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同玉;耿涛;巩天智
自1994年9月至1999年9月,我科急诊收治内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共107例,现将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急诊实施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溴氰菊酯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中毒病例时有发生.
作者:崔众英;边洪明;王明君;崔众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作者:马丽华;刘远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解华本;薛明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2年6月~1998年2月共收治硬膜下积液转变与硬膜下血肿者15例,均经CT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巩同玉;耿涛;巩天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年7月~1998年7月应用小腿后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8例,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民;乔秀荣;王曼玲;刘洪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胎儿监护是利用电子技术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的一种新方法,其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至今褒贬不一.我院自1998年以来使用胎儿监护仪监测产程中的胎儿情况,认为使用胎儿监护仪可及早发现胎儿宫内异常,及时纠正,对提高新生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冬梅;张翠香;王树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正常人早孕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为探讨抗早孕药物流产率是否与高危因素有直接关系,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雪卿;唐巧红;徐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软产道损伤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以初产妇为常见,一旦发生,将影响产妇产后伤口愈合或留有后遗症,更有甚者将危及产妇生命.
作者:许茜;刘振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们自1997年5月起,采用美Baxter公司生产的O型腹透管路及透析液,经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尿毒症.
作者:吴恩亮;高广美;孙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临床较少见,易漏诊、误诊,超声心动图(心超)检查具有特异性,可反映肥厚的部位、梗阻的程度及心功能.现将我们诊治的30例HCM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继征;王凤;张国清;李广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为临床上修复骨缺损,特别是修复微波诱导高温灭活的遗留的骨缺损提供修复材料.方法:取健康成人新鲜尸骨,用改良的Urist方法制备成直径2.5 mm的脱钙骨基质颗粒(DBM),γ-射线(100万拉德)照射消毒.小白鼠股部肌袋埋入行成骨诱导活性测定.置-80℃冰箱保存备用.结果:自制的DBM200份(20g/份)供应临床使用,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掌握DBM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取材和消毒问题是成功的保证;同时可避免环氧乙烷消毒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临床实践证明,自制的人DBM完全能达到临床应用的标准.
作者:赵廷宝;范清宇;张殿忠;文艳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观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分别选择正常妊娠早、中、晚三期妇女45例、40例、42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nexplained habitual abortion UHA)早孕患者39例作为实验组;20例正常育龄期妇女和9例未采用HCG治疗的UHA患者作为对照组.
作者:施桂兰;李滨;司戈;王晓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Mirizzi综合征是以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颈或胆囊管致肝总管狭窄或梗阻,并发胆管炎、黄疸、肝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少见综合征.
作者:王少山;蔡波;董爱国;张素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手术方法有多种,但各有利弊.
作者:初宪华;梁惠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偏瘫后遗症是大脑因缺血或出血所造成的严重躯体功能障碍,对其治疗的方法不多,疗效不佳.
作者:崔玉泉;张义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采用宫颈环扎术治疗因宫颈机能不全所致的晚期习惯性流产患者1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洪华;崔红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疗效.方法:将180例HFRS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91例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直到病情稳定为止.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8.8%,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HFRS疗效满意.
作者:王兴池;刘卫民;张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皮质醇的动态变化与哮喘病人夜间加重或发作的关系.方法:检测夜间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皮质醇早晨4时与下午4时含量的变化及与峰值流速(PEF)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急性发作期病人皮质醇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缓解期病人的皮质醇含量较急性发作期和健康人明显减低,且缺乏动态变化规律.结论: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病人有与健康对照组相同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和昼夜变化节律,因此哮喘病人夜间加重不是由皮质醇水平降低而致.缓解期病人的皮质醇含量低及缺乏昼夜变化节律可能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结果.
作者:王晓芝;李云华;高福泉;李嘉文;牟爱芹;尚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儿男,10岁.因腰痛10 d,伴肉眼血尿2 d于2000年3月17日入院.患儿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呈持续性隐痛.
作者:韩瑞敏;杨华琴;李晓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