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顾英豪;成强;王树青
自1994年以来,我科收治14例前臂外伤患者,经过一期处理后有不同程度的骨间背侧神经麻痹症状,经临床及电生理检查,诊断为骨间背侧神经损伤.14例均为初诊医师对骨间背侧神经缺乏了解造成漏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栗威;史成富;王丽丽;任义军;邵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男,69岁,退休教师,因手脚疼痛4个月于1998年3月12日入院.入院前4个月出现双手及双足疼痛,不发热.在多家医院就诊,拍双手及双足片示:双手指骨、左第四趾骨、舟状骨有多个囊状破坏.头颅片示:顶部多个大小不等透光区,边缘不清.胸片示:左侧3、4、8肋骨弓部骨皮质粗糙,结构紊乱.双尺桡骨见多个大小不等囊状透光区.
作者:耿丽;王公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我院对要求紧急避孕的部分妇女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处于易孕期,无口服米非司酮禁忌证,在性生活后72 h内就诊.其中12h内就诊者20例,24 h内者5例,48 h内者3例,72h内者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者29例,避孕套破裂或滑脱者10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0岁,月经周期均规律(28~30 d).
作者:杨利华;魏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日本东亚公司生产F-800型白细胞分析仪及进口试剂(兰桥公司分装).1.2 研究对象收集1993-1999年我院初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确诊骨髓检验证实分型),年龄10~55岁.其中ALL 15例,ANLL 35例,包括M18例,M29例,M36例,M42例,M58例,M62例.
作者:于洁;姜长海;厉飞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盐酸利多卡因、丁卡因混合液是硬膜外阻滞麻醉中较常用的配方,但其起效缓慢,麻醉诱导期长.碳酸利多卡因虽可缩短起效时间,但有麻醉维持时间短的缺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碳酸利多卡因、丁卡因混合液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洪勤;石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站监测腹泻病过程中发现因感染肠滴虫引起的慢性病例较多.为了解当地感染情况,我站与山东省防疫站联合对本县麻店乡朱坊村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该村常住的全部人口.1.2 方法采集全村人的新鲜粪便,现场直接涂片镜检,检出虫者经省站鉴定虫种.
作者:姚淑娟;姚振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几年各种事故明显增多,伤情复杂、严重,除软组织严重挫伤缺损外,还往往伴有大块骨缺损,给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及医生的治疗带来一系列的难题.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Taylor等报道以旋髂浅血管为蒂的游离髂骨皮瓣移植,成功地用于2名患者.1979年12月Taylor等又报道了吻合旋髂深血管髂骨腹股沟皮瓣的游离移植,治疗11例中成功10例.
作者:戴振国;毕建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的血浆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栓烷素B2(TXB2)及血清泌乳素(PRL)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将34例患者按病情分为代偿期(n=15)、失代偿期(n=19)两组,并以32例非肺动脉高压、非肺心病肺部急性感染性疾病作对照.结果:①代偿期患者血浆ET-1、TXB2及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②失代偿期患者血浆ET-1、TXB2及血清PRL水平进一步升高,显著高于代偿期患者,而CGRP水平则显著低于代偿期患者.结论:失代偿期肺心病患者血浆ET-1与TXB2水平呈正相关,TXB2与PRL水平呈正相关,说明ET-1、TXB2及CGRP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PRL可望成为估计病情、判断预后的标准.
作者:张文强;李爱君;谷淑枝;林治范;范振芹;李秀云;滕海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儿男,10岁.因活动后气短、紫绀5年余,加重伴咳嗽半年入院.病前发育正常,5年前始出现活动后气短、紫绀,休息后缓解,未行注意.紫绀逐渐加重,并出现杵状指趾.近6个月伴咳嗽、气喘,活动受限,在当地医院按肺炎治疗未见效.父母非近亲婚配.围生史及家庭史无异常.发育营养稍差,全身皮肤粘膜紫绀.
