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络酮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母翠萍;崔莹

关键词:纳络酮/治疗应用, 脑梗塞/治疗
摘要:我院自1998年12月以来,应用纳络酮治疗脑梗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收住院的74例均经颅脑CT 确诊的脑梗塞患者随机配对分为两组:纳络酮治疗组37例,男28例,女9 例,年龄37~76岁.对照组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39~78岁.两组发病临床表现和体征无明显差异,两组CT扫描结果,如梗塞部位、面积大小等均相似.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氨茶碱中毒的药理及临床防治

    目的氨茶硷是临床上常用的止喘药物,但儿科用药剂量应严格控制,以防中毒.方法本文根据1996年~2000年出院的病案中, 抽完整的病例资料8例,在临床上应用氨茶硷中毒的小儿合并消化道出血,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呈正相关.结果表明超剂量应用氨茶碱并同时应用异丙嗪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症状加重,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文章对氨茶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以在临床用药中引以注意.

    作者:杨兰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纤维胃镜检查术前的临床应用

    我院自1997年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江苏济川制药集团公司生产)作为纤维胃镜检查术前麻醉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莹;田满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白介素-2结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寻IL-2结合激光治疗CA复发的效果.方法采用IL-2全身用药,结合激光去除疣体.结果 102例中95例痊愈,治愈率93.13%,7例复发,复发率6.8%,与通常3个月内复发率25%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IL-2全身静脉用药结合激光对治疗CA,减少复发,可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作者:付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纤支镜吸痰冲洗在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支镜吸痰冲洗疗法在各种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对16例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行纤支镜吸痰冲洗疗法前后的血气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值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16例患者经吸痰冲洗治疗后呼吸困难及血气均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PaO2较操作前平均高出3)q35kPa,PaCO2平均下降2)q85kPa.结论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及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期发作应及早、反复给予纤支镜吸痰冲洗,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在疾病的治疗、愈后方面起关键性作用.

    作者:冯雪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关于输精管可复性注射栓堵术临床应用价值的几点看法

    输精管可复性注射栓堵法(简称男栓术)于20世纪80年代问世并应用于临床以来,诸多资料就其临床价值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予以充分肯定,我站自1988年以来,已开展男栓术7000余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笔者就男栓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面,有几点粗浅看法,供同行们商榷.

    作者:宋俊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全喉切除气管食管组织瓣发音功能重建术18例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发音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采用全喉切除后在气管后壁食管切一下向性组织瓣的方法,形成气管食管瘘口,组织瓣的下端保留3~5mm宽不切断,皮肤造口处采用气管环减张切口皮瓣植入缝合的方法.结果 18例中 17例发音成功,成功率为94.4%. 18例中有13例术后不戴气管套管.结论操作简便,发音成功率高,全部病例无一例出现气管食管瘘.不足之处是患者需用手堵住气管造口处进行发音.

    作者:郝敬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产程中应用杜冷丁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杜冷丁对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宫口开大1.2cm时杜冷丁100mg肌肉注射,对照组未用药.结果第一产程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三产程无差异(P>0.05),对新生儿影响、产后2小时内出血量及新生儿体重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产程中应用杜冷丁可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一产程,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庆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卒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22例垂体腺瘤卒中病人的诊断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 20例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其中13例急诊手术.口鼻蝶入路14例;经翼点入路6例.结果本组术后视力明显改善7例,部分改善8例,无变化4例,恶化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典型病史及颅脑MRI检查是准确诊断垂体瘤卒中的佳手段,早期手术是挽救严重视力障碍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念金;郭爱香;刘爱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手法中药配合治疗颈椎病50例

    目的探讨手法中药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手法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中药,疗效显著,疗程短.

    作者:刘建国;田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93例

    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2年2月, 采用中药自拟不孕症Ⅱ方保留灌肠,配合腹部波姆光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9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衍翠;尹本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RA护理指导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给病人讲解RA基本知识,使患者正确掌握服药方法,对活动期病人给予生活护理,稳定期帮助及督促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护理指导12周、24周时总有效率分别是80.7%和86.1%,临床和实验室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关节功能分级护理指导前Ⅱ~Ⅳ级占88.9%,24周时降至55.6%,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A病人的护理指导能改善病情,降低致残率.

    作者:郑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对策

    护理差错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提高,如不严加防范,将会危害人们的健康,影响医疗事业的发展.加强对差错事故的预防把护理差错控制在低限,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为此,将我院1998~2000年21例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环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

    作者:田秋英;唐素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T3、T4水平的观察

    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2例重症肝炎患者血清T3、T4的含量,旨在探讨其在临床上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美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硫酸镁对大鼠颅脑损伤后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观察硫酸镁对大鼠颅脑损伤后血脑组织中ET、NO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致伤后腹腔注射硫酸镁,伤后6小时测定血脑组织中的ET 、 NO 含量,脑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后血NO减少,ET增多;脑组织中NO、 ET 均增加.应用硫酸镁治疗可使上述改变程度减轻,脑水肿减轻.结论颅脑损伤后脑组织ET 、 NO含量增加,参与了继发脑损伤的病理过程.早期应用硫酸镁治疗,通过对ET、 NO水平的影响,减轻继发性脑损伤,发挥脑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郭新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东莨菪碱促进分娩过程进展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654对促进分娩过程进展的作用. 方法在分娩潜伏期或活跃期采用654静推,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求P值采用t、χ2检验. 结果观察组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明显缩短,P均<0.05,但第二、三产程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采用654能缩短产程,且安全、可靠.

    作者:刘子艳;朱启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方法选择了4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采用多项综合护理方法,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结果 48例病人中47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7.9%,1例死亡,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综合护理,减少死亡率.

    作者:陈秀银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

    目的探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方法微波热凝下鼻甲、鼻丘粘膜以及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结果显效66例(82.5%),有效10例(12.5%),无效4例(5.2%),总有效率(95.0%).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凤英;杜方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探讨胃GIST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标准.方法在光镜观察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imentin、CD34、action、S-100、NSE.结果大多数病例Vimentin、CD34标记阳性,少部分病例可表现灶性或个别细胞action、S-100、NSE阳性,本组研究按Lewin提出的标准判断GIST的良恶性,结果为良性27例,潜在恶性14例,恶性19例.结论 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缺乏定向分化.经初步观察,Lewin的诊断标准是可行的.根据其免疫组化特征可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鉴别.

    作者:唐先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阿霉素与无水乙醇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患者两种药物阻滞的效果.方法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53例随机分为两组,无水乙醇组:应用无水乙醇0.3~0.5ml半月神经节阻滞;阿霉素组:应用0.5%阿霉素0.3~0.5ml半月神经节阻滞.观察期为2年.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疼痛程度变化,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无水乙醇组:1周、2年优良率分别为92.7%、74.5%;阿霉素组:1周、2年优良率分别为91.8%、86.7%.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无水乙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并发症发生率为23.6%;阿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并发症发生率为15.3%.结论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利于提高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止痛的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优于无水乙醇.

    作者:刘启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纳络酮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12月以来,应用纳络酮治疗脑梗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收住院的74例均经颅脑CT 确诊的脑梗塞患者随机配对分为两组:纳络酮治疗组37例,男28例,女9 例,年龄37~76岁.对照组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39~78岁.两组发病临床表现和体征无明显差异,两组CT扫描结果,如梗塞部位、面积大小等均相似.

    作者:母翠萍;崔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菏泽医学专科学校