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锋;王东风
为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显示密度的差别,明确诊断,在CT检查中常需使用造影剂做增强检查.
作者:张兰;邢学玲;秦东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女,45岁.于2000年1月11日入院.
作者:陈佳荣;王俊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胫前皮肤缺损为外伤性肱骨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多由于行不适当的内固定或外固定术致皮肤血运障碍引起;部分由于胫前皮肤外伤后感染致片状皮肤坏死引起.
作者:丁举年;颜培光;刘继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了观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分别选择正常妊娠早、中、晚三期妇女45例、40例、42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unexplained habitual abortion UHA)早孕患者39例作为实验组;20例正常育龄期妇女和9例未采用HCG治疗的UHA患者作为对照组.
作者:施桂兰;李滨;司戈;王晓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作者:范卫明;孙晓玲;王玖;高秀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疗效.方法:将180例HFRS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91例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直到病情稳定为止.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8.8%,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HFRS疗效满意.
作者:王兴池;刘卫民;张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手术方法有多种,但各有利弊.
作者:初宪华;梁惠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早产儿由于各种生理功能不健全故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基层医院尤其如此.
作者:夏文英;陈云芳;徐桂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男,53岁.因头痛40 d、酱油色尿3 d于1999年6月8日入院.
作者:宫占凤;于全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们于1993年3月~1997年7月应用甲基纤维素显微修复虹膜根部断离者21例,随访2个月~3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裴春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胎儿监护是利用电子技术监测胎儿宫内状况的一种新方法,其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至今褒贬不一.我院自1998年以来使用胎儿监护仪监测产程中的胎儿情况,认为使用胎儿监护仪可及早发现胎儿宫内异常,及时纠正,对提高新生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冬梅;张翠香;王树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低(仅占消化道肿瘤的1%~3.6%),起病隐匿,无特殊临床表现,目前又缺乏有效的检查方法,易为临床医师忽视,故误诊率高.笔者整理了近十年来共收治并经手术证实小肠肿瘤者18例,其中十二指肠肿瘤10例,空、回肠肿瘤8例,误诊7例.现就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路丕国;隋玉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已引起医学临床各家的重视,并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针灸刀及硬膜外注射联合治疗报道不多.
作者:蔡日新;蔡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几年来我院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速尿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64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莲;刘福英;张爱先;王娟;贾树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牛乳制品的普及和多样化,婴儿牛乳蛋白过敏的病例有增多趋势,但因症状不典型且预后较好,尚未引起儿科医师足够的重视.
作者:毕旭明;孙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短期疗效.方法:43例老年DCM患者中,对照组20例给予地高辛、利尿剂、ACE抑制剂,口服硝酸酯治疗;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10 mg、多巴胺60 mg、多巴酚丁胺60 mg溶于5%葡萄糖500 ml中静滴,30 ml/h,每日1次,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无差异(P>0.05).结论: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老年DCM,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作者:李刚;马士新;张奇志;霍纲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变异的程度,反映心肌复极不均一性,有利于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皮质醇的动态变化与哮喘病人夜间加重或发作的关系.方法:检测夜间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和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皮质醇早晨4时与下午4时含量的变化及与峰值流速(PEF)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急性发作期病人皮质醇的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缓解期病人的皮质醇含量较急性发作期和健康人明显减低,且缺乏动态变化规律.结论:从未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哮喘病人有与健康对照组相同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和昼夜变化节律,因此哮喘病人夜间加重不是由皮质醇水平降低而致.缓解期病人的皮质醇含量低及缺乏昼夜变化节律可能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结果.
作者:王晓芝;李云华;高福泉;李嘉文;牟爱芹;尚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50例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鼻敏合剂,每日1剂,水煎后早、晚各服1次,12 d为1疗程.共用2个疗程,随访2年.结果:显效3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鼻敏合剂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肯定,方法简单,无毒副作用.
作者:王海涛;吕立珍;刘孟安;牟爱芹;蒋东英;马秀芳;刘振;陈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软产道损伤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以初产妇为常见,一旦发生,将影响产妇产后伤口愈合或留有后遗症,更有甚者将危及产妇生命.
作者:许茜;刘振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