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侧凸矫形鲁氏棒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赵廷宝;范清宇;刘晓平;周银

关键词:原因分析, 内固定失败, 鲁氏棒, 脊柱侧凸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侧凸鲁氏棒矫形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为今后应用鲁氏棒治疗脊柱侧凸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回顾1989年1月至1999年3月收治的脊柱侧凸患者应用鲁氏棒矫形内固定者96例,其中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内固定失败者15例.结果:分析造成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为①术前软组织松解不充分;②矫形过程中拧紧内固定钢丝时用力不均匀;③内固定钢丝数量太少;④植骨的数量不足;⑤内固定的节段不正确;⑥下床活动太早.结论:应用鲁氏棒治疗脊柱侧凸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术前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处理时,应注意以上可能造成固定失败的因素.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以骨破坏为首发症状的恶性淋巴瘤1例

    患者,男,69岁,退休教师,因手脚疼痛4个月于1998年3月12日入院.入院前4个月出现双手及双足疼痛,不发热.在多家医院就诊,拍双手及双足片示:双手指骨、左第四趾骨、舟状骨有多个囊状破坏.头颅片示:顶部多个大小不等透光区,边缘不清.胸片示:左侧3、4、8肋骨弓部骨皮质粗糙,结构紊乱.双尺桡骨见多个大小不等囊状透光区.

    作者:耿丽;王公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微波治疗牙龈瘤12例报告

    我科自1997年5月至1998年10月,采用微波治疗牙龈瘤患者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35~68岁;病程3~5年,其中经手术治疗后复发者7例.1.2 治疗方法采用长春志成公司产EBH型微波治疗仪,配合多种型号辐射器,进行组致凝固治疗.接通仪器电源,打开电源开关,预热仪器20 s,连接好脚踏开关和治疗电缆,在电缆上接好所需型号辐射器,将输出功率调至17.

    作者:刘德刚;陈雪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骨髓转移癌35例分析

    骨髓转移癌是指造血组织以外的肿瘤转移到骨髓内,引起血液学改变.现将我院7年来经骨髓检查诊断为骨髓转移癌者3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5例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小者13岁,大者81岁.1.2 临床表现骨骼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特征.这种症状有的表现为全身性、游走性、间歇性,而后逐渐呈持续性,并日渐加重.部分患者有咳嗽、吐血、咯血、发热、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消瘦等.

    作者:张衍胜;张新房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方法的探讨

    笔者采用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利多卡因宫颈管粘膜麻醉、静脉注射安定3种人工流产术镇痛法,探讨在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扩宫、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方面的佳方法.现将操作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顾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附30例临床观察)

    自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我院对要求紧急避孕的部分妇女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处于易孕期,无口服米非司酮禁忌证,在性生活后72 h内就诊.其中12h内就诊者20例,24 h内者5例,48 h内者3例,72h内者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者29例,避孕套破裂或滑脱者10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0岁,月经周期均规律(28~30 d).

    作者:杨利华;魏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SIL-2R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测定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SIL-2R的水平.方法:采用ELSA法对50例食管癌患者的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放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食管癌治疗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梁业民;程玉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临床常遇到的问题.1996年1月-1999年8月我院收住院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者119例,其中再次剖宫产者47例,占瘢痕子宫妊娠的39.5%;阴道分娩72例,占60.5%.现就分娩方式的选择及产程中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月霞;薛新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牙周病牙齿松动的粘接固定治疗观察

    我们对80例牙周病牙齿松动的286颗牙齿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固定,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因牙周病而松动Ⅲ度的下前牙患者共80例286颗患牙,其中男5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2~60岁.

    作者:刘明叶;郭建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关于皮肤科学示意图的研究

    简明醒目的皮肤科学示意图对教学、科研和科普都极为重要,但常被人们忽视.我们根据教学实践、理论探讨和显微病理学的观察,对皮肤科学示意图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杰;秦士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子痫病人的治疗(附23例报告)

    子痫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及时控制抽搐和尽快结束分娩,可有效地降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笔者总结23例子痫病人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1999年12月我院住院的孕产妇共3 156例,子痫病人23例,发生率为0.73%.其中院外子痫14例,占60.87%,院内子痫9例,占39.13%;其中产前子痫12例,产时子痫8例,产后子痫3例,有2例产时子痫合并产后子痫.其中初孕妇17例,经孕妇6例;32~33孕周者6例(2例为双胎),34~37孕周者13例,37孕周以上者4例;经阴分娩者9例,剖宫产者14例.

    作者:孙惠贞;李志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Enders钉开放插钉治疗肱骨干骨折96例

    肱骨干骨折在长骨骨折中较多见,大部分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有些骨折,如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骨不连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多需手术治疗.我们从1994年9月至1999年2月采用Enders钉开放复位髓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者9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一成;赵廷宝;周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常规治疗联合换血疗法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

    我科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同时,对超过12 h仍未达到阿托品化、临床症状加重患者,并用换血疗法取得了成功.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盖希俊;马晓燕;郭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儿童过敏性紫癜12例脑电图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较为常见,能引起多种器官的病变,如果及时做脑电图,就有可能及早地发现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变;同时对脑电图进行分析,也能判断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现将我院近两年来所做过敏性紫癜儿童的脑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郑玉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心律失常127例报告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较多见,尤其在急性发作期发病率更高.为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现将我院近3年来住院治疗的307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尹玉琴;江忠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超大剂量地尔硫治疗重症心绞痛31例

    重症心绞痛指三级以上劳累心绞痛和卧位或变异性心绞痛,对这些类型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差.我们在一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大地尔硫的用量达270 mg/d以上,取得较好疗效,且病人多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张红宾;张曙光;魏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期间非典型阿托品化原因分析

    基层医院重度有机磷中毒病例常见,正确识别阿托品化是提高抢救病人成功率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影响阿托品化的因素较多,加之病人病情复杂,即使足量应用阿托品,许多病人也不出现典型的阿托品化征象.若临床医生对此缺乏认识,继续误用大剂量阿托品,常常引起阿托品中毒,加速病人死亡.

    作者:张学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腹部创伤66例诊治体会

    腹部创伤及其合并伤,常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现将我院1989-1999年间收治的66例腹部创伤的诊断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6例中男58例,女8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8岁.闭合性创伤43例,占65.1%,开放性创伤23例,占34.9%,其中合并休克者46例,占69.7%;腹部多脏器损伤者49例,占74.2%;腹部单脏器损伤者17例,占25.8%.其中2处伤者5例,3处伤者3例,5处伤者2例.

    作者:刘东武;李宝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乳房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房肿块是乳房疾病常见的重要体征,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在乳房外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结合我们的经验体会分析乳房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

    作者:高庆冉;张爱玲;仇长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度尿道下裂并前列腺囊误诊分析

    患儿,男,3岁,因会阴型尿道下裂并双侧隐睾、阴茎阴囊转位入院.一期行双侧隐睾固定术,二期行Duckett's带蒂包皮内板皮管法尿道成形术.术后病儿恢复顺利,定时来院行尿道扩张.3个月后病儿出现排尿困难,右侧阴囊红肿,诊断为吻合口狭窄并右侧附睾炎.

    作者:曲修水;张中广;徐兆云;于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治疗手外伤

    手部严重外伤极易造成骨骼、关节、肌腱、神经、血管外露,后期瘢痕切除松解后所遗留创面修复方法较多.腹部带蒂皮瓣及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存在着手术繁琐,时间长,坏死、感染风险大等问题.近十年来,多家报道应用前臂逆行岛状皮瓣,效果满意[1~6].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伤13例,手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朱晓东;赵志彩;陈方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