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及术后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高山;顾英豪;成强;王树青

关键词:继发脑梗死, 脑出血, 术后
摘要:脑出血及术后脑梗死的发病日益增多,现将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21例患者的诊治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1~79岁.其中非手术观察病人4例,手术者17例.病人均在发病后10 min~24 h内行颅脑CT.手术病人13例行颞肌下减压脑内血肿清除术,4例行脑室引流加脑内血肿清除术.21例病人中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者18例,有冠心病史者5例,糖尿病史者4例.基底节出血15例,基底节并脑干出血2例,枕顶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额颞出血1例;合并脑室内出血者6例.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95例疗效观察

    纳洛酮自1971年应用于临床医学以来,应用日趋广泛,应用范围日趋拓展[1].自1997年以来,我院将该药用于治疗重度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95例,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晶;辛玉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液白细胞直方图的分布类型

    1 资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日本东亚公司生产F-800型白细胞分析仪及进口试剂(兰桥公司分装).1.2 研究对象收集1993-1999年我院初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0例(确诊骨髓检验证实分型),年龄10~55岁.其中ALL 15例,ANLL 35例,包括M18例,M29例,M36例,M42例,M58例,M62例.

    作者:于洁;姜长海;厉飞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TTV DNA在肝病患者和供血者中检测结果分析

    迄今已发现至少有6种肝炎病毒(甲-戊及庚型肝炎病毒),但仍有10%~15%的肝炎患者病因未明,推测尚存在新的致病因子.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1]应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DA)从1例非甲-庚型输血后肝炎病人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单链DNA病毒,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TTV).由于其在肝组织内的浓度较血清中高10~100倍,病毒血症的出现与血清ALT改变相平行,因而被认为是原因不明肝炎的又一个病原.为明确TTV的感染状况,我们采用套式PCR对一组肝病患者和供血者血清中的TTV DNA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长华;陈步凤;李志明;李洪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Enders钉开放插钉治疗肱骨干骨折96例

    肱骨干骨折在长骨骨折中较多见,大部分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有些骨折,如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骨不连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多需手术治疗.我们从1994年9月至1999年2月采用Enders钉开放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者9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一成;赵廷宝;周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度心脏病患者分娩方式的探讨

    目的:分析及探讨重度心脏病患者佳分娩方式.方法:对38例孕妇在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的同时,施行剖宫产术.结果:38例心衰者术中心衰无加重,术后逐渐缓解.结论:采用剖宫产术组母婴死亡率明显低于经阴道分娩组,因此,剖宫产是妊娠合并重度心脏病患者的佳分娩分式.

    作者:曾斌;王敬;刘文化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SIL-2R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SIL-2R的水平.方法:采用ELSA法对50例食管癌患者的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放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食管癌治疗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梁业民;程玉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偏头痛患者血浆内皮素与环核苷酸水平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偏头痛病人血浆内皮素与环核苷酸在发作期和间歇期的水平变化,探讨这些生化因素在偏头痛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空腹抽取偏头痛发作期及间歇期患者肘静脉血4 ml,测定血浆内皮素及环核苷酸水平,并随机以健康人作对照.结果:偏头痛病人发作时,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及间歇期(P<0.05),环磷酸腺苷明显升高(P<0.01),环磷酸鸟苷明显下降(P<0.05).结论:偏头痛的发病与血浆内皮素密切相关,发作时明显升高.偏头痛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副交感神经功能低下.

    作者:支洪波;王树德;鲍秀敏;李义召;郭春妮;韩丹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鼻敏合剂的毒理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鼻敏合剂的毒理学研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半数致死量、小致死量、大耐受量);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结果:鼻敏合剂对小鼠的小致死量>68 g/kg;亚急性染毒未引起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升高.结论:服用鼻敏合剂是安全的.

    作者:高永;万巧云;王海涛;罗文海;宋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异体生理牙冠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残根残冠作为基牙进行桩冠义齿修复,其方法甚多.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自体与异体生理牙冠修复186例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前牙残根残冠,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桩钉可选用成品桩钉,亦可根据根管预备情况选用适当粗细的牙用不锈钢丝自制或选用自制的树脂脏.1.2 生理牙冠利用因移位牙、错位牙、多生牙、正畸和镶牙需要及严重牙周病不能治愈、无功能而拔除的前牙无病理缺损的生理牙冠.

    作者:王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脑出血及术后脑梗死21例临床分析

    脑出血及术后脑梗死的发病日益增多,现将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21例患者的诊治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1~79岁.其中非手术观察病人4例,手术者17例.病人均在发病后10 min~24 h内行颅脑CT.手术病人13例行颞肌下减压脑内血肿清除术,4例行脑室引流加脑内血肿清除术.21例病人中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者18例,有冠心病史者5例,糖尿病史者4例.基底节出血15例,基底节并脑干出血2例,枕顶出血2例,小脑出血1例,额颞出血1例;合并脑室内出血者6例.

