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速尿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4例临床分析

周玉莲;刘福英;张爱先;王娟;贾树兰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 酚妥拉明, 速尿, 顽固性心力衰竭, 治疗
摘要:近几年来我院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速尿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4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冠脉回旋支缺如1例

    患者,女,70岁,退休工人.

    作者:张清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苯妥英钠致溶血性贫血并发脑梗死1例

    患者,男,53岁.因头痛40 d、酱油色尿3 d于1999年6月8日入院.

    作者:宫占凤;于全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颅内动脉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各期高血压病人脑血管功能状态.方法: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探头2MHz,经颞窗分别检测两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经枕窗分别检测两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记录以上所测动脉的血流速度、平均速度及血流阻力指数(PI)的改变.结果:对86例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发现,95%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经颅多普勒检查能够动态观察高血压病人脑血管病的演变过程,了解脑血管功能状态,为高血压病在不同的病变阶段正确选择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慧;刘树文;聂淑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156例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传统的理疗可造成宫颈疤痕形成,近期常用药物治疗疗程较长,费用较高,对Ⅲ度糜烂治愈率亦不够理想.

    作者:李枫;姜雪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的临床应用

    在骨科临床实践中,骨移植早多取自自体,虽然骨生成力强,容易愈合,但来源有限,且增加手术创伤,其应用受到限制.

    作者:薛鹏;徐光辉;李保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Colles骨折外固定方法与并发症的临床探讨

    Colles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以往的小夹板外固定为强迫掌屈尺偏位,这样的非功能固定,不仅不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而且有许多并发症.

    作者:裴培生;杨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硬膜下积液转变为硬膜下血肿15例

    我院自1992年6月~1998年2月共收治硬膜下积液转变与硬膜下血肿者15例,均经CT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巩同玉;耿涛;巩天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胸壁结核的外科治疗(附67例报告)

    胸壁结核是继发于肺或胸膜结核感染的肋骨、胸骨及胸壁软组织的结核病变,好发于青少年及体弱者.

    作者:梁耀飞;张连国;李泉华;刘振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脑复康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脑复康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乙酰胺吡咯烷酮,有抗大脑皮质缺氧,活化大脑细胞,促进磷质吸收与蛋白质合成的作用.主要用于术后昏迷病人的苏醒,脑栓塞、颅脑外伤的治疗等.

    作者:何旭东;孙洁;梁民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家族性帕金森病2例报告

    帕金森病患者中约10%~15%有家族史[1],称为家族性帕金森病,临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华;王蕾;刘庆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囊外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

    白内障与青光眼并发者并不少见,以往先行抗青光眼手术后,再行白内障手术,使一些患者失去了复明机会,或给患者造成多次手术痛苦.

    作者:孙瑞泉;姜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肝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测定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肥大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多肽类细胞因子,它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作者:高长杰;李学军;于金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附8例报告)

    我院自1995年7月~1998年7月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8例,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民;乔秀荣;王曼玲;刘洪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老年扩张型心肌病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短期疗效.方法:43例老年DCM患者中,对照组20例给予地高辛、利尿剂、ACE抑制剂,口服硝酸酯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10 mg、多巴胺60 mg、多巴酚丁胺60 mg溶于5%葡萄糖500 ml中静滴,30 ml/h,每日1次,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无差异(P>0.05).结论: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老年DCM,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作者:李刚;马士新;张奇志;霍纲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凝血酶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消化道出血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严重征象之一,主要起因于窒息、早产及妊娠期服用抗癜痫药或抗凝药物等.

    作者:王兴芹;张明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骨折合并肺栓塞(附27例报告)

    临床上骨折合并肺栓塞的病例并不少见,由于对本病的早期诊断依据缺乏认识,故易造成漏诊、误诊.

    作者:李晓东;安可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踝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

    踝关节损伤是骨科常见的损伤之一,我院自1996~1999年共收治踝关节骨折脱位病人78例.我们对此类病人采用手术治疗,早期功能锻炼,随访1~3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生文;逄炳勋;王文启;刘超;尹建新;田永虎;冉照富;宋正辉;曹泽成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罕见副胎盘早剥1例

    患者25岁,因停经38+1周,持续下腹坠痛1+h,少量阴道流血0.5 h,于1996年9月26日入院.

    作者:袁景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皮质醇的动态变化与夜间哮喘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皮质醇的动态变化与哮喘病人夜间加重或发作的关系.方法:检测夜间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皮质醇早晨4时与下午4时含量的变化及与峰值流速(PEF)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急性发作期病人皮质醇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缓解期病人的皮质醇含量较急性发作期和健康人明显减低,且缺乏动态变化规律.结论: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病人有与健康对照组相同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和昼夜变化节律,因此哮喘病人夜间加重不是由皮质醇水平降低而致.缓解期病人的皮质醇含量低及缺乏昼夜变化节律可能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结果.

    作者:王晓芝;李云华;高福泉;李嘉文;牟爱芹;尚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老年人健康查体390例结果分析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范卫明;孙晓玲;王玖;高秀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