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及应用价值

付风魁;柴新

关键词:急腹症, 急性胰腺炎, CT
摘要: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以下简称AP)为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不同程度的剧烈腹疼及黄疸伴体温升高等.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升高.CT可协助临床诊断,了解病变程度及有无并发症,以指导治疗.笔者收集了29例临床证实的AP病例,探讨CT对AP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颅内血肿继发脑疝术前紧急钻孔减压50例临床观察

    外伤性颅内血肿继发脑疝者病情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为了尽量减少由入院到手术颅压升高造成的不良后果,自1997年以来,我们对50例特急性颅内血肿继发脑疝的患者进行了紧急钻孔减压,取得了一定疗效.

    作者:郭俊英;杨继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凝实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血凝实验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实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我科使用法国产STAGO全自动血凝仪进行血凝实验,发现很多方面影响实验的质量.除了仪器的校正和保养外,采血方法、采血部位及技术、抗凝剂的应用,标本的收集、运输、保存、分离、试剂的应用都是影响血凝实验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刘永云;鞠胜芝;纪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b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研究

    目的:探讨局部使用bFGF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全组64例患者,其中bFGF组20例,对照组16例;自身对照组28例,比较残余创面平均愈合速度.结果:应用bFGF患者的残余创面较非使用者愈合快.结论:在综合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基础上,局部应用bFGF可促进创面愈合,是有一定潜力的方法.

    作者:张郑;张汝敏;于泽秋;李保文;孙慧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前后TNF-α、NO水平变化及意义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也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可参与许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一氧化氮(NO)是由机体内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种多功能介质,作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及神经递质参与免疫防御,也参与炎症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我们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治疗前后TNF-α、NO水平变化,旨在探讨其在HSP的毛细血管炎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陈明;杨文东;王光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窘迫综合征 72例

    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高达50%~76%.1987年11月至1999年12月我科共收治胸部创伤患者942例,其中严重胸部创伤并发ARDS者72例(占7.6%),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阎武星;王少猛;李学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协助精神疾病患者住院127例分析

    上门协助精神疾病患者入院已成为精神科实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自1997年开展该项服务业务以来,已累计接诊病人150余例.现将资料完整的127例患者情况和协助住院过程分析如下.

    作者:张玉胜;崔丽华;董秀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85例临床观察

    近几年,米索前列醇在世界上广泛用于早期妊娠流产及中期妊娠引产.因其具有引起子宫收缩的作用,我院将其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并对其有效性、安全性与传统的催产素引产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现将近2年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方欣;刘志强;姚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普通肝素(S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疗效早有报道,但其出血、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发生率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1]是新型抗凝剂,平均分子量4 000~6 500,具有抗Xa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副作用少等优点.我们应用LMWH治疗UAP病人3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瑞芬;石建华;刘爱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B超介导下放置宫内节育器

    放置宫内节育器操作简单、易行,通常情况下采用常规方法放置.若遇到子宫高度前屈、后屈而不易复位或因剖宫产手术后引起子宫异常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时,如不谨慎对待会造成不良后果.笔者在B超监视下放置宫内节育器者56例,结果无1例发生放置不到位、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收稿日期:2001-01-18)

    作者:李孟兆;李洪菊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米雅利桑爱儿A与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48例报告

    1999年11月至2000年1月秋冬季腹泻流行期间,用口服微生态调节剂米雅利桑爱儿A颗粒剂与利巴韦林(病毒唑)片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48例,并对患儿的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RV-Ag)跟踪检测,观察转阴时间.经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玲;王爱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异丙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异丙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芬太尼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胸腹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Ⅰ组)和异氟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Ⅱ组).分别观察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苏醒时间.结果:Ⅰ、Ⅱ组在诱导3 min时SP、DP、HR较诱导前均明显下降(P<0.01),而Ⅱ组插管后较诱导前升高的幅度明显大于Ⅰ组.苏醒时间Ⅰ组较Ⅱ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Ⅰ组较Ⅱ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小,苏醒更快.

    作者:袁振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性重症胆管炎28例诊治体会

    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性疾病,也是为凶险的腹部外科急症之一.该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老年ACST患者因机体反应差,多伴有其他疾病,各脏器代偿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下,易休克及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故病情更为严重.我院近5年共收治老年ACST病人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结合文献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佃卿;彭洪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脑出血102例死因分析

    急性脑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首位.据北京4个医院住院患者统计[1],脑出血的病死亡率为43%,周清潮等[2]报告为51.6%.我院173例脑出血者中死亡102例,病死率为59%.为了探索可能降低脑出血发生率和其病死率的途径,现将我院1988-1997年住院的脑出血死亡病例作一分析.

    作者:张新芳;王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76例体会

    我院1998年5月至2000年9月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76例,现将抢救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6例中男27例,女49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6.7岁.轻度中毒者22例,占28.9%;中度中毒者34例,占44.7%;重度中毒者20例,占26.3%.

    作者:毕艳玲;王同德;任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带血管蒂小腿筋膜瓣包裹胎儿软骨治疗膝骨关节病

    一般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发生与增龄、外伤、内分泌、软骨代谢、免疫异常、骨与关节内压增高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对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5年始,我们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取带血管蒂筋膜包裹同种异体胎儿软骨修复股胫和(或)髌股关节,治疗老年性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1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纪培顺;马德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T和APTT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分析

    PT(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水平的试验,是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临床上也常利用此试验对口服抗凝剂治疗(如心脏换瓣术后口服华法令)进行监控.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是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的试验,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另外也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同时,二者也是手术前检查病人出凝血机制的必备项目.但PT和APTT检测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对实验条件的要求十分严格.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抗凝剂的选择与用量、标准化的建立和质量控制等都对实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现简单分析如下.

    作者:张静;袁榕;郑洪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甲硝唑治疗口腔粘膜溃疡体会

    口腔粘膜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疾病,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粘膜损害,包括球菌性口腔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后期引起的溃疡及创伤性溃疡等,可导致疼痛、流涎、进食困难等症状。笔者自1995年以来用甲硝唑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病253例,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彭云霞;王玉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双黄连加复方丹参治疗流行性出血热46例

    1996-2000年,我们应用常规西医加中成药双黄连、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46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的44例病人对比观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许国华;顾杰;熊庆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癔症性黑朦眼病的心理治疗

    癔症性黑朦眼病常因精神受到创伤后出现除视力突然下降或失明外,尚有情绪低沉、忧郁、焦虑、悲伤、呆滞等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防止病情波动,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代惠琴;李建华;张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后泌乳的影响

    剖宫产是影响乳汁分泌的因素之一[1].其原因可能与剖宫产后的疼痛及焦虑有关[2],因此术后镇痛可能改善乳汁分泌.本研究旨在通过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与常规度冷丁镇痛的对比观察,探讨PCEA对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的影响.

    作者:赵秀红;吴红枝;郭丰霞;张立新;黄永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滨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滨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