦卫华;程思强;彭长江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