    作者:高山;顾英豪;成强;王树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异位支气管动脉供血肺癌的介入治疗3例报告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疗效肯定,但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较多,常给选择性介入治疗带来困难.作者就3例异位支气管动脉供血肺癌的介入治疗,浅谈体会如下.典型病例患者,女,40岁,咳嗽,痰中带血5个月就诊.胸部平片发现右中心型肺癌,大小约4.0 cm×5.0 cm,CT示右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2000年1月5日行介入治疗,使用6 F Simmon导管,胸主动脉内未找到支气管动脉开口,仅于胸5椎体水平发现右侧肋间动脉,但无明显肿瘤血管分支.遂行后侧锁骨下动脉DSA检查,发现右侧支气管动脉起于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部,远端增粗、扭曲,端部连于肿瘤血管,实质期于右肺门区形成团块状染色,证实该支气管动脉系肿瘤主要供血动脉.

    作者:冯秀检;袁伟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40例观察

    一般情况下心房颤动并非威胁生命,但其心房收缩丧失,过快而不规则的心室率可导致对血流动力学甚致心功能的不利影响,故积极治疗实属必要.阵发性房颤(PAF)可发展至持续性房颤,且因PAF患者症状主要来自房颤的反复发作,因此预防PAF复发是药物治疗房颤的主要目标.笔者目的是观察口服小剂量胺碘酮在PAF患者中减少心律失常复发、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张立群;王鸿君;姜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低分子量肝素与华法令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和华法令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者98例,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40~60 mg,12 h 1次,连续3 d.接续口服华法令,每日1次,每剂3 mg,首剂加倍.5~7 d初点评定,第14天和第30天分别进行中点和末点评定.结果:初点评定心绞痛消失者88例,EKG供血改善者81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心原性卒死1例,轻微出血5例.肌肉注射维生素K1者13例.中点评定90例,心绞痛消失者85例,EKG供血改善者80例,轻微出血者2例,肌肉注射维生素K1者4例.末点评定52例,心绞痛消失者50例,EKG供血改善者44例.全程无严重出血和脑梗死并发症.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与口服华法令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较好;长期服用华法令抗凝有效、安全.

    作者:曹培荣;张保华;孙芸;闫爱国;蒲冬玉;陈登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逾一亿,其中一部分发展成脑血管病而致死或致残,给患者本人和家庭带来不幸.现在认为,高血压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多基因高度异质性疾病,具有遗传迟滞性,易感基因外显不完全及基因型和表型不相对应的临床特点.

    作者:顾明亮;李明平;邱长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外固定架治疗多段胫骨骨折(附11例报告)

    胫骨多段骨折是胫腓骨骨折中较复杂的一种.此种骨折受伤暴力大,对局部血运影响明显,骨折不易愈合.我科自1996年以来用潍坊产的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多段骨折11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生富;王玉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562例临床分析

    笔者收集了我院与无棣县分院1993年3月-1997年7月收治的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562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阿托品、复能剂的使用进行探讨.

    作者:刘振明;高秀芝;李文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前列腺穿刺活检38例结果分析

    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前列腺检查手段的日益完善,我国前列腺癌(PCA)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开展,使早期诊断PCA成为可能,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薄学军;王萍;周荣祥;迟玉友;刘忠国;尹洪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以骨破坏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1例

    患者,男,69岁,退休教师,因手脚疼痛4个月于1998年3月12日入院.入院前4个月出现双手及双足疼痛,不发热.在多家医院就诊,拍双手及双足片示:双手指骨、左第四趾骨、舟状骨有多个囊状破坏.头颅片示:顶部多个大小不等透光区,边缘不清.胸片示:左侧3、4、8肋骨弓部骨皮质粗糙,结构紊乱.双尺桡骨见多个大小不等囊状透光区.

    作者:耿丽;王公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期间非典型阿托品化原因分析

    基层医院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例常见,正确识别阿托品化是提高抢救病人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影响阿托品化的因素较多,加之病人病情复杂,即使足量应用阿托品,许多病人也不出现典型的阿托品化征象.若临床医生对此缺乏认识,继续误用大剂量阿托品,常常引起阿托品中毒,加速病人死亡.

    作者:张学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苯那普利对紫癜性肾炎尿蛋白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已被多方面证实,笔者选用新一代ACEI盐酸苯那普利(洛汀新),观察其对16例紫癜性肾炎(HSN)尿蛋白的影响,分析苯那普利的治疗作用.

    作者:耿云;杨亚超;岳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