作者:张会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脊柱侧凸鲁氏棒矫形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为今后应用鲁氏棒治疗脊柱侧凸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回顾1989年1月至1999年3月收治的脊柱侧凸患者应用鲁氏棒矫形内固定者96例,其中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内固定失败者15例.结果:分析造成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为①术前软组织松解不充分;②矫形过程中拧紧内固定钢丝时用力不均匀;③内固定钢丝数量太少;④植骨的数量不足;⑤内固定的节段不正确;⑥下床活动太早.结论:应用鲁氏棒治疗脊柱侧凸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时,应注意以上可能造成固定失败的因素.
作者:赵廷宝;范清宇;刘晓平;周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比较化放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综合组与单放组,每组47例.综合组先行化疗2~4周期,后以6MV-X线照射,DT60~70Gy/6~7周,单放组放疗同综合组.结果:综合组肿块缓解率为74.5%,1年生存率为63.8%.单放组肿块缓解率为53.2%,1年生存率为42.6%.结论:化放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较单纯放疗更为积极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杨兆录;张洪娜;邵学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对516名吸毒人员牙体患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吸毒与龋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口腔常规检查的方法收集吸毒人员牙体患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员患龋率为90.64%,龋均4.64颗,高出正常人群.结论:吸毒增加龋病的发生率.
作者:吕标;杨曹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低血糖引发的老年性脑病时常出现,但由于老年性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常多隐匿,故使一些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应有的后果.
作者:李安本;李桂青;赵玉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由于围生期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监测方法的普及,能及早发现胎儿宫内危安,使不少临危儿获救,但剖宫产率亦相应增高.我院剖宫产率为31.05%.其首位原因为胎儿窘迫.胎儿窘迫剖宫产儿死亡率仍占剖宫产儿死亡的首位.如何发现胎儿窘迫,正确把握剖宫产的时机至关重要.笔者对本院6年间胎儿窘迫剖宫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李书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自1997~1998年应用氯胺酮联合哌氟合剂,用于烧伤病人切痴植皮手术者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5例烧伤病人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17~58岁.其中轻度烧伤者10例,中度烧伤者10例,重度烧伤者5例.烧伤面积为35%~98%.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O.1 g,阿托品0.5 m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将哌替啶100 mg、氟哌利多5 mg混合稀释至20 ml,切痂前15~20 min缓慢静滴7~10 ml,使病人处于浅睡眠状态.
作者:孙凤英;王建波;盖荣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们对80例牙周病牙齿松动的286颗牙齿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固定,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因牙周病而松动Ⅲ度的下前牙患者共80例286颗患牙,其中男5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2~60岁.
作者:刘明叶;郭建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好发于青壮年[1],偏侧咀嚼是其原因之一.
作者:杨刚岭;张建美;孟海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腹部创伤及其合并伤,常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现将我院1989-1999年间收治的66例腹部创伤的诊断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6例中男58例,女8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8岁.闭合性创伤43例,占65.1%,开放性创伤23例,占34.9%,其中合并休克者46例,占69.7%;腹部多脏器损伤者49例,占74.2%;腹部单脏器损伤者17例,占25.8%.其中2处伤者5例,3处伤者3例,5处伤者2例.
作者:刘东武;李宝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自拟仙方消毒汤治疗急性乳腺炎167例,通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167例,全部为女性患者.年龄大者43岁,小者19岁,多在22~31岁之间.初产妇129例,占77.78%;经产妇38例,占22.22%.病程短者发病2 h,长者9 d,一般多在1~3 d内发病.除2例为产后非哺乳期发病外,余均为哺乳期发病.就诊时乳腺炎初期者134例,占80.2%;酿脓期者21例,占12.6%;溃破期(包括已切开者)者12例,占8.2%.
作者:金鹤;徐良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较为常见,能引起多种器官的病变,如果及时做脑电图,就有可能及早地发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变;同时对脑电图进行分析,也能判断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现将我院近两年来所做过敏性紫癜儿童的脑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郑玉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