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俱顺;胡海平;吴代章;迟华群
我院自1995年开始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移植加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共36例,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王启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前常用的胃癌FAM化疗方案中阿霉素对心脏有一定毒性,易引起心肌损伤.我们对32例胃癌化疗患者同时服用六君子汤,以探讨六君子汤对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
作者:李辉;赵登贤;毛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6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入院后50 d做临床疗效评定.对照组仅给常规治疗.结果初治黄芪组总有效率54.3%,对照组23.5%;复治黄芪组总有效率46.7%,对照组21.7%(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王俊荣;吕长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为肺梗死.肺栓塞在临床中并不少见,美国每年新发生肺栓塞65万人,占心血管疾病的第3位,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1].我国该病也相当多,但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诊断率低,误诊率高[2].下面结合本人于2000年8月至2001年3月在外院进修期间遇到的12例肺栓塞病人浅谈一下诊治体会.
作者:胡顺玲;樊泽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8年8月,我们在电子胃镜下用沙氏扩张探条扩张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病人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光明;郭丙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83-1994年我们用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近万例,对重度宫颈糜烂一次治愈率仅为74%.1995年开始,随机选取101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CO2激光并药物和单用CO2激光进行对比观察,经复查和随访3年,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耀坤;鞠胜芝;赵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观察69例冠状动脉至少单支狭窄≥60%的CHD患者及35例正常对照者的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CRP浓度的高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CHD患者的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RP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CRP浓度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李国平;张文芳;王竹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肱骨髁上骨折多发于儿童,由于近关节部手法复位固定易失败,需手术切开复位.传统手术方式舌形切开肱三头肌腱性部分,翻转显露骨折处,易造成肌肉损伤及粘连,影响功能.本科近半年来用外侧切口或肱三头肌劈开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例,疗效满意.
作者:朱晓东;苏培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肺耐药蛋白(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基因mRNA表达,探讨其与多药耐药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7例正常对照者骨髓细胞LRP基因的表达.结果:正常骨髓细胞LRP基因表达阴性,25例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中14例LRP表达阳性,12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仅1例阳性,10例复发难治患者8例阳性;初治ANLL组及复发难治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24),LRPmRNA表达水平与初次化疗不敏感及预后差有关,LRP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者(分别为3/11,4/5,P<0.05).结论:LRP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是一项新的耐药指标.检测LRP的表达可以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作者:迟作华;刘振;于文征;张化道;刘金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哮喘患者应用卡提素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总IgE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该药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健康人、50例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OKT3、OKT4、OKT8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结果:用药后哮喘患者OKT4细胞减少,OKT8细胞增多,致使T4/T8比值降低,P<0.05.健康人血清总IgE(302.1±33.2)IU/ml,哮喘患者治疗前(866.8±89.6)IU/mL,治疗后(784.3±80.2)IU/ml,经t检验,哮喘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提素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辅助细胞增强T抑制细胞功能来产生作用的.
作者:孙英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MP)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58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300例,在胎儿娩出后含服MP 600 μg;对照组280例,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催产素20 IU,观察产后2 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产后2 h内的出血量分别为196.16 ml和256.56 ml,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MP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减少产后出血量,其给药方法简便,便于推广.
作者:包立华;綦丽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气管内套管消毒是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上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方法多种多样,为寻找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选用煮沸消毒法、0.1%新洁尔灭消毒法、0.5% 84消毒法、0.25%碘伏消毒法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作者:侯佃臻;吕晶;王欣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60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00例UAP均为2001年2-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8~90岁,平均年龄58.7岁;病程0.7~30年,平均8.38年.
作者:高健;惠波;张玉传;赵洪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肌抽搐样收缩为特点的局部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属临床常见病,病因未明,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自1980年Scott首先应用肉毒毒素A注射治疗斜视成功后,该疗法亦逐渐应用于面肌痉挛,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我科近年来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58例面肌痉挛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鹿树军;周晓生;马学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男,12岁,学生.20 d前因左上第二乳磨牙根尖炎并松动而疼痛,在当地诊所行左上颌第二乳磨牙拔牙术.术后第5天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呈进行性加重,而于2001年5月24日到我院就诊.既往体健.查体:T37℃,神志清楚,肢体活动正常.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左侧乳突、翼颌间隙、颞颌关节呈弥漫性感染;无骨质破坏,骨小梁完整.经积极抗炎、止痛等治疗,患者头痛、呕吐等症状得以控制,住院10 d带药出院.2个月后复查头颅核磁共振,病灶消失.
作者:李新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患者,女,26岁,农民.因停经37周,右足第3、第5趾淤血2个月而入我院就诊.末次月经为1999年7月14日.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足第3趾、第5趾疼痛,色暗红,时有好转;10 d前因疼痛加剧,到上级医院就诊,给予青霉素800万U静点,并口服复方丹参、地巴唑、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10 d无好转;既往健康,无吸烟史.查体:T 36.9℃,P 84次/分,R 21次/分,BP 14/10 kPa.心、肺、肝、脾无异常发现.
作者:刘爱云;崔银香;张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初次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β射线照射对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翼状胬肉初次手术的82例病人82眼进行回顾性分析.切除翼状胬肉后行自体结膜移植覆盖裸露的巩膜.43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0.03%,180 s),39眼给予β射线照射(总量20.5Gy).平均随访时间(24.6±16.8)个月(1~68个月).复发定义为纤维血管组织再生跨过角巩膜缘线.结果:丝裂霉素C和β射线照射复发率分别为9.3%(4/43)和23.1%(9/39)(平均随访时间为20.3个月和29.8个月).K-M生存分析表明,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者,其结果明显优于β射线照射(Mantel-Cox log rank检验,P<0.05).复发的平均间隔时间两组间无明显差别.随访期间两组病人皆无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中应用0.03%的丝裂霉素C作为翼状胬肉手术的辅助疗法比辅助β射线照射更有效.
作者:张晶;周玉梅;高凤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先证者,女9岁,因自幼视物不清于2000年11月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情况:视力,OD HM/20 cm,OS FC/50 cm;双外眼正常,双眼球呈钟摆型眼球震颤;双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房水清,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可;右眼晶状体前囊及前皮质透明,后部绕核板层呈树枝及雪花样混浊,核亦呈灰白色混浊;左眼晶状体前囊及前皮质透明,绕核板呈雪花样灰白色混浊;眼底朦胧不清;眼压,OD 16 mmHg,OS 18 mmHg.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诊断:先天性绕核性白内障(双眼).
作者:张磊;张廷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TT病毒是继甲-庚型肝炎病毒后新近发现的又一种肝炎相关病毒[1].其在肝病患者、血液透析者、静脉药瘾者及职业供血者血清中都有较高的检出率[2,3],但其在肝组织中的检测鲜见报道.为明确TT病毒的致病性及嗜肝性,我们采用套式PCR对54例肝病患者肝组织及血清进行了TTV-DNA检测,现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孙长华;陈步凤;李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出现球麻痹的报道很少,现将近几年收治的6例有机磷中毒球麻痹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杜绪强;宋淑远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